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复习生物个体的稳态课时分层集训27人体神经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苏教版.docx_第1页
2019版高考生物复习生物个体的稳态课时分层集训27人体神经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苏教版.docx_第2页
2019版高考生物复习生物个体的稳态课时分层集训27人体神经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苏教版.docx_第3页
2019版高考生物复习生物个体的稳态课时分层集训27人体神经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苏教版.docx_第4页
2019版高考生物复习生物个体的稳态课时分层集训27人体神经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苏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集训训(二十七)(建议用时:45分钟)A组基础达标1关于反射与反射弧,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2个神经元完成B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其中枢均位于脊髓C感受器是传入神经纤维的树突,效应器为传出神经纤维的末梢D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C感受器是传入神经末梢及其附属结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2以下关于神经系统结构及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A突触小体是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或树突末端膨大部分,其上的膜构成突触前膜B在一个神经元内兴奋既可由树突经胞体传向轴突,也可由轴突经胞体传向树突C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非条件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中枢神经参与D神经系统某些结构,甚至某些免疫器官也能分泌激素A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的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作突触小体,其上的膜构成突触前膜;在一个神经元内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既可由树突经胞体传向轴突,也可由轴突经胞体传向树突;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非条件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中枢参与;神经系统某些结构如下丘脑,甚至某些免疫器官如胸腺也能分泌激素。3下图所示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在a、c处分别放置电位计,b处给予适宜刺激。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骨骼肌收缩,发生反射活动B骨骼肌不收缩,无反射活动C骨骼肌收缩,并在a、c处均测到电位变化D骨骼肌收缩,a处测到电位变化,c处未测到Db处受到适宜刺激后产生兴奋(神经冲动),沿传出神经纤维到达效应器(骨骼肌),引起骨骼肌收缩,但该过程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故不是反射活动,A、B错;因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单方向的,因此刺激b点,a点能测到电位变化,c点不能,C项错,D项对。4(2017海南高考)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C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D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而不参与体液调节D小脑中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其损伤后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等;下丘脑中不仅含有多种神经中枢,还可以分泌多种激素,因此它不仅参与神经调节也参与体液调节。5.右图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导的示意图,在该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A与递质结合后,受体被分解B膜与膜的融合CATP发生水解,释放能量D膜电位的变化A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到突触前膜,受到刺激后的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会与细胞膜融合,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将兴奋传到突触后膜,递质随之分解,受体不会分解。该过程需要消耗ATP分解所释放出来的能量。6如图是某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处接受适宜的电刺激,b处能测到电位变化Bb处给予适宜刺激,引起的反应不属于反射C能接受各种刺激,引起的反应D图中有三个神经元,a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c处C图示结构是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三个神经元。a处接受适宜的电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到神经中枢,在b处能测到电位变化,A正确;反射是通过整个反射弧完成的,b处给予适宜刺激,引起的反应不属于反射,B正确;感受器接受适宜的刺激才产生兴奋,并不是能接受各种刺激,C错误;图中有三个神经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大于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速度,因为神经细胞之间兴奋的传递需要神经递质的释放、识别等过程,存在时间上的延搁,D正确。7下列有关兴奋传导及其结构基础的叙述,正确的是() 【导学号:41780136】A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可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B神经元树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C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恢复为静息状态时膜内外无电位差D细胞膜内外K、Na均匀分布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A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可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如皮肤中分布有温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在寒冷环境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从而减少皮肤的散热量;神经元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而非树突;已兴奋部位恢复为静息电位时膜电位分布为外正内负,存在电位差;细胞膜外钠离子浓度较高,细胞膜内钾离子浓度较高,Na、K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8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的AB段BC段;图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刺激B处,A、C处可先后检测到膜电位变化B的内容物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中需穿过两层生物膜C兴奋从D到E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刺激C处,肌肉和E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A刺激B处,虽然AB段BC段,但由于兴奋在突触间传递存在突触延搁,所以A、C处可先后检测到膜电位变化,A正确;表示突触间隙,表示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是通过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完成的,没有穿过生物膜,B错误;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即从E到D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错误;C所在的神经元为突触后神经元,刺激C处,肌肉内的线粒体活动增强,但E属于突触前神经元,线粒体活动不明显,D错误。9如图是神经元网络结构示意图,图中神经元、都是兴奋性神经元,且这些神经元兴奋时都可以引起下一级神经元或肌细胞的兴奋。