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监督与管理.doc_第1页
会计信息监督与管理.doc_第2页
会计信息监督与管理.doc_第3页
会计信息监督与管理.doc_第4页
会计信息监督与管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会计信息监督与管理的探讨内容摘要: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后,国民经济进入持续,健康,快速阶段。国内的众多企业面临严峻的竞争形势,同时也存在良好的发展机遇。作为国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的国内大中小型企业集团公司,他们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均GDP的收入与国民综合实力的体现。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状况的综合反映,也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原始信息来源之一。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宏观调控下,集团公司会计信息的监督与管理机制在逐步完善发展的同时,也还存在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监督管理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根源与对策(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会计信息是指在会计处理过程中形成的,及时向使用者提供的有用的真实的经济数据。作为国家宏观调控、企业经营及投资者、债权人进行投资预测、决策的依据,会计信息在真实性这一点上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呈蔓延之势的会计造假虽然能给企业带来一时的蝇头小利,却给国家、社会甚至是企业自身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以2001年美国安然公司的倒闭为例:2001年初,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0强排名榜上,“安然”位列美国第7、全球第16,并被该杂志连续四年评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公司。连续六年排名居于微软、英特尔这些大公司之前,可就在2001年10月16日,“安然”公布其第三季度亏损6.83亿美元;11月,“安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承认,自1997年以来,共虚报利润5.86亿美元。12月2日,“安然”向纽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其申请文件中开列的申请破产保护的资产总额竟高达为468亿美元,它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宗破产案。由于隐瞒亏损和债务,负责其审计、帮助其作弊的全球第五大会计公司安达信会计公司名声扫地,随之破产。安然事件之后,美国从上市公司到中介机构频报丑闻时,我国的证券市场近年也是丑闻连连,从深圳原野、琼民源、郑百文、中天勤的严重会计造假、违规操作,到银广厦虚增7.45亿元利润事件的暴露”全球性的会计造假,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带来了一系列的危害和恶果(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我认为主要是由于:1、企业为追求最大利益,人为制造不真的会计信息 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实现财富、利润的最大化。在这种最大化的诱惑下,一些企业失去了理性,走上了唯利是图的道路。为了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他们甘冒违法的风险,在会计处理过程及提供的经济数据上做手脚,以达到欺蒙国家、社会、投资者的目的。主要表现在:已上市的股份公司为取得配股资格和保持较好的股票交易价格,往往虚报业绩,虚增利润。未上市的股份公司为争取上市,虚列股本,虚报业绩。一些企业为达到上市目的,一方面空挂股本,即公司募集股本额不足5000万元的部分空挂;另一方面虚报业绩,即通过关联方的虚假交易来虚增盈利,欺骗投资者和其他报表使用者。2、企业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必须产权明晰、管理科学,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由于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期,法律、法规尚不完备,加之旧体制的痕迹还没有完全削除,两权分离没有彻底完成,人们观念的改变与经济快速的发展要求还有差距,企业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法人,政企不分的现象依然存在。这种现象尤以国企为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法人一方面代表国家管理企业,维护国家利益;另一方面承担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全部职责,维护本企业利益。这二者往往是难以协调的,从而是利益的天平倾向企业,使企业提供失真会计信息的可能性加大。3、会计政策不透明 美国普华永道咨询公司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一个国家的会计透明度与其金融资本成本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会计透明度越高,其成本越低。对经济发展越有利;反之,会计透明度越低,其资本成本越高,进而阻碍经济的复苏或增长。近几年,我国的会计透明度就曾受到一些国际机构的怀疑,在普华永道发布的一份以35个国家(地区)为对象,就包括腐败、法律、财经政策、会计准则与实务、政治制度调整五大项对不透明指数的评分和排序的调查报告中,我国的不透明指数为87,高居35个国家之首,远远高于不透明指数最低的新加坡(29)和美国(36)。这种不透明诱导了失信失真行为的产生,某些会计准则的空白地带成为孳生虚假财务信息的温床。一段时间以来,利用资产重组、关联方交易、模拟业绩调整等摆弄数字游戏,炫耀“纸上富贵”者纷至沓来。其原因就在于会计政策模糊。4、监督、约束机制不力 监督约束机制是法制、机制、体制三者的结合。约束机制不力,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企业会计和审计人员行为完全受制于企业经营者,根本无法实施政策监督;二是企业财务成果的审验、确认已基本转移到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但受人员力量、业务素质以及机构运行规则等方面的影响,一些社会中介机构未能发挥客观公正的督作用,审验质量差,监证可信程度较低,中介机构“介”而不“中”,为非法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可乘之机;三是现有的一些治假法规、规定处罚过宽,如会计法第45条“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成犯罪的,可以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还应当有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等规定。