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障碍患者非自愿住院医疗与强制医疗概念之厘清与陈绍辉博士商榷.pdf_第1页
神障碍患者非自愿住院医疗与强制医疗概念之厘清与陈绍辉博士商榷.pdf_第2页
神障碍患者非自愿住院医疗与强制医疗概念之厘清与陈绍辉博士商榷.pdf_第3页
神障碍患者非自愿住院医疗与强制医疗概念之厘清与陈绍辉博士商榷.pdf_第4页
神障碍患者非自愿住院医疗与强制医疗概念之厘清与陈绍辉博士商榷.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72 Evidence Science Vol.22 No.3 2014 373 2014年第22卷(第3期) 在诉讼中所作陈述的效力 ; 其次,规范专家意见质证的规则和程序,以便发挥其制度设置的目的和 制度功能平衡医患双方的证明能力,帮助法官在质证、辩论过程中发现案件事实。 2. 正确适用法官自由裁量证明责任之规定 证据规定第 7 条,原则性地规定了法官之自由裁量权适用之必要与条件,也即“在法律没 有具体规定,依伴规定及其他司法解释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 实信用原则,综合考虑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 。这里所说的裁量分配,既包 括正置的裁量分配,又包括倒置的裁量分配。57证明责任的分配与承担往往是实体法明定的内容, 而且在诉讼开始后就明确地施于特定的当事人。但是实体法在兼具安定性和可预测性优势的同时也 存在着滞后于社会实践的不足,往往存在着许多立法难以预料的情况。医疗侵权诉讼更是如此,涉 及到的法律关系错综复杂,存在着根据法律规定适用证明责任分配之规定有失公平,或者确定证明 责任承担无法可依的情形,此时要求法官作出公正裁判,实为“两难” 。 笔者认为,在医疗侵权诉讼中,赋予法官自由裁量分配证明责任的权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首先,只有在无其他法律或司法解释作为依据时,才可以考虑由法官自由裁量,合理分配证明责 任; 其次,证明责任的分配应该符合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考量各方当事人所具备的举证能力, 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重新指定相应的举证期限。此外,法官还应该在判决书中详细说明个案分配 的理由,使当事人明了,58保证倒置的妥当性 ; 最后,证明责任分配的自由裁量必须符合实现医疗 侵权诉讼的需要,既要符合法律规定,强调法律效果,又要满足社会效果,产生良好的社会导向作 用。 五、结 语 在医疗制度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协调医患关系,解决医患冲突将会是决定改革成功与否的重 要因素。虽然制度建设为医疗体制改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但是“构建合理的证明责任分配制度是 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有利于实现实体法的宗旨、使裁判最大限度贴近真实、程序 公正和诉讼经济等诸多价值准则” 。因此,在医患纠纷中,当事人之间证明责任如何实现合理化分 配将一直是理论和实务需要进行探索的内容。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实践也会为不断修正理论提供丰 富的素材。医疗侵权诉讼之证明责任问题的研究,我们不仅需要通过对大量实证案例进行分析、研 究,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 同时也要努力在理论研究上作出创新,突破传统认识的桎梏,引入新的 研究方法,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有益经验,从而对我国证明责任分配制度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帮助。 (收稿: 2013-11-08,修回: 2014-04-11) (责任编辑: 刘鑫) 57 李浩:民事证明责任研究 ,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74 页。 58 李浩: 举证责任倒置学理分析与问题研究 , 法商研究2003 年第 4 期。 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住院医疗与 强制医疗概念之厘清 与陈绍辉博士商榷 孙东东 1,2* 曾德荣3 1. 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 100871 ; 2. 北京大学卫生法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871 ; 3.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8 【摘 要】将非自愿住院医疗与强制医疗概念相混淆的现象比较普遍。非自愿住院医疗与强制医疗是 两个法律性质不同的概念,他们分别规定在不同的法律文件中 ; 强制医疗包含于非自愿住院医疗之中 ; 非自愿住院医疗与强制医疗在送治主体、实施条件、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着重大区别。廓清非自愿住院 医疗与强制医疗的概念,能更客观、严谨的研究相关问题。 