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阅读《论语》“忠恕之道“读书报告.doc_第1页
关于阅读《论语》“忠恕之道“读书报告.doc_第2页
关于阅读《论语》“忠恕之道“读书报告.doc_第3页
关于阅读《论语》“忠恕之道“读书报告.doc_第4页
关于阅读《论语》“忠恕之道“读书报告.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百则读书报告关于“忠恕之道”的心得体会引言初次学习论语十则是读小学时候的事了,想起当时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时候,即便对孔子还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但是心里已经对孔子产生敬畏之情。这次的中国教育史,再次拾起论语百则的时候,才发现论语留给后人的不只是孔子与他人的对话,其内地里含有很深刻的意义。并且,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虽然当今有很多人批判儒家学说,但是论语还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的,我想我遇到什么苦难或者困惑的时候,我都会想起一两句论语中的话,勉励自己。由于对此书里面的关于“忠”与“恕”颇为感兴趣,并且之前对“忠恕”并没有很深刻的感想,品读过论语百则后,对“忠恕”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也有了不一样的体会,所以此次读书报告,我主要是针对论语百则里面“忠”与“恕”发表个人读书心得体会。社会、人文、作者背景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人)。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时期。当时养士之风盛行,私学兴起。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内容概括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其中内容十分丰富,包含有关于“学”、“德”、“仁”、“孝”、“君子”、“中庸”等方面内容的阐述,体现孔子的思想。拓展性讨论 “忠恕”是以待自己的态度对待别人,是“仁”的具体运用。俗话说,做事先做人,论语中关于做人的道理有许多,但曾子说其实只有一条:“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现在的世界千变万化,我们心中的准则是“忠恕之道”,唯一不变的是“忠恕之道”。论语全文对于“忠恕之道”的相关阐述不多,但是“忠恕”是儒家文化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孔子治学、立身、教学的原则,是中国儒家思想重要的伦理与哲学范畴。何为“忠”?“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冯大建编 论语百则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p108)孔子从四个方面来教育学生:知识、行动、忠诚、信实。由此可见,“忠”的教育在道德教育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忠”,即对人对事,尽心尽力,全心全意。进而我们可以发现,“忠”并不仅仅表现在对人对事尽心尽力,更是表现在我们要对得起自己,不违背自己内心的道德准则,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就是说,我们要严以律己,对待自己的时候,要严格要求,“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不断提升自我,这样才能消除矛盾,最大程度地实现“忠”。何为“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冯大建编:论语百则,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p195)这句话就是对“恕”最简单最有效的解释。“恕”是伟大的美德之一,只有设身处地地为人着想,以宽容之心待人,才能够实现“恕”。每个人心中都害怕难过,贪婪,嘲讽,欺骗,伤害等经历,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关心,照顾,疼爱,守护,因此每个的情感世界都是相通的,只有将对方的感受等同于自己的感受,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才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与关心。有一句话说得好,别人对待你的态度,取决于你对待他人时的态度。而且,自己没有做的事情,不要苛求别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也不要苛求别人;自己先做楷模,而后引领别人去做。如果每个人都懂得“恕”的价值,那么人们在生活中就能够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营造更和谐的氛围。“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冯大建编:论语百则,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p110)这是“恕”的具体表现之一,人家打扮地干干净净而来,便应当赞成他干净的一面,而不应当死盯着他的过去,也就是说,我们要看到他人进步、优秀的地方,不应只是盯着对方的缺点,不给人以改过自新的机会。然而,在我们生活中,大家总会因为一个人的某个缺点而否决一个人,往往忽略了一个人的优点,这是大家的通病之一啊。这些话语虽然简单,但是其内地里蕴含的道理往往容易为人们所忽略。可见,“恕”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如何“忠”然而,如果我们一心忠诚待人,但是我们总会有被人误会的时候,总会有无人赏识、怀才不遇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坚持的“忠”还有意义吗?“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冯大建编:论语百则,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不用发愁的是,现在社会上没有让你尽忠的职位,真正要发愁的是,你有安身立命的那个本事吗?如果有那个本事,早晚会有你的位子。也不用发愁现在没有人了解你,真正要发愁的是,你有什么资本让别人去了解你。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所以,真正有本事的人,不必担心自己的一片忠诚无人赏识,只要真正做到“忠”,并且自己有本事,定会成功的。如何“恕”?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冯大建编:论语百则,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p171)孔子一直提倡“恕”的精神,但是“恕”并不是无条件,无原则的博爱,而是有一定原则的,这个原则就是“直”,即正直,实事求是的态度。它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如果他人对自己的怨恨是有道理的,那么我们要反思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并且改正自己;另一方面如果他人对自己的怨恨是没道理的,是充满恶意的,就应该采用适当的方式保护自己,不应一味以后退来避免矛盾,一味以善良来感化怨恨。所以可以看出,“恕”并不是无条件的宽容,总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其中正包含着孔子的“中庸”思想啊。的确,我们生活不能够只是一味地退让,不能一味地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困难与敌人,而应以“直”为前提,判断他人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真正履行“恕”。诚然,在我们生活中的确是这样子,我们不能够一味地退让,更不能够一味地宽恕他人,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原则与标准,一旦越过此准则,我们也不会一如既往地对待他人。“忠”“恕”统一 然而,“恕”乃“仁”道之消极表现,宋代朱熹在四书五经中说道“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也就是说我们要全心全意做好自己的事情,是忠;而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推己及人地考虑对方的处境,就是恕。尽己,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积极的方面,推己,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消极方面。两方面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以己之所好恶为基点,推己而及人之所好恶。这种推己及人的方法,就叫“能近取譬”,将心比心,推心置腹,是实行仁德的便捷途径。可见,“忠”、“恕”并非可以割裂开来的,二者是统一的。“吾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已。”可见“忠”与“恕”乃“一”道,只有把“忠”与“恕”统一起来,才能既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又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是孔子的“一以贯之”的仁道。就像在我们生活中,我们既要做到对得起自己,尽心尽力,又要做到宽容待人,即要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忠恕”,才能发挥“忠恕”蕴含的道理。“忠”“恕”关系我无法理解的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为何只是反思自己为人是否不忠呢,为何没有是否不恕呢?难道我们一日三省吾身,只需要问自己是否对人对事,尽心尽力,全心全意就可以了吗?“忠恕”乃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不能够割裂开来,但是,此处并没“为人谋而不恕乎”,而只是“为人谋而不忠乎”,是因为“忠”包含有“恕”的含义吗?那么“忠”与“恕”的实质关系是什么,“忠”包含“恕”?“恕”包含“忠”?“恕”是“忠”的基础?“忠”与“恕”相互统一,不可分割?评价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 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其中所蕴含的许多道理往往容易为大家所忽略,然而当我阅读起论语的时候,会有种醍醐灌顶般的感受,因为论语运用的是平时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并且能够从生活中的例子总结出做人的道理,教育的方法等,因此仔细品读论语时,的确有种幡然大悟的感觉。由于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现代不同,他的教育思想和方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孔子的教育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方式在现代社会仍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可以肯定的是,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永不消退的,因此我们在运用过程中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长避短!结语 论语里面包含的意义实为很深,并非一篇读书报告所能涵盖的,因此我只选取了其中的“忠恕之道”发表个人心得体会。以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