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缓刑适用制度的完善.123.doc_第1页
论我国缓刑适用制度的完善.123.doc_第2页
论我国缓刑适用制度的完善.123.doc_第3页
论我国缓刑适用制度的完善.123.doc_第4页
论我国缓刑适用制度的完善.12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完善我国缓刑适用制度的构思内容摘要:缓刑不是一种刑罚,而是依附于刑罚而存在的一种执行刑罚的方法。是作为一种集刑罚社会化、缓和化、个别化、人性化、经济化融为一体的刑罚制度,缓刑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符合刑罚制度的基本发展趋势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大潮,体现出强有力的生命力,缓刑在我国刑罚裁量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我国在适用缓刑条件的规定上过于原则化、系统化,在适用的程序上有待改进和完善,且在具体执行中缓刑执行的内容及制度不够完善和健全,还存在监管单位职责不明确等方面的缺陷,因而影响了缓刑的适用效果,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关键词:缓刑制度 ; 适用 ; 执行; 完善缓刑适用制度,是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一定期间内附条件不执行刑罚的一种刑罚制度。缓刑适用制度的特点是在判刑的同时宣告暂不执行刑罚,但在一定时间内保留执行刑罚的可能性。缓刑适用制度是依据我国刑法适用惩办与宽大处理相结合、惩罚与教育改造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在刑罚制度中运用具体化,是依靠专门的机关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是同犯罪作斗争的方针,是在刑罚具体适用中的体现。实践证明,把那些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放到社会上,置身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中,不仅能够避免短期自由刑的弊端,同时利用社会力量鼓励犯人改过自新,节约司法资源,而且有利于家庭的稳定、社会的安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缓刑适用制度是一项改造罪行轻微的犯罪较好的刑罚制度。但是,在有关缓刑适用制度中,我国与刑罚制度发达的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和不足。在当代刑罚制度发达的国家中,缓刑的适用率普遍较高。而我国的缓刑适用率长期以来都比较低,这是由于我国刑法在缓刑适用的规定方面还存在不少缺陷和不足。缓刑作为一种集刑罚社会化、个别化、人性化、经济化融为一体的刑罚制度,是符合刑罚制度的基本犯罪趋势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潮流,也惩罚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因而,缓刑迟早会在我国刑罚裁量活动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目前的形势下,不断完善我国缓刑适用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一、我国刑法对缓刑适用制度的有关规定缓刑不是一种刑罚,而是依附于原判刑罚而存在的一种执行刑罚的方法。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缓刑是对于被判处拘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在一定考验期限内,如果没有再犯新罪,或者未被发现漏罪,或者没有违反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一项制度。宣告缓刑,必须以判处刑罚为前提,缓刑不能脱离原判刑罚而独立存在。缓刑的主要特点:一是附有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二是附有一定的缓刑考验期。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仍保持关押执行的可能性。原判刑罚不执行是以所判刑罚的威慑力为后盾,并以犯罪分子在保持原判刑罚效力的影响下,得到宽大处理和教育改造的机会。(一)缓刑的适用条件根据我国刑法第七十二条、第七十四条及七十六条的规定,缓刑适用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必须是被判处拘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超出这一判刑范围的(超过三年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累犯)都不能适用缓刑。 2、必须是确有悔罪表现,不予关押也不再危害社会的罪犯分子,认定犯罪分子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应当根据犯罪的情节、悔罪程度以及犯罪分子的一贯表现,加以综合判断。从审判实践看,主要应考虑两点:一是犯罪分子真诚悔罪,确有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的决心。二是把犯罪分子放在社会上,有较好的改造条件。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这是缓刑适用对象的排除条件。所谓累犯,既指普通累犯,也包括危害国家安全的累犯。累犯由于其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较大,难以防止不再危害社会,因此,即使有可能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也不能适用缓刑。(二)缓刑的执行机关及考察程序在具体执行上,刑法规定缓刑的考察机关是公安机关,缓刑犯的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配合公安机关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进行考察、监督。