相对于因造假取得的利润而言,这种造假成本太过于低廉。 5、其他因素 以数字衡量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的好坏,衡量一个人的能力大小,在现在以至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都将是我国包括会计行业、统计行业及一切能与数字挂上钩的行业工作的主要表现形式。而数字出政绩,政绩出官员使少数功利心强,心术不正者制假造假、编制虚假经济、会计数据,以此抬高自己的政治资本。 (三)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要杜绝会计造假,重树投资者信心,笔者以为要在制度、人才、业务素质、道德水准等诸多方面努力。 1、建立全国统一的会计制度,规范会计行为和会计信息标准,增加会计政策透明度 制订制度和准则的人员组成应选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群体;最终确定的会计准则应对为了会计环境的变化有较科学性的和具有一定前瞻性是分析和预测,使会计的发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避免为了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会计产生的影响;对于准则中的某些定义和释义要有精确的分析和解释,如果某一定义和释义可能会有多种理解,则应对各种可能的理解均做详细的阐述,表明各种理解的适用情况,这样就不会给准则的使用者造成误解。在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规定上,尽可能少用“也可”等词语,尽量使同一内容的规定一致。2、监督企业对会计政策和方 法的可选择性 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给予企业较大的会计政策选择权。因此不能限制企业的选择权,而应通过内部审计或一定的监督机制来制约企业钻会计政策可选择性的空子。对于同行业相类似的不同企业,其会计政策的选择性范围应有所限制。 3、会计人员实行统管统派 统管统派是指各级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实行直接管理,即会计人员的组织关系、人事关系等由财政部门负责,工作由财政部门统一安排。目前会计人员从属于企业,受制于企业管理者。在处理守法与理财、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时,很难保持中立。因此,如成立会计结算中心,实行会计统管统派,就能保证会计人员双重职能的实现,保持其相对的独立性,并能有效地遏制会计信息失真势头。 4、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人 切实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独立法人。同时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步伐,建立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并依法组成法人产权的主体,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完善有效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及与职权相适应的责任制度,增强企业内部的约束机制。 5、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a)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外部的会计监督机制; b)加快发展注册会计师制度步伐,建立完善的咨询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 c)加强对注册会计师、注册审计师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注重提高中介机构人员的素质。 6、加大处罚力度,追究虚假记载至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责任 制度的制定仅为其实施提供了依据,关键在于执行。只有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弘扬正气,打击邪气。随着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执法部门做到严格执法,法律就能发挥其治假的威力。 对提供虚假信息或隐瞒重要事实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对于虚假信息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给国家、投资者或其他人利益造成严重损失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一定数额的罚金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7、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者、会计从业人员和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道德品质、职业道德和遵守法律的思想教育。一切造假都是从践踏道德开始的,从造假动机的形成到造假过程的实施,都起始于对道德的背离。职业道德是一个行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配合国家正在进行的依法治理和普法教育,建议加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宣传力度,使企业特别是经营管理者、财会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遵纪守法。明确任何企业个人追求价值最大化的行为都只能在遵纪守法的范围内进行。“经纪人”和财富最大化必须以国家法律作为经济行为的规范或界限。 8、引入民事赔偿制度 民事责任不仅给造假者明确了经济上的赔偿责任,而且通过其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可以有效的迫使造假者退出非法所得;还可以鼓励广大受害者依法诉请赔偿,积极同造假行为做斗争。目前我国对会计信息失真,虚假记载的民事责任只在股票发行和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中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使用范围有限。有必要借鉴他国立法的有益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以适应WTO后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二:对会计信息监督的有关理论分析会计监督是通过立法赋予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可以正当行使的职权,也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中最直接、最主要的监督手段。长期以来人们对它寄于厚望,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但实践中,会计监督作用一直不尽人意。