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春市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生物试卷1.一般情况下,下列线粒体DNA和叶绿体DNA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线粒体和叶绿体DNA所控制的性状跟随母本遗传B. 线粒体和叶绿体DNA所控制的性状正反交结果不同C. 线粒体和叶绿体DNA在细胞分裂时随机的分配到子细胞中D. 线粒体和叶绿体DNA控制合成的酶都在细胞质基质中核糖体上合成【答案】D【解析】【分析】1、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只适用于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的遗传。2、线粒体DNA的遗传属于母系遗传,即细胞质遗传。【详解】线粒体和叶绿体DNA属于细胞质中的DNA,受精卵中细胞质中的DNA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故线粒体和叶绿体DNA所控制的性状能通过母系遗传给子代,A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DNA所控制的性状遗传属于细胞质遗传,正反交结果不同,总是和母本保持一致,B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属于半自主性的细胞器,它们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可以完成自主复制,然后在分裂末期随细胞质的分配而随机分配,C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复制的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核糖体,部分酶在自身含有的核糖体上合成,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质遗传,重点考查细胞质遗传的特点,能识记并理解相关内容,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2.下列关于生物学科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采集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B. 可用等距取样法,调查长条形绿化带中某种丛生单子叶杂草的种群密度C. 将盖玻片放置于计数室上,吸取静置酵母菌培养液上层液滴在盖玻片边缘D. 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数量时被捕过动物难以再次捕捉,则导致统计值偏高【答案】D【解析】【分析】1、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2、调查酵母菌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详解】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应去除表层土后利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A错误;长条形绿化带可用等距取样法取样,但一般调查的是双子叶杂草的种群密度,B错误;将盖玻片盖在计数室上后,从盖玻片边缘滴加酵母菌培养液,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酵母菌分布均匀,C错误;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是: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被捕过的动物难以再次捕捉,则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少,则导致统计值偏高,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着重考查了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要求考生掌握估算种群密度的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明确这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能准确判断出调查选项中各种生物的种群密度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魏小胖同学体检,其胃液pH值1.2,医生告诉他这是正常的,这是通过质子泵维持的。质子泵催化1分子的ATP水解所释放出的能量,可驱动1个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和1个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K+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进入胃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K+进出细胞的方式不同,不一定都需要能量B. 质子泵具有ATP水解酶的功能,能够消耗ATPC. 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不同D. 质子泵驱动K+进入细胞与突触后膜兴奋时Na+进入细胞跨膜运输方式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分布:钠离子在细胞外的浓度高于细胞内,钾离子浓度在细胞内高于细胞外,然后结合题意分析,“质子泵催化1分子的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可驱动1个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和1个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说明质子泵参与离子跨膜运输过程需要消耗ATP分子,故质子泵运输离子的过程是主动运输,质子泵具有ATP水解酶的功能。【详解】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需消耗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其方式是主动运输;细胞内K+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其方式是协助扩散,两者不一样,A正确;质子泵能催化ATP的水解,因此具有ATP水解酶的功能,B正确;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需消耗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其方式是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C正确;胃壁细胞上质子泵驱动K+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突触后膜兴奋时Na+进入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需要提取题干的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钠离子在细胞外的浓度高于细胞内,钾离子浓度在细胞内高于细胞外”、“主动运输的特点”,就可以准确的得出答案,这道题的启示就是要将知识点和实例进行有机的结合是将题做正确的前提。