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增养殖区监测技术规程.doc_第1页
海水增养殖区监测技术规程.doc_第2页
海水增养殖区监测技术规程.doc_第3页
海水增养殖区监测技术规程.doc_第4页
海水增养殖区监测技术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水增养殖区监测技术规程(国家海洋局2002年4月)目 次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4 监测方案设计4.1 测站布设4.2 监测频率4.3 采样层次4.4 监测项目5 质量控制与保证6 分析方法6.1 水质监测6.2 沉积物监测7 监测资料汇总8 监测海域水质与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8.1 评价参数8.2 评价标准8.3 评价方法与评价模式8.4 评价指标9 监测报告编写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弧菌数量平板计数法A.1 培养基A.2 检测步骤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水中总氮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氧化法B.1 方法概述B.2 采样和贮存B.3 器具B.4 试剂B.5 绘制工作曲线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水中总磷测定过硫酸钾氧化法C.1 方法概述C.2 采样和贮存C.3 器具C.4 试剂C.5 绘制工作曲线附录D (规范性附录) 沉积物总氮测定次溴酸盐氧化法D.1 方法原理D.2 分析方法D.3 测定步骤附录E (规范性附录) 沉积物总磷测定LivingstoneBoykin法附录F (规范性附录) 沉积物粪大肠杆菌发酵法F.1 样品预处理F.2 分离方法 附录G (规范性附录) 沉积物异养细菌总数平板计数法G.1 样品预处理G.2 分离方法附录H (规范性附录) 海水增养殖区水质监测结果报表附录I (规范性附录) 海水增养殖区沉积物监测结果报表附录J (规范性附录) 浮游植物细胞数量计数记录表附录K (规范性附录) 水质、沉积物质量评价报表K.1 水质污染指数K.2 沉积物污染指数K.3 水质营养指数K.4 水质有机污染评价指数K.5 水质营养状态质量指数附录L (资料性附录) 异养细菌总数评价等级附录M (规范性附录) 海水增养殖区监测报告内容与格式M.1 文本格式M.2 海水增养殖区监测报告章节内容海水增养殖区监测技术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监测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法。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的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监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GB3097 海水水质标准GB1160791 渔业水质标准GB17378.1 海洋监测规范1:总则GB17378.3 海洋监测规范3: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GB17378.4 海洋监测规范4:海水分析GB17378.5 海洋监测规范5:沉积物分析GB17378.7 海洋监测规范7: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GBXXXXX 海洋沉积物质量3术语下列术语适用于本规程。3.1重点监测增养殖区 Important culturing region指为了解增养殖区环境质量而选择的用于监测的代表性增养殖区。