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破解城乡水资源短缺和农村饮水安全的实施方案.doc_第1页
关于破解城乡水资源短缺和农村饮水安全的实施方案.doc_第2页
关于破解城乡水资源短缺和农村饮水安全的实施方案.doc_第3页
关于破解城乡水资源短缺和农村饮水安全的实施方案.doc_第4页
关于破解城乡水资源短缺和农村饮水安全的实施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破解城乡水资源短缺和饮水安全的实施方案 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县水利建设与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构建了城乡供水、防洪除涝和灌溉工程体系,保障了全县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但是,水资源分布不均仍然是我县的基本水清,旱涝灾害仍然是全县人民的大患,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和粮食安全的突出瓶颈,水利设施管理上的薄弱仍然是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目前,我县大部分水利工程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年久失修,工程风化、老化严重,后期修建的水利工程,由于自然灾害和水利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多种原因,造成重建轻管,超期限运行,损坏严重,水利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大局的作用还不明显,城乡水资源短缺和饮水安全的难题仍旧存在。一、基本现状建国以来,全县共兴建水库、护岸、人饮、灌溉等工程在内的各类水利设施150处。其中:小(一)型水库4座、小(二)型水库1座、塘坝43座,总库容3000m3,堤防3条,总长13公里,保护耕地5000亩,人口2.8万,自流灌区及提灌站工程80处,泵站扬水工程27处,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防汛抗旱能力的工程体系,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建设年代久远,设施超期限运行、老化严重、加之其它工程建设时毁坏、人为损坏、变压器被盗、河流污染或水源枯竭、配套工程设施未完善等诸多原因。造成全县水利设施运行不畅,长期处于修修补补的被动局面。具体状况:1、自流渠道工程。共有自流渠道9条,设计灌溉面积7950亩。目前彻底毁坏,已无法修复的3处,毁坏严重改为电力提灌站的2条,能正常运行的3条,实灌面积2900亩,受益群众583户2900人。2、电力提灌站工程。共有电力提灌站68处,设计灌溉面积13400亩,受益群众871户6097人,目前因水源或占地问题彻底毁坏无法修复的6处,后续工程未完善不能使用的8处,有一定问题使用不正常的21处,能正常使用的32处,实灌面积6400亩,受益群众533户2667人。3、人饮工程。目前有泵站27处,引水工程1处,小电井1712眼,水窖3198口,共解决了11600户,5.85万人的饮水困难(其中2004年前人饮解困工程解决2.26万人;2005年至2009年安全饮水工程解决3.59万人)。由于近年来持续干旱和地下水层破坏,已建成的水窖秋季蓄水量不足,水井水位下降、水质变化的反映日益增多,在已建成的泵站扬水工程中,已有元城、五蛟、上里塬、东山水管所、悦乐草蓄园区等反映水量不足或水质发生变化。二、存在的问题1、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我县属全省18个干旱县之一,全县水资源总10834.2m3,其中自产径流量9977.9万m3,人均水资源量为760m3,是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33%,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58.5%;按耕地面积计算,平均每亩占有水资源量116m3,是全国亩均水资源量的6.4%,全省亩均水资源量的18.3%;全县水资源可利用量2393.1万m3,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182 m3,属于严重缺水地区。供水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地表水原先较好,但由于自然灾害和长庆油田超低渗透油藏项目在开采过程中,由于技术力量和设备跟不上去,回注管线年久失修,污油水回收不及时,事故性、人为性管道破裂污染经常发生,污染逐渐加剧,水环境持续恶化,大部分未经处理或不达标的废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或渗入地下,造成严重的水污染。根据庆阳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调查分析,华池境内除二将川及小支河水质达到类水质外,其余四条主河流不同程度受到污染,水质达到类,劣类,污染极期严重,主要超标项目是石油类、六价铬、氯离子、硫酸根、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挥发酚,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等,人畜已无法饮用,对农田灌溉也有很大的影响,乔川、白马、元城及新堡工业园区已出现区域性整体水源紧缺现象。同时,随着全县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缺水量将越来越大。尖锐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将严重制约全县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节水力度不够 在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同时,我县浪费水的现象仍很突出。一方面,占全县总用水量近80%的农业灌溉用水,由于灌溉设施配套不完善,灌溉技术落后,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力度不够,灌溉定额偏高,水资源利用率低,用水浪费相当严重;另一方面,工业水的重复利用率低,万元产值耗水定额偏高,城镇生活中,用水缺乏节水意识,节水措施还不很普及。 3、农村人口饮水安全率较低全县现有农村人口11.11万人,建国以来,已累计解决了8.95万人的饮水困难。但是,还有一些地区的农村饮用水存在高氟、苦咸、污染等水质问题,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饮水安全评价指标,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达5.26万人(其中由于水量减少和水质污染造成新增加农村不安全饮水人口3.16万人)。 4、城镇特别是县城居民吃水问题日显突出。华池县城现有人口约4万人,供水工程水源有2处,一是东沟王家砭水源;二是鸭儿洼县城调水工程,两处水源年可供水100余万m3,正常年份水源能够满足供水要求,但是随着城市规模不断增加,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悦乐工业园区的不断发展壮大,未来几年县城供水矛盾将会日益突现。