4.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A. 剧烈运动NaHCO3发挥作用血浆pH值稳定 B. 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C. 病毒感染人体T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D. 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病毒感染后能引起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并通过浆细胞分泌抗体,清除病毒。外界温度降低后,机体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能维持体温稳定。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增强,无氧呼吸的产物乳酸与血浆中NaHCO3结合形成乳酸钠和碳酸,乳酸钠通过肾脏排出体外,碳酸易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可通过呼吸系统被排出体外。单侧光能导致生长素横向运输,造成分布不均匀。【详解】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增强,无氧呼吸的产物乳酸与血浆中NaHCO3结合形成乳酸钠和碳酸,乳酸钠通过肾脏排出体外,碳酸易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可通过呼吸系统被排出体外,从而维持血浆PH基本稳定,A正确;单侧光照会使尖端的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即向光侧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导致背光侧生长素含量高,促进生长作用强,植物表现为向光生长,B正确;病毒感染后,由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浆细胞分泌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细胞集团和沉淀,进一步被吞噬细胞吞噬,T细胞不能产生抗体,C错误;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皮肤感受器兴奋,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中枢分析综合,再通过传出神经将兴奋传到皮肤、血管、内分泌腺等,最终使机体体温维持相对平衡,D正确。故选C。5.如图为某欧洲皇室家族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3的妻子,和5的丈夫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且该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为1/100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这种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 若5和6近亲婚配,子代患病概率为1/24C. 1与正常女性婚配子代患病概率为1/202D. 1、2、1、2定是杂合子【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系谱图:图中-1号-2表现正常,生了一个患病的-2,并且是女儿患病,父亲表现正常,因此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由分析可知,由-1、-2、II-2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由于-1号-2均为Aa,因此表现型正常的-3和-5的基因型均为1/3AA、2/3Aa;又由于“-4和-6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因此-5和-6的基因型均为2/3AA、1/3Aa,若-5和-6近亲婚配,子代患病概率=1/31/31/4=1/36,B错误;该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为1/10000,则aa的基因型频率为1/10000,a的基因频率为a=1/100,A的基因频率A=99/100,根据遗传平衡定律,AA=9999/10000,Aa=21/10099/100=198/10000,正常人群中AA:Aa=99:2;即正常人群中杂合子Aa所占比例为2/101,-1(Aa)与正常女性婚配子代患病概率为2/1011/4=1/202,C正确;由于II-2为患者,-1、-2、-1、-2均不患病,故它们定是杂合子 Aa,D正确。故选B。【点睛】6.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肿瘤细胞侵入并堵塞淋巴管会导致组织水肿B. 饥饿时肝脏组织处的毛细血管静脉端血糖浓度较低C.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D.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肿瘤细胞侵入并堵塞淋巴管会导致组织液进入淋巴受阻,进而导致组织水肿,A正确;饥饿时肝糖原可以分解形成葡萄糖进入血液,故肝脏组织处的毛细血管静脉端血糖浓度较高,B错误;由分析可知,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C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正确。故选B。7.朱正所在的校生物科技小组进行了如下研究。在适宜的条件下,研究CO2和光照强度对菠菜叶肉光合速率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t2t3时段内,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吸收CO2速率相对值为_。(2)t1t2时段内,光反应速率和暗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是_,两者的因果关系是_。(3)在突然停止光照后约20s内(t6t7时段内),CO2的吸收速率并没有立即下降的原因是_。【答案】 (1). 13 (2). 均增大 (3). 光反应增强导致暗反应增强 (4). 持续光照后,突然停止光照叶肉细胞内仍有少量ATP和H,使暗反应仍可持续一段时间【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是水光解产生H和氧气,同时合成ATP,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与光反应有关的色素和酶;暗反应包括二氧化碳固定和三碳化合物还原两个过程,三碳化合物还原需要消耗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叶绿体基质中含有与暗反应有关的多种酶。