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报告管理常规督导工作方案.doc_第1页
传染病报告管理常规督导工作方案.doc_第2页
传染病报告管理常规督导工作方案.doc_第3页
传染病报告管理常规督导工作方案.doc_第4页
传染病报告管理常规督导工作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常规督导工作方案(试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和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的相关要求,指导各地规范科学开展督导工作,特制定本调查方案。一、目的(一)全面了解我国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进一步完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不断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二)指导全国各地规范开展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督导工作,统一评估传染病报告质量指标,逐步形成常态化的规范管理机制。二、适应范围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三、内容(一)卫生行政部门1.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运行情况。辖区内责任报告单位能否通过网络直报系统进行传染病报告。2.经费支持情况。为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用于传染病常规监测与网络直报、疫情报告相关技术培训、督导检查及直报设备更新维护等专项经费(以拨付手续或正式文件为准)。3.组织开展传染病疫情监测与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督导检查。有督导方案,现场督导原始记录材料,总结报告及以通报的形式反馈督导结果(以发文、原始记录及结果通报为准)。4.医疗机构诊疗登记和电子病案的规范化管理情况。统一设置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放射科、检验科登记项目并要求规范填写(以制定下发的正式文件为准)。5.指导医疗机构建设电子病历系统应涵盖公共卫生管理功能,包括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模块(以制定下发的正式文件为准)。6.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传染病疫情定期发布情况。(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监测管理工作情况。1.1 实时监视辖区传染病疫情信息,及时完成报告卡的审核、查重等各项工作;建立甲类及采取甲类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疫情(以下简称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可能的传染病暴发与流行、不明原因肺炎及本地罕见传染病或其他不明原因疾病发病、死亡等异常信息的快速反应机制和流程,包括信息确认、处理应对等情况(以书面监控记录及相关核实处理报告为准)。1.2定期开展辖区信息网络报告正常运行情况、报告和审核的及时性和重复报告等质量的监控和综合评价,查找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情况(以文字资料为准)。1.3传染病监测资料分析利用情况。包括传染病监测资料的定期分析;传染病暴发流行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专题分析;分析报告的反馈情况(以文件、书面材料和网络直报系统反馈等为准)。2.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指导和质量督导评估。每年定期开展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工作督导和评估,对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进行检查,并指导其整改的情况(以原始记录和总结等文件为准)。3.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及网络直报相关技术培训情况。每年对本级和下一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辖区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开展传染病法律法规及技术管理规范、数据分析利用技术、网络直报系统数据统计规则等技术培训(以培训记录等相关资料为准)。4.传染病疫情监测与网络直报工作人员以及设备配备情况。5.传染病网络直报用户对直报系统性能的评价情况。6.传染病疫情监测与网络直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三)医疗机构1.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开展情况。1.1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使用(含电子病历)?城镇医疗保险及新农合登记?与诊疗传染病相关的感染科、急诊科、内科、儿科、皮肤科、住院部和肠道门诊等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簿或电子病历系统的传染病登记项目是否齐全、填写是否规范。门诊日志登记至少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病名、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9项基本内容;出入院登记传染病病例信息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10项基本内容。