会计改革以来,客观上要求进一步强化会计监督,而事实上会计监督却呈现出低效率、弱化势态。1995年10月26日召开的全国会计工作会议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和解决这一问题的决心。1996年4月19日,国务院又颁发了关于整顿会计工作秩序 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及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并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包括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单位内部监督在内的会计监督体系。保证会计工作依法有序地进行。”随后财政部制定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从1996年6月17日起实施。同时,理论界也就会计监督问题进行了讨论。这些举措无疑对加强会计监督,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乃至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笔者认为,我国会计界对会计监督的认识,还没有把握住其本质和立足点,因而影响了我国会计监督的规范。所以,要彻底改变会计监督不力状态,会计监督理论必须重新思考。 (一)、会计监督的含义: 监督是特定主体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对客体的行为进行监察和督促。监督需要建立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上,没有双方利益的矛盾存在,也就不会产生和存在监督。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凭借经授权的特殊地位和职权,依照特定主体制定的各种合法制度,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综合地、全面地、连续地、及时的监督和督促,以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理法,保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从而达到提高特定主体工作效益的目的。从这一基本含义,可以看出会计监督具有如下特点: (1)会计监督的主体是经授权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经授权”概念,因为监督是一种权力约束机制,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只有经授权才能进行体现授权者意志的会计监督。比如,在企业,企业领导作为授权者,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为了本单位的利益,授予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一定的监督权力后,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其会计管理过程中,必须贯彻领导的意图,实行会计监督。值得注意的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会计监督,不应再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会计监督的授权者也不应再是会计主体所有者或其他外部利害关系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的唯一代表,为了集权控制的需要而赋予会计人员监督职能,结果造成了会计人员的双重身份和在工作过程中的两难境地。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取消会计人员双重身份,实现会计人员回归会计主体。因此,会计监督的授权者,应由所有者转变为会计主体领导。 (2)会计监督的对象是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这里的“特定主体”,就是会计主体,即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这个特定单位可以是企业、事业单位,也可以是个人、家庭,还可以是政府机构。这里的“经济活动过程”既包括着经济活动引起的经济现象,也包括着同这些经济现象相联系的经济关系。至于资金运动,是由会计工作的特点决定的。因为会计的基本工作就是将所有会计对象采用同一种货币作统一尺度进行计量,并把特定主体经济活动过程和财务状况的数据转化为统一货币单位反映的会计信息。 (3)会计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监督,具有综合性、全面性、连续性和及时性。会计监督的综合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物价、税收、财务、工商行政、金融、财政和劳资等各方面经济政策在会计主体的执行情况,最终都将反映在会计上;二是表现在会计监督的价值信息的综合性上。会计监督的全面性是指凡涉及到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事无巨细,大到会计主体长期投资、筹资决策,小到差旅费、办公费报销等都必须进行会计监督。会计监督的连续性,是指会计监督具有稳定性和经常性。它是伴随着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过程而连续不断地进行的,即在实施会计核算的同时也就进行了会计监督。会计监督的及时性,是经授权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经济业务发生的同时需要及时地取得会计信息进行会计反映、监察和监督。 (4)会计监督的依据是特定主体制定的各种合法制度。现在许多人依据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认为会计监督的依据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规章;二是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三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和国务院主管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制定的具体实施办法或补充规定;四是各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制定的单位内部会计制度;五是各单位内部的预算、财务计划、经济计划、业务计划等。其实,这是对会计监督的误解。理由有二:一是特定主体制定的各种合法制度,其基本前提是合法,即特定主体制定的各种制度必须符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这样一来,特定主体制定的各种合法制度本身就包涵了前面所述的三项依据。二是会计监督是单位内部进行自我约束的机制,而国家法律法规包括会计准则,都是对会计主体和会计人员的外部约束。所以,进行会计监督不应片面强调依法,而应该是依据特定主体制定的各种合法制度,包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会计制度、预算、计划等。一切违背了这些合法制度的经济事项,将得不到经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承认。 (5)会计监督目的。会计监督的直接目的是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理性以及保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最终目的是提高特定主体工作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会计监督的内容 由于会计按其报告对象不同可分为财务会计和成本管理会计,所以,会计监督的内容也应该包括财务会计监督和成本管理会计监督两个组成部分。 (1)财务会计监督。财务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凭借经授权的特殊地位和职权,对特定主体财务会计活动进行的监察和督促。其主要特点在于:一是以提供正确、相关、可靠和可比的财务报告为目的;二是以公认会计准则为标准;三是以复式簿记系统为基础;四是坚持以实际交易价格为计量属性。因此,财务会计监督寓于财务会计核算中,核算的过程就是监督的过程,核算的内容就是监督的内容。财务会计监督的具体内容包括: 1.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这是对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实行源头控制的重要环节,是会计基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主要应当抓住两个环节:一是对原始凭证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的监督。对不真实、不合法、不合节约原则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弄虚作假、严重违法的原始凭证,在不予受理的同时,应予以扣留,并及时向单位领导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二是对原始凭证准确性、完整性的监督。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经办人员更正、补充。 2.对会计帐簿的监督。会计账簿是会计主体的重要经济档案,是会计主体系统归纳、积累财务会计核算资料的工具,对于特定范围内划清经济责任、考核经济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会计账簿的监督,主要是要求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当按照合理要求和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和登记会计帐簿;对伪造、变造、故意毁灭会计账簿或者帐外设帐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制止和纠正无效的,应当及时报告,并配合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作出处理。 3.对实物、款项的监督。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当对实物、款项进行监督,督促建立并严格执行财产清查制度。发现帐簿记录与实物、款项不符时,应当按照合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超出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职权范围的,应当立即向本单位领导报告,请求查明原因,作出处理。其目的在于认真执行财产清查制度,分清责任,保护会计主体财产的安全、完整。 4.对财务报告的监督。财务报告是会计主体外部利害关系人进行合理决策、评价管理当局受托经营责任、评估和预测未来现金流动、促进社会资源最佳配置和国家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依据。因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加强对财务报告的监督,以保证财务报告信息的正确、相关、可靠和可比。对指使、强令编造、篡改财务报告行为,应当制止和纠正;制止和纠正无效的,应当及时报告会计主体外部利害关系人,并配合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作出处理。 5.对财务收支的监督。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单位的财务收支实行监督,应当注意抓好以下三点:一是对审批手续不全的财务收支,应当退回,要求补充、更正。二是对违反合法规定的财务收支,应当制止和纠正;制止和纠正无效的,应该向单位领导人提出书面意见请求处理。单位领导人应当在接到书面意见起十日内作出书面决定,并对决定承担责任。三是对严重违反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的财务收支,应当向会计主体利害关系人报告。 6.配合搞好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根据我国的国情,国家政府部门和社会中介组织对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是整顿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各单位必须依法接受财政、审计、金融、税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监督,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报表和其他相关会计资料及有关情况,不得拒绝、隐匿、谎报;按照规定应当委托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的单位,应当委托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并配合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以及有关情况,不得拒绝、隐匿、谎报,不得示意注册会计师出具不当的审计报告。 (2)成本管理会计监督。成本管理会计监督是会计主体内部按照自己的管理标准,对其经济活动过程进行的监督和督促。成本管理会计监督包括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三个部分。即,经授权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在制定预算和计划前应广泛收集各方面相关的信息,并运用科学的预测手段,制定备选方案,供管理当局选择;在预算和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通过连续不断的信息反馈,及时发现执行中与原定目标(或标准)的偏差,立即向管理当局反映,并提出建议;在预算和计划完成后,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根据各种核算资料,分析预算和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发现存在的问题,确定相应的经济责任,并向管理当局提出改进意见。三:对会计信息管理的探讨目前我国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管理混乱,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低,政治素质差。有些企业内控制度不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