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马王堆导游词_第1页
湖南马王堆导游词_第2页
湖南马王堆导游词_第3页
湖南马王堆导游词_第4页
湖南马王堆导游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湖南马王堆导游词 马王堆汉墓在湖南省博物馆院内。 1972 年至 1974 年先后在长沙市区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挖掘出土。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带来的湖南马王堆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欢迎参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陈列馆,下面从三个部分给大家进行讲解。 前言 (略 )、照片、模型 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市东部地区原马王堆乡,距市中心约 4 千米。这里地势平坦,地面有土冢两个,它们大小相仿,平地兀起,中间相连,形状颇似马鞍。相传这里是五代时楚王马殷的墓地,故名 “马王堆”。但根据北宋太平寰宇记 长沙县的记载,这里是西汉初年长沙王刘发葬其母程、唐二姬的墓地,号曰“双女冢”。究竟马王堆这座神奇古墓的墓圭人是谁呢 ?在未发掘之前,实为千古之谜。 1971 年底,湖南省军区 366 医院决定在此修建地下病房和仓库。为了配合基建,我们对此进行了考古发堀,这才揭开了这座千年地官的神秘面纱。 (模型 )马王堆汉墓墓坑模型 马王堆共有三座墓,按发现秩序的先后,分别编为一号、二号、三号。其中一号、二号墓东西方向平行并列,三2 / 8 号墓在一号墓南侧。一号墓墓曰呈方形 ,下面为斗形墓坑,是典型的西汉墓葬形式。墓口南北长 19 5 米,东西宽 178米,从封土算有 20 5 米深。自墓口向下有 4 级台阶,墓室北面有一条由地面几乎直达墓底的斜坡墓道。墓中共出土漆本器、纺织品、帛画等各类文物 1800 余件及一具倮存十分完整的女尸。二号墓墓口和中部为圆形,下面 3 米处为方形,由于曾经多次被盗,且白膏泥密封较差,故整个墓葬已严重坍塌,仅残余 200 余件文物。三号墓与一号墓形制相同,因该墓保存得较好,出土了帛书、帛画、简牍、漆木器、纺织品等 1000 多件文物。遗憾的是,该墓尸体已经腐烂,仅残存一具骨架。 经鉴定,墓主人是一个身高约 185 米,年龄 30岁左右的男性。 一号墓填塞物模型 一号墓之所以保存得如此完整,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在墓室底部铺垫 15 厘米厚的白膏泥,棺椁上部及四周填塞厚度约为斗 0 厘米、重 5000 多千克的木炭,再在木炭外面填放米厚的白膏泥,白膏泥之上的填土又每隔半米厚时用夯锤夯实一次。墓中放置木炭主要起防潮、干燥作用,墓中少量水分可以被它吸附。白膏泥的学名叫微晶高岭土,是制造瓷器的原料,它有较强的防渗漏和密闭特性。正由于当时采取了这样的筑墓方式,即深埋密封,该墓的尸体、葬具及大量 随葬器物才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 3 / 8 纪年木牍 三号墓出土的这支纪年木牍上有这样一段文字“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家丞奋移主藏郎中,移藏物一编,书到先质,具奏主藏君。”把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卜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管家奋将随葬品及其一份清单递呈主藏郎中。主藏郎中收到清单后,先后对照实物 唱读和验收,最后将结果启奏主葬君。”在这支给墓主人去阴曹地府开具的“通行证”上,有“十二年二月乙巳朔”的记录。经考证指的是汉文帝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即公元前 168 年 2月 24 日,这就是三号墓墓主人下葬的准 确日期。 第一部分 走进轶侯家 “利苍”玉印 经过考古发掘,我们发现马王堆是西汉初期驮侯家族的墓地。从二号墓出土的“利苍”玉印、“软侯之印” (铜印和“长沙丞相” (铜印 )来看,二号墓墓主人应该是第一代皲侯、长沙国丞相利苍。他生于战圄末年,死于西汉高后二年(公元前 186 年 )。早年利苍曾跟随汉高祖刘邦参加过秦末农民起义、楚汉之争,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汉初他升任长沙圄丞相,极力巩固中央政权,维护祖圄统一大业,据史记和汉书记载,于惠帝二年四月 (公元前193 年 )以功再 封驮侯。 f 社,是地名,在现在的河南省罗山县和光山县之间。食邑为七百户,与陈平、张良等万户侯相4 / 8 比,是个不太大的侯。但是由于利苍处在长沙国的位置独特,所以家族成员生前甘食美服,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死后也得到厚葬。 “妾辛追”印 利苍的夫人葬于一号墓,根据墓中出土的一枚“妾辛追”的印章可以得知她的姓名叫辛追。虽然贵为侯爵夫人,她却经历了早年丧夫、晚年丧子的锥心之痛,于汊文帝后元一年 (公元前 163 年 )左右撒手人寰,死时大约 50 多岁。根据女尸和 T 形帛画上辛追的形象,我们请西安超人雕塑研究院复原了一 个中年驮侯夫人的蜡像,再现了辛追当年的风采。 欢迎大家来到湖南马王堆 !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 x,大家可以叫我小 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位于长沙市东郊浏阳河西岸、长浏公路北侧,距市中心约 4 公里,属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乡 (原属东屯渡乡 )。