【关键词】精神障碍 ; 非自愿住院医疗 ; 强制医疗 【中图分类号】D91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26(2014)03-0373-05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voluntary hospitalization and compulsory medical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 While Comment on Doctor Chen Shaohuis Opinion. Sun Dongdong1, 2 Zeng Derong3, 1. Peking University Law School, Beijing 100871; 2. Health Law Research Center,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3. Key Laboratory for Evidence Science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Ministry of Education, Beijing 100088 【Abstract】It is a very common phenomenon that people cannot tell the exac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ncept of involuntary hospitalization and the concept of compulsory medical treatment. Nonetheless, involuntary hospitalization and compulsory medical treatment have different legal nature and are respectively regulated by different legal rules; compulsory medical treatment is a manifestation of involuntary hospitalization;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stinctions between these two concepts in aspects including medical treatment subject, implementation conditions and value orientations. By clarifying these two concepts, studies on corresponding issues could be done in a more objective and precise way. 【Key Words】Mental disorder, Involuntary hospitalization, Compulsory medical treatment 证据科学2014 年第 2 期刊登陈绍辉博士文章精神疾病患者强制医疗的证明标准研究 。1 * 孙东东,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 : 卫生法学,司法精神病学。 1 陈绍辉 : 精神疾病患者强制医疗的证明标准研究 , 证据科学2014 年第 2 期。 374 Evidence Science Vol.22 No.3 2014 375 2014年第22卷(第3期) 该文将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住院医疗与强制医疗两个法律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相混淆。即用“强制 医疗”一词涵盖非自愿住院医疗以进行研究分析。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一般大众媒体的报道评论和 普通民众的观念中。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非自愿住院医疗与强制医疗 2 两个概念的法律性质、法律 关系等原则性问题的认识不够清晰。 一、非自愿住院医疗和强制医疗的沿革 非自愿住院医疗,也有学者称之为非自愿就医、非自愿医疗。2011 年月 10 日公布的精神 卫生法(草案) 首次正式提出了“非自愿住院医疗”这一完整概念。该草案第 27 条规定 :“精神 障碍的住院治疗由患者自主决定。只有精神障碍患者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且有伤害自 身、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扰乱公共秩序危险的,才能对患者实施非自愿住院医疗。3 然而,2012 年 10 月 26 日通过的精神卫生法却将这一条删去,使用的是“违背本人意志进行 确定其是否患有精神障碍的医学检查”这一提法。 现行的精神卫生法首次明确了“非自愿医疗”的概念,这也是大多数学者所持的非自愿住 院医疗的法律依据。 而我国强制医疗制度来源于西方国家的“保安处分” ,其实质是对成为限制或无刑事责任能力 的精神疾病患者所适用的旨在隔离排除和强制医疗的刑事实体措施。4 早在 1956 年国务院对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对精神病人的收容管理问题的请示的批复中就规 定 :“对精神病人的收容管理工作应当采取暂时的过渡方法 , 凡是设有精神病人病院的省、自治区、 直辖市 , 都由卫生部门负责收容 , 并对病情严重的患者 , 予以适当治疗 ; 凡是没有建立精神病人病 院或虽己建立精神病人病院但床位已满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 对于病情严重而且对于社会治安 有很大危害的精神病人 , 暂由公安部门负责收容看管 , 卫生部门采取积极的治疗 , 其他有关部门协 助。 ”5这一批复为我国后来刑法中制定强制医疗提供了依据。 此后,1979 年刑法 、1997 年刑法 ,特别是 2012 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 ,增设了专章 规定强制医疗。