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脊柱病变.ppt_第1页
课件:脊柱病变.ppt_第2页
课件:脊柱病变.ppt_第3页
课件:脊柱病变.ppt_第4页
课件:脊柱病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脊柱和椎管内常见疾病影像诊断,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 赵风祥,影像检查方法,X线平片 CT MRI 脊髓造影,正常X线表现(脊柱平片),正位 侧位 斜位,异常X线表现 (脊椎),曲度变化 破坏 边缘增生硬化 良性病变,脊柱结核 边缘无硬化 恶性病变,转移瘤 骨质增生 形态变化:侧弯或后突畸形、骨性强直、椎管和椎间孔扩大、椎体楔变 椎间隙变化:增宽、狭窄,正常CT表现(脊椎),正常腰椎软组织窗CT表现 正常腰椎骨窗CT表现 重建显示SSD及冠、矢状位骨骼情况,异常CT表现(脊椎),椎体及附件:骨破坏、骨折、脱位 椎管 扩大:占位 狭窄:骨性、纤维性 椎间盘:膨出、脱出、髓核游离 脊髓,正常腰椎矢状面T1WI及T2WIMRI表现,正常颈椎MRI T1WI、T2WI矢状面表现,正常腰椎横断位MR T1WI、T2WI表现,异常MRI (脊椎),部位 脊椎 椎管内病变 椎间盘病变,病变性质 炎症 肿瘤 外伤 退变 血管性病变,椎管X线造影正、侧位示正常胸段脊髓蛛网膜下腔的形态,一、脊椎退行性骨关节病 (degeneradve steoanhropathy of spine),生理性老化 慢性劳损 致脊椎关节及椎间盘的退化和损伤,脊椎退行性骨关节病始于椎间盘、椎小关节软骨及韧带的退化变性 椎间盘纤维环增厚失去弹性并向周围膨出 髓核脱水固缩变性 椎间盘退变引起椎小关节韧带松弛、关节囊充血、滑膜增厚 椎小关节软骨磨损坏死,关节软骨下骨增生硬化或出现关节面下的囊 变及小关节半脱位 韧带长期受力增加,导致韧带纤维增生、钙化或骨化 出现椎管、椎间孔及侧隐窝的狭窄和椎体的假性滑脱,病理与临床,影像检查技术要点,X线检查常规选择脊椎正侧位、双斜位,有时加摄功能位(前屈后伸 位)主要了解椎体骨增生、椎间隙改变、椎小关节、钩突关节(颈椎) 及椎间孔的变化。 CT检查显示椎间盘的变性、韧带肥厚或骨化、椎管和椎间孔以及 侧隐窝受压的情况。 MRI检查在矢状面观察椎间盘及椎体终板变性非常敏感。可以直观 地了解椎管内硬膜囊和椎间孔脂肪受压的程度及范围。,影像表现(X线平片检查),曲度变直 椎缘硬化 骨赘形成 椎间隙变窄 椎小关节病 椎体不稳,影像表现(CT检查),椎间盘均匀地向四周膨出,其后缘正中仍保持前凹状态 椎间孔内的脂肪及硬膜囊的前缘有受压现象 纤维环及髓核内可见钙化 黄韧带增厚位于椎板内侧,呈高密度影使侧隐窝变窄 后纵韧带的增厚或骨化位于椎体后缘或椎管前壁,呈圆形或椭圆形致密影 椎小关节面的硬化、囊变、骨赘形成和关节间隙狭窄,影像表现(MR检查),椎间隙变窄。 椎间盘变性显示为T2WI等低信号,正常的层样结构消失。 膨出的椎间盘纤维环呈低信号,对硬膜囊及椎间孔内的脂肪产生压迫。 髓核变性在T2WI上呈低信号。 椎体终板破裂,肉芽组织侵入,椎体内出现长Tl和长T2信号。 椎体终板骨增生硬化,呈长T1和短T2信号。 椎体终板下骨髓内脂肪沉积增多呈短T1和中等T2信号。,二 、椎间盘突出(discherniation),椎间盘突出是指椎间盘的髓核及部分纤维环向周围组织突出,压迫神经根和脊髓所产生的一种病理状态。