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ppt_第1页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ppt_第2页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ppt_第3页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ppt_第4页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变化中的男女服饰】,2、中国近现代女子服饰的变化 宽松肥大旗袍列宁装、连衣裙,1、中国近现代男子服饰的变化 长袍马褂 西服中山装列宁装,衣,探究:建国以后服装的变化的原因。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山装、人民装、列宁装迅速取代西装、旗袍,成为共和国初期的主要服装样式。上述服装之所以流行,与其说这类服装代表美,不如说它们是一种追求进步、保持革命激情与亢奋的醒目标志。在变革时代,服装作为政治信仰的表述方式,在意识形态的规范和整合过程中往往起着微妙的作用。通过服装的同一性,显示出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拥戴,对革命的热爱。 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服装从封闭走向开放,逐渐与国际接轨。 当代服饰变化的另一原因是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观念的更新和消费能力提升。,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中国服饰,【并行于世的中西餐】,1、中国四大菜系及其特点 鲁菜 山东菜是由济南和胶东两地的地方菜演化而成的。其特点是清香、鲜嫩、味纯而著名,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济南菜擅长爆、烧、炸、炒。糖醋黄河鲤鱼、九转大肠、汤爆双脆、烧海螺、烧蛎蝗、烤大虾、清汤燕窝,干蒸加吉鱼、油爆海螺、扒原壳鲍鱼、奶汤核桃肉、白汁瓤鱼、麻粉肘子。,食,粤菜: 粤菜是以广州、潮州、东江三地的菜为代表。菜的原料较广,花色繁多,形态新颖,善于变化,讲究鲜、嫩、爽、滑,一般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醇。调味有所谓五滋(香、松、臭、肥、浓)、六味(酸、甜、苦、咸、辣、鲜)之别。其烹调擅长煎、炸、烩、炖、煸等,菜肴色彩浓重,滑而不腻。五蛇羹、盐火鸡、蚝油牛肉、烤猪、干煎大虾碌、冬瓜盅。,川菜: 正宗川菜以四川成都、重庆两地的菜肴为代表。其特点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浓,注重调味,离不开三椒(即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以辣、酸、麻脍炙人口,享有“一菜一味,百菜百味”的美誉。在咸、甜、麻、辣、酸五味基础上,加上各种调料,相互配合,形成各种复合味。大煮干丝、黄焖鳗、怪味鸡块、麻婆豆腐。,淮扬菜: 由苏州、扬州、南京、镇江四大菜为代表。其特点是浓中带淡,鲜香酥烂,原汁原汤浓而不腻,口味平和,咸中带甜。其烹调技艺擅长于炖、焖、烧、煨、炒而著称。苏州菜口味偏甜,配色和谐;扬州菜清淡适口,主料突出,刀工精细,醇厚入味。清汤火方、鸭包鱼翅、松鼠桂鱼、西瓜鸡、盐水鸭。,2西餐的传入以及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 (1)西餐传入的时间、原因。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蜂拥而入,来中国的洋人与日俱增,从而把西餐烹饪技术带入中国。 (2)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西餐中常用原料进入餐桌,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拓展思考 中西饮食的比较: 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于饮食重科学,重科学即讲求营养,故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进食犹如为一生物的机器添加原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这些问题都是烹调中的大学问,而菜肴的色、香、味如何,则是次一等的要求。中国是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以至中国的某些菜仅仅是味道的载体。,【居室建筑的演进】,1中国传统住宅的样式 北方的四合院 每院正五间,东西各三间,南五间。大门面南,在南五间之数内,尽正屋有廊,谓之四合。 2中国居室建筑的逐渐西化 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北京四合院布局设备的欧化;上海石库门布局上采取欧式横向联列、高度密集的模式,内部结构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居,3完全欧化的居室建筑 20世纪30年代前后,在北京天津等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一般称为“新村”、“花园”、“别墅”、“公寓”等;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失去外来特征。反映出西方的生活理念完全被国人接受。,【习俗风尚的变革】,1习俗风尚变革的原因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巨大变革的时候,社会习俗和风尚随之发生变化 2近现代婚姻风俗的变迁。(1)近代婚姻风俗。缔结婚姻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发展到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在这之中,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提倡以及西方观念的传入起着相当大的作用。