具体程序是宣告缓刑后,由人们法院将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书副本和执行通知书,连同犯罪一并交当地的县级公安机关执行缓刑。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缓刑考验期内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服从监督;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经考察机关批准。经过考察,负责考察的公安机关应按刑犯的实际表现,提出考察意见,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或者是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尚未构成犯罪需要依法撤销缓刑的,应按法定程序报请人民法院审查处理。而在缓刑期限内不存在上述情况,在考验期满时应进行考察鉴定并公开宣布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其次,缓刑的效力不及于附加刑。按照刑法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无论缓刑是否撤销,被判处的附加刑均须执行。(三)缓刑的考验期在缓刑考验期限的问题上,我国刑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该考验期限应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所谓“判决确定之日”,就是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如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分子,需要在缓刑考验期内进行考察。二、我国缓刑适用制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一)我国在适用缓刑所需条件的规定上过于原则,难以操作法律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法官对犯罪人定罪判刑后,必须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才能适用缓刑。而对如何判断“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法律未作进一步规定,首先由法官根据案情进行预测,由于法官的个人因素和外部影响,导致不同的预测结果。其次,在实践中容易导致法官不敢大胆适用缓刑和滥用缓刑的两种消极倾向。(二)适用程序上有欠缺从现在的缓刑适用制度来看,缓刑适用的决定权仅仅局限于法官,而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则是通过对案情的认定、根据各方面的因素作出主观判断来决定对被告人是否适用缓刑。其实,我国刑法在缓刑适用决定权的问题上,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缓刑适用只有法官裁量权而没有检察官裁量权;二是缓刑适用只有实体性条件而没有程序性条件;三是只有法官的裁量权而没有社会(群众)的参与权。(三)没有法官判断错误责任免除的规定法官在处理一个具体的案件时,结合案情并通过主观预测认为符合我国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决定是否适用缓刑。一但适用缓刑将会产生两种后果,一是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积极表现、改过自新、接受监督,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二是在考验期内又犯罪而撤销缓刑数罪并罚或者执行原判刑罚。然而法官办理案件不仅受到法院内部的监督,还受到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一但法官判断错误可能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甚至受到行政处分。(四)现行的监督考察体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缓刑犯考察工作的需要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出现了人、财、物的大流动。农民进城务工、做生意、城镇居民去外地投资,搞项目,人口流动加剧,城乡居民人户分离现象严重,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各种改革措施逐步落实,以家庭为单位参加各种农村活动成为主要形式。农村的各种组织也因农村改革而成为一种松散状态,这大大增加了缓刑犯的监管考察难度,由于监管不力有的缓刑犯违法乱纪,有的甚至重新走上犯罪的道路,严重地影响了缓刑的质量。三、对缓刑适用制度如何完善的思考(一)缓刑适用中条件的完善我国刑法将“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作为适用缓刑的原则性实质要件。此实质要件从根本意义上看,是针对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即再犯可能性而言。综合案件的各种情况和犯罪人的主观因素,集中考察犯罪人的人身危害性,是判断“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根本所在。但对此要件之判断标准如何,立法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不作具体规定,完全由法官酌量裁定;另一种是具体规定有关标准及其内容,比如出于过失犯罪、自首、非恶性犯罪、未成年犯等,目前,法国、比利时、日本等国采取此立法。我认为,我国对缓刑适用制度的规定应采取第二种模式,总结长期以来的司法实践经验,对判断实质要件的标准予以具体化,明确规定法官在判断行为人有无人身危险性从而裁量适用缓刑时,应考虑下列因素:1、未成年犯。这些罪犯中大部分人可塑性较大,容易受环境影响,从司法实践来看,对这部分罪犯判处缓刑,可以借助学校、家庭、社会力量进行教育、感化效果较好。2、胁从犯。由于其系被胁迫、诱骗参加犯罪,主观恶性不深,放在社会上比较容易改造。3、过失犯、中止犯、因防卫过当和避险过当构成的犯罪。此类犯罪,行为人主观恶性很小,一般再犯的可能性不大。4、情节一般的初犯。