原为河湾平地中隆起的一个大土堆,据地方志记载为五代时期楚王马殷及其家族的墓地,故名马王堆。堆上东西又各突起土冢一个,其间相距 20 余米。两冢顶部平圆,底部相连,形似马鞍,故也有人称其为马鞍堆。 据出土的“长沙丞相”、“大侯之印”、“利苍”三颗印章,证明是汉初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族的墓地。这三座古5 / 8 墓规模巨大,封土堆高 10 余米,直径 30 米左右。 1972墓葬结构非常宏伟复杂,其中一、三号墓棺椁葬具保存完好。根据漆器款识、封泥、印章等推断,一号墓为利苍之妻,二号墓为利苍本人,三号墓则是利苍之子,三座墓葬的时间相距约 20 多年。一号墓由墓顶至椁室深达20 米。 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 (外椁、中椁、内椁 )、三棺 (外棺、中棺、内棺 ),以及垫木所组成。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塞木炭,厚 30米,约 1 万余斤。木炭外面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厚度达 60米。棺内出土了一具保存 100 多年的完整女尸 (利苍的妻子辛追 ),尸体长 154 厘米,外形完整,全身润泽柔软,部分毛发尚存,部分关节可以弯动,许多软组织比较丰满,柔润而有弹性。古尸内脏器官保持了完整的外形,相对位置基本正常。这是世界上已发现的保存时间最长的一具湿尸。 欢迎大家来到湖南马王堆 !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 x,大家可以叫我小 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马王堆汉墓在湖南省博物馆院内。 1972 年 至 1974 年先后在长沙市区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挖掘出土。一号汉墓出土的女尸,时逾 2100 多年,形体完整,全身润泽,部分关节可以活动,软结蒂组织尚有弹性,几乎与新鲜尸体相6 / 8 似。它既不同于木乃伊,又不同于尸腊和泥炭鞣尸。是一具特殊类型的尸体,是防腐学上的奇迹,震惊世界,吸引不少学者、游人观光。女尸经解剖后,躯体和内脏器官均陈列在一间特殊设计的地下室内。 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对我国的历史和科学研究均有巨大价值,其出土文物异常珍贵。从三号墓中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经考证,比黄帝内经 (成书于春秋战国时 代 )可能还要早,书中记载了 52 种疾病,还提到了 100 多种疾病的名称,共载方 280 多个,所用药物计 240 多个。这是我国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方剂。五十二病方的发现,补充了内经以前的医学内容,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医学遗产。 马王堆三座汉墓共出土珍贵文物 3000 多件,绝大多数保存完好。其中五百多件各种漆器,制作精致,纹饰华丽,光泽如新。珍贵的是一号墓的大量丝织品,保护完好。品种众多,有绢、绮、罗、纱、锦等。有一件素纱禅衣,轻若烟雾,薄如蝉翼,该衣长米,且有长袖,重量仅 49 克,织造技巧之高超,真是天工巧 夺。出土的帛画,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描写当时现实生活的大型作品。还有彩俑、乐器、兵器、印章、帛书等珍品。 一号汉墓的彩绘漆棺,色泽如新,棺面漆绘的流云漫卷,形态诡谲的动物和神怪,体态生动,活灵活现,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三号墓出土的 10 多万字的大批帛书,是不7 / 8 可多得的历史文献资料。帛书的内容涉及古代哲学、历史、和科学技术许多方面。经整理,共有 28 种书籍, 12 万多字。另外还有几册图籍,大部分都是失传的佚书。二号汉墓出土的地形图,其绘制技术及其所标示的位置与现代地图大体近似,先后在美国、日本、波兰等国展出,评 价极高,誉为“惊人的发现”。 马王堆汉墓遗址位于长沙市东郊,距市中心四公里。因传为楚王马殷的墓地,故名马王堆。三座汉墓中,二号墓的是汉初长沙丞相轪侯利苍,一号墓是利苍妻,三号墓是利苍之子。三座墓中以一号墓规模最大,墓坑南北长米,东西宽大米,深 16 米。现在一、二号墓坑已经填塞,三号墓坑经过整理加固,保存下来,并新建了大跨度的顶棚,供人们参观。 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仓及其家属的墓葬。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东郊。长沙为汉长沙国首府临湘县所在地。该墓地曾被讹传为五代十国时楚王马殷的墓地,故称马王 堆 ;又曾被附会为长沙王刘发埋葬其母程、唐二姬的“双女”。湖南省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1972 年发掘了 1 号墓。 1973 至 1974 年初,发掘了 2 号、 3 号墓。 1973 年出版了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据史记和汉书记载,长沙相利仓于汉惠帝二年 (公元前 193)卒。 2 号墓发现“长沙丞相”、“轪侯之印”和“利仓”颗印章,表明该墓的墓主即8 / 8 第一代轪侯利仓本人。 1 号墓发现年约 50 岁左右的女性尸体,墓内又出“妾辛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