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技术是一把双刃剑.docx_第1页
纳米技术是一把双刃剑.docx_第2页
纳米技术是一把双刃剑.docx_第3页
纳米技术是一把双刃剑.docx_第4页
纳米技术是一把双刃剑.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纳米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纳米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世界经理人周刊 ( 日期:2004-04-21 ) 【ICXO.com编者按】 美国化学学会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纳米技术领域的重要原料,发现于1985年的碳巴基球,会对鱼的大脑产生大范围的破坏,这是研究人员首次找到纳米微粒可能给水生物种造成毒副作用的证据,从而对人造纳米材料可能带来的健康和环境危害提出了质疑。近日,美国化学学会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纳米技术领域的重要原料发现于1985年的碳巴基球会对鱼的大脑产生大范围的破坏,这是研究人员首次找到纳米微粒可能给水生物种造成毒副作用的证据,从而对人造纳米材料可能带来的健康和环境危害提出了质疑。此项研究在美国挑起了新一轮纳米技术利弊之争。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纳米科技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光学、医药、生物半导体、信息通讯等领域。美国科学院已将信息、生物、纳米作为科研三大支柱,我国在纳米技术研究方面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增加在该领域研究的投资,并在这个孕育着巨大商机的领域中抢夺先机。纳米技术太神奇纳米材料与纳米科技问世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1990年的一天,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举办的科技展览会开幕之前,当与会的科学家们进入展览大厅时,忽然间被一个小东西所吸引只见这个仅有跳蚤般大小的东西从眼前光滑的地板上一溜滑过去,科学家们在展览会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才捉住这个不速之客纳米机器人。令人惊奇的是,就是这么个小不点儿,竟然五脏俱全:其“身体”由许多齿轮等零件、涡轮机和微型电脑组成,零部件小得竟如空气中飘浮的尘埃,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方可看清其真面目。就在这一年,美国成功地举行了首届纳米科学技术大会,正式创办纳米技术杂志。这一切向全世界宣告:纳米技术、纳米机械诞生了!纳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是1米的10亿分之一,大约是10个原子并列的宽度。纳米科技就是一门以0.1100纳米这样的尺寸为研究对象的前沿学科,它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示了一个可见的原子、分子世界,它的最终目标是直接以原子和分子来构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当物质颗粒小到纳米量级后,这种物质就被称为纳米材料。纳米材料会表现出常规粗晶粒材料所不具备的差异特性和反常特性。比如,原本物质不可能具有的性能,小颗粒具有了;本来不导电的物质,导电了;本来不发光的,发光了;本来不具有磁性的,具有磁性了,变化是很神奇的。科学家正是利用这种神奇的变化再结合自己的创造力,做出了很多非常有用的东西。比如,把氧化硅粉碎到纳米状态,再烧结成陶瓷,纳米陶瓷是有塑性的,摔不碎,做餐具非常适合。添加了氧化锌纳米颗粒的防晒剂会变得更加轻薄透明柔滑。经过纳米材料处理后的裤子,棉纤维表面会形成一层由数十亿绒毛构成的气垫,不仅抗皱而且防污。柯达公司开发了一种数码相机,这种数码相机的显示屏更加明亮而且省电,因为这种显示屏采用了一种基于碳的新型分子。去年,纳米研究成果更是层出不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以色列研究人员利用生物的自组装技术和碳纳米管电子特性,首次在DNA上制造出纳米晶体管,证明生物技术可以制造无机物器件。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纳米科技成果走进百姓生活。