三、破解措施根据我县水利设施发展现状,通过510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我县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十二五”期内,使水利工程年供水量力争达到772万立方米,基本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完成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易发地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全面提升防洪除涝能力。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中型灌区、电力提灌站和泵站扬水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环境体系以及水利科学发展制度体系。具体措施为:一是突出可持续发展,着力破解水资源短缺难题 结合我县水资源分布和地形地貌特点,综合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适应能力,首先要落实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抓紧编制用水总量控制总体规划和取水许可控制指标,建立区域的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体系,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合理配置与节约保护,提高单位水量的生产能力。建立入河污染物限排总量控制制度和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制度,抓紧制定和完善我县入河湖排污口的登记、审批和监督管理办法,建立符合我县实际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建立水资源污染事故预警、监测和快速反应机制,确保重点河段水体质量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为了防止油田生产、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造成新的污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实行新建、改建工业项目的“三同时、四到位”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即工业节水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四到位”即工业企业要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节水措施到位、管理制度到位。对不执行“三同时、四到位”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工业项目和企业,有关部门不予批准立项,银行不予贷款,供水部门不予供水,在2011年12月底之前每个乡镇确定1个以上稳定的供水水源工程。二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1、大兴农田水利建设。结合全县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3.78万亩的目标,规划灌区改造建设以元城、悦乐为主,新建、维修67处,其中:新建提灌站13处,维修提灌站49处,维修5处自流灌区的渠首溢流坝;节水灌溉规划实施以南梁万亩灌区为主,新建提灌站12处,喷灌工程10处,可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0.58万亩。全县在农田水利建设中,要坚持旱涝兼防、综合治理的原则,引导农民自愿投工投劳,抓紧抓好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工程”建设,确立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的指导地位,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2、不断提升防洪抗旱减灾能力。积极推进重点中小河流和重点山洪沟防洪排涝的规划治理,全面完成重要城镇中心区防洪系统建设,提高城镇、人口集中的乡村与集中连片的农田防洪标准。一是加快病险水库加固步伐,尽快消除水库安全隐患,恢复防洪和兴利库容。“十二五期间”规划修建林镇梁沟门、山庄算账沟调蓄工程;修建人工湖12座、涝池42座,完成鱼嘴沟病险水库加固任务;二是加强南部新区河道治理工程建设,新建景观坝3处,重力墙护岸0.95公里,贴坡式护岸58公里;三是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抓好县、乡、村三级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县级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工程建设,在2011年底以前,完成鸭子嘴、柔远川、小西沟、柔远东沟、塌泥沟、土门沟、毛沟门、城壕川等31条小流域实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防治区面积2515平方公里,涉及15个乡镇,110个行政村。 三是围绕改善民生,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根据我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及其危害,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规划原则,到2015年期间,我县将计划投资3608万元,实施各类集中式和分散式供水工程3689处,解决全县4.7万名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其中:氟超标0.04万人,苦咸水0.19万人,污染水等其它水质问题1.0771万人,水量不达标0.29万人,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2.463万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的0.6399万人。2011年投资413.16万元,实施林镇黄渠等四处泵站扬水和白马小学、初中等5处学校供水延伸工程,解决9217名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2012年投资770.319万元,实施牛家塬等6处泵站扬水工程,解决9036名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2013年投资965万元,实施分散式和集中式工程816处,解决11329名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2014年投资894万元,实施分散式和集中式工程1749处,解决10498名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2015年投资566万元,实施分散式和集中式工程1107处,解决46727名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贯彻精神,现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水利改革发展的战略地位1、全县水利面临的新形势。