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财经外国银行制度比较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1页
山东财经外国银行制度比较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2页
山东财经外国银行制度比较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3页
山东财经外国银行制度比较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4页
山东财经外国银行制度比较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1. 银行体制的内涵及构成要素银行体制,是指银行体系的组织形式、框架结构、运行机制、业务分工、管理制度、构造方式、发展战略模式、运行环境和总体效应等相关金融要素的有机整体。构成要素:组织形式、框架结构、运行机制、业务分工、管理制度、构造方式、发展战略模式、运行环境、总体效应。2.金融倾斜的内涵:是指在世界各国金融发展中,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不均衡发展,先有间接金融,后有直接金融,间接金融业务占有量比直接金融大的不均衡状态。第1章 :1、 试比较各国商业银行的类型及名称。(1)美国的商业银行:按管理体制划分: 国民银行、州银行; 会员银行、非会员银行(2)英国的商业银行:按业务性质划分 :零售性银行(清算银行)、商人银行、贴现行、外国银行(3)法国的商业银行:按所有权划分:存款银行(注册银行)、国营银行、私营银行、受外国控制的银行(4)德国的商业银行:按公私法规管理划分 按私法设立:三大银行、区域性银行、私人银行、外国银行(5)日本的商业银行:按区域划分 :都市银行、地方银行(6)意大利的商业银行:普通银行 国有化商业银行:公立银行、国民利益银行(7)新加坡的商业银行:按领取的营业执照划分:领取全国性银行执照的商业银行、领取限制性银行执照的商业银行、领取境外执照的商业银行(8)印度的商业银行:按所有权划分:国有化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农村地区银行、外国银行(9)中国的商业银行:2、各国商业银行外部组织形式模式有哪些?(一)单一银行制度n 是指一家商业银行原则上只有一个营业机构,不能再设立分支行的一种组织制度。 美国为典型。优点:1、防止垄断。 2、降低成本 3、服务地方 4、政策一致不足:限制了银行业间的竞争,使银行的经营和业务创新受到限制,不利于规模效益的提高。 (二)分支行制度指银行可以在营业机构之外,在国内或者国外开设分支机构,形成一个以总行为中心的庞大的银行网络体系。典型国家是:英国等西欧国家和苏联、东欧国家、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第三节 各国商业银行组织形式比较n 分支行制按总行职能不同,又可分为 1、总管理处制n 2、总行制 直隶制 区域行 管辖行制优点:n 1、资金雄厚、实力强大、易于集中统一指挥和调度,便于各行之间调剂资金的余缺。n 2、业务种类多,服务范围广,抗风险能力强,稳定性高,竞争力强、安全有效,运营费用节约和形成网络、利于自动化和电子化的形成。n 缺点:n 1、因其庞大的分支机构体系,以及规模和实力,很容易造成对中小银行的兼并,从而造成金融垄断。n 2、对于各种特殊条件多、差别大、地域范围广的国家显得单一、机械,难以适应无限丰富的地方性特殊要求。(三)集团银行制 集团银行制是指由一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股权公司控制或收购两家以上的若干家银行。法律上这些银行仍然独立,但其业务与经营政策则属于持股公司所控制。(四)连锁银行制连锁银行制或称“联合制”,是指由某一个人或某一集团购买若干银行的多数股票,从而达到控制这些银行的程度。这些银行的法律地位仍然是独立的,但实际上其业务和经营政策因控股而被某一个人或某一集团所控制,其业务和经营管理由这个人或这个集团决策控制。n (五)代理银行制 (六)财团银行制3、 各国商业银行内部组织形式模式有哪些?(一)业主型组织(二)支持型组织(三)企业家型组织(四)协作型组织6、 试比较分离银行制与全能银行制。(一)综合化银行制度:全能式银行制度银行业务多样化,可提供全面的银行和金融服务。典型国家:德国。根据德国银行业务法,全能银行的经营范围是:存款、贷款、贴现、信托、证券、投资、担保、保险、汇兑、财务代理业务、金融租赁等所有的金融业务优势: 第一,全能银行同时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可以做到优势互补。 第二,全能银行制度有利于银行调节信贷和证券业务,降低自身的经营风险。 第三,全能银行制度利于使银行更充分掌握企业经营状况,降低贷款和证券承销的信用风险。 第四,实行全能银行制度,促进了银行业务的创新和竞争力,有利于提高银行效益,促进银行总效应的上升。弊端:第一,道德风险第二、经营风险 第三、操纵证券市场。 第四、形成更大范围的行业垄断。 第五,金融监管体系的不健全和金融法规制度的不完善, 加剧金融风险。 二)专业化银行制度:分离式银行制度定义一: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相分离,商业银行不得兼营证券业务的制度。定义二:指按不同业务性质而设立各类金融机构的制度。