比如,一种在普通塑料树脂中掺入了纳米级稀土粉末的“转光农膜”被用作蔬菜大篷的顶。有了这层透明屋顶,太阳光中的部分紫外线、红绿光就能转换成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红光和蓝光。多了些许能量,农作物自然长得又快又壮。还有一种“纳米鼻”,能检测出糖尿病人呼气中特有的丙酮气体。只要呼气中含有百万分之一的丙酮,“纳米鼻”立刻会“报警”。可以设想,有了这个好帮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大面积普查和家庭自检就不成问题了。纳米技术安全问题然而,在为纳米研究热潮喝彩的同时,纳米物质应用的安全性也成为那些对纳米研究持谨慎态度的研究人员所关注的问题。纳米技术研究因此成为人类历史上首次能够在技术成熟并形成产业之前,就有机会清楚地了解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影响的一项新课题。尽管对于纳米材料安全性的研究还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但纳米研究已不断遇到警示性“黄灯”。据1月9日自然杂志网络版介绍,美国纽约罗切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在实验鼠身上完成的实验显示,直径为35纳米的碳纳米粒子被老鼠呼吸进身体后,能够迅速出现在大脑中处理嗅觉的区域即嗅球内,并不断堆积起来。他们相信碳纳米粒子是同“捕捉”香味并将信号传送给嗅球的大脑细胞一道进入大脑的。美国赖斯大学生物和环境纳米技术中心主任维基考尔文引用了两条需要重视纳米材料的理由:一是纳米材料甚小,他们可能会进入人体中那些大颗粒材料所不能抵达的区域,如正常细胞;二是在纳米量级,材料的性质会有不同的表现。目前研究人员还不知道如何将纳米材料从人体中清除,也不知道它们会不会在人体中降解或堆积。以鱼为对象的研究已经初步显示碳巴基球会损害脂细胞脑部组织最普遍的形式。碳巴基球是人造纳米材料,人们一直在研究其在高级电脑处理器、润滑剂、燃料电池和药物传输系统等方面的作用。但美国化学学会近日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碳巴基球会对鱼的大脑产生大范围的破坏,会改变黑鲈鱼幼苗的肝脏细胞的基因。纽约罗切斯特大学的研究者还发现,大多数在含有直径为20纳米的“特氟龙”塑料(聚四氟乙烯)颗粒的空气中生活15分钟的实验鼠会在随后4小时内死亡,而暴露在含直径120纳米颗粒的空气中的对照组则安然无恙。是福是祸,10年以后回答你在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科技发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有义务去了解科技发展的新动态,明白它们对于我们自身有什么利弊。然而,纳米技术对环境和健康有没有影响,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是知之甚少。一些激进的环保组织呼吁在各种新型纳米材料对环境影响进行充分评估之前,不要把纳米材料应用于商品。绿色和平组织还警告说,目前世界各国在实验室中竞相开发的各种纳米材料,最终可能形成一系列难以生物降解的新型污染物。应当说,绿色和平组织的担忧并非全无道理。石油化工业的产品塑料以及塑料薄膜曾经被认为是能够改善人类生活的新材料,而塑料制品对于环境的影响则是在塑料制品大规模生产并普及应用多年以后才被人类充分认识。现在我们很难评估治理白色污染所需的代价。很多科学家认为对纳米材料环境影响的研究还刚起步,至少还要10年才能回答公众“我们该怎么办”的问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郝郑平研究员也持这样的观点。郝郑平认为,现在关键是要对纳米颗粒与环境,特别是生物系统相互作用的科学原理进行探讨。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著名学者方舟子博士也认为,“科学界在展望新技术的前景时,不要过分乐观,设想得过于美好,要让公众了解到可能的障碍和问题。”看来,树立这样的观念是应该的:及早关注纳米材料的环境影响,将对我们更加有利。相关链接:市场潜力预测专业机构预测,今后10年纳米技术在电子工业中的应用规模将达到3000亿美元。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预计到2015年时,纳米技术在全球创造的价值将达10000亿美元。200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预算方案决定在未来3年中投资23.6亿美元,用于纳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欧盟在2002年至2006年间为纳米技术研究拨款13亿欧元。