1.2检验部门、影像部门传染病登记及反馈情况(含电子病历)。查阅检验部门和影像部门的登记簿或电子登记系统的项目是否齐全,填写是否规范,是否有异常结果的反馈机制以及是否及时反馈的情况(查看反馈登记)。检验部门登记项目应当包括送检科室或医生、病人姓名、年龄、检验结果、检验日期;放射科登记项目应当包括开单科室或医生、检查日期、病人姓名、年龄、检查结果。2.院内传染病疫情分析、通报及异常信息处理机制情况(仅指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参照执行)。查阅相关机制流程及分析、反馈记录。包括医院职能部门和人员负责分析本院传染病疫情,并在全院及时通报结果;制定传染病异常信息报告机制和处置流程。3.传染病报告质量自查制度院内定期开展传染病报告工作自查与评估,并对报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整改,以自查过程记录和总结文档为准。4.传染病报告质量督导与评估4.1 检查方法4.1.1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包括规模相当于二级及以上的民营医疗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下同)从内科、儿科、感染科等科室抽查法定传染病病例30例(门诊病例20例,住院病例10例);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包括规模相当于一级的民营医疗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下同)抽取8例,病例不足时全部抽取,没有查到法定传染病病例,请注明门诊量,并注意查明相关原因;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查看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及流程,纸质传染病报告卡。纸质诊疗登记:现场查阅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薄,抄录初步诊断病名为法定传染病的病历,填报附件4。电子病历:被查医疗机构通过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导出就诊病人的电子病历信息,查阅初步诊断病名为法定传染病的信息,填报附件4。4.1.2抽查的病例应当包括本年度不同月份的病例,相同病种不能超过50%。应当注意抽查呼吸道、肠道、虫媒及自然疫源性、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等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对于乙肝、肺结核、血吸虫病等慢性传染病仅抽查初诊病例。4.1.3住院病例需查阅病案资料,填写病例的发病日期、诊断日期等。4.1.4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从抽查的30例法定传染病病例中,复印20份纸质传染病报告卡。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查的法定传染病病例纸质报告卡全部复印。4.2 报告质量督导指标定义检查内容应包括传染病报告率、及时报告率,纸质报告卡填写的准确率、完整率、与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报告率:比较分析医疗机构诊断登记的传染病病例和同期该机构网络直报的病例,若医疗机构诊断登记的病例进行网络直报,计为报告,否则计为漏报。计算公式为:传染病报告率(%)=大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病例数/实查病例数100。及时报告率:比较分析医疗机构现场登记病例的诊断日期与大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该病例报告卡的生成日期,甲类及采取甲类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的两者间隔在2小时及以内,乙、丙类传染病两者间隔在24小时及以内视为及时。计算公式为:及时报告率(%)=及时报告病例数/大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病例数100。纸质报告卡填写的完整率:纸质传染病报告卡的关键字段信息,包括病例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详细地址、疾病名称、发病日期、诊断日期、病例分类、死亡日期(如果无死亡,此项不纳入考核)、填卡日期、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填写无缺失计为完整。计算公式为:纸质报告卡填写的完整率(%)=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数/抽查纸质报告卡数100纸质报告卡填写的准确率:上述关键字段填写完整且诊断日期与填卡日期无涂改,其它内容填写无逻辑错误视为准确。计算公式为:纸质报告卡填写的准确率(%)=纸质报告卡填写准确数/纸质报告卡完整数100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纸质报告卡内容与网络报告电子卡内容均符合,视为一致。上述关键字段若有任一项不符合,可认为不一致。计算公式:一致率(%)=1005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人员和相关设备配备情况。查阅相关记录,查看直报人员上网操作,了解网络直报所需设备配备和网络直报密码管理情况。6.定期开展传染病报告培训和考核情况。查阅培训、考核记录,包括每年对临床医生、新进人员开展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及最新传染病诊断标准等技术培训,以及对培训效果的考核情况。7.报告单位用户对直报系统性能的评价。8.传染病疫情监测与网络直报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四、结果与评价督导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及质量评价,分为管理指标和结果指标,将采用量化评分制进行评价(评分标准另行制定),各级各类卫生机构纳入考核的指标及内容见表1(附件1-3中标注星号部分),其它均作为调查了解内容。