特征:业务专门化、分工极为细致、业务较少交叉。典型国家:英国、美国、日本。优越性:1、专业化银行制度特别容易集中资金、重点运用。专业化银行制度在资金严重不足而又急需发展的国家,对于有效的集中财力、保证重点工业部门和企业的资金需求,从而促进工业现代化,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是卓有成效的。2、专业化金融体制有利于一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革,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3、专业化银行制度有利于宏观经济的控制欲调节,有利于政府的监督和管理。弊端:1、不利于专业银行自身的扩张,最终将导致专业银行能力的丧失;2、专业银行调度资金的能力受到限制,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工商企业发展规模的要求;3、专业化银行制度造成的银行林立局面,加大了金融监管当局对银行监管的难度。7、 各国商业银行持有企业股权模式的类型有哪些?(找不到自己补充吧)8、银企关系的不同形式及比较。不同形式:1、“严格禁止”的美国模式2、“不加限制”的德国模式3、“有限制的允许”的日本模式比较 主要是有三大类:信贷关系 持股关系 人事渗透:1、信贷关系2、 持股关系 企业对银行的反持股关系 债权股权化持股关系5、人事结合6、银行代股东行使投票权7、银行与企业间的双向人事渗透8、间接的股权控制和人事参与9、中国应建立什么样的银企关系?10、银行公会(协会)。定义:银行协会是协调银行间关系、促进银行间合作的全国性或地区性同业协商机构,是一种非官方、非盈利的金融行业组织。12、银行公会可有哪些特殊职能和特殊职能?基本职能:促进商业银行的健全经营、信息交流、以上和政策的协调统一;充当金融监管当局与银行业各成员之间的桥梁和中介。特殊职能:某些国家的银行协会可以1、正式参与对银行业的监督管理2、有权决定准备率和利率3、组办存款保险计划4、在同业间为客户买卖外汇15、试述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新趋势。(1)体制自由化(金融市场自由化。主要内容是放宽有关税收限制或取消外汇管制,允许资金在国内各部门或地区以及在各国间自由流动。银行业务经营自由化。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同其他各类金融机构经营业务的全能化和一系列金融创新的涌现等两个方面n (2)电子网络化n 成因主要有:n 其一,全球性金融市场竞争激烈,西方发达银行都将以优良而高效的电子化服务来争取客户,参与竞争,开拓业务。n 其二,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使银行实现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成为可能。n 其三,电子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联络纽带,成为实现全球24小时进行金融活动的重要工具。 n (3)机构国际化:银行体制的国际化包括在本国建立外国银行机构和在国外建立本国银行机构两个方面。(4)业务综合化1、美国:1999年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取消了银行、证券、保险间的界限。 2、日本:1981年银行法银行可以涉足证券。 3、英国:1986年“金融大震”允许银行和外国投资者进入证券市场。 可见,各发达国家银行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综合化、全能化经营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发展的基本动力。第二章:2、5、6节重点1、自然成长功能渐变型的中央银行主要包括哪些?2、自觉建立全功能发展型中央银行主要包括哪些?7试比较各国中央银行与财政的行政关系。隶属于财政部意大利名义上属于财政部日本银行 平行 独立8试比较各国中央银行与财政的资金关系。 美国 独立于财政部 向美联储借款 并以财政部特别库券为担保英国 英格兰银行知识提供少量的政府隔夜需要的资金融通 法国 法兰西银行向政府提供纳税票据的贴现或透支 意大利 可向财政部提供短期贷款 发展中国家 财政挤银行事例较为突出9试比较各国中央银行与财政的利润分配关系。(1)利润分配由国会决定。如瑞典。(2)利润分配后上缴财政。如美、日、德、法。(3)盈利不上缴财政。如前南斯拉夫。10、中央银行新职能。现代新职能。研究职能;中央银行利用其国民经济中枢好信用制度的枢纽地位,掌握各种资料好数据,通过搜集好整理这些信息,准确预测,及时制定有关金融政策的方案,提供政府决策咨询和参考。 开发或促进职能;中央银行利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领导地位,通过必要措施,促进银行好金融机构的发展,带动投资,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12、试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中央银行职能的差异。(1)中央银行职能的完善程度不同。 发达国家:经济水平高,金融制度教完善 央行独立性强,职能完善,能相互配合 发展中国家反之(2)中央银行职能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程度不同.