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县水利建设与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构建了城乡供水、防洪除涝和灌溉工程体系,保障了全县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但是,水资源分布不均仍然是我县的基本水清,旱涝灾害仍然是全县人民的大患,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和粮食安全的突出瓶颈,水利设施管理上的薄弱仍然是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目前,我县大部分水利工程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年久失修,工程风化、老化严重,后期修建的水利工程,由于自然灾害和水利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多种原因,造成重建轻管,超期限运行,损坏严重,所以,深化水利改革、加快水利发展刻不容缓。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水利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奋力开创我县水利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为推进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县富民提供有力支撑。2、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事关农业农村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防洪、供水、粮食安全乃至经济、生态、国家安全。二、明确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3、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创新水利科学发展体制机制,增强水旱灾害应对与综合防御、水资源合理调配与高效利用、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科学治水与依法管水能力,全面推进水利现代化,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我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4、目标任务。通过510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我县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十二五”期内,使水利工程年供水量力争达到772万立方米,基本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完成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易发地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全面提升防洪除涝能力。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中型灌区、电力提灌站和泵站扬水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环境体系以及水利科学发展制度体系。三、突出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5、大兴农田水利建设。结合全县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3.78万亩的目标,规划灌区改造建设以元城、悦乐为主,新建、维修67处,其中:新建提灌站13处,维修提灌站49处,维修5处自流灌区的渠首溢流坝;节水灌溉规划实施以南梁万亩灌区为主,新建提灌站12处,喷灌工程10处,可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0.58万亩。全县在农田水利建设中,要坚持旱涝兼防、综合治理的原则,引导农民自愿投工投劳,抓紧抓好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工程”建设,确立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的指导地位,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6、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县计划解决3.65 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大力推进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延伸集中供水管网,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7、不断提升防洪抗旱减灾能力。积极推进重点中小河流和重点山洪沟防洪排涝的规划治理,全面完成重要城镇中心区防洪系统建设,提高城镇、人口集中的乡村与集中连片的农田防洪标准。一是加快病险水库加固步伐,尽快消除水库安全隐患,恢复防洪和兴利库容。“十二五期间”规划修建林镇梁沟门、山庄算账沟调蓄工程;修建人工湖12座、涝池42座,完成鱼嘴沟病险水库加固任务;二是加强南部新区河道治理工程建设,新建景观坝3处,重力墙护岸0.95公里,贴坡式护岸58公里;三是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抓好县、乡、村三级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县级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工程建设,在2011年底以前,完成鸭子嘴、柔远川、小西沟、柔远东沟、塌泥沟、土门沟、毛沟门、城壕川等31条小流域实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防治区面积2515平方公里,涉及15个乡镇,110个行政村。四、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8、切实加大国家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和地方财政对水利的支持力度。今后县财政每年从土地出让收益金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并充分发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9、县财政从2011年起每年至少预算安排水利建设资金500万元,“十二五”期间逐年增加。10、今后县财政每年要从城市建设维护费中安排20%用于城市供水、城市节水、城市防洪等工程建设。11、财政、水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水资源费的使用管理与监督检查。每年征收的水资源费除按规定上解外,剩余部分用于水资源保护管理、水源工程建设、节约用水、重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12、对我县现有的5座水库,由县财政每年每座预算安排养护运行经费2万元。基层水管单位收取的水费收入由同级财政设立专户储存,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门用于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13、电力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上制定的农业灌排和农村供水工程电价优惠政策,切实降低水利工程运行成本。