表1 各级各类卫生机构督导考核指标考核单位考核指标考核内容考核时间过程指标1、组织参与督导上一年度2、规范诊疗记录上一年度结果指标3、工作经费保障4、机构网络报告率上一年度各级疾控中心过程指标1、异常信息响应机制上一年度2、技术指导与培训上一年度3、数据分析利用上一年度4、人员及设备本年度结果指标1、及时审核率上一年度3、重卡率上一年度4、督导覆盖率上一年度医疗机构过程指标1、诊疗记录项目设置及填写规范本年度2、传染病报告质量自查上一年度3、传染病情况分析和通报上一年度4、培训上一年度5、人员及设备本年度结果指标1、漏报率本年度2、及时报告率本年度3、报告卡填写完整率本年度4、报告卡填写准确率本年度5、报告卡与网络直报电子卡一致率本年度五、组织与实施(一)组织形式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每年一次组织开展辖区内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督导工作,由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实施。县区疾控中心按方案完成辖区内一级以上各(含一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督导工作,省级和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县区级督导工作的基础上对本级及下级进行抽查,并对辖区现场督导数据质量负责,同时完成报告质量管理的评估。各级督导的频率和数量见表2(参考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01年8月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2012版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对部分省份进行现场督导,复核数据质量。表2 每年对责任报告单位督导频率及数量表类别调查对象频率(次/年)数量/次县区级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1次全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抽查1/4以上市级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次1/3以上县区地市级医疗机构全部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县(区)1家/县(区)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1所/县(区)省级地市级、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次1/4以上的地市、抽查地市所辖县区1个省级医疗机构全部地市级医疗机构1家/地市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县(区)1家/县(区)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1所/县(区)(二)数据录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制定督导方案和数据采集的培训工作。地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负责本级督导的数据收集并于规定时间内完成在线填报工作。(三)时间安排每年10月31日前,完成现场督导工作以及现场调查数据的在线录入和审核确认,12月中旬完成省内督导总结并报中国疾控中心。中国疾控中心原则上在第四季度组织国家督导组完成对部分省份的督导检查和数据质量的抽样复核工作。次年6月31日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全国传染病报告管理督导工作总结和评估报告。(四)其他事项填报的纸质调查表由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妥善保管备核。现场调查组对被调查单位的反馈意见记录于附件5,并在现场调查结束时,当场总结反馈。技术支持联系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中心联系电话58900411;电子信箱: 。20附件1: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督导调查表单位名称: 省 地市 县/区 卫生厅/局级别:省级 地市级 县区级调查内容调查项目A1.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正常运行情况医疗机构总数指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批许可的医疗机构数。A11* 辖区传染病诊疗机构的网络报告率【 】%:A12 辖区医疗机构总数【 】个。A13 其中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数(包括规模相当于二级及以上的民营医疗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 】个,实现网络直报的机构数【 】个;A14 乡镇卫生院或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包括规模相当于一级的民营医疗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 】个,实现网络直报的机构数【 】个。A2.培训、督导及网络直报设备更新维护经费A21* 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经费总额:【 】万元,占疾病预防控制经费总额比例:【 】% ;A22 其中中央转移【 】万元,地方配套【 】万元。A3.