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1.ppt_第1页
课件: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1.ppt_第2页
课件: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1.ppt_第3页
课件: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1.ppt_第4页
课件: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衡阳市中医医院 贺成城,学习目标,能分析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问题和护理措施 说出硬脑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能分析判断颅前窝、中窝、后窝骨折临床特点及脑脊液漏的护理 基本说出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损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概 述,占全身15.2%,仅次于四肢损伤 复合伤存在 致伤、致残率为首位 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和脑损伤,第一节 头皮损伤,分为五层: 皮肤 皮下组织 帽状腱膜 帽状腱膜下 骨膜层,特点,一、头皮损伤,(一)头皮血肿 皮下血肿 帽状腱膜下血肿 骨膜下血肿,分 类,头皮血肿: 皮下血肿:见于产伤和碰伤,小而局限,疼痛明显 帽状腱帽下血肿:暴力所致,血肿易扩散 骨膜下血肿:颅骨骨折出血引起,*,1. 皮下血肿,位于皮层与帽状腱膜间; 血肿不易扩散、范围较局限; 局部肿胀、质软,触之有凹陷感; 张力大,压痛 明显,2. 帽状腱膜下血肿,位于帽状腱膜和骨膜间 血肿易扩展,可蔓延至整个腱膜下层 出血量可多达数百毫升,3. 骨膜下血肿,位于骨膜和颅骨外板间 由于骨膜在颅缝处附着牢固,血肿范围常不超过颅缝,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骨膜下血肿,头皮治疗血肿的处理,小血肿自行吸收(1-2周)24小时内冷敷, 24小时后热敷,忌揉搓。 血肿大(4-6周),分次穿刺抽血加压包扎。,(二)头皮裂伤,【特点】: 头皮血管丰富 出血较严重 抗感染力强,【治疗要点】,加压包扎止血 尽早清创缝合,(三)头皮撕脱伤,头皮受到强烈牵扯,自帽状腱膜下层或骨膜下撕脱 损伤重,出血多,可发生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急救】:,无菌敷料覆盖,加压包扎 撕脱的头皮包好备用 争取在6-8小时内清创再植,【治疗要点】:,血管吻合,头皮再植 植皮,护理措施 1、体位、呼吸道通畅;输液通道建立及镇静药应用。 2、伤口包扎,早期冷敷(24h),大血肿,穿刺抽吸;撕脱伤行清创缝合术,做好术前准备。 3、观察病情变化及伤口情况。正确使用抗菌素和破伤风抗毒素。 4、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焦虑 与头皮撕脱伤致头皮缺损、头发缺失有关 2、潜在并发症:休克、感染,第二节 颅骨骨折,颅骨骨折指颅骨受暴力作用致颅骨结构改变。其临床意义 ,而在于骨折所引起的 ,可合并脑脊液漏、颅内血肿及颅内感染。 按骨折部位分为颅盖骨折和颅底骨折 按骨折形态分为线性骨折和凹陷性骨折 按骨折是否与外界相通可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不在于骨折本身,脑膜、脑、血管、神经损伤,颅骨 颅盖 颅底,1. 线性骨折 2. 