2、由题图可知,t1t2段,增加光照强度,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增大,由于光照强度增大,光反应增强,产生的还原氢、ATP多,暗反应过程中三碳化合物还原速度加快,细胞吸收二氧化碳固定形成三碳化合物的速度加快;t2t3时间内,二氧化碳吸收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t3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吸收速率加大,说明该阶段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t4点增大光照强度,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不再增大,说明80%的全日照已经达到光的饱和点;t6点突然黑暗,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并没有立即下降,而是短时间内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是由于光反应产生的还原氢、ATP在黑暗之前有积累,使得暗反应仍然可以持续一段时间。【详解】(1)由题图可知,纵轴表示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因此是净光合作用强度,菠菜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吸收CO2速率表示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由题图可知,细胞呼吸作用强度是4,t2t3时间内净光合作用强度是9,因此菠菜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吸收CO2速率为实际光合速率,相对值为9+4=13。(2)t1点时,光照强度增大,光反应增强,产生的还原氢、ATP增多,导致暗反应反应速率增大。故t1t2时段内,光反应速率和暗反应速率都增大,二者间的关系是光反应增强导致暗反应增强。(3)由于持续光照后,突然停止光照叶肉细胞内仍有少量ATP和H,使暗反应仍可持续一段时间,因此题图中在突然停止光照后约20s内(t6-t7时段内),CO2的吸收速率并没有立即下降。【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与暗反应的物质变化和场所、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关系、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的关系、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等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图信息进行推理、解答问题。8.健康人的胰腺是一种大的复合型消化腺,位于胃的后方,不仅能分泌胰液,还能分泌激素。请回答:(1)据图可知,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方式是_。图中显示的胰腺分泌胰液的反射孤局部结构中,效应器是_。(2)小莫同学为验证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请补充完整。用_(填“高糖”或“低糖”)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培养胰岛B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获取正常的胰岛B细胞。重新配制细胞培养液,加入上述胰岛B细胞并分为甲、乙两组,测定甲、乙两组细胞培养液中的胰岛素。甲组加入适量_乙组加入_。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甲、乙两组细胞培养液中的胰岛素含量并分析。【答案】 (1).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2). 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末梢及胰腺 (3). 高糖 (4). 胰高血糖素 (5). 等量蒸馏水(生理盐水)【解析】【分析】1、胰液分泌的过程是:食物刺激小肠黏膜,使其分泌促胰液素,进入血液作用于胰腺,从而分泌胰液;此过程属于体液调节,当刺激神经时也能促进胰液的分泌,说明胰液的分泌既受神经支配又受体液调节。2、分析图解:表示胰腺分泌液调节的2个途径:神经调节:神经中枢迷走神经传出神经胰腺;激素调节:盐酸小肠粘膜分泌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图中的神经中枢迷走神经传出神经胰腺为神经调节的部分内容,效应器为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末梢及所支配的胰腺。(2)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与血糖浓度有直接关系,故应用高糖培养液培养胰岛B细胞,高糖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对上面得到的胰岛B细胞根据对照原则,设置甲、乙两组。放在同样的环境培养,并测定培养液的胰岛素含量,记录数据。然后甲组加入适量胰高血糖素,乙组加入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甲乙两组胰岛素含量,比较数值变化情况,即可确定胰高血糖素对胰岛素的作用效果。【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神经-体液调节的过程,意在强化学生对神经-体液调节的过程的识记与理解,试题难度一般。9.某块农田,由于废弃很久,已经荒芜且长出灌木。请回答问题:(1)在外界条件基本不变且无人为干扰的情况下,该农田在演替的过程中,即将经历的阶段有_;如果该农田在灌木阶段遭遇一场冻雨,冻死了灌木下的草本植物,但对灌木影响不大,则演替进程_(填“加快”或“基本不变”);但是,_往往会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2)如果图中曲线B、C表示该群落中植物种类数或个体数的变化,则曲线B表示_,曲线A表示该群落所含_的变化。【答案】 (1). 森林阶段(或灌木阶段和森林阶段) (2). 基本不变 (3). 人类活动 (4). 植物个体数的变化 (5). 有机物量(或生物量)【解析】【分析】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演替的结果一般是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详解】(1)该农田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在外界条件基本不变且无人为干扰的情况下,该农田在演替的过程中,即将经历的阶段有灌木阶段和森林阶段。如果该农田在灌木阶段遭遇一场冻雨,冻死了灌木下的草本植物,但对灌木影响不大,由于优势种没受影响,所以演替进程基本不变;但是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2)图中曲线B、C表示该群落中植物种类数或个体数的变化,由于演替过程中物种数量增加,而植物个体数的变化处于动态平衡,故曲线B可表示植物个体数的变化;灌木阶段比草本阶段所含能量多,是因为灌木群落比草本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复杂,具有更强的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或阳光)的能力,因此曲线A表示该群落所含有机物量的变化。