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督导检查情况A31* 是否组织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督导: 是 否,如A31“是”,请填写:A32* 是否参与督导: 是 否;A33 督导检查组成员单位有(可多选): 卫生行政部门;疾控中心;卫生监督中心;其他,请注明 A34* 对年度开展的督导工作有无总结并通报: 是否A35 督导工作发现传染病报告质量主要问题(可多选): 传染病漏报;传染病报告不及时;传染病审核不及时;传染病报告信息不完整、不准确;其他,请填写 A36 影响报告质量的主要因素(可多选): 责任报告单位对传染病报告质量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工作经费保障;业务人员培训不到位;对辖区报告质量督导检查工作力度不够,缺乏必要奖惩措施;其他,请注明 A37 未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报告传染病的主要原因是(可多选): 。 无传染病诊断能力;有诊断能力但未诊治传染病病人;网络直报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无网络直报计算机;无网络;不通电;人员短缺;人员不会操作网络直报系统;不愿报告;未接受培训;未收到要求开展网络直报明确要求;其他原因,请填写: 如A31“否”,请填写:A38不能开展督导工作的原因: A4.规范辖区医疗机构诊疗登记项目的设置A41*是否制定下发正式文件: 是 否, 如“是”, 请填写文件编号 A5.指导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涵盖传染病报告管理模块A51 是否制定指导性文件: 是 否,如“是”,请填写文件编号 A6. 传染病疫情定期发布情况(仅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填写)A61 是否发布: 是 否如A61“是” 请填写:A62 疫情发布形式包括(可多选): 政府网页;正式发文;当地报纸;电视;广播;其他,请注明 A63 疫情发布频次为: 周;月;年;季度;其他 被查单位领导签字: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调查组成员签字: 联系电话:调查表在线录入人 附件2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督导调查表单位名称: 省 地市 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级别:省级 地市级 县区级调查内容调查项目B1. 传染病网络直报常规监测管理工作情况B11 接收卫生行政部门下拨的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经费总额:【 】万元,其中用于传染病常规监测工作经费【 】万元、传染病网络直报相关技术培训和督导工作【 】万元、专用设备更新维护【 】万元;B12* 传染病及时审核率【 】%;B13 传染病报告卡实时监测审核的频次:【 】次/天B14* 异常信息的快速反应机制和流程: 无有B15 异常信息实际快速响应处理工作记录: 无有B16* 辖区定期开展传染病报告质量监控与评价: 是 否,如B16“是”,请填写:B17 辖区传染病报告质量存在主要问题是(可多选): 医疗机构报卡不及时疾控中心审卡不及时重卡较多 机构网络正常运行率低 其他,请注明 B18 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是(请列出最重要的2条,注意语言精练): B19* 是否定期开展传染病监测数据分析: 是 否;如“是”,周期(可多选)是: 周分析 月分析 年分析 其他 B110 是否开展专题分析: 是 否;如“是”,最近一次专题分析的主题是 B111* 传染病监测分析报告是否及时向各有关单位进行反馈: 是 否,如“是”,请填写;B112 反馈方式为(可多选): 正式文件反馈;网络直报系统反馈;书面材料反馈;其他,请注明 B113 是否定期对属地所管理的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进行本地备份: 是 否, 如“是”,请填写:B2.传染病报告管理督导及评估B21*是否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督导及评估: 是 否如B21“是”,请填写:B22 本年度不能开展检查指导原因: B23* 对发现的问题是否开展二次督导: 是 否,如“是”,最近一次督导的主题是 B3. 传染病报告管理及网络直报相关技术培训情况B31*是否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及网络直报相关技术培训班: 是 否如B31“是”,请填写: B32 共开展培训【 】次;接受技术培训人员总数:【 】人次数;B33 最近一次专业技术培训时间: 至 主题: 培训对象: 本级疾控中心;下级疾控中心;医疗机构;B34*(最近一次培训)是否有参加培训人员签到表: 无 有;是否有培训总结: 无 有;培训平均成绩:【 】分;如B31“否”,请填写:B35不能开展技术培训的原因: 。 B4相关人员配备情况传染病监测与网络直报管理人员指从事传染病常规监测与网络直报管理具体业务人员,不含仅负责专病系统监测管理相关人员。传染病常规监测与网络直报管理具体业务主要包括传染病报告卡收集、整理、填报、审核与确认;常规疫情分析、报告与反馈;疫情管理与网络直报技术培训、检查、指导;直报系统基本编码管理与维护等。B41本单位从事传染病监测与网络直报管理人员总数:【 】人,其中专职【 】人;所有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 】人,公共卫生专业【 】人B42 该岗位人员从事该项工作年限最长【 】年;最短【 】年,平均岗位年限【 】年 B43* 在岗专业技术人员接受传染病疫情常规监测、分析与网络直报相关培训人数:【 】人B5. 网络直报设备配备情况B51* 是否有传染病报告管理专用计算机: 无 有 专用计算机使用年限(以配置最早尚在使用的为准)【 】年B52* 疫情24小时值班电话: 无 有B53 专用笔记本电脑: 无 有B54 无线上网卡: 无 有B6. 网络直报系统性能调查(本单位负责人组织讨论后填报)B61 本单位认为目前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数据录入、审核、查重、统计查询、质量管理等基本功能是否完备: 是 否,如“否”,请列出您认为最应该增加的功能(仅列1项): B62 本单位认为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操作是否简单: 是 否,如“否”,请列出您认为操作最复杂的是: B63 本年度不能正常登录网络直报系统 【 】次,超过2小时共【 】次。