凹陷性骨折,一、颅盖骨折,线状骨折,凹陷性骨折,多因强大的间接暴力引起,常为线性骨折,易引起脑脊液漏,常因脑脊液漏而确诊,可分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骨折,二、颅底骨折,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正常情况下,脑室和蛛网膜下腔是一个完全封闭的与外界隔绝的腔隙,而硬脑膜与颅底的骨质结合紧密。一旦发生颅底骨折时,极易把硬脑膜与蛛网膜同时撕裂,使脑脊液外漏。而由于脑脊液外漏时多混合了骨折引起的出血,所以流出的液体是颜色稍淡的血性液体,硬脑膜,颅底,蛛网膜,脑脊液,软脑(脊)膜,颅骨损伤临床表现,(一)颅前窝骨折 脑脊液可流入鼻腔,形成鼻漏;合并出血量大时,由于鼻和口在咽部是相通的,血性脑脊液也可以从口内流出 但颅底骨折时,眼睛是不会流血的。其实颅前窝骨折时,引起的出血是可能流进眼眶内的。但是,由于有皮肤、皮下组织、结膜等软组织的阻挡,血液流进眼眶内,却不会流到眼睛外面。当出血在眼眶周围、眼睑或球结膜下形成淤血斑时,病人的眼睛看起来就像熊猫眼一样,形成了医学上所谓的颅底骨折“熊猫眼征”,(一)颅前窝骨折:,颅骨损伤临床表现,(二)颅中窝骨折 耳出血或脑脊液耳漏、面神经或听神经损伤 (三)颅后窝骨折 骨折累及颞骨岩部后外侧时,多在伤后23日出现乳突部皮下瘀血。骨折累及枕骨基底部时可在伤后数小时出现枕下部肿胀及皮下瘀血;骨折累及枕大孔或岩骨尖后缘,尚可出现个别或全部后组颅神经受累的症状,如声音嘶哑,吞咽困难,(二)颅中窝骨折:,A 、枕部皮下淤血 B 、吞咽、迷走神经损伤 C 、吞咽呛咳及发音异常,(三)颅后窝骨折:,颅底骨折临床表现,多数脑脊液漏能在 左右自行停止。持续四周以上或伴颅内积气经久不消时,应及时手术,两周,三 、 颅骨骨折处理: 1. 线性骨折 无需特殊处理,仅需休息、对症治疗。 2. 凹陷性骨折 如位于脑功能区或大片凹陷骨折需手术治疗。 颅底骨折 重点观察有无脑损伤及处理脑脊液漏、脑神经损伤等合并症,1、要做到早期应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颅内 、要做到床头抬高15-30度 3、禁止用棉球堵塞鼻腔或外耳道 4、禁止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或外耳道 5、禁止用力咳嗽,擤鼻,打喷嚏,屏气 6、禁止经鼻腔插胃管,吸痰,鼻导管给氧 7、禁止做腰穿,“二要五禁”,四、护理评估,1.健康史 2.身体状况 :了解病人目前的症状、体征,判断受伤严重程度。 明确有无脑脊液漏。 了解“CT”检查结果,确定骨折部位和性质,注意有无骨折引起的继发性损伤。 3.心理社会状况,1.疼痛:与头皮创伤和颅骨骨折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 与脑脊液外漏有关。 3.焦虑 与头痛的折磨、脑脊液外漏和脑神经的损伤担忧有关。 3.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颅内压增高、颅内低压综合征。,五 、 护理诊断,六、护理措施-1.防止感染,清除鼻前庭或外耳道内的血迹和污垢,防止液体引流受阻而逆流 于鼻孔处或外耳道口松松放置一消毒干棉球,浸湿后及时更换,并根据浸湿的棉球数估计漏液的多少 擤鼻涕、打喷嚏、用力咳嗽、屏气排便等动作均可增加颅内压,加重脑脊液外漏或引起气颅,所以颅底骨折病人要注意避免上述动作 禁止抠鼻、挖耳,严禁鼻腔吸痰或插胃管、耳鼻滴药、冲洗和填塞等 观察有无脑损伤和颅内感染症状 合理使用药物,六、护理措施-2.促进漏道闭合,保证正确卧位,促进漏口早期闭合有脑脊液外漏时,要维持特定的体位,其目的是借重力作用使脑组织移向颅底硬膜破损处,有助于使局部粘连而封闭漏口。病人要绝对卧床休息,前颅窝骨折且神志清醒者给予半卧位,昏迷者抬高床头30度,患侧卧位;中、后颅窝骨折者卧于患侧。维持特定的体位至停止漏液后3日。绝大部分病人在伤后1周内漏口常能自行愈合。