我国科技部也提出了2010年前我国纳米科技的发展重点,近几年来政府对纳米科研的投入每年上升100,社会投入达30亿元人民币。在亚洲的研究机构据美国技术评论杂志报道,目前在纳米技术研发上居领先地位的亚洲研究机构有: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该所主要研发基于分子水平的生物分析和诊断用快速稳定传感器;日本东京NEC公司,该公司主要研发基于碳纳米管的燃料电池;韩国先进科学技术研究所,该所主要研发探测有毒物质的传感器和芯片;新加坡生物工程和纳米技术研究所,该所主要研发生物传感器,医学移植器官和灵敏的诊断用生物芯片。纳米技术两大瓶颈一是怎样采用有效的方法把材料由大颗粒粉碎到纳米级的颗粒,目前虽有电弧法、等离子法等多种方法,但是效果不好。另一问题是,即使得到了纳米级的颗粒,但在应用过程中颗粒是否还是以纳米形式存在。因纳米颗粒的表面有很强的活性,颗粒和颗粒之间很容易就黏结到了一起,变成了大颗粒,从而失去了纳米的特性。这两大问题制约着纳米技术的发展,是关键所在,目前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通过专家介绍,塑料袋从生产到处理,整个过程都会造成大量资源的耗费,以及地球环境的污染。每个塑料袋的自然分解需要200年以上,会污染周围的土地和水质,全国每年耗费掉的塑料包装袋,它在生产中所消耗的原油超过1000万桶,而处理时要耗费的电量更是大得惊人啊!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人购物用的都是塑料袋,塑料袋虽然给我们很大的方便,可是使用过后又该怎样处理呢?有些人说“丢掉呗!”。又有的同学说,把它收回再利用。还有的同学说把它埋在土里 塑料袋对环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呢?有关资料显示:“不可降解塑料袋不容易分解,一百年都不会腐烂;如果埋在土里,就会破坏土壤的质量;如果把它丢在大海里,鱼儿们一不小心吃了,消化不良,就会死亡”第一,影响农业发展。废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不断累积,会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第二,对动物生存构成威胁。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体中的废塑料制品,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去年青海湖畔有20户牧民共有近千只羊因此致死,经济损失约30多万元。羊喜欢吃塑料袋中夹裹着的油性残留物,却常常连塑料袋一起吃下去了,由于吃下的塑料长时间滞留胃中难以消化,这些羊的胃被挤满了,再也不能吃东西,最后只能被活活饿死。这样的事在动物园、牧区、农村、海洋中屡见不鲜。 第三,废塑料随垃圾填埋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被占用的土地长期得不到恢复,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制品如果将其填埋,200年的时间不降解。 据了解,我们平时使用的塑料袋具有许多危害: 1、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当温度达到65时,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 2、日常使用的塑料袋主要原料是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当人们接触氯乙烯后,就会出现手腕、手指浮肿,皮肤硬化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脾肿大、肝损伤等症。 3、如果掩埋地下,大约200年才能腐烂,会对土壤的酸碱度产生不良影响,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若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甲醛对健康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刺激作用: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甲醛是原浆毒物质,能与蛋白质结合、高浓度吸入时出现呼吸道严重的刺激和水肿、眼刺激、头痛。 