B64 对网络直报系统的个案信息的审核、数据查询、数据下载速度是否满意: 是 否,如“否”,请您说明具体情况: B7. 存在困难(本单位负责人组织讨论后填报)B71目前本单位传染病疫情监测与网络直报管理存在主要困难(请列出最重要的2点,注意语言精练): 被查单位领导签字: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调查组主要成员签字: ;联系电话:调查表在线录入人 附件3 医疗机构督导调查表单位名称: 省 地市 县/区 机构类别: 机构分级为 :三级 二级 一级;单位级别为 :省级 地市级 县区级 乡镇级 村级;是否机关、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 否 是,隶属关系: 是否私营、民营医疗机构 否 是调查内容调查项目C1. 院内传染病报告管理情况C11 本院是否建立门诊、住院病人电子病历系统(EMR): 是 否,如“是”,请填写:C111 电子病历系统是否具备自动提醒进行法定传染病报告的功能: 是 否,如“是”,能否自动生成一张传染病报告卡: 是 否,如“是”,电子传染病报告卡有无电子签名: 有 无;如“无”,有无首诊医生签名: 有 无。C112* 门诊日志项目设置(纸质登记簿或电子病历系统,选划“”):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病名(初步诊断)、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C13* 门诊日志项目填写(纸质登记簿或电子病历系统,填写规范选划“”):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病名(初步诊断)、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C14* 出入院登记项目设置(纸质登记簿或电子病历系统,选划“”):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C15* 出入院登记项目填写(填写规范选划“”):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C16* 检验部门登记项目设置(可多选划“”):送检科室/送检医师 病人姓名 检验结果 检验日期;与传染病诊断有关的异常检验结果的反馈机制(以反馈制度、反馈记录或医生签字为准): 有 无C17* 影像部门登记项目设置(可多选划“”):开单科室/开单医师 病人姓名 检查结果 检查日期;与传染病诊断有关的异常检验结果的反馈机制(以反馈制度、反馈记录或医生签字为准): 有 无C1. 院内传染病报告管理情况C18* 是否设专门部门及专人负责本院传染病报告情况的分析: 是 否;如“是”,是否将分析结果及时在全院通报: 是 否;C19* 是否建立院内传染病报告质量管理自查机制: 是 否;如 “是”,请填写:C110 检查频次: 周月季度半年年其他;分管院长或临床科室主任是否参与自查: 是 否;是否有奖惩措施: 是 否, 如“是”,请列出奖惩措施是: ;针对发现的问题是否及时整改: 是 否。C111* 有无专用计算机: 有 无C112* 宽带上网: 有 无C113* 疫情24小时专用电话: 有 无C114 如C112“有”专用计算机使用年限(以配置最早尚在使用的为准):【 】年;C2. 定期开展传染病报告培训和考核情况C21* 是否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知识培训班: 是 否,如C21“是”,请填写:C22 年度共开展培训【 】次;接受技术培训人员总数:【 】人次数;其中新入岗临床医生【 】名;C23 最近一次专业技术时间: 培训主题: 主讲教师来自: 疾控中心 本院 医学院校 其他,请注明 ;培训【 】天;C24*(最近一次培训)是否有参加培训人员签到表: 无 有;是否有培训总结: 无 有;培训平均成绩:【 】分;C25 如21“否”,请填写不能开展专业知识培训的原因为: 。C3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员配备情况C31* 从事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人员总数:【 】人,其中专职【 】人;所有人员中公共卫生专业【 】人;C32 该岗位工作人员从事该项工作年限最长:【 】年;最短【 】年,平均岗位年限【 】年;C33* 该岗位人员接受传染病网络直报相关培训人数:【 】人C4. 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情况C41 本次共检查诊室【 】个,共查出传染病【 】例,进行网络直报【 】例,共查阅传染病报告卡【 】张。C42* 报告率【 】%:其中门诊查出传染病【 】例,进行网络直报【 】例,住院部查出传染病【 】例,进行网络直报【 】例。漏报率较高的诊室是 ,漏报较高的病种是 。C43* 及时报告率【 】%:查出传染病中及时进行网络直报【 】例,其中门诊及时报告【 】例,住院部及时报告【 】例。C44*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 】张;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 】%。C45*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准确率【 】%;传染病报告卡与门诊日志登记信息一致【 】张。C46* 传染病报告卡与录入网络直报系统卡片内容一致率【 】%;传染病报告卡与录入网络直报系统卡片内容一致【 】张。C47网络报告与就诊登记不一致的信息主要为: C48检查工作发现传染病报告质量主要问题是:1. 2. 3. C49 影响报告质量的主要因素是:1. 2. C410 如C41未查出传染病病例,请填写原因: 。无传染病诊断能力;有诊断能力但未诊治传染病病人无传染病报告设备(计算机、电源或网络等);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人员短缺;人员不会操作网络直报系统;不愿报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