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炳厅长在全省建筑业企业家代表.doc_第1页
李德炳厅长在全省建筑业企业家代表.doc_第2页
李德炳厅长在全省建筑业企业家代表.doc_第3页
李德炳厅长在全省建筑业企业家代表.doc_第4页
李德炳厅长在全省建筑业企业家代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德炳厅长在全省建筑业企业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2009年11月27日)各位企业家,同志们:很高兴参加今天的建筑业企业家座谈会。这两年我省建筑业发展很快,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为了与建筑业的企业家朋友们加强沟通,了解大家在金融危机下的生产经营情况,交流做大做强的经验做法,听取促进湖北建筑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建议。今天与会的都是我们这个行业的精英,为我省建筑业乃至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此,我代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向你们表示衷心地感谢!刚才,部分企业家代表交流了企业成功的经验,对建筑业如何转变竞争策略、实现转型升级作了深入的理性思考。在做大做强湖北建筑业上,大家也提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这将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我们的管理思路,提高和丰富我们的行业服务水平,推动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我听了以后有这么几点感受:第一,湖北建筑业优势非常明显,无论是中字号的企业,还是我们地方企业;无论是立足武汉这个特大城市发展壮大的企业,还是扎根乡村逐步走向城市的民营企业;无论是单一的建筑型企业,还是由多元投资的复合型企业,这些年大家都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在企业发展理念上更新了,在市场的开拓上拓展了,在企业的效益上有了很大的好转。我省建筑业在全国排名第八,整体上有优势,单个来讲,不少企业也有很大优势。第二,在抢抓机遇、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方面,我们建筑业应该说既是受益者,又受到了考验。为什么说是受益者,因为国家拉动内需、加大投资,大量的建筑工程开工,对我们抢占市场提供了先机,所以今年大家都受益了。同时又受到严峻的考验,随着建筑项目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进入建筑市场,省内外的建筑企业相互竞争,这对提高企业素质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第三,在湖北建筑业发展方面,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归纳起来,这么几个问题需要我们下一步研究解决。一是湖北建筑业要发展壮大,在资质管理方面还要进一步研究,要拿出更有利于企业主体发展壮大的措施和办法来;二是在规范招投标秩序方面,要支持我们的企业特别是有竞争实力的企业进入本地市场;三是要优化税收政策和金融信贷政策,支持本地企业做强做大。目前税收政策还不够宽松,金融政策方面还有很多障碍。四是要进一步改善环境,使企业一心一意干工程。而现在有些应该由社会、政府承担的事情,却要我们企业来做,施工环境还不好。五是要支持企业走出去,开拓省外市场或国外市场。要研究支持企业走出去,既能够促进劳务输出,又能够创汇,还能够促进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友谊。六是要加强建筑企业在开拓市场、加强内部管理、提升企业素质等方面经验的总结和推广,树立模式和样板,使企业之间有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能够取长补短,相互得到提高。这六条,对我来说,触动很深,感觉湖北建筑业要发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对于这些问题,属于我们主管部门的,要抓紧整改;属于其他部门,甚至属于更上一层的,我们积极反映,争取把这些问题解决好。当前建筑业不管开拓省内或者省外市场,确切来讲就是市场竞争力的问题,有市场竞争力就绝对有市场。现在,建设工程项目比比皆是,从某种程度讲,建筑企业“遍地是黄金”。因为国家要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这方面的政策是要延续的。因为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拉动、外贸拉动、消费拉动),主要还是投资拉动在起作用。现在,外向型经济大部分都是下降的,因为随着金融危机,一些发达国家搞贸易保护、技术壁垒,使我们的出口大幅度地下降。对于我们这个内需,目前普遍来讲,收入水平还是比较低的,要想很快地消费,很快地上去,通过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见效也是比较慢的,因此唯一能够刺激经济增长的,就是投资。即将要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定明年的调子。对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个基调,我看不会变。中央到地方都会有更多更好的项目,进行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原材料等方面都会加大投入,只要投入就会有建筑市场。现在,我们担心的是好企业揽的活做不完,次一点或差的企业揽不住活,这种可能是存在的。对于我们建筑企业来说,当前不怕没活干,就怕我们自己干不了。所以要分析建筑业形势,国际市场形势也好,国内市场形势也好,还是自身形势也好,如果能抓紧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我们就能在市场上有用武之地。在这次金融危机面前,我们建筑企业只能够发展壮大。如果说市场上有点波动的话,就是说国家投资或者整个社会投资相对减弱,要倒闭、要跨台的也是那些素质不高、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好企业、素质高的企业也可能越做越强、越做越大。这是我的一个分析判断。这里,我就做大做强湖北建筑业问题,讲几点意见。一、要充分认识建筑业的经济社会地位,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湖北建筑业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当前应对金融危机,全省上下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建筑业更是发挥了积极作用。产业规模不断发展。2007年,我省六大支柱产业中汽车、钢铁、石化三大产业过千亿,2008年电子信息、食品又成为新的过千亿产业。