【点睛】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10.彩色柿椒由于颜色艳丽,营养丰富,深受家庭主妇的喜爱。它的花易吸引昆虫,为两性花。其果实圆锥形(A)对灯笼形(a)为显性,红色(B)对黄色(b)为显性,辣味(D)对甜味(d)为显性,这三对基因自由组合现有以下4个纯合品种:亲本甲乙丙丁果形灯笼形灯笼形圆锥形圆锥形果色红色黄色红色黄色果味辣味辣味甜味甜味(1)如果乙和丙间行种植,则子代植株基因型有_。(2)取甲()和丙()杂交,但其亲本有l个位点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灯笼形红色辣味的植株,该植株的基因型为_,发生基因突变的亲本是_品种。(3)能否以甲、丁为亲本,通过杂交育种选育出灯笼形黄色甜味的品种,_。为什么?_。【答案】 (1). AABBdd、AaBbDd、aabbDD (2). aaBBDd (3). 丙 (4). 能 (5). 因为F1含有所需基因a、b、d,子一代自交,发生基因重组,F2代能筛选出表现为灯笼形黄色甜味(所需)的类型【解析】【分析】题目涉及3对相对性状,但由于4个亲本都是纯合体,杂交形成的F1最多有3对等位基因,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F1自交产生的F2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情况,对该题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应计算。甲、乙、丙、丁都是纯合体,根据表现型推知其基因型分别是aaBBDD、aabbDD、AABBdd、AAbbdd。【详解】(1)由分析可知,乙的基因型为aabbDD,丙的基因型为AABBdd,二者间行种植,既存在自交,又存在杂交,故子代基因型为AABBdd、AaBbDd、aabbDD。(2)甲的基因型为aaBBDD,丙的基因型为AABBdd,二者杂交的子代基因型为AaBBDd,若子代出现灯笼形红色辣味植株,其基因型应为aaB-D-,说明丙植株提供的花粉含a基因,故为丙植株发生了基因突变,所形成的灯笼形红色辣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Dd。(3)甲的基因型为aaBBDD,丁的基因型为AAbbdd,甲和丁杂交的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Dd,由于F1含有所需基因a、b、d,子一代自交,发生基因重组,F2代能筛选出表现为灯笼形黄色甜味(所需)的类型,所以以甲、丁为亲本,通过杂交育种可选育出灯笼形黄色甜味(aabbdd)的品种。【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11.科学家从羊等食草动物胃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并对其降解纤维素能力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科学家在_平板上,发现以某种菌的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则表明此种菌为纤维素分解菌。(2)科学家培养过程中应保持恒温箱中的温度约为_(填“4”“20”或“35”)。科学家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纤维素分解菌。在实验前,需要使用_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在接种前看,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目的是_。(3)在接种的过程中,需要使用_(填“接种环”或“涂布器”)进行接种。科学家欲将筛选得到的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大量培养,应选用_培养基(填“液体”或“固体”),并以_为唯一碳源,配置此培养基时,_(填“能”或“不能”)使用牛肉膏作为氮源。【答案】 (1). 刚果红培养基 (2). 35 (3). 高压蒸汽灭菌 (4). 检测培养基平板是否无菌 (5). 涂布器 (6). 液体 (7). 纤维素 (8). 不能【解析】【分析】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我们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刚果红可以在细菌菌落形成前倒平板时加入,也可以在菌落形成后加入。若在细菌菌落形成前倒平板时加入刚果红,则所加刚果红要进行灭菌,以防杂菌的侵入,影响纤维素分解菌菌落的形成;若在菌落形成后加入刚果红,则不需要灭菌。【详解】(1)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染料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2)4、20、35三个温度中,35最接近纤维素分解菌的生活环境牛胃的温度,说明该温度有利于该菌的生长繁殖,故培养过程中应保持恒温培养箱中的温度约为35。对培养基灭菌一般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在接种之前,要随机选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3)根据科学家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纤维素分解菌,故在接种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涂布器进行接种。研究人员欲将筛选得到的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大量培养,应选用液体培养基,并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牛肉膏中也含有碳源,因此配置此培养基时,不能使用牛肉膏作为氮源。【点睛】本题考查了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微生物分离与纯化的方法,识记无菌技术的主要内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准确答题。12.某种荧光蛋白(GFP)在紫外光或蓝光激发下会发出绿色荧光,这一特性可用于检测细胞中目的基因的表达。某科研团队将某种病毒的外壳蛋白(L1)基因连接在GFP基因的5末端,获得了L1-GFP融合基因(简称为甲),并将其插入质粒P0,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1,其部分结构和酶切位点的示意图如下,图中E1E4四种限制酶产生的黏性末端各不相同。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推断,该团队在将甲插入质粒P0时,使用了两种限制酶,这两种酶是_。使用这两种酶进行酶切是为了保证_,也是为了保证_。(2)将P1转入体外培养的牛皮肤细胞后,若在该细胞中观察到了绿色荧光,则说明L1基因在牛的皮肤细胞中完成了_和_过程。(3)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