值得注意的是,各地方也出台了许多关于强制医疗的规定。6 二、非自愿住院医疗与强制医疗的含义 非自愿住院治疗(Involuntary hospitalization)是指精神障碍患者因病理性精神活动导致其对自 己的精神状态没有正确的认识能力,无法自主就医,由他人协助就医的过程。性质属一般民事行为。 目的是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生命健康权,保障精神障碍患者与其他人享有同等的医疗疾病的权利。 适用精神卫生法 、 民法通则等民事法律。具体法律关系为委托管理,即患者亲属、监护人委 托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诊治。非自愿住院医疗的决定权和送诊的主体为患者的亲属、监护人等相关 2 其实,非自愿住院医疗和强制医疗除了针对精神障碍患者外,也针对其他人群,如吸毒、性病患者等,甚至过去 的强制婚前检查也属于广义上强制医疗的范畴,但限于篇幅,本文仅研究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住院医疗和强制医 疗的问题。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精神卫生法(草案) 条文及草案说明. /npc/xinwen/lfgz/flca/2011 10/29/content_/678355.htm. 最后访问日期 : 2012-04-12。 4 王伟 :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制度研究 ,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3 年第 3 期。 5 参见国务院批转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对精神病人的收容管理问题的请示的规定。 6 地方关于强制医疗的规定, 可以参考上海市监护治疗管理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条例 、 北京市精神卫生条例 、 吉 林省危害社会精神病人强制医疗规定等。 人员。具体实施的医疗机构为普通精神卫生专业医疗机构。医疗费用的支付与治疗其他疾病支付方 式相同,由医保、公费医疗、个人承担等途径支付。 强制医疗(Compulsory medical treatment)特指针对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经法定鉴定程序 鉴定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患者,由政府对其进行强制医疗。其性质是一种针对特定人群的保安 措施。目的是保障精神障碍患者健康利益和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不受损害。强制医疗的法律性质是基 于维护公共利益的司法行为。适用刑法 、 刑事诉讼法 、 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决定 实施或解除强制医疗的主体是人民法院。虽然刑事诉讼法赋予了被强制医疗者及其监护人一些 救济措施,但最终决定权归人民法院。实施强制医疗的主体是法律授权的政府治安管理部门及其强 制医疗机构。在实施过程中无需征得精神障碍者本人和其监护人的意见。7 强制医疗期间发生的医 疗费用由政府承担。 三、非自愿住院医疗与强制医疗的法律关系 对于非自愿住院治疗和强制医疗的关系,学界有着不同的观点。有学者将强制医疗分为刑事强 制医疗和救护性非自愿治疗两类 8,其中刑事强制医疗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于实施了被刑法所禁 止的行为且依法不承担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 另一种是将违反治 安管理的严重肇事肇祸精神障碍者也列入强制住院治疗的范围。 这种分类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是观点中刑事强制医疗的第二种情形,将违反治安管理 的严重肇事肇祸精神障碍者纳入刑事强制医疗的范围,准确的说,这种情形属于“行政强制医疗” , 而不属于刑事强制医疗 ; 其次,救护性非自愿治疗包括哪些情况?一般认为,救护性非自愿治疗不 包括民政部门实施的具有公益性的救济治疗。更为重要的是,该观点将强制医疗作为非自愿住院医 疗的上位概念进行使用,即认为非自愿住院医疗包含于强制医疗之中。众所周知,自愿就医原则已 成为国际公认的基本原则,且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精神卫生立法中有所体现,非自愿医疗方式是自 愿医疗方式的例外。出于对人权及其他权益的保护,非自愿医疗方式需要法律予以明确规定,且应 尽量避免使用。9 法律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刑罚是其中最严厉的惩罚措施,强制 医疗是由刑事法律规制的,强制医疗虽不属于刑罚,但其属于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内容。 加之本身具有刑罚的某些特征,即强制医疗的严厉程度、实施条件等高于非自愿住院医疗,强制医 疗的使用更应该受到限制,强制医疗不能包涵非自愿住院医疗。 还有学者认为,强制医疗可以分为刑事强制医疗和行政强制医疗。刑事强制医疗的根据是刑 法第 18 条及刑事诉讼法第 4 章的规定。行政强制医疗的依据是治安管理处罚法及各地 方出台的法律,如吉林省危害社会精神病人强制医疗若干规定第 5 条规定 , 危害社会的精神病 人 , 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 , 由公安机关将其送交省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设立的专门医院 ( 即安康医院 ) 进行强制医疗。