而我省建筑业2004年就突破千亿产值,2007年又跃进2000亿台阶,2008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完成2598亿元,实现增加值633.4亿元,占全省GDP的6%。2009年1-3季度全省建筑业总产值完成2094亿,比去年同期增长31.98%,建筑业增加值达到509.83亿元,同比增长22.3%,增幅高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7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可完成建筑业产值3000亿。产业队伍不断壮大。我省现有建筑业企业7375家,从业人员约180万,年上缴税收100亿。2008年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247.9万人,占全省劳务总人数的16.9%;劳务收入191.7亿元,占全省劳务总收入的18.3%,解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建筑业和建筑劳务输出已成为部分地区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今年9月25日,“2009湖北企业100强”名单发布,湖北百强企业中有建筑企业16家,占16%,仅次于制造业和商业,而中国500强中建筑企业仅占6.4%,充分体现了我省建筑企业正在异军突起,在全省经济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这16家龙头建筑企业的产值就达到1,346.46亿,纳税49.34亿,从业人数17.86万人。除中建三局、中铁十一局等中央驻鄂建筑企业表现突出外,我省新八、山河等一批民营骨干建筑企业也在迅速发展壮大。尤其值得钦佩的是葛洲坝集团、中建三局、武建集团、新八建、山河集团、武汉市政等企业在带动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还在四川抗震救灾以及灾后重建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体现出企业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也大大提升了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新八建设集团创立以来,一直以“努力做中国最有爱心的建筑企业”为己任, 累计向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捐赠达6000多万元。行业地位不断提升。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为社会经济发展,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建筑业的发展极为重视。为加强行业管理,去年六月成立了湖北省建筑工程管理局,这是我省建筑工程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也是省委、省政府为推动我省建筑业快速发展做出的重要决策。罗清泉书记、李鸿忠省长多次过问我省建筑业发展的有关情况,并且亲自到一些建筑企业调研,指导企业改革与发展,李宪生常务副省长今年还特别要求我省要制定建筑业的产业发展规划,目前湖北建筑业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正待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分管住房和城乡建设的田承忠副省长多次在会议讲话中对我省建筑业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一些建筑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当选为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这一方面是人民和社会的认同,同时也是我们全省建筑行业的光荣和自豪,我们要认清形势,增强责任感,通过不同的渠道共同宣传建筑业的成就,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建筑业,为各级政府制定扶持政策建言献策,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让建筑业为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二、切实把握建筑业面临的重要发展机遇,进一步增强发展信心08年以来,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加剧,带来市场投资信心不足、建筑需求疲软和地方财政困难,房建市场有所萎缩,建筑业企业融资困难,对我省建筑行业的发展造成一定冲击。但随着中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随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推进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和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启动,境外产业向中国转移和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特别是国家应对金融危机,实施了扩内需、保增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举措,我省建筑业发展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一方面,金融危机暴发后,湖北是全国扩大内需措施到位较快、投资规模增长较大的省份之一。今年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扩内需、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克难奋进,全省经济运行稳健、后劲增强,稳定向好的态势初步显现。今年前八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6%,2009年是我省自改革开放以来项目和投资最多、最集中的一年。固定资产投资的40%以上要靠建筑业来完成,据统计局提供数据,今年上半年全省新签合同额5336亿,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6.7%。全省建筑企业要及时掌握各地投资动态,跟踪重点工程项目。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工作已全面启动,武汉黄石段、宜昌荆州段两个重点区段开放开发率先推进、先行突破,仅武汉新港已确定的个建设项目,总投资就有100亿元。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已获中央投资770亿元,有81个(类)重大项目列入国家和省财政资金支持的范围。目前鄂西圈投资主要集中在交通,比如,三峡翻坝公路、重庆至利川铁路恩施段、荆岳长江公路大桥、神农架机场等,这些项目共有16个,总投资1273亿元,占鄂西圈全部重大项目总投资的八成以上。