14、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要加大对“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通过水权转让、小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等措施,鼓励、支持、吸引社会资金以直接、间接融资的方式进入水利建设市场,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五、切实加强水务行业能力建设15、进一步充实加强水利人才建设。水务系统现有干部职工 5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4人,占27 %,技术人才严重不足。要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引进水利专业技术人才,力争通过三至五年努力,使水务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到职工总数的60%以上。16、加强抗旱防汛应急能力建设。将县抗旱防汛指挥部办公室按正科级设置,并在原3名编制的基础上增加2-3名编制以切实发挥应有的职责。17、积极创造条件,成立县水利设计室,增强水利规划设计能力。18、成立基层水利工作站。设立乡镇水利工作站,作为县水务局的派出机构,负责辖区内小型水利工程的运行、维护和日常管理,指导、协调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规划建设。乡镇水利工作站按副科级设置,实行“条块”结合管理,以“条”管理为主。一类乡镇(柔远、怀安、元城、城壕、五蛟)编制2-3人,;二类乡镇(林镇 、山庄、南梁、怀安、上里塬)和三类乡镇(紫坊、乔川、白马、王咀子、乔河)编制1-2人,其中一类乡镇必须选配1名水利专业技术人员,二类、三类乡镇从县水务局或乡镇工作人员中调配1名,其余从水利或相近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中择优选用。19、加强基层水管单位建设。按规定核定基层水管单位人员编制,基层水管单位人员工资由县财政差额供给全部转为全额供给,以激励和调动工作积极性。目前,县水务局基层水管单位差额供给人员5名,月工资差补总额4550.5元。六、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20、强化取水许可,切实加强水行政执法。要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大力推进水价改革,建立用水总量控制、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和水资源管理责任考核制度,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一、基本现状(一)水资源开发及利用情况我县位于庆阳市东北部,地处黄土高原,深居内陆,地形多变,山大沟深。大陆性气候显著,80%以上地带气候干燥,年平均降雨量498.7毫米左右,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繁,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止2010年底,全县共有小型水库4座,总库容达1107万立方米;自流灌区10处;(能正常使用的仅3处)小提灌76处;(可修复使用的62处),灌溉面积达到了4.14万亩(实际可灌溉面积仅12000亩);建成集中供水工程26处,引水工程2处,人饮小电井1712眼,集雨人饮水窖3228口,累计解决了8.9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我县属全省18个干旱县之一,全县水资源总量1.0834亿立方米 , 自产地表水资源量9978立方米,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39.4%,人均水资源占有量760方米,远远低于2400立方米的全国平均水平。近些年来,由于受油田开发及气候干旱的影响,生态环境恶化,水质污染十分严重,除二将川水质较好外,其余三条主要河道水质为类和类以上。自产地表水大幅下降,河道来水量近二十年下降了2/3,地下水位下降了40-60m,自流灌区水资源锐减,大部分水浇地得不到保灌,造成有洪无法拦,天旱无水灌的局面。近年来,随着全县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缺水量将越来越大。尖锐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将严重制约全县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水土流失严重,水环境不断恶化 我县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尤其是北部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这不仅造成了该地区土地贫瘠,人民生活贫困,而且导致大量泥沙淤积河道,加剧了洪水威胁,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之山区森林植被遭到大量破坏,水源涵养林面积不断减少,造成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加剧,存在着边建设,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另外,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水的污染问题日趋突出,水环境的不断恶化,不仅直接影响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也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程度。 3、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我县水利建设投入欠账较多,水利基础设施仍比较薄弱,难以支撑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一方面,现有工程设施老化失修严重,灌区因人员工资增加等原因,经费难以保证,维修费用不足,对一些急、难、险问题不能及时彻底解决,影响灌溉的正常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力度不够,不少流域缺乏必要的骨干调蓄工程,水资源的调配和利用还不尽合理,供水量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已建成的水利工程仍延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自我发展能力和效益都不高。加之受农民收入低的制约,水价不能到位,各类工程维修、更新、改造费用严重不足,老化失修严重,效益难以全面发挥,防洪安全缺乏保障,洪水威胁依然存在。 4、节水力度不够 在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同时,我县浪费水的现象仍很突出。一方面,占全县总用水量近80%的农业灌溉用水,由于灌溉设施配套不完善,灌溉技术落后,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力度不够,灌溉定额偏高,水资源利用率低,用水浪费相当严重;另一方面,工业水的重复利用率低,万元产值耗水定额偏高,城镇生活中,用水缺乏节水意识,节水措施还不很普及。 5、农村人口饮水安全率较低全县现有农村人口11.11万人,建国以来,已累计解决了8.95万人的饮水困难。