,病理与临床,椎间盘由纤维环、髓核及软骨终板三部分构成 因年龄及慢性损伤等因素,髓核脱水、变性,纤维环及韧带退变 外伤引起椎间盘内压力增加,纤维环易撕裂,髓核向外突出 以向后外方突出最为常见 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神经根和周围软组织,产生症状 肢体感觉及运动异常,如感觉过敏、迟钝 颈椎或腰部疼痛 四肢无力,举肩不能或间歇性跛行,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局部压痛,影像检查技术要点,X线平片对椎间盘突出仅有提示作用 CT和MRI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影像表现(X线平片表现),X线平片无特异性。下列征象可提示存在椎间盘突出的可能性: 椎间隙不均性狭窄,或前窄后宽。 椎体后下缘骨增生后翘或出现游离骨块。 脊柱生理曲度消失或侧弯。,影像表现(CT表现),CT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各种征象,主要包括: 椎体后缘弧形软组织密度影,向椎管内局限性突出,边缘光滑,形态各异。 突出的髓核碎片多位于硬膜外,呈游离状态,密度高于硬膜囊。 突出的椎间盘钙化,钙化程度不等。 硬膜外脂肪受压,移位或消失。 硬脊膜囊前缘受压移位,严重者脊髓受压,局部椎管狭窄。 椎间盘向侧后方突出可使侧隐窝前后径变窄,压迫神经根并使之后移位。 髓核穿过椎体终板突向椎体,在椎体上下缘、边缘清楚的窝状压迹,称为 Schmor结节,周围反应性骨质硬化。,影像表现(MR表现),椎间盘突出时,髓核突出于纤维环之外,呈半球状、舌状向后方及侧后方突出。 信号强度依髓核变性程度而异,一般呈等T1中长T2信号, 突出的髓核与未突出部分间有一“窄颈”相连。 髓核突出部分与髓核未突出部分分离,突出髓核游离于椎体后方。 硬膜囊、脊髓或神经根受压,与突出的髓核相对应, 受压节段脊髓水肿或缺血表现为等或长T长T2异常信号。 硬膜外静脉丛受压迂曲,在椎间盘后缘与硬膜囊之间可见条状或弧形高信号影。 对椎间盘钙化显示不敏感。,鉴别诊断,硬膜外疤痕:有手术史,疤痕位于硬膜囊与手术部位之间, 其CT值往往低于椎间盘,疤痕组织增强比椎间盘明显。MRI 上疤痕呈长T:中长T:信号影,增强扫描强化明显。 椎管内硬膜外肿瘤:如神经纤维瘤等,可形成类似椎间盘突 出样的肿块。其密度低于椎间盘,强化较为明显。且合并有 椎体及椎小关节骨质破坏,椎间孔扩大。 椎间盘炎:表现为相邻椎体骨质破坏、增生硬化,椎旁软组 织肿胀。MRI显示T1WI低信号及T2WI高信号影。,三、椎管狭窄症(spinalstenosis),椎管狭窄症是指构成椎管的脊椎、软骨和软组织的异常导致椎管的有效容积减少或椎间孔狭窄而表现出的脊髓、神经根或血管受压迫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病理与临床,椎管狭窄可分为先天性及获得性两类 先天性者见于软骨发育不全、粘多糖病及特发性因素引起的骨性椎管狭窄。 后天性椎管狭窄可因退行性病变、外伤、椎体滑脱、手术后、炎症、肿瘤、韧带骨化 或强直性脊柱炎等引起椎骨增生及软组织肥厚所致。 根据狭窄部位分 中心型椎管狭窄 侧隐窝狭窄 神经孔狭窄 颈胸段中心型狭窄表现为脊髓受压症状 腰椎段者引起马尾综合征 侧隐窝和椎间孔狭窄出现神经根受压症状,影像检查技术要点,常规拍摄标准脊柱正侧位片,以便于进行骨性椎管宽径 及前后径的测量。 