武汉为龙头的8+1武汉城市圈建设中也有不少机遇,包括产业转移所带来的旧厂区改造和异地新厂区建设项目;为推进城市加快融合而进行的新区建设项目;区域构建所需要的快速轨道、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我省建筑业企业要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各级建管部门也要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加强产业经济运行分析,指导大中型骨干企业盯紧国家和我省出台的经济刺激措施,及时跟踪铁路、公路、港口、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省内各级政府投资的各类建设项目,研究对策,帮助本地企业疏通信息渠道,想方设法让本地企业能够更多地参与项目施工。在机遇面前,一些优势还不明显的建筑企业,要甘愿当好配角,通过联合协作等方式,承接我省强势建筑业企业的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以借力发展,壮大实力,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国家出台扩大内需十项政策,并投入4万亿实施项目建设,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空前,众多农村医疗卫生、文化教育设施以及关乎民生的安居房建设量大面广,环境保护项目大量上马。经济刺激计划和逐步回暖的整体经济形势为建筑业提供了一个发展的舞台,而我省部分建筑业企业一直面临着施工能力过剩和施工任务不足的压力,同时外地进入我省的建筑企业实力越来越强,挤压了我省市场份额,面对“僧多粥少”的本地建筑市场, 我省建筑业只有走出去才有更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企业家要牢固树立“走出去”和“眼睛向外”的经营理念,不但要守住本地市场,而且要敢于走出去亮剑,善于走出去闯关。有关部门也要积极为建筑企业承揽国外、省外建筑工程提供服务,支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建筑企业不断扩大海内外市场份额。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向好,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很多,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受客观条件限制特别是经济运行规律制约,短期内大幅度扩大内需的难度很大。一些短期政策的效应有可能逐步递减,中长期政策见效尚需时日,经济运行还面临不少新的困难和问题。从建筑业发展趋势看,随着扩大内需项目的逐步到位,刺激政策的影响逐步减弱,建筑业的发展有可能在短时间、在局部受到影响,对此我省建筑业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好应对困难复杂局面的各种准备。但除非出现大的调控,经济刺激政策结束后我国建筑业将不会缺乏新的业务增长点。因为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还远未完成,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建设仍将持续。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国内外的基本建设规模依然很大,建筑业发展仍处在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之中,仍然是一个大有可为、大可发展的一个行业。更重要的是,扩大内需带来的这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的高标准和新技术应用使我省建筑企业迅速成长,积累了大型项目建设经验,为有效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奠定了基础。 三、创新企业发展思路,进一步增强竞争实力在看到我省建筑业取得的成绩和广阔发展前景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省建筑业产业规模和产业集中度与先进省份差距较大,整体实力不强,龙头企业少且企业规模偏小,科研投入不足,经营结构单一、技术装备水平和队伍素质偏低。这些问题不得到有效解决,湖北建筑业是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一)立足长远,确立企业发展规划企业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是很危险的,就像漂浮在汪洋大海的一叶小舟,没有方向和动力,终会被大海所吞没。真正优秀的建筑业企业应该是有长远发展规划的企业。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要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行业环境和发展趋势,修正企业定位。真正的企业家、身为一家企业的法人应该明白,我们的创业、经营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多的是在干一番事业。当然,把企业当事业来做,企业家就必须勇于面对风险和责任。企业领导如果没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没有排除各种困难和阻力的魄力,没有坚韧不跋的毅力,是很难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因为企业的发展总是与问题如影随行,勇敢的面对问题,才有可能去解决问题,企业的发展更象一场持久战,关键不在于你打胜了哪一仗,而是你能笑多久,走多远。作为企业的领军者要抗得住困难与压力,带领企业走向长远。(二)调整结构,顺应建筑市场变化面对扩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带来的市场机遇,我省建筑业要分析自身优势,找准切入点,积极向基础设施和高技术含量工程建设领域拓展,提升整体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国家正在或即将实施的几万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要集中在铁路、公路、市政等方向,对于我省以工民建为主的建筑企业,积极调整发展思路,促进结构优化升级,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抢抓发展机遇的根本举措。本土企业要注重与铁路、水利、交通等部门的沟通,加强与相关专业企业、尤其是央企的联合,特别是加强在公路、铁路、机场、码头等工程项目中的合作,在相关专业领域开展联合投标,使我省以房建为主的建筑企业真正参与到国家急需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去,实现在相关专业领域的联合发展、融合发展。我们各级建设主管部门也要坚持实施“大建筑业”发展战略,引导施工总承包企业向专业领域拓展,支持建筑企业进入基础设施和高技术含量工程建设领域,逐步提升高端建筑市场的专业施工能力。