宁波、北京、杭州、无锡、武汉等市的精神卫生条例也都规定 , 公安 部门可以依法将特定精神病人送至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治疗。10 笔者认为,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来说,只有刑事强制医疗,不应有行政强制治疗。首先,从法 律位阶上来说, 立法法第 8 条规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 7 奚晓明主编 :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条文理解与适用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401 402 页。 8 李筱永、袁明卫 : 我国精神病人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规制与完善 , 医学与社会2013 年第 5 期。 9 王新、孙东东 : 我国精神卫生立法若干问题研究 (2) ,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 年第 2 期。 10 参见宁波市精神卫生条例第 28 条, 北京市精祌卫生条例第 31 条, 杭州市精神卫生生条例第 29 条, 无锡市精祌卫生条例第 27 条, 武汉市精祌生条例第 32 条。 374 Evidence Science Vol.22 No.3 2014 375 2014年第22卷(第3期) 该文将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住院医疗与强制医疗两个法律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相混淆。即用“强制 医疗”一词涵盖非自愿住院医疗以进行研究分析。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一般大众媒体的报道评论和 普通民众的观念中。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非自愿住院医疗与强制医疗 2 两个概念的法律性质、法律 关系等原则性问题的认识不够清晰。 一、非自愿住院医疗和强制医疗的沿革 非自愿住院医疗,也有学者称之为非自愿就医、非自愿医疗。2011 年月 10 日公布的精神 卫生法(草案) 首次正式提出了“非自愿住院医疗”这一完整概念。该草案第 27 条规定 :“精神 障碍的住院治疗由患者自主决定。只有精神障碍患者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且有伤害自 身、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扰乱公共秩序危险的,才能对患者实施非自愿住院医疗。3 然而,2012 年 10 月 26 日通过的精神卫生法却将这一条删去,使用的是“违背本人意志进行 确定其是否患有精神障碍的医学检查”这一提法。 现行的精神卫生法首次明确了“非自愿医疗”的概念,这也是大多数学者所持的非自愿住 院医疗的法律依据。 而我国强制医疗制度来源于西方国家的“保安处分” ,其实质是对成为限制或无刑事责任能力 的精神疾病患者所适用的旨在隔离排除和强制医疗的刑事实体措施。4 早在 1956 年国务院对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对精神病人的收容管理问题的请示的批复中就规 定 :“对精神病人的收容管理工作应当采取暂时的过渡方法 , 凡是设有精神病人病院的省、自治区、 直辖市 , 都由卫生部门负责收容 , 并对病情严重的患者 , 予以适当治疗 ; 凡是没有建立精神病人病 院或虽己建立精神病人病院但床位已满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 对于病情严重而且对于社会治安 有很大危害的精神病人 , 暂由公安部门负责收容看管 , 卫生部门采取积极的治疗 , 其他有关部门协 助。 ”5这一批复为我国后来刑法中制定强制医疗提供了依据。 此后,1979 年刑法 、1997 年刑法 ,特别是 2012 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 ,增设了专章 规定强制医疗。值得注意的是,各地方也出台了许多关于强制医疗的规定。6 二、非自愿住院医疗与强制医疗的含义 非自愿住院治疗(Involuntary hospitalization)是指精神障碍患者因病理性精神活动导致其对自 己的精神状态没有正确的认识能力,无法自主就医,由他人协助就医的过程。性质属一般民事行为。 目的是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生命健康权,保障精神障碍患者与其他人享有同等的医疗疾病的权利。 适用精神卫生法 、 民法通则等民事法律。具体法律关系为委托管理,即患者亲属、监护人委 托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诊治。非自愿住院医疗的决定权和送诊的主体为患者的亲属、监护人等相关 2 其实,非自愿住院医疗和强制医疗除了针对精神障碍患者外,也针对其他人群,如吸毒、性病患者等,甚至过去 的强制婚前检查也属于广义上强制医疗的范畴,但限于篇幅,本文仅研究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住院医疗和强制医 疗的问题。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精神卫生法(草案) 条文及草案说明. /npc/xinwen/lfgz/flca/2011 10/29/content_/678355.htm. 最后访问日期 : 2012-04-12。 