b、致敏作用: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坏死,吸入高浓度甲醛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 c、致突变作用:高浓度甲醛还是一种基因毒性物质。实验动物在实验室高浓度吸入的情况下,可引起鼻咽肿瘤。 d、突出表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胸闷、眼痛、嗓子痛、胃纳差、心悸、失眠、体重减轻、记力减退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孕妇长期吸入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死亡,男子长期吸入可导致男子精子畸形、死亡等。)中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消耗木材130万立方米,如果把这些木材锯成普通厚度的木地板,可以铺满3700个足球场。 7)一次性筷子的包装多数都印有高温消毒清洁卫生的字样,但实际中,因为一次性筷子价格低廉,市场占有率大,为了争夺这块市场,很多小企业都采用硫磺熏,双氧水,硫酸钠浸泡,漂白,滑石粉抛光,就是为了降低成本,实际上根本就没有达到卫生消毒的目的,而一次性筷子的外包装聚乙烯模给人民带来的危害就更大了,相信大家没有吃塑料袋的习惯吧,但是这种从生产线下来的东西,在高温下会产生更多的有害成份,会诱发人体产生很多的慢性疾病,怎么卫生啊,所以我劝大家还是不要在用一次性筷子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8)我国每年大约生产450亿双一次性木筷,消耗林木资源近500万立方米(一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仅能制成3000至4000双筷子)我们一年要吃掉2500万棵树。 9)全国每年生产的一次性筷子究竟有多少?据说可以铺满363个天安门广场。而且一次性筷子是杨木、桦木、毛竹的原木加工而成,而不像一般人认为的用边角废料制成。与此同时,我们的人均森林拥有率只排在全球134位。又是一年一度的“315”打假日,从1983年以来,“315”已经度过了27个年头。在这一天消费者终于有机会从弱势群体变成强势群体,借机通过媒体等渠道出口气,有句老话说,有仇的报仇,有冤的报冤。商家每到这个时候,也学的貌似忠良。但是每年只有1天是315,315不应该是解决质量问题的根本之道。就拿建筑五金来说好了,防水材料不防水,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够闹心的吧。 进入3月以来的两场雨雪,让住在北京草桥家园小区的邓女士很闹心:去年楼顶漏水还没有解决好,这可真成了“屋漏偏逢连夜雪”了。 “物业公司来看过了,说很可能是建筑商使用了不能适应零下15低温的劣质复合胎防水卷材造成的。”邓女士气愤地告诉笔者:“听说在北京市丰台区吴家村,还有销售这些劣质防水卷材的一条街。” 邓女士所说的复合胎防水卷材,全名叫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以下简称复合胎),是从2008年起北京市明令禁止在建设工程中使用的一种防水材料。但在毗邻丰台区北重阿尔斯通(北京)公司对面的一长排简易平房内,被明令禁用的复合胎卷材照常在这里买进卖出。正常成本23元/m2的防水材料,这里仅卖5元/m2。一些店主甚至还明目张胆地把这些“禁用材”堆放到门口的大街上。有些销售商更是拍着胸脯说:工地监理检测包你合格。这里,就是邓女士所说的吴家村防水产品一条街。 禁用两年多了,这种复合胎卷材为什么在这个市场上还有销售?这些卷材都销往了哪里?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对这条“防水产品一条街”进行了暗访。 满街都卖“复合胎” 3月9日,零下2的最低气温让来到吴家村的人都裹紧了棉衣,加快了步伐。而在长约1000米的“防水产品一条街”上,林林总总的30多家防水卷材专营店门前,却不时有人驻足询问。横七竖八的招牌上,标示着五花八门的店名:某某公司、某某防水大全、某某防水直销店。每家店面的门脸宽度都不大,大约在25米不等,进深却有1020米。商户们一般是将店面从中一分为二,前面堆放防水卷材样品,后面卧室、厨房、办公室“三合一”。 在一家名为北京某防水工程有限公司的店铺内,所有看似相同的防水卷材外包装上都写着“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字样。一位专业人士介绍,这样写表明防水产品使用的材料是聚酯胎的。以家中楼顶漏水要维修为由,笔者请求店主帮助推荐一个品牌。“就买这种,50元一卷的,每卷10平方米,单价5元/m2,可耐零下5低温。”店主李某懒洋洋地说。