这部分罪犯中很多人是由于一念之差走上犯罪道路的,犯罪后又非常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希望政府能给他们一次机会,重新做人。因此把他们放在社会上改造,能促使他们遵纪守法,不再重新犯罪。5、因民事纠纷,特别是家庭、亲属、邻里之间的纠纷引起犯罪的罪犯,只要危害后果不大,均可以考虑适用缓刑。这样有利于邻里和睦、家庭稳定,减少损害结果和弥补被害人的经济损失。6、犯罪动机向良性转化的可以考虑判缓刑。罪犯能够投案自首,立功表现、坦白交代以及积极退脏,能客观地揭发他人犯罪事实,表明他能够悔过自新,重新做人。此外,在保留刑法规定“可以”适用缓刑的同时,增加“应当”适用缓刑的规定,这不仅强调了量刑统一、公开、公正的原则,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少了“该判缓的不判缓,不该判缓的却判缓”的现象,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司法形象。因此,可以将刑法第七十二条修改为:“对于被判处拘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其中犯罪分子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宣告缓刑:1、主观 恶性不大的未成年人;2、正当防卫或者紧急避险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危害的;3、犯罪中止的;4、犯罪后自首并有立功表现的;5、被胁迫、被诱骗参加犯罪的;6、丧失危害社会能力的聋哑人、盲人和其他病疾者。7、未受过刑罚,未受过劳动教养或者两次以上治安处罚的;(二)缓刑适用中的考察工作的完善目前我国在执法实践中,缓刑犯由公安机关来考察,由其是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要予以配合。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国外缓刑的监督工作由专职人员承担的制度,在公安机关内部设立专门的缓刑监督组织负责对缓刑犯的考察工作,其工作必须向公安机关报告,对公安机关负责,现阶段也有观点认为,应将缓刑的监督考察工作交付各人民检察机关,该观点认为在刑事案件里由于检察机关提起诉讼的,所以检察机关最了解整个案件的状况及犯罪人的主客观因素,检察机关最有资格提出缓刑,相应地,缓刑的监督考察工作也理所当然应当由检察机关负责。笔者并不认同此种观点,因为公安机关是我国维护社会治安的主要行政机关,具有管理户籍的权力,与其它机关相比最直接接触缓刑人员本人及所在单位、基层组织,由公安机关负责缓刑考察,能够使缓刑工作充分地落实。(三)缓刑适用中的考验期制度的完善。对于考验期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在缓刑适用中设置“延长考验期”的制度。与各国的缓刑制度相比之下,我国的缓刑考验期较短,尤其是下限太低,刑法规定的考验期限最短的为二个月。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很难使犯罪分子彻底地改造自己,从而不能使受害人真正得到公正,实现法律的尊严。因此,我国刑法应当延长缓刑的考验期限,最短期限至少应在一年以上,否则难以起到考验期应有的效果。长短适宜的缓刑考验期可以促进犯罪分子的教育改造工作,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察期过短,不能达到考验监督犯罪分子改造的效果,难以评定犯罪人考验期之后是否还会再危害社会;考验期过长则影响了犯罪分子改造的积极性,违反了罪责刑相适用的原则,侵犯了犯罪人的合法权益。(四)缓刑适用中执行的完善1、健全缓刑执行机构。根据当前缓刑执行机关即公安机关的实际执行情况,可考虑把缓刑执行确定由司法行政机关实施,建立司法行政机关与基层组织相互联动的考察机制。首先,在理论上,监狱改造机关的管理和刑罚执行的职能隶属于司法部。缓刑作为一种刑罚执行方法,执行机构也就应归属司法行政部门。其次,从现实条件分析,司法行政机关在各基层乡镇都设有司法所,配备有熟知法律和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司法工作人员,履行着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的职能,与基层干部、群众联系比较紧密,掌握缓刑犯的改造情况比较真实。另外司法行政机关在侦察、起诉、审判阶段没有与被执行人直接接触,对缓刑犯进行监督、考察主观因素少,不会产生对立情绪,考察结果也会更客观公正,有利于保护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更具有可行性。为解决流动人员犯罪中缓刑犯的执行问题,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立法上可实行“属地管辖”为主,以“居住地管辖”为辅的执行原则,即缓刑犯原则上由作出原生效判决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社区矫正机构进行执行,如果由缓刑犯居住地的社区矫正机构执行更为合适的,也可以由其进行执行。2、完善执行内容。执行内容是犯罪分子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在现有规定的基础上应更加明确、具体、全面,特别是对缓刑犯的特殊要求,须予规定。笔者认为加强政治学习、加强法制学习、加强劳动改造,提高思想认识,明辨是非;定期向考察机关书面报告,或者直接到考察机关汇报自己的思想状况、学习、改造情况,以及遵守法律、法规等情况是缓刑犯在考验期内必须执行的内容。另外,对缓刑犯活动范围的规定、遇特殊情况及时向考察机关报告是缓刑特殊执行内容,也是考察机关随时掌握缓刑犯改造情况的保障。3、规范执行程序。系统、规范的执行程序是缓刑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笔者认为,从宣判开始到考验期满的每个环节都应作出明确规定:(1)法院宣判时应填写执行通知书,将缓刑犯交付考察机关执行;(2)考察机关接到执行通知书,根据判决结果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帮助,然后将缓刑犯送回居住地向社会宣布;(3)组建考察组织,成立由缓刑犯家属、基层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考察员组成的考察小组,负责对缓刑在考验期内进行监督、考察。考察组成员应定期会晤,互通考察情况,审查缓刑犯的汇报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