但是,还有一些地区的农村饮用水存在高氟、苦咸、污染等水质问题,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饮水安全评价指标,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达5.26万人(其中由于水量减少和水质污染造成新增加农村不安全饮水人口3.16万人)。 6、管理机制不健全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不到位,一是水管单位定性与其承担的任务不相适应,国家应给予补贴无法兑现,影响了水利事业的发展,二是全县水资源行政主管权存在着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弊端,导致对全县水资源统一管理薄弱,协调的力度不大,水利部门没有足够有效的执法地位和行政监督、处罚权,缺乏强有力的协调管理能力,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水资源管理的混乱现象;三是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好转,管理粗放,缺乏有效的良性运行机制,致使部分水利工程配套不齐全,水利设施的更新、维护和技术改造力度不够,严重影响了项目效益的足额发挥。 (二)水利设施现状及效益发挥情况建国以来,全县共兴建水库、护岸、人饮、灌溉等工程在内的各类水利设施150处。其中:小(一)型水库4座、小(二)型水库1座、塘坝43座,总库容3000m3,堤防3条,总长13公里,保护耕地5000亩,人口2.8万,自流灌区及提灌站工程80处,泵站扬水工程27处,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防汛抗旱能力的工程体系,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建设年代久远,设施超期限运行、老化严重、加之其它工程建设时毁坏、人为损坏、变压器被盗、河流污染或水源枯竭、配套工程设施未完善等诸多原因。造成全县水利设施运行不畅,长期处于修修补补的被动局面。具体状况:1、自流渠道工程。共有自流渠道9条,设计灌溉面积7950亩。目前彻底毁坏,已无法修复的3处,毁坏严重改为电力提灌站的2条,能正常运行的3条,实灌面积2900亩,受益群众583户2900人。2、电力提灌站工程。共有电力提灌站68处,设计灌溉面积13400亩,受益群众871户6097人,目前因水源或占地问题彻底毁坏无法修复的6处,后续工程未完善不能使用的8处,有一定问题使用不正常的21处,能正常使用的32处,实灌面积6400亩,受益群众533户2667人。3、人饮工程。目前有泵站27处,引水工程1处,小电井1712眼,水窖3198口,共解决了11600户,5.85万人的饮水困难(其中2004年前人饮解困工程解决2.26万人;2005年至2009年安全饮水工程解决3.59万人)。由于近年来持续干旱和地下水层破坏,已建成的水窖秋季蓄水量不足,水井水位下降、水质变化的反映日益增多,在已建成的泵站扬水工程中,已有元城、五蛟、上里塬、东山水管所、悦乐草蓄园区等反映水量不足或水质发生变化。(三)水法贯彻执行情况自2002年新水法颁布施行以来,全县各地以学习、宣传、贯彻新水法为契机,紧紧围绕依法治水这个中心,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调整思路、强化措施,加大执法力度,加强规费征收,提高队伍素质,完善规范管理,促进了水利事业的发展。 1、广泛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水法律意识把学习、宣传、贯彻新水法作为全县水利工作的一件大事,作为水利法制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一是水利系统带头学法。通过举办学习班、培训班等形式,组织全县水利系统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新水法,做到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执法人员重点学法,管理人员经常学法,使广大水利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水政执法人员能领会精神实质,把握条文内涵,掌握法律原则,明确法规所赋予的各项职责,实现了由注重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进一步提高了依法行政、依法治水的能力和水平。二是结合纪念日主题普法。在每年一度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12.4法制宣传日”等重大活动中,结合纪念日主题,积极开展新水法的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全社会的水法律意识。2011年以“水与发展”和“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两个主题进行宣传教育,通过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全社会的水法律意识和水法制观念以及广大群众珍惜水、保护水、节约水的意识。三是科技下乡送法。每年都组织“科技活动周”活动,深入乡村,宣传水法律法规知识,开展水法律咨询活动,普及水资源、水土保持等方面的科普知识,解答农民朋友提出的各种疑惑,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四是教育基地授法。以华池一中、城关小学等4所“节约用水,从我做起”教育基地为重点,在学校开展节约用水知识竞赛、讲座、征文、画展、文艺宣传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普及教育活动,每年都有数千名学生受到教育。通过教育基地授法,增强广大学生的节约用水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据统计,2006年以来,全县共出动宣传车16次,悬挂宣传横幅60多条,发放新水法单行本300本、防洪法200本、华池县石油开发取用水管理办法145本,宣传资料1600份;开展纪念“世界水日”宣传活动6场,参加群众1万多人次;举行了水法律法规知识测试和讲座15次(期),受训700多人次;形成了在宣传上报纸有文章、电视有画面、广播有声音的立体宣传格局,进一步增强了全民水法制意识。2、重视科学规划,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一是切实抓好水资源规划,为保障我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至目前,华池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城区防洪规划、华池县水资源综合规划已编制完成,华池县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标正在编制,华池县饮水水源划分情况。3、强化监督管理,推进水资源各项制度的落实一是强化取水许可制度。取水许可制度是我国水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实施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法律保障。几年来,我县按照规定程序开展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发证、取水许可证年度审验、水质监测等具体工作,促进取水许可制度的贯彻落实。目前,全县共发放取水许可证 套,总许可水量 亿立方米。其中工业发证 套,许可水量 亿立方米;生活发证 套,许可水量 亿立方米;农业发证 套,许可水量 亿立方米;其它发证 套,许可水量 亿立方米。地下水许可水量为 亿立方米。