(作用影响力和有效性)(3)中央银行履行职能的方法和手段不同。(发展中国家制定偏行政)14、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差异。国别 二十世纪5060年代 7080年代 进入90年代美国以充分就业为主以货币稳定为主以反通胀为唯一目标英国以充分就业兼顾国际收支平衡为主以货币稳定为主以反通胀为唯一目标加拿大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以物价稳定为主以反通胀为唯一目标德国以稳定通货,兼顾对外收支平衡为主日本对外收支平衡,物价稳定物价稳定,对外收支平衡意大利经济增长,充分就业货币稳定兼顾国际收支平衡n 结论: 1、历史背景不同,政策目标各异;n 2、共同的命运,相同的目标;n 3、不同国家、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的理论依据不同。 16、比较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工具特点。同一货币政策工具在不同国家被赋予不同的内容;每一种工具在历史上都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有些工具 已经不象过去那样受到重视,有的甚至以被放弃;同一货币政策工具在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应用方法; 各国都拥有属于本国特有的一些政策工具; 各国均是根据国情出发,选择适用于本国的主要政策工具。17、 比较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工具特点。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发展中国家更倾向于使用直接信用控制工具(信用配额、利率限制); 在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中,更为重视存款准备金制度; 发展中国家正努力创造条件,使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发挥效力; 在保留直接信用控制的同时逐步引进间接工具,开展公开市场业务。 第3章 :1、 美国银行制度的演变过程及原因(大概看)一、1791年建立美国第一银行(17911811)1. 特点:全国性银行。总行在费城。纽约、波士顿、巴尔的摩、华盛顿、诺福克、查尔斯顿、萨瓦那和新奥尔良设立了8个分行。在联邦注册。由联邦政府发给执照,有效期20年。资本额1000万美元。联邦政府持有该行1/5的股份。资产最高。该行的资产远远超过当时的任一州立银行,使之有能力向州立银行提供临时贷款。执行中央银行的职能。n 思考:第一银行撤销的原因?(美国向来推崇自由、自然、反对集权)资本中有外国人的股份,权利外流。n 有些人不信任纸币,认为只有硬币好,第一银行没有存在的必要。n 违反宪法,牺牲州权搞中央集权。n 压制州银行发展。二、1811年到1816年州银行泛滥时期三、1816年美国第二银行(18161836)四、18371863自由银行时期州银行数:1600;贷款额:5亿n 主要问题:n 银行券的过度及不稳定发行。n 银行资本不足,银行券的发行没有准备金作保证。n 贷款的质量差,风险高。n 五、18641913 国民银行建立时期n 国民银行法:n 1863国民通货法(The Currency Act of 1863)n 1864国民银行法(The National Bank Act of 1864)n (一)宗旨:n 从立法上确立美国联邦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督和管理,使国民银行体系代替分散经营的各州银行,从而协调货币流通,保证金融稳定。n (二)国民银行法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创举:n 1. 建立国民银行体系:n 货币监理署:发放国民银行营业执照。n 全美建立50个中心储备城市,以此为基础,构成国民银行体系的地区框架。n 由此,双线银行制建立。n 2. 对国民银行资格的取得,提出严格条件。有:n 最低资本额。n 发放贷款的种类和金额。n 银行券的担保及发行额。n 规定存款准备金。n 不得设立分支机构等。n 3. 建立州银行发行银行券的征税制度n(三)美国形成双轨制度的原因n 1. 州立银行为了逃税,对业务进行创新。n 2. 国民银行虽拥有发行银行券的特权,但管理较严;而州银行较松,使得许多银行更愿意在州注册。n 因此,国民银行法中以国民银行代替州银行的单一国民银行体系的设想未能实现。这也使得美国到现在为止,仍然保持着双轨银行制度。 nn (四)国民银行法的作用:n 抑制了当时银行界的混乱,为实现全国统一的金融管理和货币管理建立了基本框架。n 创造了一批资本雄厚、管理有序的大商业银行,并通过他们贯彻政府的金融政策。n 货币监理署实际就是美国中央银行的初级形式,监督、管理、检查国民银行的经营活动,可以视作是执行中央银行职能的一次尝试。n 把银行券驱除出流通领域,使银行券的发行权集中于各国民银行,为货币的稳定奠定了基础。六、1914年建立联邦储备系统( Federal Reserve Actn 在全国划分12个联邦储备区。n 建立联邦储备委员会。n 将商业银行划分为会员银行和非会员银行。n 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n 允许联邦储备银行发行银行券。