3.2应急监测 Emergency monitoring在增养殖区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养殖对象发生大面积死亡或赤潮等灾害紧急事件时组织反应快速的现场观测。3.3跟踪监测 Tracking monitoring指对已发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养殖对象发生大面积死亡或赤潮等全过程的跟踪、取样、分析工作。4监测方案设计4.1测站布设4.1.1布设原则 选择重点监测增养殖区,在重点监测增养殖区内,测站可适当加密;在重点监测增养殖区外,测站可适当减少; 重点监测增养殖区面积小于50km2,测站不能少于6个;重点监测增养殖区面积等于或大于50km2,测站不能少于12个; 尽可能沿用历史测站,以便于进行比较; 4.1.2布设方法以重点监测增养殖区为中心,设立若干断面,每断面至少设三个站位。4.2监测频率4.2.1常规监测水质监测每月一次;沉积物监测每季度一次。4.2.2应急监测在接到紧急事件(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养殖对象发生大面积死亡或赤潮等)报告时,立即前往监测。视具体情况,可选择适当的监测频率和监测项目。 4.3采样层次 水深5m以内,采集表层水样, 5m及5m以上采集表、底层水样;油类分析采1.0m层水样。 沉积物采集表层沉积物样。4.4监测项目4.4.1水质监测 必测项目:水温、透明度、化学需氧量(COD)、pH、溶解氧(DO)、盐度、无机氮(氨盐、硝酸盐、亚硝酸盐)、活性磷酸盐、油类、叶绿素-a; 选测项目:总氮、总磷、汞、镉、铅、铜、砷、硅酸盐、弧菌数量、异养细菌总数、浮游植物、挥发酚。4.4.2沉积物监测 必测项目:总汞、镉、铅、铜、砷、油类、DDT、多氯联苯、硫化物、有机质、粪大肠杆菌; 选测项目:异养细菌总数、总磷、总氮、底栖生物。注 1:若遇赤潮发生,在赤潮发生期间,则应按“海洋赤潮监测技术规程”中的相关规定执行。5质量控制与保证本规程实施过程中所有质量控制与保证体系应满足GB17378.1总则、GB17378.2样品采集、运输和保存以及GB17378.3样品预处理和实验分析、数据分析与处理中的相关规定和要求。6分析方法6.1水质监测水质监测项目分析方法和标准见表1。表1水质监测项目分析方法监测项目分析方法引用标准水温水温表法GB17387.4盐度盐度计法GB17387.4透明度目视法GB17387.4溶解氧碘量法GB17387.4化学需氧量碱性高锰酸钾法GB17387.4pH值pH计法GB17387.4氨氮次溴酸盐氧化法GB17387.4硝酸盐镉柱法或锌镉还原法GB17387.4亚硝酸盐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GB17387.4活性磷酸盐磷钼蓝分光光度法GB17387.4硅酸盐硅钼黄法GB17387.4汞(Hg)原子荧光光度法GB17387.4镉(Cd)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17387.4铅(Pb)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17387.4铜(Cu)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17387.4砷(As)原子荧光光度法GB17387.4油类紫外分光光度法GB17387.4粪大肠杆菌发酵法GB17387.7弧菌数量平板计数法参见附录A异养细菌总数平板计数法GB17387.7叶绿素a分光光度法或荧光法GB17387.7浮游植物计数法GB17387.7总氮碱性过硫酸钾氧化法参见附录B总磷过硫酸钾氧化法参见附录C挥发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GB17387.46.2沉积物监测沉积物监测项目分析方法和标准见表2。