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8周周测试题.docx_第1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8周周测试题.docx_第2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8周周测试题.docx_第3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8周周测试题.docx_第4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8周周测试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8周周测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葫芦谐音“福禄”,代表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季羡林提到,“我国民族确属兄弟民族,具有共同的原始葫芦文化传统”。葫芦外形柔和圆润、线条流畅,上下球体浑然天成,符合“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左瓢右瓢,可盛千百福禄;大肚小肚,能容天下万物”,葫芦蕴含着多层次的吉祥文化,幸福、平安、和谐、多子等。可以说,葫芦身上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实,不仅我国人民喜爱葫芦,“一带一路”的许多沿线国家人民都对葫芦与葫芦文化有共同的情感基础。一般认为葫芦的原产地是非洲,我国人民与非洲人民均有源远流长的葫芦种植历史。同时,历史文献表明,印度人民对葫芦“多子多孙”的文化寓意与中国人民有共识,这一点可以由季羡林先生所翻译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所记载的“须摩底呢,虎般的人!生出来了一个长葫芦,人们把葫芦一打破,六万个儿子从里面跳出”,给予证实。蒙古族的民间故事金鹰同样表明,葫芦在蒙古民间具有繁衍生息的含义。葫芦作为日用品和吉祥工艺品,受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广泛喜爱。中亚的阿富汗人惯用葫芦做喜庆场合用的化妆品容器和鼻烟壶。在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以色列、土耳其和一些阿拉伯国家,常见葫芦用作烟具和装饰工艺品。甚至在美国、日本、南美洲诸国,均可见到葫芦文化的踪迹。由此可见,葫芦文化可以成为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纽带之一。众所周知,尽管“一带一路”的倡议是开放包容的,但沿线涉及许多个国家,且其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各国在政治体制、宗教制度、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尚存在较大差异,亟需共同的文化载体作为交流与合作的桥梁。中国与其他各国在葫芦实体、葫芦工艺造型的爱好,以及葫芦文化内涵的审美习惯等各方面均存在共识,这种依附在葫芦载体上的文化“共通性”非常宝贵。以葫芦等传统文化作为切入点,加强民间交流,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建立互信、开展合作奠定基础。中国有着悠久而成熟的传统葫芦文化。在中国,葫芦的种植历史和被作为图腾崇拜的历史十分悠久。距今七千年前的浙江河姆渡遗址,曾出土过葫芦种子,而诗经大雅绵中有“绵绵瓜瓞,民之初生”的诗句记载。不仅国内学者有大量的葫芦文化研究文献,而且基于中国葫芦文化的影响力,国外的葫芦专家也非常重视研究中国的葫芦文化。如德国的吴森吉著有葫芦在中国文化上的用途一文,日本的小南一郎、田分直一分别写出关于中国葫芦神话的壶中的宇宙与祭壶村台湾民俗志等文章。中国的传统葫芦文化已被公认为世界葫芦文化中的瑰宝。另外,目前中国葫芦文化产业在资本、市场以及人才方面均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中国的葫芦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存量大,主要包括葫芦栽培、剪纸、雕刻等领域的能工巧匠,以及设计师、画家、民俗学家、收藏家等葫芦文化方面的专家。中国葫芦原料的质量与工艺造型技术享誉海外,其文化产品的营销基础较好。(摘编自扈庆学一带一路与葫芦文化,光明日报2018年7月6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A.“葫芦”成为中国人向往美好生活的象征,这与它的谐音“福禄”的吉祥之意有关。B葫芦从外到里体现出“和”“同”“容”的理念,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C葫芦源自非洲,作为日用品和吉祥工艺品,受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广泛喜爱。