n 建立支票清算系统。n 每个联邦储备银行设9个理事,每个会员行都有权参加本地区联邦储备 银行理事的选举。n 储备银行通过贴现窗口对会员银行进行再贴现。n 建立联邦咨询委员会。n (二)联邦储备制度的发展n 1. 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和1935年的银行法n 1980年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和货币管制法,即新银行法。n 到了70年代,经济情况发生了变化:n 由于存款机构吸收存款的利率有最高限的限制,使资金大量流向金融市场,从而发生“脱媒”现象。 3. 1982年存款机构法、1994年跨州银行法n 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Financial Services Act of 1999) n 1999年11月12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签署了美国国会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n 从而使美国的混业经营模式在法律上最终得以确认,持续了66年的分业经营模式宣告结束。2、 美国银行体系的构成(看课件图)一、联邦储备体系(中央银行)(一)联邦储备委员会(二)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三)联邦储备银行二、商业银行 (一)国民银行(二)州银行(三)在美国的外国银行三、政府金融机构(一)住宅信贷机构( 住宅及城市开发部;联邦住宅信贷银行委员会)(二)农业信贷协会(三)美国进出口银行四、非银行金融机构(一)非银行存款机构1、储蓄信贷社。前身是房屋互助协会。2、互助储蓄银行3、信用社(二)非存款金融机构1、保险公司2、养老基金(年金基金、退休基金)3、信托公司4、金融公司、投资公司及投资银行5、 美国在国外的银行6、 除上述介绍的各种金融机构外,美国还有艾及法公司和商业贷款公司等。4、 美国银行制度的特点一、注册上的双轨银行制度二、银行机构设置上的单一制三、管理上的多头制(一)联邦储备委员会(二)货币监理署(三)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四)联邦住房放款银行委员会和联邦储蓄信贷保险公司(五)证券交易委员会(六)国民信用社管理局和国民信用社保险基金(七)各州的金融管理机构四、银行持股公司成为一种占有优势的组织形式五、美国银行发展的新阶段形成了美国面向21世纪的金融发展战略,其主要特征是:1、总分行制代替了单一银行制,形成了众多遍及全美的银行网络,银行数目不断减少。2、全能制银行代替分业制银行,银行业走向了综合化发展的道路。3、以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向所有的银行客户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和全面的金融服务。4、电子银行、网络银行迅速发展,使传统的金融服务思想和服务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金融服务的效率不断提高。5、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结构发生变化,传统的以存贷款为主的业务发展为新金融服务;6、美国银行的资产进一步证券化 ;7、银行机构的兼并形成浪潮,出现了超级跨国金融集团 ;8、在现代科技支持下,金融服务的手段不断现代化;9、共同基金已经成为美国主要的金融中介之一。第四章:无练习题第五章:试述英国银行体制的构成及特征构成:(一)英格兰银行(中央银行)领导机构:董事会,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由总裁、副总裁及16名董事组成。成员由政府推荐,英王任命。正、副总裁任期5年,董事4年,轮流离任。董事中有知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担任董事)(2) 英国的银行1、零售性银行:英国银行系统的主体。主要客户:个人和中小企业。(1)清算银行:到1995年,英国共有34家清算银行。“四大金刚”:巴克莱银行、劳合银行、米特兰银行和国民西敏士银行。拥有庞大的分支网络,约占全国零售性银行所设分支机构的 72。(2)划拨银行。(国民划拨银行)于1968年正式设立。1990年以前,划拨银行归英政府所有,隶属于邮政局,并利用全国21000多个邮政局营业处展开业务。1990年,实行私有化,被联盟保险公司和莱斯特房屋互助协会收购。(3)信托储蓄银行1817年,英国颁布了储蓄银行法,标志着现代信托储蓄银行的开始。1976年,英政府通过了信托储蓄银行法,摆脱政府控制,开始全面办理银行业务,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合并,由原来的73家减少到只有4家。1995年,分支机构达1235家,客户逾千万。1995年10月,信托储蓄银行与劳合银行合并,共同组建劳合信托储蓄银行集团。(4)英格兰银行银行部:根据1844年皮尔条例,英格兰银行的业务机构划分为银行部和发行部。从此,英格兰银行银行部便作为一个银行金融机构,专门行使除货币发行以外的职能。2、商人银行(承兑所)3、贴现行(贴现所或贴现公司)职能:以国库券和其他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