4、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水资源的有偿使用是国家合理调控水资源,优化水资源配置,有效保护水资源,促进水资源良性循环以及缓解当前城乡用水紧张,推动节约用水的重要措施。近几年来,依据华池县石油取用水管理办法,按照“谁发证、谁收费”的原则,所征收的水资源费按“收支两条线”上缴同级财政,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征收水资源费 万元。 5、加强河道采砂及排障。河砂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又是河床的重要组成部份,采砂不当或失控势必破坏河势稳定,直接影响河道行洪安全。6、加强水政监察队伍建设。全面启动了水政监察队伍“能力建设”活动,水政监察队伍的软硬件建设得到加强,依法行政、依法管水的能力水平得到提高。目前,我县共有5名专职水政监察人员。水政检查队伍紧紧围绕水利中心工作,以严厉打击非法采砂、非法取水、河道管理范围内违章建设、拒缴水利规费等执法重点,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为保障防洪安全、水工程安全和维护正常水事秩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县共查处各类水事违法案件 起,协调解决水事纠纷 起,吊销取水许可证 套,取缔无证采砂 户,有力地维护了良好的水事秩序。虽然我县贯彻实施新水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新水法宣传的广度和深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还不够强,水资源浪费较现象比较严重;农村水利设施老化,特别是近几年暴雨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水利设施损坏严重,虽然灾后我们积极开展了水毁工程抢修,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相当部分水毁工程还是暂时性和应急修复的,加上以往水毁工程欠账较多,要彻底修复加固,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水电站开发不够规范,给水环境造成一定负面的影响;水行政执法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比如河道违规采砂、向溪河弃土弃渣等违法违规行为查处不力等。针对这些问题,下阶段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实施新水法,以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为目标,进一步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机制,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大力推进我市生态水利、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建设,促进水利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二、水利改革发展思路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县水利建设与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构建了城乡供水、防洪除涝和灌溉工程体系,保障了全县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但是,水资源分布不均仍然是我县的基本水清,旱涝灾害仍然是全县人民的大患,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和粮食安全的突出瓶颈,水利设施管理上的薄弱仍然是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目前,我县大部分水利工程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年久失修,工程风化、老化严重,后期修建的水利工程,由于自然灾害和水利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多种原因,造成重建轻管,超期限运行,损坏严重,所以,深化水利改革、加快水利发展刻不容缓。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我县水利改革发展目标如下:1、目标任务。通过510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我县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十二五”期内,使水利工程年供水量力争达到772万立方米,基本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完成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易发地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全面提升防洪除涝能力。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中型灌区、电力提灌站和泵站扬水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环境体系以及水利科学发展制度体系。2、大兴农田水利建设。结合全县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3.78万亩的目标,规划灌区改造建设以元城、悦乐为主,新建、维修67处,其中:新建提灌站13处,维修提灌站49处,维修5处自流灌区的渠首溢流坝;节水灌溉规划实施以南梁万亩灌区为主,新建提灌站12处,喷灌工程10处,可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0.58万亩。全县在农田水利建设中,要坚持旱涝兼防、综合治理的原则,引导农民自愿投工投劳,抓紧抓好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工程”建设,确立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的指导地位,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3、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县计划解决3.65 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大力推进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延伸集中供水管网,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4、不断提升防洪抗旱减灾能力。积极推进重点中小河流和重点山洪沟防洪排涝的规划治理,全面完成重要城镇中心区防洪系统建设,提高城镇、人口集中的乡村与集中连片的农田防洪标准。一是加快病险水库加固步伐,尽快消除水库安全隐患,恢复防洪和兴利库容。