表2沉积物监测项目分析方法监测项目分析方法引用标准汞(Hg)原子荧光光度法GB17387.5镉(Cd)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17387.5铅(Pb)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17387.5铜(Cu)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17387.5砷(As)原子荧光光度法GB17387.5油类紫外分光光度法GB17387.5滴滴涕(DDT)气相色谱法GB17387.5多氯联苯(PCBs)气相色谱法GB17387.5硫化物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17387.5有机质重铬酸钾氧化还原容量法GB17387.5总氮次溴酸盐氧化法参见附录D总磷LivingstoneBoykin法参见附录E粪大肠杆菌发酵法参见附录F异养细菌总数平板计数法参见附录G底栖生物计数法GB17387.77监测资料汇总 水质监测结果以附录H规定的格式汇总资料; 沉积物检测结果以附录I规定的格式汇总资料; 浮游植物监测结果以附录J规定的格式汇总资料。8监测海域水质与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8.1评价参数水质评价参数为: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总无机氮(NO3-N、NO2-N和NH3-N之和)、磷酸盐、总氮、总磷、油类、pH、汞、镉、铅、锌、砷;粪大肠杆菌、弧菌数量、异养细菌总数、叶绿素a和浮游植物。沉积物评价参数为:有机质、硫化物、油类、汞、镉、铅、锌、砷;粪大肠杆菌、总磷、总氮、异养细菌总数。8.2评价标准水质评价采用GB3097的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各评价参数的标准值见表3。表3水质评价参数的引用标准值参数DOmg/LCODmg/LHgmg/LCdmg/LPbmg/LCumg/LAsmg/L油类mg/L无机氮mg/L活性磷酸盐mg/L粪大肠杆菌个/L标准值5.03.00.00020.0050.0050.0100.0300.050.300.030140沉积物评价采用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GBXXXXX。各评价参数的标准值见表4。表4沉积物评价参数的引用标准值参数Hg10-6Cd10-6Pb10-6Zn10-6As10-6有机质%油类10-6硫化物10-6粪大肠杆菌个/g 湿重标准值0.20.560.0150.020.02.0500.0300.03注:异养细菌总数建议按附录L的评价等级进行评估。8.3评价方法与评价模式8.3.1单因子评价模式式中:Pi某污染因子的污染指数即单因子污染指数;Ci某污染因子的实测浓度*;Cio某污染因子的评价标准;注: 若采表底层样,注: 带*为表、底层平均浓度。根据溶解氧的特点,采用萘墨罗(N.L.Nemerow)的指数公式计算溶解氧污染指数。式中:Pi溶解氧的污染指数;Ci溶解氧的实测值*;Cio溶解氧的评价标准;Cim本次调查中溶解氧的最大值。注: 若采表底层样,注: 带*为表、底层平均值根据pH的特点,pH的评价模式如下:其中:式中:SpHpH的污染指数;pH本次调查实测值*;pHsu海水pH标准的上限值;pHsd海水pH标准的下限值。注: 若采表底层样,注: 带*为表、底层平均值8.3.2生物多样性指数(H/)法生物多样性指数(H/)(Shannon-Weiver种类多样性指数)按下式计算:式中:H/站位或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多样性指数;S站位或海域浮游植物种类数;Pi第i种的细胞个数与总细胞数的比值。8.3.3营养指数(E)法营养指数(E)按下式计算:ECOD无机氮活性磷酸盐106/4500(5)上式单位以mg/dm3表示。8.3.4有机污染评价指数(A)法有机污染评价指数(A)按下式计算:ACOD/COD0 + DIN/DIN0 DO/DO0(6)式中: COD水体的化学需氧量的实测浓度DIN溶解态无机氮的实测浓度DIP溶解态活性磷酸盐的实测浓度DO溶解氧的实测浓度;COD0、DIN0、DIP0、DO0分别为水体的上述各项指标的评价标准,其中: COD03.0mg/L;DIN00.10mg/L;DIP00.015mg/L;DO05.0mg/L。