当听到笔者要批量订货时,李某马上来了兴致:“实话跟你说,刚才给你介绍的都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复合胎产品,我这里还有单价15元/m2的,是符合国家标准的聚酯胎产品,质量绝对没有问题,包你工地监理检测合格。”笔者追问什么是“复合胎”,李某马上拿过单价5元/m2的卷材试验:“看到吗?像这样能撕开的就是复合胎。” 暗访中,笔者了解到,和李某一样,这里90%以上的店主都以销售复合胎卷材为主。之所以外包装上都写着“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是因为要符合北京市的相关规定,也为了蒙蔽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大多数店家声称这些卷材的厚度大都在3mm左右,耐低温度从零下5到零下18不等,单价从511元/m2不等,保质期都是“5年左右”。 “说是耐零下18低温,实际连零下15都抵挡不了。”一位知情者透露:“那些号称是聚酯胎的卷材,更有明显的造假嫌疑。”一位业内专家给笔者算了一笔账:目前,聚酯胎卷材使用的一种化学制剂SBS改性剂,价格为17000元/吨,以此计算,生产每平方米聚酯胎卷材所用SBS(以3mm计)的成本为8元/m2左右;聚酯长丝无纺布5元/m2以上;优质高标号液态沥青平均按4000元/吨计算,则沥青成本为11元/m2左右,仅这几项成本,平均下来也要23元/m2上下,这还没有计算人工费和管理运营费用。而吴家村许多店主销售的所谓聚酯胎卷材,最高的单价在20元/m2左右,低的单价仅有10元/m2。 北京市建筑建材科学研究院的一位专家在解释“复合胎之所以率先在北京退市”的原因时指出,北京市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多、各类住房建筑面积大,而复合胎卷材却存在着拉力低、抗低温性差、耐久性差等缺陷,已不能满足日益高标准的建筑质量要求。明明知道是“禁用材”,为什么还能堂而皇之地出售?对此,李某解释是“市场需要”,至于销路,北京则主要以个人家用或翻修工程工地,因为这些不需要建筑监理出具检测报告;甚至在一些“有关系”的新建工地也可以暗箱操作。而卖到外省市的量几乎为零。 “北京货”实际“河北造” 暗访中,笔者还看到,许多卷材的外包装粗糙,用纸低劣,有些根本就没有外包装。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卷材外包装要写上:“厂名、地址、商标、生产标记、能否热熔施工、生产日期和批号、检验合格标识、生产许可证号及其标志”等,但在吴家村市场,没有一家卖的产品标识合乎标准的。 在一家名为“湖南某某防水”的店铺内,一名女店员把我带到隔壁一间脏兮兮的、生着煤炉的厨房内看样品。标有“北京建国伟业”字样的防水卷材只买到7.5元/m2。“实话和你说,这些字条是我们自己贴上去的。”这名女店员吞吞吐吐地说。在另一家店铺内,产品外包装写明的生产地是“北京丰台某地”,笔者随即拨通了包装上印制的一个厂家电话。非常有意思的是,接电话的竟然是正和笔者“砍价”的店铺的老板。 已经和笔者打过照面的李某看到笔者又回来“砍价”,并要选用“质量更好、价格更高”的产品时,便连连摆手:“完全没有这个必要,你不要以为价格高质量就好。这么跟你说吧,单价25元和单价15元的防水卷材,使用的原材料完全一样,即使是单价5元的材料,一般外行人也看不出来。工程中铺两层也能达到同样效果,当然,如果要质量更好的,我也可以给你从其他大厂调货。” 李某称,位于吴家村的这家店铺,其实也是他自己的工厂在此设的办事处。当问到工厂的地址时,他指指防水卷材,笔者看到外包装上赫然印着:“北京通州某某地”,而且连生产许可证号、北京市建委批准的产品编号都写在上面。 北京市禁用复合胎卷材,并不意味着其他省市都禁用,也不能由此推断企业不准生产复合胎卷材。在一些地区或简易工地,复合胎卷材还是可用的防水材料。据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发布的2009年度中国建筑防水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0年全国复合胎卷材产量仍将达到11600万平方米。 这也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他们因此就在外包装上冒名具备生产资质的企业,甚至北京企业。 一位“实话实说”的河北籍店员告诉笔者,这些所谓的“北京生产”,实际上都是“河北造”。即使真正“北京货”,使用的原材料90%也都是从河北省过来的。这位店员说,2008年以前,一些生产商从河北拉来原料,在北京郊区一些地方生产;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这些小厂遭到了“剿灭”,于是很多人又在河北境内生产,并在产品包装上印上“北京某某生产地”,再运到北京防水材料集散市场或郊区建材市场进行销售,吴家村就是其中之一。 “水货”危害隐患大 流入市场上的这些不合格防水卷材,也给消费者带来了许多麻烦,甚至是痛苦。 和邓女士一样,赵先生也是这些劣质卷材的受害者。楼上邻居卫生间常年漏水,渗入到自己家中,致使几百元一平米的木地板一直发霉;家住北京奥运村的王女士,车库则常年湿漉漉的。去年深圳市桃源村三期业主、黑龙江大庆某小区的“漏水门”事件,都是由于使用不达标防水卷材引起的。据统计,防水卷材投诉也因此成为近两年的热点。 由于防水层一般是“隐蔽”工程,即使是通过一般的闭水实验也很难鉴别整体质量和耐久年限。因此,一些不良分子就相互勾结,以次充好,以“一年不漏就OK”的潜规则糊弄消费者。 3月11日,笔者在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的网站上,找到了北京市建设工程禁止和限制使用建筑材料及施工工艺目录(2007年版),该目录明确规定:对于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自2007年10月1日停止设计,2008年1月1日起禁止使用。同时,该目录也规定了“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其他防水卷材”将作为复合胎卷材的替代产品使用。这些防水材料,可以抵抗零下20到零下25严冬,各项技术指标均高于复合胎卷材。 吴家村的商户们明明知道这些规定,而且许多性能优良的替代产品已经上市,但他们却视而不见,仍然顶风大卖“禁用材”。“在这里十多年了,我也没说我卖的是合格产品,遇到管理部门来检查,我就说是不上北京市新建工地的产品,或者是只卖给外省市客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李某大谈自己的经营之道。 对此,北京建筑建材科学研究院的一位专家表示担忧:2010年,全国建筑防水材料合计用量将达到101100万平方米,单就北京市来说,单是计划竣工和将新开工建设各类住房就达16.8万套,这些工程用到的防水卷材以亿元为单位计量,如果任由这样的“水货”市场发展下去,不仅会给建筑工程质量带来隐患,对工程质量监管带来一定难度,而且也可能会由此滋生腐败。玻璃棉是指自然界中以纤维形式存在的、具有商业价值的链状硅酸盐,作为非金属材料,由于它具有耐热、保温、耐磨、电绝缘以及耐化学腐蚀等优良的性能被各个领域广泛应用。 玻璃棉的危害主要是长期吸入玻璃棉尘可导致玻璃棉沉着病。玻璃棉沉着病患者的临床改变待征是支气管内膜炎和肺气肿,导致玻璃棉肺。 虽然玻璃棉的用途广泛、价格低廉,但因其危害严重,存在着致癌问题,部分发达国家对玻璃棉的使用进行了严格限制,当前大力提倡使用玻璃棉替代品,我国也早已开始玻璃棉替代品的生产使用、危害及防护措施研究。 玻璃棉替代品生产和应用发展很快,目前已知有150多种,但最常用的有:玻璃棉、岩棉、渣棉及漂白土纤维、绿坡石、海泡石等,由于其仍具有生物活性和致病力,已受到重视。 岩棉(ROCK WOOL)是以精选玄武岩或辉绿岩为主要原料,加一定比例的矿渣,经高温熔融制成的人造无机纤维,深加工制成岩棉板、岩棉管、岩棉毡等系列产品。 玻璃棉是将石灰石、叶腊石、石英砂、硼镁石、萤石等岩石粉碎成粉末,搅拌均匀并配以硫酸钠、芒硝等物质后,在10001500下熔融,通过不同技术(如拉丝、吹丝、离心等)制成的人造无机纤维。 玻璃棉替代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 呼吸系统危害: 接触玻璃棉、岩棉、矿棉的工人均可出现x线胸片改变:即尘肺改变。肺功能测定FVC(用力呼气量)低于正常,但远不如玻璃棉工人严重。对接触玻璃纤维工人肺活检病理检查表明,肺组织内有玻璃纤维尘细胞灶,胶元轻度增生,肺癌、肺脓肿。当接触较低浓度时(2.5根毫升),即使长达20年,工人肺功能改变也不大。接触高浓度玻璃纤维尘的工人,出现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和哮喘发作。自患者肺灌洗液中可检出0.5、O.7m粗的玻璃纤维。 此外,漂白土纤维、绿坡石、海泡石等接触工人胸片显示有不典型的阴影,肺活检有细支气管炎、网状纤维增生、纤维灶等改变。 皮肤危害: 玻璃纤维工人多发生接触性皮炎,但部分工人可以逐渐耐受,称为“硬化现象。对皮肤损害的程度,依纤维直径和表面粗糙性而异,目前公认,纤维直径超过5m,才具有明显刺激作用。接触玻璃纤维、岩棉的工人,有少数人出现皮肤过敏,但迄今未证实这些纤维本身是致敏原。 眼睛及粘膜危害:接触玻璃纤维等工人可患结膜炎和角膜炎,严重者可见角膜混浊和局部脓肿。自患者眼内可以冲洗出直径3m以下的纤维。对患者眼球的病理检查,可见角膜上皮细胞增生,结膜液粘蛋白含量增加,表明是机械性刺激作用。动物实验证实有类似的病理改变。实验表明,当纤维粒径、长短相似时,石棉替代品亦可产生与石棉相近的毒性和致癌性。