CT因其避免了重叠,韧带、侧隐窝显示较好,能够更加 准确地测量椎管宽径、前后径、侧隐窝等。,影像表现(X线平片表现),在侧位片上,通过测量椎体后缘至椎板与棘突交界皮质白线间的距离来确立骨性椎管狭窄的诊断。 正常成人颈椎矢状径正常13mm,1013mm为相对狭窄, 18mm,1518mm为相对狭窄,15mm为狭窄。椎管狭窄还受软组织及韧带的影响,除非出现韧带的钙化或骨化,单纯增厚在X线上无法观察。,中心型椎管狭窄:椎体后缘骨赘向椎管内突人 椎间盘突向椎管正中部位 黄韧带或后纵韧带肥厚、骨化 侧隐窝狭窄:椎间盘向侧后方突出 椎小关节尤其是上关节突增生肥大 CT图像上进行径线测量比X线片精确,一般在椎间盘层面进行测量 骨性椎管正常矢状径相同于X线平片 椎弓根间距正常23mm,如果20mm为狭窄 侧隐窝正常前后径5mm,2mm时可诊断为侧隐窝狭窄 椎间孔宽度2mm时可诊断狭窄,影像表现(CT表现),MRI可直接进行横断位、矢状位及冠状位成像,对椎管狭窄 的显示更为直接、可靠。 在显示椎间盘突出、椎管及椎间孔和侧隐窝的狭窄与变形、 硬膜外脂肪受压变形或消失以及蛛网膜下腔变窄闭塞和脊髓 受压等方面明显优于平片或CT。 脊髓受压后可见其移位或变细,严重者可出现缺血坏死或囊 变,表现为脊髓内单发或多节段的等长T1及长T2信号强度。,影像表现(MR表现),四、椎小关节面综合征(facetsyndrome),又称为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为各种原因引起的椎间小关节退行性变。常伴有椎间盘的变性。,2019/4/19,41,可编辑,病理与临床,正常腰椎小关节突的关节面呈矢状方向,以增加其屈伸范围。 一侧椎弓关节面位于冠状位,对侧为斜向者,形成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不对称或旋转 椎小关节滑膜充血、水肿,关节囊松弛,关节腔呈“真空”状 关节软骨及其下方骨质破坏、囊变,关节边缘增生、关节面硬化、关节间隙变窄。 多见于中青年,主要症状为下腰部疼痛,常在前屈后仰状态下症状加重。,影像检查技术要点,腰椎正侧位及双后斜位为基本投照位置。在 正位及斜位上可以清楚显示小关节面的切线 位片,利于观察关节面的异常变化。 CT能更加清晰地显示小关节面细微的变化。,影像学表现(X线平片表现),x线正位片显示两侧关节突形状不对称; 一侧椎小关节间隙清晰,另一侧模糊。 在双斜位片上可以显示出椎小关节面硬化、参 差不齐、关节间隙狭窄及关节面下囊变等创伤 性关节炎的表现。,影像学表现(CT表现),CT扫描或三维重建图像优于X线片所见 可显示椎小关节腔“真空”现象 关节面下囊变及关节囊壁的钙化 对侧隐窝、椎间孔或椎管的变形、狭窄,椎间小关节半脱位或脱位等亦能很好地显示 部分病人可同时伴有椎间盘变性、突出,椎体滑脱及脊椎侧弯等征象,五、椎管内肿瘤,脊髓内肿瘤(15%) 室管膜瘤 星形细胞瘤 脊髓外硬膜下肿瘤(6075%) 神经源性肿瘤 脊膜瘤 硬膜外肿瘤(15%) 淋巴瘤 转移瘤,椎管内肿瘤定位,(一)、髓内肿瘤,髓内肿瘤约占椎管肿瘤的10%15%。