4 王伟 :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制度研究 ,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3 年第 3 期。 5 参见国务院批转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对精神病人的收容管理问题的请示的规定。 6 地方关于强制医疗的规定, 可以参考上海市监护治疗管理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条例 、 北京市精神卫生条例 、 吉 林省危害社会精神病人强制医疗规定等。 人员。具体实施的医疗机构为普通精神卫生专业医疗机构。医疗费用的支付与治疗其他疾病支付方 式相同,由医保、公费医疗、个人承担等途径支付。 强制医疗(Compulsory medical treatment)特指针对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经法定鉴定程序 鉴定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患者,由政府对其进行强制医疗。其性质是一种针对特定人群的保安 措施。目的是保障精神障碍患者健康利益和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不受损害。强制医疗的法律性质是基 于维护公共利益的司法行为。适用刑法 、 刑事诉讼法 、 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决定 实施或解除强制医疗的主体是人民法院。虽然刑事诉讼法赋予了被强制医疗者及其监护人一些 救济措施,但最终决定权归人民法院。实施强制医疗的主体是法律授权的政府治安管理部门及其强 制医疗机构。在实施过程中无需征得精神障碍者本人和其监护人的意见。7 强制医疗期间发生的医 疗费用由政府承担。 三、非自愿住院医疗与强制医疗的法律关系 对于非自愿住院治疗和强制医疗的关系,学界有着不同的观点。有学者将强制医疗分为刑事强 制医疗和救护性非自愿治疗两类 8,其中刑事强制医疗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于实施了被刑法所禁 止的行为且依法不承担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 另一种是将违反治 安管理的严重肇事肇祸精神障碍者也列入强制住院治疗的范围。 这种分类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是观点中刑事强制医疗的第二种情形,将违反治安管理 的严重肇事肇祸精神障碍者纳入刑事强制医疗的范围,准确的说,这种情形属于“行政强制医疗” , 而不属于刑事强制医疗 ; 其次,救护性非自愿治疗包括哪些情况?一般认为,救护性非自愿治疗不 包括民政部门实施的具有公益性的救济治疗。更为重要的是,该观点将强制医疗作为非自愿住院医 疗的上位概念进行使用,即认为非自愿住院医疗包含于强制医疗之中。众所周知,自愿就医原则已 成为国际公认的基本原则,且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精神卫生立法中有所体现,非自愿医疗方式是自 愿医疗方式的例外。出于对人权及其他权益的保护,非自愿医疗方式需要法律予以明确规定,且应 尽量避免使用。9 法律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刑罚是其中最严厉的惩罚措施,强制 医疗是由刑事法律规制的,强制医疗虽不属于刑罚,但其属于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内容。 加之本身具有刑罚的某些特征,即强制医疗的严厉程度、实施条件等高于非自愿住院医疗,强制医 疗的使用更应该受到限制,强制医疗不能包涵非自愿住院医疗。 还有学者认为,强制医疗可以分为刑事强制医疗和行政强制医疗。刑事强制医疗的根据是刑 法第 18 条及刑事诉讼法第 4 章的规定。行政强制医疗的依据是治安管理处罚法及各地 方出台的法律,如吉林省危害社会精神病人强制医疗若干规定第 5 条规定 , 危害社会的精神病 人 , 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 , 由公安机关将其送交省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设立的专门医院 ( 即安康医院 ) 进行强制医疗。宁波、北京、杭州、无锡、武汉等市的精神卫生条例也都规定 , 公安 部门可以依法将特定精神病人送至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治疗。10 笔者认为,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来说,只有刑事强制医疗,不应有行政强制治疗。首先,从法 律位阶上来说, 立法法第 8 条规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 7 奚晓明主编 :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条文理解与适用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401 402 页。 8 李筱永、袁明卫 : 我国精神病人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规制与完善 , 医学与社会2013 年第 5 期。 9 王新、孙东东 : 我国精神卫生立法若干问题研究 (2) ,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 年第 2 期。 10 参见宁波市精神卫生条例第 28 条, 北京市精祌卫生条例第 31 条, 杭州市精神卫生生条例第 29 条, 无锡市精祌卫生条例第 27 条, 武汉市精祌生条例第 32 条。 