和神经细胞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图中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请回答:(1)给神经元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这是因为刺激使神经元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_进入_,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_结合,导致神经元兴奋。(2)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_(填“能”或“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_。(3)若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C处_(填“能”或“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_。解析(1)给神经元一个适宜刺激后,神经元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神经元兴奋。(2)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而不能反向传递。(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可以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因此若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C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答案(1)神经递质突触间隙特异性受体(2)不能由肌细胞产生的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不能逆向传递(3)能兴奋从A处传到神经元,再传到神经元,故C处能测到膜电位的变化10(2018重庆期末联考)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鼠逃避实验的问题:(1)电刺激小白鼠会使之产生逃避反应,该逃避反应主要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的,该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结构基础是_,完成该逃避反应的效应器是指_。在小白鼠逃避反应中,其体内的神经纤维上神经冲动是_(填“单向”或“双向”)传导的。(2)如图是小白鼠逃避反应过程中,某些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模式图。据图可知:当电刺激小白鼠产生的兴奋从神经元a传来时,神经元a以_方式释放的神经递质神经元e产生兴奋,此时神经元e膜外侧产生的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_(填“相同”或“相反”);若此时,神经元d释放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最终使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打开,引起_(填“阴”或“阳”)离子内流,则会抑制神经元e的兴奋传导。解析(1)小白鼠在遭受电刺激后,通过神经调节迅速逃向安全区,其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其中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小鼠体内的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是单向传导的。(2)神经细胞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兴奋时,膜电位为外负内正,膜外侧产生的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若神经元d释放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最终使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打开,引起阴离子内流,则会抑制神经元e的兴奋传导。答案(1)反射反射弧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单向(2)胞吐相反阴B组能力提升11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1表示该部位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导学号:41780137】图1图2AA点时,K从细胞膜侧到侧移动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有关CBC过程中,大量Na从细胞膜侧到侧DB点时,细胞膜侧电位比侧高D根据糖蛋白可判断为细胞内侧,为细胞外侧。A点时为静息状态,此时,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K通过通道蛋白,不断从内侧向外侧移动,A、B正确。BC膜内外电位逆转的主要原因是Na通道开放,Na大量内流,C正确;B点时的电位差为0,膜两侧的电位相等,D错误。12现象: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后将手缩回;现象: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时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选项比较项目现象现象A反射弧的完整性不完整完整B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可以不要一定需要C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少D与缩手相关的肌细胞数量多少B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的反射弧都是完整的,否则不能完成缩手反应;现象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现象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故B正确;现象中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少,现象中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两现象中与缩手相关的肌细胞数量应相当。13右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黑点()表示神经元胞体,表示神经纤维。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大脑也能产生感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大脑支配肌肉运动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B肌肉受刺激不由自主收缩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C兴奋只能由传递至而不能由传递至D肌肉受到刺激,大脑产生感觉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A由突触处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可知,大脑支配肌肉运动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而不是;肌肉受刺激不由自主收缩表明该过程不经过大脑皮层,是通过脊髓的非条件反射,其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和之间有突触,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只能由传递至而不能由传递至;肌肉受到刺激,大脑产生感觉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14为验证反射弧的组成与作用,某同学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取蛙1只,捣毁该蛙的脑,将其悬挂起来。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如图),观察是否屈腿。洗去H2SO4,再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测量该刺激与屈腿是否同时发生。分离得到该蛙左后肢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用电刺激直接刺激腓肠肌,观察其是否收缩。用电刺激直接刺激上述标本的腓肠肌肌细胞,在坐骨神经上是否能测量到电位变化。(说明:实验条件适宜;实验中的刺激强度足够;屈腿反射属于屈反射)请回答:(1)设计表格,并将预测的实验结果与结果的原因分析填入表中。(2)为了验证屈腿反射的反射中枢所在部位,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写出第项实验思路。解析(1)实验预测结果原因分析发生屈腿反应屈腿反射的反射中枢在脊髓,反射弧完整,可以发生屈腿反应刺激与屈腿不同时发生从刺激到作出反应要经过兴奋的传导与传递,此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刺激与屈腿不同时发生收缩电刺激可以使腓肠肌的肌细胞产生兴奋,引起收缩不能腓肠肌是效应器,兴奋是沿着反射弧的方向单向传递的,不可逆(2)因为实验材料是捣毁脑的脊蛙,若两个实验都没有发生屈腿反应,则屈腿反射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