“十二五期间”规划修建林镇梁沟门、山庄算账沟调蓄工程;修建人工湖12座、涝池42座,完成鱼嘴沟病险水库加固任务;二是加强南部新区河道治理工程建设,新建景观坝3处,重力墙护岸0.95公里,贴坡式护岸58公里;三是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抓好县、乡、村三级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县级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工程建设,在2011年底以前,完成鸭子嘴、柔远川、小西沟、柔远东沟、塌泥沟、土门沟、毛沟门、城壕川等31条小流域实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防治区面积2515平方公里,涉及15个乡镇,110个行政村。三、存在问题一是城镇特别是县城居民吃水问题日显突出。华池县城现有人口约4万人,供水工程水源有2处,一是东沟王家砭水源;二是鸭儿洼县城调水工程,两处水源年可供水100余万m3,正常年份水源能够满足供水要求,但是随着城市规模不断增加,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悦乐工业园区的不断发展壮大,未来几年县城供水矛盾将会日益突现。二是大型连片的集中供水工程少规模水利几乎为零。我县投资上千万的水利工程只有县城调水工程1处。华池县城调水工程地处华池县悦乐镇境内,距华池县城以南10公里处。工程设计总投资2422.9万元,属小(2)型水库工程。该工程经市发改委2006286号文件批准立项,庆市水发200752号文件对初设进行了批复。核定总投资2281.83万元。建设地点位于悦乐镇鸭儿洼村、柔远镇土坪村。 四、对全县水利工作的建议一是建成大型连片农村饮水集中供水工程。我们规划以县城调水工程为水源,通过泵站扬水解决悦乐周边农村供水问题;对上里塬现有水源进行管网扩张解决上里塬乡,元城川供水问题;以土门沟水库、鸭子嘴水库为水源解决元城川供水问题。二是县城供水我们提出规划。为彻底解决县城今后的供水问题,拟从葫芦河林镇乡梁沟门段调水,规划中的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水源处新建小(一)型水库1座,泵站1座,水处理厂1座,在山庄乡铁匠沟口新建50万m3调蓄池1座,泵站1座。铺设供水管道43km,将水调至县城,规划日调水量1万m3,年调水365万m3,可解决6万人及工业园区的用水问题,估算投资1.3亿元。三是对南梁万亩灌区进行改造,建设一批节水型水利设施,保障农业生产需要。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随着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颁布2011年必将是我县水利事业发展全面丰收的一年,同时也是水利工作极为艰难的一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执行县委的各项政策决定,以水法统领水利各项工作,牢固树立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只争朝夕的发展意识和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在水利建设和管理的进程中奋勇争先,在水利改革和发展的征途上锐意进取,在水利服务和效能建设中争先创优,又好又快地推进我县水利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谢谢大家!一、全县水利工程建设水平和现状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保障。建国以来,全县共建成水库、护岸、人饮、灌溉等工程156处。其中:小(一)型水库4座,小(二)型水库1座,塘坝43座,总库容3000;堤防工程3处,总长13公里,保护耕地面积5000亩,解决县城饮水人口2.9万人,自流灌区及提灌工程77处,泵站扬水工程28处,打小电井1712眼,集雨蓄水窖3198口,发展有效灌溉面积4.14万亩,实灌面积3.6万亩,保灌面积3.3万亩;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人口5.85万人。初步构建了防洪除涝和灌溉工程体系,水利建设与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保障了全县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二、水利工作开展情况1、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初步解决。近年来,我县以解决农村安全饮水为中心工作,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小电井、小水窖、集中供水工程齐头并进,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延伸集中供水管网,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落实管护主体,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建立农村供水水质监测体系,搞好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制定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各项政策,确保土地供应,供水用电执行农业排灌用电价格。由于措施到位,从而保证了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顺利实施。截止2010年底,建成泵站扬水工程30处,引水工程1处,小电井1712眼,水窖3198口,解决了11600户,5.85万人的饮水困难。力争到“十二五”末全面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2、围绕改善民生,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在农田水利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旱涝兼防、综合治理的原则,抓紧抓好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工程”建设,确立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的指导地位,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对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土地整治、扶贫、以工代赈等项目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资金,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统筹安排、各负其责的原则,加快了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目前共建成水库5座,总库容3000m3,自流引水渠道9条,电力提灌站68处,发展农田灌溉面积4.14万亩,实灌面积3.6万亩,保灌面积3.3万亩。3、加大病险水库加固和非山洪灾害体系建设。近年来,在病险水库加固工作中,我们紧紧围绕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发展的意见精神,依靠国家财政对水利建设的扶持力度,积极向上争取资金999万元,完成了土门沟、鸭子咀、太阳坡等三座水库的维修加固,消除了水库安全隐患,恢复了防洪和兴利库容,保证了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山洪灾害治理中,我们始终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编制了华池县山洪灾害预案,印制了山洪灾害防御知识手册、防御常识、明白卡7200份,投资200万元,正在建设覆盖威胁区13个乡镇、27个行政村的预警体系;利用现有办公设备,改造建设机房,会商室及供电系统。