376 Evidence Science Vol.22 No.3 2014 377 2014年第22卷(第3期) 事项,只能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制定法律加以规定。该法 73 条还规定,地方政府规章应以 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目的。基于以上两条规定,地方政府规章无权创设限制人身自 由的强制措施。即行政强制措施的来源就不合法 ; 另外,从保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出发,我 国行政权本已很庞大,其中以公安的权力尤甚。由公安机关决定是否适用强制医疗,没有相应的制 度、程序设计,这就无法避免强制医疗在实际运用中的擅断现象 , 也就无以遏制侵害公民自由权的 状况。11 笔者认为,可以对我国目前的精神障碍患者入院情况进行双层次划分,首先根据入院的主观意 愿情况,分为自愿住院医疗和非自愿住院医疗,再根据精神障碍患者的送治主体的不同,将非自愿 住院医疗分为强制医疗、救助医疗、保护医疗三类。 强制医疗即由刑法 、 刑事诉讼法 、 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针对严重危 害社会行为、经法定鉴定程序鉴定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患者所实施的保安措施 ; 救助医疗,是 由民政部门对查找不到近亲属的流浪乞讨疑似精神障碍患者收容救助入院的入院方式 ; 保护医疗则 是近亲属根据医生建议安排精神障碍者住院的入院方式。 根据以上分类方法,非自愿住院治疗和强制治疗之间并非等同关系,而是包容关系,即强制医 疗属于非自愿住院医疗的一种情形。 四、非自愿住院医疗与强制医疗的区别 就精神障碍患者而言,非自愿住院医疗与强制医疗固然有许多的共同点。比如都具有一定的强 制性、非自愿性及公益性。然而,对于法学研究来说,发现二者的区别更具有现实意义。 1. 送治主体不同 根据刑法及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强制医疗程序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申请或人民法 院依职权启动,且对精神障碍患者实施强制医疗的决定主体只能是人民法院,具有浓厚的公权力色 彩。而非自愿住院医疗的送治主体较为多样化,既有公安机关这样的公权力部门,也有近亲属这样 的家庭成员,还有民政部门、患者所在单位这样的救助性、公益性机构。 2. 实施条件不同 强制医疗的实施条件比较严格,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强制医疗程序实施的对象仅为无 刑事责任能力人,实施条件为一是犯罪行为的暴力性和后果的严重性 ; 二是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 鉴定的必经性 ; 三是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人身危险性。12 而非自愿住院医疗比强制医疗的实施对象广泛。既包括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的精神障碍患者,也 包括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障碍患者 ; 既包括已有严重后果的暴力行为,也有尚未发生但有发生 可能性的暴力行为 ; 既包括已经确诊精神障碍的患者,也包括疑似精神障碍的患者。总之,非自愿 住院医疗以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人身危险性作为判断标准, 而强制医疗仅在实施犯罪行为时适用。 3. 价值取向不同 强制医疗注重保护公共安全以及他人的生命健康安全。非自愿住院治疗更多的是保护精神障碍 患者自身的生命健康权,使其重获健康与自由,从而能够尽早回归社会。 为了进一步直观的比较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住院治疗与强制医疗的不同,以表 1 予以说明。 11 王伟 :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制度研究 ,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3 年第 3 期。 12 汪建成 :论强制医疗程序的立法构建和司法完善 ,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 年第 4 期。 表 1 非自愿住院医疗与强制医疗之间的区别 非自愿住院医疗强制医疗 概念 精神障碍患者因病理性精神活动导致其对自己 的精神状态没有正确的认识能力,无法自主就 医,由他人协助就医的过程。 对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经法定鉴定程序鉴 定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患者,由政府对其 进行强制医疗。 性质 一般民事行为。刑事保安措施。 目的 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生命健康权,保障精神障 碍患者与其他人享有同等的医疗疾病的权力。 保障精神障碍患者健康利益和维护社会公众利 益不受损害。 适用法律精神卫生法 、 民法通则等。刑法 、 刑事诉讼法 、 治安管理处罚法 。 法律关系委托管理。司法行为。 决定权患者亲属、监护人等。人民法院。 实施医疗机构普通精神卫生专业医疗机构。 法律授权的政府治安管理部门及其强制医疗机 构。 费用医保、公费医疗、自费等。政府承担。 结 语 事实上,一部新法在其适用初期,常与其他法律上的概念发生混淆甚或冲突,这是难以避免的, 但只要我们仔细研究与分析,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差别。