D中国学者有大量的葫芦文化研究文献,德国、日本等国的专家也重视研究中国的葫芦文化。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A.第二段首句即提出了本段的论点,起到了承接首段的作用,通过采撷文学作品而用例证法进行论证。B作者举出罗摩衍那和金鹰,或引用或概述,目的是印证中印两国人民对葫芦有着“多子多孙”的共识。C第三段阐述民间交流引起了人们重视葫芦文化,导致葫芦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具有“共通性”。D第四段援引文物和文献,证实中国有着悠久而成熟的传统葫芦文化,它已被公认为世界葫芦文化中的瑰宝。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5分)A.从人们对葫芦的谐音和实际形态等认识来看,中华民族对自己所生存的环境中的事物怀有热爱之情。B中国和一些国家在葫芦文化审美习惯上存在共识,这给人的启示是,只有求同存异,才能促进不同国家间的文化交流。C在中亚、阿拉伯等国有葫芦制作的一些工艺品,葫芦文化可以作为共同的文化载体成为中外交流的桥梁。D目前中国葫芦文化产业在资本、市场以及人才方面均有基础,下一步就是要提高葫芦的产量和葫芦的质量。(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曹修古,字述之,建州建安人。进士起家,累迁秘书丞、同判饶州。宋绶荐其材,召还,以太常博士为监察御史。上四事,曰行法令、审故事、惜材力、辨忠邪,辞甚切至。又奏: “唐贞观中,尝下诏令致仕官班本品见任上,欲其知耻而勇退也。比有年余八十,尚任班行,心力既衰,官事何补。请下有司,敕文武官年及七十,上书自言,特与迁官致仕,仍从 贞观旧制,虽宿德勋贤,自如故事。”因著为令。修古尝偕三院御史十二人晨朝,将至朝堂,黄门二人行马不避,呵者止之,反为所詈。修古奏:“前史称御史台尊则天子尊故事三院同行与知杂事同今黄门侮慢若此请付所司劾 治。”帝闻,立命笞之。晏殊以笏击人折齿。修古奏:“殊身任辅弼,百僚所法,而忿躁亡 大臣体。古者,三公不按吏,先朝陈恕于中书榜人,实时罢黜。请正典刑,以允公议。”禁 中以翡翠羽为服玩,诏市于南越。修古以谓重伤物命,且真宗时尝禁采狨毛,故事未远。命 罢之。时颇崇建塔庙,议营金阁,费不可胜计,修古极陈其不可。久之,出知歙州,徙南剑州,复为开封府判官。历殿中侍御史,擢尚书刑部员外郎、知杂司事、权同判吏部流内铨。未逾月,会太后兄子刘从德死,录其姻戚至于厮役几八十人, 龙图阁直学士马季良、集贤校理钱暖皆缘遗奏超授官秩,修古与杨偕、郭劝、段少连交章论 列。太后怒,下其章中书。大臣请黜修古知衢州,余以次贬。太后以为责轻,命皆削一官, 以修古为工部员外郎、同判杭州,未行,改知兴化军。会赦复官,卒。修古立朝,慷慨有风节。当太后临朝,权幸用事,人人顾望畏忌,而修古遇事辄言,无 所回挠。既没,人多惜之。家贫,不能归葬,宾佐赙钱五十万。季女泣白其母曰:“奈何以 是累吾先人也。”卒拒不纳。太后崩,帝思修古忠,特赠右谏议大夫,赐其家钱二十万。(选自宋史曹修古传,有删节)【注】班行:上朝的位次。三院: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5分)A前史称御史台/尊则天子/尊故事/三院同行与知杂事同/今黄门侮慢/若此请付所司劾治B前史称/御史台尊则天子尊/故事/三院同行与知杂事同/今黄门侮慢若此/请付所司劾治C前史称御史台尊/则天子尊故/事三院同行/与知杂事同/今黄门侮慢若此/请付所司劾治D前史称御史/台尊则天子尊故/事三院同/行与知杂事同/今黄门侮慢若此/请付所司劾治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黄门,官职名,汉朝设有黄门令、小黄门、中黄门等,侍奉皇帝及其家族成员,皆以宦官 来充任此职,故后世亦称宦官为黄门。B.三公,秦朝最尊显的官职,秦以后多为虚职。一说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一说为司徒、 司马、司空,另一说为太师、太傅、太保。C.赦,帝王以施恩的名义来赦免所有的犯人。如皇帝登基、更换年号、立皇后、立太子或者 遭遇天灾等情况是,常常会颁布赦令。D.“出”,指古代在京城担任职务的官员前往地方担任职务,也称“外放”、“放外任”, 与地方官员进朝廷任职的“入”相对。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曹修古恪尽职守,尽职尽责。他身为监察御史,监察百官,整肃朝仪,不管是太监侮慢还是宰相失体,他都及时参奏,仗义执言,要求严惩以正典刑。B曹修古关心朝政,积极进言。当他看到有的官员八十多岁心力俱衰却依然在职,于是建 议文武官员七十岁应主动退休,概无例外,朝廷据此定为法令。C曹修古不惧权贵,遇事敢言。太后侄儿刘从德死后,朝廷越级任用了一大批刘家亲戚乃 至厮役,他极力反对,惹怒太后,被削官一级,最后改知兴化军。D.曹修古为官清廉,家无余财。在他死后,他的家人连扶其灵柩回故乡安葬的费用都没有。 