,六、护理措施-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警惕高颅压 密切观察有无继发性脑损伤 一般对于脑外伤病人,护士往往警惕高颅压的症状和体征,而对于低颅压的重视不够,值得注意的是,当大量的脑脊液外漏时,可导致低颅压,病人表现为意识淡漠、头痛、头昏、视力模糊、尿量减少等症状。发生低颅压时,应取平卧位,减少脑脊液流失,同时静脉补液,“二要五禁” 宜“疏”勿“堵”,七、健 康 教 育,告诉病人如何摆放体位,劝告病人勿挖鼻、抠耳,勿用力屏气排便、咳嗽、擤鼻涕或打喷嚏等 颅骨骨折达到骨性愈合需要一定时间:线性骨折,一般成人需25年,小儿需1年。若有颅骨缺损,可在伤后半年左右作颅骨成形术,三、脑损伤病人的护理,包括脑膜、脑组织、脑血管和脑神经的损伤,【分类】,1. 开放性和闭合性脑损伤,闭合伤:脑组织不与外界相通,可能有伤口,但脑膜保持完整 开放伤:脑组织与外界相通,脑膜破损,2. 原发性和继发性脑损伤,原发性脑损伤:指暴力作用时立即发生的脑损伤,如脑震荡、脑挫裂伤 无需开颅手术,预后取决于伤势轻重 继发性脑损伤:伤后一定时间出现的脑受损病变,如脑水肿、颅内血肿 往往需及时开颅手术,预后与处理是否及时、正确有密切关系,一过性的脑功能障碍,无肉眼可见的神经病理改变,显微镜下可见神经组织结构紊乱,【身体评估】:,脑震荡,【诊断要点】:,A 、意识障碍30 分钟 B 、逆行性遗忘 C 、头痛、头晕、失眠、怕噪音等 D 、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脑脊液 无改变,头部CT无阳性发现,脑震荡,【治疗要点】,卧床休息一周 镇静剂,2. 脑挫裂伤,脑实质的损伤,包括脑挫伤、脑裂伤,脑皮质和软脑膜仍保持完整 即为脑挫伤,脑实质破损 断裂 软脑膜亦撕裂 即为脑挫裂伤,【临床表现】,意识障碍:绝大多数在半小时以上 ICP增高:恶心,呕吐,头痛 生命体征改变:BP,P缓慢,R深慢 脑膜刺激症: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 定位症状:偏瘫,失语等,【治疗要点】,一般处理: 静卧、休息,床头抬高1530 保持呼吸道通畅 补液、营养支持 预防感染 对症处理:镇静、止痛、抗癫痫等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治脑水肿: 脱水、激素或过度换气 吸氧、限制液体入量 冬眠低温疗法 促进脑功能恢复: ATP、辅酶A、细胞色素C 手术治疗,3. 颅内血肿,按解剖部位分 硬脑膜外血肿 硬脑膜下血肿 脑内血肿,按血肿形成时间分 特急性血肿3w,血液聚积于硬膜外间隙所致,血肿发生在硬脑膜下腔,出血均来自脑挫裂伤灶,(1)硬脑膜外血肿,血肿位于颅骨与硬脑膜之间,常伴颅骨骨折、头皮可见外伤痕迹 有 “中间清醒期” ICP 升高 肢体瘫痪 (血肿压迫所致的神经局灶症状和体征),【临床特点】:,急性硬膜外血肿CT扫描,(2)硬脑膜下血肿,血肿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临床特点】:,症状类似硬脑膜外血肿 “中间清醒期”不明显 颅内压增高,急性硬膜下血肿CT扫描,(3)脑内血肿,血肿位于脑实质内,3、脑内血肿: 分浅部和深部血肿二种,临床表现以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为主,若血肿位于重要脑功能区,可出现偏瘫、失语等局灶症状,经“CT”确诊后,行手术清除术。,【临床特点】:,意识障碍时间长 ICP明显升高 伤情变化快,易发生脑疝,急性脑内血肿 CT扫描,头颅平片 头颅超声 脑血管造影 脑电图 CT MRI,【辅助检查】:,片了解有无颅骨骨折 CT、MRI 可清楚显示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的部位、范围和程度,颅内血肿的治疗原则,一旦确诊,立即手术,清除血肿,【护理问题】:,意识障碍:与脑损伤、颅内压增高有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不能有效排痰有关。 