陈绍辉博士在文提到我国精神卫生法没 有“建立强制医疗司法审查模式,而是由精神卫生机构行使强制医疗的决定权,强制医疗决定程序 中的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问题均被淡化。 ”按照成文法的立法原则, 精神卫生法对于一般情况下 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住院医疗的限制条件以及送诊、治疗、鉴定、出院等程序做了原则性的规定。 具体的操作程序规范和诊疗规范应由国家卫生行政机关或其授权的精神卫生专业学术组织制定,不 属于国家法律规定的内容。 由于对不负刑事责任精神障碍患者的强制医疗不属于精神卫生法调整的范围,该法也没 有必要对强制医疗的有关问题做出规定。但是为了保障法律之间的衔接, 精神卫生法第 53 条 规定了“精神障碍患者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或者触犯刑法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处理”的衔接 性条款。13 以上文字是关于厘清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住院医疗与强制医疗概念及其相关问题的简论。笔者 以为只有在厘清概念的前提下才能客观、严谨地研究问题。 (收稿 : 2014-05-30,修回 : 2014-06-12) (责任编辑 : 刘鑫) 13 信春鹰主编 :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解读 (第 1 版), 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 年版,第 157 159 页。 376 Evidence Science Vol.22 No.3 2014 377 2014年第22卷(第3期) 事项,只能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制定法律加以规定。该法 73 条还规定,地方政府规章应以 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目的。基于以上两条规定,地方政府规章无权创设限制人身自 由的强制措施。即行政强制措施的来源就不合法 ; 另外,从保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出发,我 国行政权本已很庞大,其中以公安的权力尤甚。由公安机关决定是否适用强制医疗,没有相应的制 度、程序设计,这就无法避免强制医疗在实际运用中的擅断现象 , 也就无以遏制侵害公民自由权的 状况。11 笔者认为,可以对我国目前的精神障碍患者入院情况进行双层次划分,首先根据入院的主观意 愿情况,分为自愿住院医疗和非自愿住院医疗,再根据精神障碍患者的送治主体的不同,将非自愿 住院医疗分为强制医疗、救助医疗、保护医疗三类。 强制医疗即由刑法 、 刑事诉讼法 、 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针对严重危 害社会行为、经法定鉴定程序鉴定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患者所实施的保安措施 ; 救助医疗,是 由民政部门对查找不到近亲属的流浪乞讨疑似精神障碍患者收容救助入院的入院方式 ; 保护医疗则 是近亲属根据医生建议安排精神障碍者住院的入院方式。 根据以上分类方法,非自愿住院治疗和强制治疗之间并非等同关系,而是包容关系,即强制医 疗属于非自愿住院医疗的一种情形。 四、非自愿住院医疗与强制医疗的区别 就精神障碍患者而言,非自愿住院医疗与强制医疗固然有许多的共同点。比如都具有一定的强 制性、非自愿性及公益性。然而,对于法学研究来说,发现二者的区别更具有现实意义。 1. 送治主体不同 根据刑法及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强制医疗程序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申请或人民法 院依职权启动,且对精神障碍患者实施强制医疗的决定主体只能是人民法院,具有浓厚的公权力色 彩。而非自愿住院医疗的送治主体较为多样化,既有公安机关这样的公权力部门,也有近亲属这样 的家庭成员,还有民政部门、患者所在单位这样的救助性、公益性机构。 2. 实施条件不同 强制医疗的实施条件比较严格,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强制医疗程序实施的对象仅为无 刑事责任能力人,实施条件为一是犯罪行为的暴力性和后果的严重性 ; 二是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 鉴定的必经性 ; 三是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人身危险性。12 而非自愿住院医疗比强制医疗的实施对象广泛。既包括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的精神障碍患者,也 包括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障碍患者 ; 既包括已有严重后果的暴力行为,也有尚未发生但有发生 可能性的暴力行为 ; 既包括已经确诊精神障碍的患者,也包括疑似精神障碍的患者。总之,非自愿 住院医疗以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人身危险性作为判断标准, 而强制医疗仅在实施犯罪行为时适用。 3. 价值取向不同 强制医疗注重保护公共安全以及他人的生命健康安全。非自愿住院治疗更多的是保护精神障碍 患者自身的生命健康权,使其重获健康与自由,从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