太后去世以后,皇帝想到他的忠贞,赏赐了他的家人五十万钱。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 分)(1)晏殊以笏击人折齿。修古奏:“殊身任辅弼,百僚所法,而忿躁亡大臣体。”(2)季女泣白其母曰:“奈何以是累吾先人也。”卒拒不纳。(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题。赋得暮雨送李胄 (唐)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8.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5 分)( )A这是一首暮雨中送别诗。首联交代了送别的地点,紧紧扣住了诗题中的“雨”“暮”二 字。B首联对仗,“暮钟”对“微雨”,视听结合,从时空的角度渲染离别时细雨笼罩的凄清 沉重。C颈联“深”“远”渲染了一种迷蒙暗淡的氛围,海门不见,浦树含滋,境界迷蒙,极为 邈远。D.尾联中将沾襟的离别之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 情。9.诗歌的颔联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结合诗句赏析其中的妙处。(10分)( 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共15分)我国造酒技术。古人最早造酒是用稻米发酵,即将稻米中的淀粉发酵,酿造成酒。古人是非常聪明的,他们,想到既然稻米中的淀粉能够发酵变成酒,那么其他含有淀粉的粮食作物也能够用来酿酒。于是,他们便利用谷子、小麦、大麦、高粱和玉米等粮食作物来酿酒。随着造酒原料的逐渐丰富和造酒技术的改进发展,酒的种类逐渐丰富起来,最终有了今天的酒。(),葡萄就是其中最主要的品种。关于葡萄酒的起源问题,学术界历来都没能达成共识。有证据表明,古埃及人很早就掌握了制造葡萄酒的技术,大量珍贵的埃及文物都描绘了古埃及人酿造葡萄酒和采收、栽培葡萄的清楚的情景。那么,葡萄酒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呢?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是在汉代。据史记记载,张骞出使西域时,看到“宛左右以葡陶(即葡萄)为酒”,于是,便将此酿酒技术带了回来。我国从此有了葡萄酒。到了唐代,葡萄酒在我国,唐诗中有“葡萄美酒夜光杯”之句,便是形象反映。10.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5分) ()A源远流长融会贯通琳琅满目沸沸扬扬B源源不绝融会贯通形形色色沸沸扬扬C源远流长触类旁通形形色色风靡一时D源源不绝触类旁通琳琅满目风靡一时1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5分) ()A除粮食作物外,水果也是重要的造酒原料。B水果是除粮食作物外的重要的造酒原料。C粮食作物和水果都是重要的造酒原料。D造酒原料不仅有粮食作物,更有水果。1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5分) ()A大量珍贵的埃及文物都描绘了古埃及人采收、栽培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清楚的情景。B大量珍贵的埃及文物都描绘了古埃及人栽培、采收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清楚的情景。C大量珍贵的埃及文物都清楚地描绘了古埃及人酿造葡萄酒和采收、栽培葡萄的情景。D大量珍贵的埃及文物都清楚地描绘了古埃及人栽培、采收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情景。13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5分)A小明同学对老师说:“可能是一时疏忽,您的稿子有几个不大通畅的语句,我斗胆作了斧正。”B小明同学在草拟“失物启事”,他写道:“昨天我在教室丢失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如有拾获,请从速交还。”C王老师捧着一幅字画凑到李老师跟前:“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如此盛情,却之不恭,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李老师脸上堆满了笑容。D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主持人说:“最后,感谢嘉宾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这段欢乐的时光,也祝贺他荣幸地加入我们综艺之友俱乐部!”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民部即户部,唐代因避讳李世民改称户部,为六部之一,掌管天下土地、水利、钱谷、等。