石棉替代品粉尘对人和动物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损害作用,其生物学活性及病理作用虽不及石棉,但作为石棉代替品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对其危害不容忽视。石棉替代品的防护措施由于石棉替代品的生物学作用与石棉相似,但其危害严重度远低于石棉,且在人体内的行为、转移、清除与石棉相似,其致癌机理也相仿。致纤维化和致癌效应的产生,都必须以在组织中积累足够数量的纤维为前提。因此,减少接触是防治石棉替代品职业危害的根本对策。主要防护措施有:密闭尘源:主要是生产机械的密闭。整体、局部。通风除尘:在必须敞开处,安装局部排风设备,将纤维粉尘收集后排出。湿式作业:预先将材料湿润,或喷雾洒水,可大大减少粉尘的产生量。个体防护:在其它措施达不到要求或不能采取措施时,佩戴合适的防尘面具、防护服。 据中国市场调研在线了解保鲜膜材料被营养的越来越多,通常人们认为盖上保鲜膜,就能锁住美味。如今,人们对保鲜膜的依赖越来越强,蔬菜、水果、剩菜剩饭,只要盖上它,心里就会踏实很多。但近日,美国的一项研究指出,并不是所有食物都适合用保鲜膜。更多信息请参考中国市场调研在线保鲜膜材料种类及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市场研究表明保鲜膜、保鲜袋是人们常用的一类保鲜食品的塑料包装制品,现在有很多家庭都离不开它们。微波炉食物加热会用上,在冰箱里存放食物同样会用上,人们似乎觉得用了它食品就安全、可靠了。但是,有的时候这保鲜膜、保鲜袋本身就很难让人放心,更何况是用它包裹的食品呢?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绝大部分保鲜膜材料和常用的塑料袋一样,都是以乙烯母料为原材料,根据乙烯母料的不同种类,保鲜膜材料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种是聚乙烯,简称PE,这种材料主要用于食品的包装,我们平常买回来的水果、蔬菜用的这个膜,包括在超市采购回来的半成品都用的是这种材料;第二种是聚氯乙烯,简称PVC,这种材料也可以用于食品包装,但它对人体的安全性有一定的影响;第三种是聚偏二氯乙烯,简称PVDC,主要用于一些熟食、火腿等产品的包装。这三种保鲜膜中,PE和PVDC这两种材料的保鲜膜对人体是安全的,可以放心使用,而PVC保鲜膜含有致癌物质,对人体危害较大,因此,在选购保鲜膜时,应选用PE保鲜膜为好。从物理角度出发,保鲜膜都有适度的透氧性和透湿度,调节被保鲜品周围的氧气含量和水分含量,阻隔空气中的灰尘,从而延长食品的保鲜期。因此,不同食品选用不同的保鲜膜是必要的。现在市场上的保鲜膜材料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保鲜膜,适用于冰箱保鲜;一类是微波炉保鲜膜,既可用于冰箱保鲜,也可用于微波炉。后一种保鲜膜在耐热、无毒性等方面远远优于普通保鲜膜。因此,消费者在使用选择上要特别注意,分项使用。保鲜膜材料应标志氧气透过率、二氧化碳透过率、透湿量及净卷重的公称值;保鲜膜应标志出食品用字样,对于聚乙烯自粘保鲜膜应标有“不能接触带油脂食品”、“不得微波炉加热”、“不得高温使用”等使用警示语。如保鲜膜宣称可微波炉加热使用时,应标志“可微波炉使用”、加热方式及最高耐温温度;标志方式可以是印刷等,可以标志在产品或产品的外包装上。利用有机稠环化合物自组装实现一维组装体,并使用此类一维结构实现单根线的微纳米器件,在近两年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比有机薄膜场效应管,一维的微纳米组装体通常具有单晶结构,该特性使这类器件中没有晶体界面,半导体和栅极接触良好,容易实现高迁移率、高稳定性。相比无机的气相沉积方法,全溶液加工的有机微纳米尺度晶体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廉价易行的溶液加工方法使得大规模大面积加工基于有机微纳米单根线成为可能。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有机所的裴坚、马玉国、齐利民等研究组与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光电材料及器件研究所曹镛院士和王坚教授合作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可溶性具有高度一维组装趋势的噻吩稠环体系。该体系在多种常见有机溶剂中均体现出强烈的一维组装趋势。该化合物在氘代氯仿中的核磁信号随着溶液浓度的升高发生明显向高场位移的现象;吸收发射光谱随着浓度的升高发生了明显的红移,扫描电镜照片也证明该分子从溶液中析出的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