以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较常见,室管膜瘤(ependymoma),临床与病理 成人最常见髓内肿瘤,约占60%,起源于中央管室管膜细胞或终丝的室管膜残留 好发于腰骶段、脊髓圆锥、终丝 易囊变、常继发空洞 3070岁,男略多于女,影像学表现,CT:脊髓膨大,密度减低,囊变区密度更低;椎管扩大;肿瘤实性部分中度均匀强化;CTM蛛网膜下腔变窄,闭塞 MRI:脊髓呈梭形肿大,T1WI呈较均匀的等或低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伴有囊变、坏死、出血时信号常不均;肿瘤实体部分明显不均一强化,间变性室管膜细胞瘤(III级),星形细胞瘤(astrocytoma),临床与病理 占髓内肿瘤40%,76%为级,24%为级 颈胸段脊髓最多见,儿童可累及脊髓全长 38%囊变,可合并脊髓空洞 儿童最常见的髓内肿瘤,成人髓内第二位,无性别差异,影像学表现,CT:脊髓增粗,呈等、低或稍高密度;囊变呈更低密度;轻度强化;CTM脊髓增粗,蛛网膜下腔变窄 MRI:脊髓增粗;肿瘤T1信号低于脊髓,T2信号高于脊髓;囊变、出血、空洞使信号不均;肿瘤实体部分依据肿瘤恶性程度不同程度强化,均一或不均,颈髓星形细胞瘤,星形细胞瘤,鉴别诊断,星形细胞瘤 发病年龄轻 颈胸段多见,马尾和终丝少见 范围广泛,空洞少见 室管膜瘤 范围相对局限,常合并广泛空洞 强化明显,(二)、髓外硬膜内肿瘤,神经鞘瘤 神经纤维瘤 脊膜瘤,神经鞘瘤(schwannoma),临床与病理 占椎管内肿瘤29%,起自施万氏细胞 完整包膜,常与脊神经相连,易囊变,少出血、钙化 多位于髓外硬脊膜下,亦可位于硬膜外、硬膜内外,沿扩大的椎间孔向椎管外生长而呈“哑铃形” 2040岁好发,无性别差异 神经根疼痛,肢体麻木,感觉及运动障碍,影像学表现,CT:椎弓根骨质吸收、破坏;椎间孔扩大;密度略高于脊髓;哑铃状;中度强化;CTM患侧蛛网膜下腔增宽,对侧变窄,脊髓受压移位 MRI:T1等或略高信号,T2高信号;明显强化,均一或不均;患侧蛛网膜下腔增宽,对侧变窄,脊髓受压移位,神经鞘瘤(图),神经鞘瘤(图),神经鞘瘤(图),脊膜瘤(spinal meningioma),临床与病理 占椎管内肿瘤25% 好发于胸段(70%),其次为颈段(20%) 肿瘤为实性,表面光滑,包膜完整,有时有钙化,广基与硬脊膜相连 半数位于髓外硬脊膜内、可位于硬脊膜外或硬脊膜内外 3050岁好发,女性略多,影像学表现,CT:最常见于胸段蛛网膜下腔背侧;圆形或卵圆形略高密度肿块;邻近可有骨质增生;中度或明显强化;CTM髓外硬膜下占位 MRI:T1等或略低信号,T2等或略高信号;明显均一强化,可有硬膜尾征;髓外硬膜下占位表现,脊膜瘤(图),六、脊髓外伤(injury of spinal cord),脊髓损伤包括: 脊髓震荡 脊髓挫裂伤 脊髓压迫和横断 椎管内血肿,临床与病理,占全身损伤的0.2%0.5% 脊髓震荡:短暂的脊髓功能抑制,脊髓功能丧失 脊髓挫裂伤 脊髓压迫或横断 椎管内血肿,影像学表现,X线:椎体及附件骨折、脱位、椎管内骨 碎片 CT:骨折; 脊髓震荡,无异常 脊髓挫裂伤,脊髓膨大,密度不均, 点状高密度出血,影像学表现,MRI:脊髓震荡无异常 脊髓挫裂伤:为脊髓膨大,信号不 均 清晰显示脊髓横断的部位、形态及 移位情况,脊髓损伤(图),脊髓挫裂伤及脊髓横断(图),七、椎管内血管畸形,临床与病理 分类: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静 脉畸形、毛细血管扩张症 脊髓压迫及功能障碍,影像学表现,X线:血管造影为诊断金标准 CT:脊髓增粗;表面点状钙化;脊髓内 或表面异常强化血管(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