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倒逼机制”,建筑业必须摆脱过去那种粗放型、速度型、数量型的发展模式,迎难而上,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新一轮的发展奠定基础。企业之间应该携手并肩、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抱团出击,形成企业集团。今年九月,中建三局与武船重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船舶工业基地建设、桥梁钢结构工程、拓展海内外市场方面展开全面、深层次合作,他们的合作值得我们广大的建筑企业借鉴。应该看到我省建筑业企业众多,重复分散,产业集中度低,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结构性的低效率,金融危机为企业低成本扩张提供了机会。优势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质和品牌优势,充分发挥特有的资产经营能力、财务控制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以资本和品牌为纽带,以股份制和集团化为方向,按照区域性或专业化要求,整合资源,增资扩股,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增加企业资本总量,组建建筑企业集团,造就一批批品牌企业、一个个领军人物、一支支建筑铁军。(三)创新科技,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长期以来,一些建筑业企业不重视建筑科研的投入,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够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工法和技术专利。仅仅依靠传统的施工技术,难以承接到利润高的大型建设项目,会严重制约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及国内外市场的开拓。由于市场不规范,决定一个项目的承接有可能是机遇,但最终决定企业成败的还是实力,决定企业发展的是创新,决定企业未来的是人才。因此我们湖北广大的建筑业企业一定要加大科技投入,组织力量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依靠工程项目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优势企业还要加快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方式的转变,积极稳妥地采用BT、BOT、BOOT、EPC等建设方式,扩大投资在企业经营中的比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人才是关键。建筑业的企业家们要强化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功,努力构筑建筑业的人才高地,尽快解决各类专业高级人才的匮乏问题,以人才更新迅速改变企业面貌。要放开眼光、着眼长远,站在全省建筑行业的角度来统筹考虑人才的培养问题,不能因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而因噎废食,放弃对人才的培养。(四)打造品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企业的品牌,是企业的形象,是企业的生命力。建筑业企业创品牌、创名牌,一是要质量好,二是要安全,三是要诚信,四是要有社会责任感。第一个是质量。工程质量是建筑业发展的底线,是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同时也是落实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一流的工程质量本身就是最大程度地节约社会资源。希望我们的建筑企业家把提高工程质量当作使命,强化工程质量自律意识,争创优质工程,以质量取信于社会,以质量锻造企业品牌。我们建管部门也要适时调整建筑工程取费定额,为提高工程质量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第二个是安全。安全生产事关职工的利益、社会的安全和谐,事关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建筑企业更要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到高于一切的位置,提高建筑产品质量、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是我们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的要求组织施工,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三个是诚信。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我们讲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实质是要促使工程建设各方主体都能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以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安全生产,节约工程投资,提高投资效益。我省的建筑施工企业要自觉维护湖北建筑业的形象,不论在本地还是在外地承接工程业务,一定要自觉遵守法定建设秩序,一定要严格执行规范标准。客观地说,诚信机制的建立是个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达成共识,共同努力,不是一两个企业的个体行为可以完成的。但是作为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自觉地将诚信建设放在企业建设的第一位,对诚信机制的建立将起到有益的促进,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第四个是社会责任感。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的农民工就业数量多,建筑业的劳务工资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建筑企业要切实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关爱民工,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努力建立和谐的用工关系。四、不断优化行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服务效能建筑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在带动相关产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重要保障,在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