8.3.5营养状态质量指数(NQI)法营养状态质量指数(NQI)按下式计算:NQICCOD/C/COD + CT-N/C/T-N + CT-P/C/T-P (7)式中: CCOD水体的化学需氧量的测量浓度;CT-N总氮的测量浓度;CT-P总磷的测量浓度;C/COD、C/T-N、C/T-P分别为水体的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的评价标准。其中: C/COD3.0mg/L;C/T-N0.6mg/L; C/T-P0.03mg/L;注 1:单因子评价模式用于水质和沉积物环境化学要素评价。注 2:8.3.18.3.5项分析结果以附录K的规定汇总。8.4评价指标8.4.1污染指数8.4.1.1单因子污染指数以单因子污染指数1.0作为该因子是否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基本分界线,小于0.5为水域或沉积物未受该因子沾污;介于0.51.0之间为水域或沉积物受到该因子沾污;大于1.0表明水域或沉积物已受到该因子污染。8.4.2营养指数(E)如E1,则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8.4.3有机污染评价指数(A)用有机污染评价指数评价海域质量状况参见表5评价。表5海域有机污染评价分级表A值0011223344污染程度分级012345水质评价良好较好开始受到污染轻度污染中度污染严重污染8.4.4生物多样性指数(H/)H/值在34为清洁区域,23为轻度污染,12为中度污染,1为重污染。8.4.5营养状态质量指数(NQI)根据NQI值将海域营养水平分为三级:NQI3 富营养水平;NQI23 中营养水平;NQI2 贫营养水平。8.4.6病原微生物指标根据已有的标准,判断病原微生物是否超标。9监测报告编写海水增养殖区监测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应满足附录M的要求。附录A(规范性附录)弧菌数量平板计数法A.1培养基 计数培养基BTB:牛肉膏3.0g, 蛋白胨10.0g,蔗糖15.0g,氯化钠20.0g,Teepol 1.0g, 溴麝香草酚蓝0.06mg,蒸馏水1000mL。配制方法:将上述数量的牛肉膏、蛋白胨、蔗糖、氯化钠和Teepol加热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 用16%的氢氧化钠调整pH为7.8,再将溴麝香草酚蓝按上述量溶解其中。分装于试管(每管5mL)中,塞棉塞,包装后于115高压蒸气灭菌20min, 然后于冰箱中冷藏备用。 平板分离培养基TCBS:蛋白胨10.0g, 酵母膏5.0g,柠檬酸钠10.0g,硫代硫酸钠10.0g, 蔗糖20.0g,胆盐8.0g, 氯化钠10.0g,柠檬酸铁1.0g, 溴麝香草酚蓝0.04g,麝香草酚蓝0.04g,琼脂15g,蒸馏水1000mL。配制方法:将上述数量的蛋白胨、酵母膏、柠檬酸钠、硫代硫酸钠、蔗糖、胆盐、氯化钠、柠檬酸铁、溴麝香草酚蓝和麝香草酚蓝加热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调节pH为8.6,在加热至沸腾。然后冷却至55, 倾注无菌培养皿即可。该培养基不需要高压灭菌。 PAC斜面培养基:蛋白栋5.0g,酵母膏2.5g, 葡萄糖1.0g,氯化钠10.0g, 琼脂15.0g,蒸馏水1000mL。配制方法:将上述量蛋白栋、酵母膏、葡萄糖、氯化钠和琼脂加热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 调节pH为7.0,分装于试管(每管5mL)中, 塞棉塞,包装后于高压蒸汽灭菌锅中115灭菌20min。灭菌后立即取出装有上述培养基的试管,倾斜放置于实验台面上,使其冷却后培养基在试管内形成斜面。放置冰箱中冷藏备用。