体温过高:与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伤后进食障碍及高代谢状态有关。 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脑疝、感染、外伤性癫痫、压疮等。,【护理措施】:,(一)急救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妥善处理伤口: 开放性颅脑损伤伤口局部不冲洗、不用药,用无菌纱布保护外露的脑组织,以免受压; 尽早应用抗生素和 3.防治休克 4.做好护理记录,(二)一般护理,体位:抬高床头1530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其他血污 呕吐时将头转向一侧 深昏迷者抬起下颌或放置口咽通气管 短期不能清醒者,及早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加强相应护理,(二)一般护理,营养支持: 早期可采用肠外营养,待肠蠕动恢复后,逐步过渡到肠内营养支持 每日输液量控制在2000ml内 其他基础护理: 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保持四肢关节功能位,每日做四肢活动及肌肉按摩;留置导尿时要定时消毒尿道口;给予缓泻剂防止便秘,禁忌高压灌肠,(三)病情观察,意识: 意识障碍的程度可以反映脑损伤的轻重 意识障碍出现的迟早和有无继续加重,可区别原发性和继发性脑损伤,(三)病情观察,2.瞳孔: 伤后一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瘫痪 提示脑受压或脑疝 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伴深昏迷 脑干损伤或临终表现,(三)病情观察,神经系统体征(锥体束征): 原发性脑损伤受伤当时即刻出现, 且相对平稳 继发性脑损伤伤后逐渐出现,且呈 进行性加重趋势,什么是锥体束?,是下行运动传导束,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两种。因其神经纤维主要起源于大脑皮质的锥体细胞,故称为锥体束。 锥体束在离开大脑皮质后,经内囊和大脑脚至延髓(大部分神经纤维在延髓下段交叉到对侧,而进入脊髓侧柱),终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病损时常出现上运动神经元麻痹(亦称中枢性麻痹或强直性麻痹)及锥体束征等,什么是锥体束征呢?,主要是指大脑皮质中的椎体细胞及其轴突(像触手一样)和脊髓联系的一种网络系统,主要支配四肢及躯干运动。锥体束存在于脊髓外周的表浅部位,因此最容易受个力压迫而受损。在颈椎病时,由于骨刺或髓核等直接压迫而受损。在颈椎通过减少局部血供而出现椎体束症状:先是下肢无力、双腿发紧(如缚绑腿)、抬步沉重,不能离地、步态笨拙及束胸感等症状。医生检查时常可发现肢体反射亢进、踝关节和膝关节阵挛及肌肉萎缩等典型的椎体束症状。,(三)病情观察,生命体征: 先测R、再测P、最后测BP 注意T变化: 伤后即发生高热(中枢性高热) 下丘脑和脑干损伤 注意R节律和深度、P快慢和强弱、BP变化: BP,P缓慢而有力,R深慢颅内压升高 若同时出现意识障碍和瞳孔的变化脑疝,(三)病情观察,其他: 观察有无CSF漏、呕吐及呕吐物的性质,有无剧烈头痛或烦躁不安等颅内压增高表现或脑疝先兆,(四)治疗配合,降低颅内压:遵医嘱应用脱水剂、激素、冬眠低温疗法等; 应用抗生素,防治颅内感染; 防治癫痫:按时给予抗癫痫药,加床栏预防意外发生;发作时应专人护理,用牙垫防止舌咬伤,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四)治疗配合,昏迷病人,保证呼吸道通畅,加强生活护理,眼睑不能闭合者涂眼膏,预防角膜炎或角膜溃疡; 高热病人,采用各种方法降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