B粟即小米,也称“稷”,是中国古代主要粮食作物,可泛指粮食,古人用“社稷”代指国家。C六师,在周朝时指天子所统六军之师,后世泛指全部军队,跟马嵬中的“六军”意同。D白衣,指无功名的人,还可指既无功名也无官职的人,古时称未考名的人为白衣秀才。15.这是一则启事的初稿,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修改(10分)由我省乡村旅游节组委会牵头操办的乡村旅游节征文大赛正式开场,面向全国征集优秀稿件。参赛作品要求围绕“秀美乡村,织造幸福”的主题,写出我省乡村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情,展现我省乡村新时代的田园样子和乡村居民的精神劲头。参考答案1C(C项,“葫芦源自非洲”说法绝对,见原文第二段“一般认为葫芦的原产地是非洲”。)2C(C项“倒因为果”,原文意思是,葫芦在“一带一路”国家中具有“共通性”,有利于促进和加强民间交流。)3C(A项,扩大范围,“中华民族对自己所生存的环境中的事物”应改为“中华民族对自己所生存的环境中的某些事物”;B项,“只有才”表示唯一条件,说法绝对;D项,“下一步就是要提高葫芦的产量和葫芦原料的质量”于文无据。)4B 前史称,御史台尊则天子尊。故事,三院同行与知杂事同,今黄门侮慢若此,请付所司劾治。5C“所有的犯人”说法错误,谋反、欺君,都不是赦免之内。6DD 项,“赏赐他的家人五十万钱”说法错误,原文为“赐其家钱二十万”。故选 D。7(1)晏殊用笏板打人,把人牙齿都打断了。曹修古上书:“晏殊身为宰相,为百官效法的榜样,他却因愤怒 急躁而有失大臣的体统。(关键词: “折”,使动用法,打断,使折断;“辅弼”,宰相,辅弼大臣, 辅佐君王的人;“法”,效法;“亡”,通“无”,没有。)(2)小女儿哭着对母亲说:“怎么能因为这件事损害父亲的名誉。”最终拒绝而没有接受。(关键词:“季”,指最小的;“白”,对说,告诉;“奈何”,怎么,怎么能;“累”,连累,指 损害; “卒拒不纳”,最终拒绝而没有接受。)参考译文:曹修古字述之,建州建安人。进士出身,屡经升迁为秘书丞、同判饶州。经宋绶推荐,他被召还朝廷,以太常博士的身份担任监察御史。 上奏说:“唐朝贞观年间,曾经下诏退休官员朝班位置在本品现职官员的上列,目的是让官员知道耻辱而勇于退职。近来有人年纪已经超过八十岁,仍然站在朝班行列。精力衰竭,对做官任职没有补益。请下诏给主管部门,命令文武官员凡年满七十岁者,自己上书提出申请,朝廷特别给予升官退休,仍沿用贞观年间办法,即便是名望和功劳很大的官员,自应按惯例退休。”朝廷于是据此制定了法令。 曹修古曾同三院御史十二人早上入朝,快到朝堂时,有两名宦官骑马不肯迴避,有人斥责他们停止,反而被辱骂。曹修古上奏说:“以前史书上说,御史台有尊严则天子才有尊严。按照惯例,三院御史同行的规格与知杂事相同,现在宦官如此猖狂,请交主管官员弹劾治罪。”皇上知道后,立即命令鞭打宦官。晏殊曾用笏打人,把那人的牙齿都打断了。曹修古上奏说:“晏殊是皇上的辅弼大臣,是百官的榜样,却冲动急躁没有大臣的体统。古时候,三公犯法不交官吏查办,前朝时陈恕在中书省打人,当即就被免职。请依法对晏殊予以惩处,以平息舆论。” 很长时间以后,出朝任歙州知州,又调任南剑州,又担任开封府判官。历任殿中侍御史,提升为尚书刑部员外郎、知杂司事、权同判吏部流内铨。不到一个月,正遇太后的侄子刘从德死了,录用他的亲族连同仆役差不多有八十人,龙图阁直学士马季良、集贤校理钱暧都按遗书上奏的名单予以破格授任官阶,曹修古与杨偕、郭劝、段少连纷纷上奏章批评。太后大怒,把奏章交付中书论罪。大臣请眨曹修古为衢州知州,其余依次处罚。太后认为责罚轻,命令全都削官阶一级,任曹修古为工部员外郎、同判杭州,尚未赴任,又改任兴化军知军。恰逢大赦,官复原职,死去。他死后,许多人为他惋惜。家里贫穷,不能把灵柩运回家乡埋葬,他生前的部属和幕僚捐钱五十万帮助治丧。小女儿哭着对母亲说:“不能因为这件事损害父亲的名誉。”最终拒絶没有接受。太后去世,皇帝想到曹修古的忠贞,特别赠官为右谏议大夫,赏给他家钱二十万,录用他的女婿刘勋试任将作监主簿。曹修古没有儿子,过继侄子曹觐为后嗣。曹氏家族自从曹修古起就以正直无畏出名,连女子也能不为利禄拖累,当时因此认为他贤良。8 D 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D 项,“尾联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说法错误,尾联为“直抒胸臆”。故选 D。9.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帆来鸟去为动,但“迟”、“重”二字化动为静,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 振翅,表现出离别之时心情沉重,依依不舍之情。寓情于景,冥冥暮色,霏霏烟雨,帆的形象寄托了作者的遥念,羽湿行迟的去鸟,也是远去行人的写照, 渲染出昏暗沉重的氛围,烘托出诗人沉重的心境。“漠漠”、“冥冥”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