A.2检测步骤 弧菌的分离和计数:采用9管“MPN”法以3个不同稀释度(原水样、10-1和10-2)的水样接种于BTB培养液的试管中, 37培养18h, 把阳性管中的菌液于TCBS平板上划线分离, 平板放进培养箱里, 于37培养18h,将出现的绿色、蓝绿色和黄色菌种接种于PCA斜面上保存。分离菌株首先经革兰氏染色、氧化酶、运动性和0/129弧菌素敏感实验等,符合弧菌特征的菌株,视其来源的“MPN”管数, 查“MPN”表进行计数。 弧菌种的鉴定:从TCBS平板上分离的菌株经上述4个弧菌属基本特征鉴别后,采用API20E系统进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 并做耐盐性试验(盐度为0、3%、6%、8%和10%), 根据API20E反应结果, 查API20E检索表, 即可得到种名 。注: 除有特殊需要外,注: 可不注: 做第二步。附录B(规范性附录)水中总氮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氧化法B.1方法概述在碱性介质的氧化作用下,样品中(包括有机氮含量很高的污水)各种有机氮化合物被氧化成硝酸盐。氧化后样品中的硝酸盐含量,通过转化为亚硝酸盐后测定。B.2采样和贮存水样采集后存于具塞玻璃瓶或聚乙烯瓶中,要盖严瓶塞,以防周围空气中氨的污染。水样在暗处冷贮存,可保存1d。若需要贮存更长时间,必须快速深度冷冻(-20)。B.3器具若干50mL具塞玻璃瓶用作反应瓶。高压灭菌锅。B.4试剂 重蒸馏水:在一合适的蒸馏水瓶中加入普通蒸馏水,每升加入0.5g左右过硫酸钾(分析纯)和50mL 0.12mol/L氢氧化钠。敞口煮沸数分钟, 然后连接冷凝器进行蒸馏,直至剩余150mL时为止(最好采用密封蒸馏系统)。将其保存于密封良好的玻璃瓶中。所有试剂的制备和整个操作中的稀释处理均用此蒸馏水。 0.12mol/L氢氧化钠溶液:溶解4.8g氢氧化钠(分析纯)于1L重蒸馏水中,保存于密封的玻璃瓶中。 过硫酸钾:本方法中使用的过硫酸钾中含氮量不 应超过0.00045%。普通分析纯的产品要在(7080)下溶解20g于1000mL重蒸馏水中, 将清澈的溶液冷却至接近0,过滤。由于过硫酸钾在0时的溶解度仅为1.75g:100mL,因此试剂的损失很少。将已重结晶的过硫酸钾置于放有浓硫酸的干燥器中干燥,经过12次重结晶后方能达到指标。 氧化溶液:将10g纯化后的过硫酸钾溶解于1L(0.12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 置于密闭良好的棕色玻璃瓶中, 于冷暗处避光保存。此溶液可稳定7d。 0.45mol/L的硫酸:用蒸馏水将5mL浓硫酸(分析纯)稀释至200mL。在密闭的玻璃瓶中保存。 5mol/L氯化铵溶液:将134g氯化铵(分析纯)溶解于500mL重蒸馏水中, 在具塑料塞的玻璃瓶中保存。 0.05%酚酞指 示剂溶液:将0.05g酚酞溶解于100mL(50%)的乙醇中。 硝酸钾标准贮备液:将101.2mg硝酸钾(优级纯)溶解于100mL重蒸馏水中。该溶液在玻璃瓶中贮存时是很稳定的。此标准液的含氮量为10mol/mL。 有机氮标准贮备液:将186.2mg二水乙二铵四乙酸二钠溶于100mL重蒸馏水中。在玻璃瓶中贮存于冷暗处能稳定数月。此标准液中的含氮量为10mol/mL。 对氨基苯磺酰胺溶液:加72mL浓硫酸(分析纯)于重蒸馏水中, 稀释至500mL。将5g对氨基苯磺酰胺溶解其中。在具玻璃塞的玻璃瓶中保存能稳定数月。 芳香胺溶液:将0.35gN-(1-萘基)-乙二胺二盐酸盐溶解于500mL重蒸馏水中,在棕色玻璃瓶中,于冷暗处保存可稳定数月。B.5绘制工作曲线配制有机氮标准溶液系列:移取10.0mL有机氮标准贮备液注入氧化瓶中,然后加入10mL氧化溶液。盖紧瓶子,置于高压灭菌锅内,压热(115120)处理30min。冷至室温后检查塞子是否密封(若不密封弃掉)。然后打开瓶盖,加入1mL(0.45mol/L)硫酸,再加入数滴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溶液(通常为35mL)中和至第一次出现稳定的浅红色。将此溶液转移入50mL标线的具塞量桶中稀释至50mL。氧化后所得到的硝酸盐按GB17378.4“硝酸盐的检测”分析步骤进行分析。