通过以上工程的实施建设,增强项目区防灾避灾意识,提高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和水平。4、全力以赴配合县上抓好日常中心工作。近年来,我们除抓好水利建设工作以外,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按照县上的安排部署,积极配合全县抓好南部新区河道治理工程建设,修建重力墙护岸0.95公里,完成了第一水源河道治理工程,投资1497万元,完成林镇大风川景观湖工程建设;严格施工标准,保证工程质量,按时完成了县上安排的各个阶段中心工作和帮乡扶贫任务。三、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1、水资源匮乏,污染严重,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全县水资源总量10834.2m3,其中自产径流量9977.9万m3,人均水资源量为760m3,是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33%,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58.5%;按耕地面积计算,平均每亩占有水资源量116m3,是全国亩均水资源量的6.4%,全省亩均水资源量的18.3%;全县水资源可利用量2393.1万m3,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182 m3,属于严重缺水地区。供水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地表水原先较好,但由于自然灾害和长庆油田超低渗透油藏项目在开采过程中,由于技术力量和设备跟不上去,回注管线年久失修,污油水回收不及时,事故性、人为性管道破裂污染经常发生,污染逐渐加剧,水环境持续恶化,大部分未经处理或不达标的废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或渗入地下,造成严重的水污染。根据庆阳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调查分析,华池境内除二将川及小支河水质达到类水质外,其余四条主河流不同程度受到污染,水质达到类,劣类,污染极期严重,主要超标项目是石油类、六价铬、氯离子、硫酸根、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挥发酚,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等,人畜已无法饮用,对农田灌溉也有很大的影响,乔川、白马、元城及新堡工业园区已出现区域性整体水源紧缺现象。2、水利工程长期处于修补状态改革开发以来,我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为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但是,我县绝大多数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都是依赖于国家项目投资兴建的,由于县上财力有限、农民个人投资困难,加之,在取消“两工”以后,除国家投资的大型水利工程外,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筹措已经成为农田水利建设的瓶颈,多数水利工程年久失修,设施超期限带病运行,工程老化、分化、毁坏严重,使现有的水利工程长期处于修修补补的被动局面,大大降低了这些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和灌溉效益的正常发挥。3、管护责任不明确,管理体制不完善由于管理体制及投资体制的原因,目前我县在农田水利设施在管理、使用、建设等方面也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1)水利工程管理方式严重滞后。近年来,我们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过程中曾尝试过乡村集体管理,以承包、拍卖等各种方式进行管理,均成效不大,管理方与水务部门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关系无法恰当介定,有的虽然明确了权责关系,但在实际操作中合同约定、管理制度形同一纸空文,其根本原因是水位低价运行,入不敷出,无利可图,国家集体拿不出钱,个人没有责任心,不论采取任何形式管理,一旦出现了问题都成了水务部门的事,造成独立难支的局面,近六、七年来,全县丢失的各类电力提灌站变压器就达三十多台。(2)设施老化严重。水利工程经过几十年的运行,有2/3以上的工程进入报废期,加之,管理粗放,建设、管理、使用严重脱节,致使工程老化失修,有的甚至废弃闲置,工程灌溉效益日益衰减,一些老工程年久失修,设备报废,过早的失去了其功能,造成公共资源浪费,直接影响到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3)综合效益无法发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运营,涉及到农村千家万户的利益。干旱季节农民望水心切,争水抢水现象常有发生,丰水季节拒水灌田,泻洪又是一道难题。农田水利工程主要依靠乡镇代管,由于没有专门的基层水管人员,各项管理措施无法落实。往往工程运行出了问题,无人问、无人管、等待观望、等待上级的投资项目。四、今后工作打算1、突出民生水利,着力解决全县人饮、灌溉问题“十二五期间”全县计划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3.78万亩,规划灌区改造建设以元城、悦乐为主,新建、维修67处,其中:新建提灌站13处,维修提灌站49处,维修5处自流灌区的渠首溢流坝;节水灌溉规划实施以南梁万亩灌区为主,新建提灌站12处,喷灌工程10处,可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0.58万亩。新建以管网延伸,集中供水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相结合的办法,再投资1500万元,解决3.6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2、突出县情、乡情,着力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我县城、乡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除了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外,还有水资源浪费的原因。要把节约用水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策略。要以创建节水型城市为目标,大力开展城市节约用水活动。要在科学制定各类用水定额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继续实行计划用水和定额用水以及超计划、超定额加价收费的管理制度。尽快形成节水型经济结构。到2015年,全县城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万元工业产值取水量下降到170立方米。根据“取之于水、用之于水”的原则,对所征收的水资源费请求县财政全额返还,用于水资源管理、保护和建设上来,在“十二五”末,完成节水型示范小区1个、学校4个、单位5个,安装智能水表2549套,更换节能座便器1570套,制作节水宣传牌、制度牌10幅,建50立方米蓄水池一座,总投资385.6万元,受益人口15625人,年节水量4.612万立方米。新建五蛟、南梁乡节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