注: 由于过硫酸钾含有微量的氨,氧化剂带来的空白是不能忽视的, 因此,自始至终必须使用特制的重蒸馏水, 用1mL比色皿测其吸光值, 吸光值小于0.030为宜。附录C(规范性附录)水中总磷测定过硫酸钾氧化法C.1方法概述将酸化的样品放于密封瓶中,用过硫酸盐热处理0.5h。实验表明如果样品是预先酸化处理的,氧化剂的用量可以从1%减少到0.3%。只简单地以相反顺序加磷酸盐试剂,所形成的游离氯被抗坏血酸还原。C.2采样和贮存采样后尽快进行分析,最好在0.5h之内进行,不要超过2h。若不能立即进行分析,应在每100mL样品中加入1mL(4.5mol/L)硫酸酸化,放入聚乙烯瓶中在暗处冷贮存不超过24h。C.3器具氧化反应在50mL硼硅玻璃瓶中进行,这种瓶具有金属夹固紧的玻璃塞。或用带螺旋盖的50mL瓶或锥形瓶。瓶子在使用之前用蒸馏水洗涤若干次。高压灭菌锅。C.4试剂除GB17378.4中磷酸盐测定所列的试剂之外,还需要一种氧化溶液。 过硫酸钾溶液:取15mL(4.5mol/L)硫酸,将5g过硫酸钾(分析纯)溶于此液中。将此饱和溶液在室温下贮存于聚乙烯瓶中,避免阳光直接照射。该溶液可稳定7d。 过硫酸钾溶液:将5g过硫酸钾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贮存方法同溶液。此溶液可稳定7d。C.5绘制工作曲线按GB17378.4中磷酸盐测定方法中相关要求配制磷酸盐标准溶液系列,注入氧化瓶中,加入2mL过硫酸钾溶液。盖紧瓶子,将其置于高压灭菌锅内,压热(120)处理30min。冷至室温后检查塞子是否密封(若不密封弃掉)。然后打开瓶盖,将溶液转入磷酸盐反应瓶中。其它分析步骤按制作磷酸盐工作曲线步骤进行。附录D(规范性附录)沉积物总氮测定次溴酸盐氧化法D.1方法原理样品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用浓硫酸消煮分解,使其中所含的氮转化成氨并与硫酸结合形成硫酸铵,在碱性介质中用次溴酸盐将其氧化为亚硝酸盐,然后以重氮偶氮分光光度法测定。D.2分析方法D.2.1仪器 50mL凯氏烧瓶若干; 具塞50mL锥形瓶; 分光光度计; 小漏斗; 1000mL容量瓶。D.2.2试剂及配制 无氨蒸馏水; 浓硫酸; 混合催化剂:硫酸钾与硫酸铜按10:1比例混合, 研细过80目筛,贮存于瓶中,消煮时每1mL浓硫酸加混合催化剂0.37g。 铵标准贮备液 100mg/L-N称取0.4716g硫酸铵(预先在110下干燥1h)溶于少量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混匀。再加1mL氯仿。贮存于棕色瓶中,冰箱中冷藏保存。此溶液1.00mL含氨-氮100.0g,有效期为半年。 铵标准使用液 10.0mg/L-N移取10.0mL铵标准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混匀。此溶液1.00mL含氨-氮10.0g,每次使用前配制。 氢氧化钠溶液 400mg/L称取200g氢氧化钠(优级纯)于1000mL水中,加热蒸发至500mL,盛于聚乙烯瓶中。 盐酸溶液 1+1500mL盐酸(密度1.19g/mL)与同体积水混合而成。 溴酸钾-溴化钾贮备溶液称取2.8g溴酸钾和20g溴化钾溶于1000mL水中,贮存于1000mL棕色瓶中。 次溴酸钠溶液量取1.0mL溴酸钾-溴化钾贮备溶液于250mL聚乙烯瓶中,加49mL蒸馏水和3.0mL盐酸溶液,盖紧摇匀,置于暗处5min后加入50mL氢氧化钠溶液,混匀。每次使用前配置。磺胺溶液 2g/L称取2.0g磺胺(NH2SO2C6H4NH2)溶于1000mL(1+1)盐酸溶液中,贮存于1000mL棕色瓶中。有效期为两个月。盐酸萘乙二胺溶液 1.0g/L称取0.50g盐酸萘乙二胺(C10H7NHCH2CH2NH2.2HCL)溶于500mL纯水中,贮存于棕色瓶中。冰箱中冷藏保存。有效期为一个月。D.3测定步骤D.3.1绘制工作曲线a)取6个100mL容量瓶分别加入0.00、0.10、0.20、0.40、0.60、0.80、1.00mL铵标准溶液,加水至标线,混匀。此时浓度分别为0.000、0.010、0.020、0.040、0.060、0.080、0.1000mg/L-N。b)各取25.0mL上述溶液分别置于50mL具塞锥形瓶中。c)分别加入2.5mL次溴酸钠溶液,混匀,放置30min。再各加入2.5mL磺胺溶液,混匀,放置5min。最后各加入0.5mL盐酸萘乙二胺溶液混匀,放置15min。d)在543nm波长下,使用5cm比色皿,以无氨蒸馏水做参比测标准系列液的吸光度值Ai,其中0.00 mg/L-N浓度标准液所测吸光度值为Ao。e)以吸光度Ai-Ao为纵坐标,相应的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D.3.2样品测定 称取1g待分析样品置于50mL凯氏烧瓶中,加1.85g混合催化剂和5mL浓硫酸, 加盖小漏斗。开始用文火加热,待气泡发生后用大火,并不断摇动(硫酸在瓶内回流程度以高达瓶颈1/3处为好, 否则表示加热温度过高或过低),待溶液呈淡绿色后继续煮沸0.5h即可。稍冷后用蒸馏水将小漏斗内外洗净, 用约10mL蒸馏水溶解残渣(必要时可温热)。 将溶液定量转移到50mL锥形瓶中,依照D.3.1中a)e)步骤测Aw。 不加样品而用25mL蒸馏水重复上两步骤测得空白吸光度值Ab。以Aw-Ab在工作曲线上查的样品中N的浓度。附录E(规范性附录)沉积物总磷测定LivingstoneBoykin法E.1样品预处理 取适量沉积物样品于马弗炉中在450下焙烧6h; 称取焙烧沉积物样品0.10.5g于10mL聚四氟乙烯离心管中,加入H2SO4/HCLO4(V/V 为1/4)混合液4mL, 在往复振荡器上振荡2h; 上述萃取样品置于离心机中离心20min , 转速为3000rpm; 取离心后的上清液2mL移入50mL具塞比色管中, 用重蒸馏水稀释至50mL。E.2样品测定按GB17387.4海水中磷酸盐的测定方法,测量稀释液中的磷含量。附录F(规范性附录)沉积物粪大肠杆菌发酵法F.1样品预处理用无菌培养皿无菌称取1.0g(若沉积物是沙质,则样品量加倍,视具体情况而定)沉积物样品,然后无菌加入9.0mL(或加倍增加)无菌海水制备成10-1稀释样;再用无菌移液管将10-1稀释样连续稀释,制备成10-2、10-3、10-4稀释样。F.2分离方法按17387.9中规定的粪大肠杆菌检测方法进行检测。附录G(规范性附录)沉积物异养细菌总数平板计数法G.1样品预处理用无菌培养皿无菌称取1.0g(若沉积物是沙质,则样品量加倍,视具体情况而定)沉积物样品,然后无菌加入9.0mL(或加倍增加)无菌海水制备成10-1稀释样;再用无菌移液管将10-1稀释样连续稀释,制备成10-2、10-3、10-4稀释样。G.2分离方法按GB17387.7中规定的异养细菌总数检测方法进行检测。附录H(规范性附录)海水增养殖区水质监测结果报表海水增养殖区水质监测结果应按照表H1的内容计算、填报。表H1 海水增养殖区水质监测结果报表(1)养殖区名称: 采样日期: 分析日期:地理位置: 分析单位: 报告日期:站位温 度()盐 度透明度(m)pH溶解氧(mg/L)COD(mg/L)铵 盐(g/L)硝酸盐(g/L)亚硝酸盐(g/L)磷酸盐(g/L)硅酸盐(g/L)表层底层平均表层底层平均表层底层平均表层底层平均表层底层平均表层底层平均表层底层平均表层底层平均表层底层平均最大值最小值总均值注: 本表栏目视具体情况可增减报表人: 校对人: 审核人: 表H.1(续)海水增养殖区水质监测结果报表(2)站位Hg(g/L)Cd(g/L)Pb(g/L)Zn(g/L)As(g/L)油类(g/L)粪大肠杆菌(个/L)异养细菌总数(cfu/mL)弧菌数量(cfu/mL)叶绿素a(g/L)总氮(g/L)总磷(g/L)表层底层平均表层底层平均表层底层平均表层底层平均表层底层平均表层底层平均表层底层平均表层底层平均表层底层平均表层底层平均表层底层平均最大值最小值总均值报表人: 校对人: 审核人: 附录I(规范性附录)海水增养殖区沉积物监测结果报表海水增养殖区沉积物监测结果应按照表I1的内容计算、填报。表I1 海水增养殖区沉积物监测结果报表养殖区名称: 采样日期: 分析日期:地理位置: 分析单位: 报告日期:站位Hg10-6Cd10-6Pb10-6Zn10-6As10-6油类10-6硫化物10-6有机质%DDT10-6PCBs10-6粪大肠杆菌个/g 湿重异养细菌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