(2)建国后,现代婚姻习俗的变化:自由恋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择偶标准与人们的价值观密切相关。婚礼本身的变化体现出时代发展的印记。,俗,3丧葬礼俗的变化。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西旧式新式并存,旧式趋于简化,民间多为旧式。(2)建国后:土葬改为火葬。 4其它社会风俗 既具有追新慕异、去土存洋的特点,又表现为新旧并存现象。,课堂小结,一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1、变化中的男女服饰(总趋势:从封闭走向开放。) 男子:长跑马褂流行西服和中山装、列宁装、“干部服” 女子:宽松肥大旗袍、列宁装和连衣裙 2、并行于世的中西餐居室建筑的演进 四合院的欧化、完全欧化的居室建筑 3、习俗风尚的变革 婚嫁习俗的变化 丧葬礼俗的变化 其他社会风俗,1、 “1840年以后进入近代,西洋文化浸袭着中国本土文化,许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大都会,因华洋杂居,得西文风气之先,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革。”这种变化最主要体现在 A.西服的出现 B.中山装的出现 C.旗袍的改进 D.列宁装的流行 2、下列属于西餐传入对中国传统饮食产生的影响是 ( ) 对中国四大菜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餐中常用的原料进入餐桌 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发生改变 B. C. D. ,C,A,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辫发也,至近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若在国外,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出入不便,去之无损,留之反劳。断发虽始于热地之印度,创于尚武之罗马,而泰伯至德,端委治吴,何尝不先行断发哉?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能力训练,1、20世纪初中国皇帝不能做到的是( ) A 骑自行车 B 乘有轨电车 C 坐火车旅游 D 给美国总统发无线电报 2、电车与公共汽车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运输工具是在 ( ) A 民国成立后 B 20世纪30年代 C 20世纪20年代 D 1949年以后 3、下列通信方式在我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a邮政 b无线电报 c有线电报 d电话 A abcd B acdb C adbc D adcb,D,D,B,行,【交通工具的更新】,1、了解其发展更新过程,木船、马车、轿子,海:,陆,空:,轮船(1865年),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火车(第一次工业革命)、 汽车、电车(第二次工业革命),飞机(20世纪20年代),图说历史,古代的交通工具- 木船、马车、轿子,图说历史,“万年清”号,轮船(1865年),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图说历史,图说历史,铁路,图说历史,电车(1906年,天津),汽车(20C初) 公共汽车(1924年),冯如,冯如和他的飞机,图说历史,飞机,2、分析、归纳其发展特征,动力: 技术: 地区发展差别: 对象: 进程: 种类:,人力、自然力,机械力,平民化、普及化,引进,自制自研,城市显著,乡村缓慢,先慢后快,海陆空,【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1、邮政通信事业的发展,二次鸦片战争后,1866年,1896年,辛亥革命后,1949年11月,2、电信事业的发展,(1)电报的发展,1877年,1906年,1932年,(2)电话的发展,1882年,民国成立后,20C80S后,截止2003年,(三)归纳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2、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3、政府的大力提倡;,4、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5、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推动。,1、外来交通技术传入的推动;,能力训练,1、20世纪初中国皇帝不能做到的是( ) A 骑自行车 B 乘有轨电车 C 坐火车旅游 D 给美国总统发无线电报 2、电车与公共汽车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运输工具是在 ( ) A 民国成立后 B 20世纪30年代 C 20世纪20年代 D 1949年以后 3、下列通信方式在我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a邮政 b无线电报 c有线电报 d电话 A abcd B acdb C adbc D adcb,D,D,B,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新华社多哈月日电第十五届亚运会月日奖牌榜(按代表团、金牌、银牌、铜牌、总计顺序排列): 中国 日本 韩国 哈萨克斯坦 朝鲜 泰国 印度 中国台北 中国香港 马来西亚 新加坡 ,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 了解这些信息?,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 了解这些信息?,报纸,广播视视媒体,互联网,大众传播媒介,1、历史渊源 2、大众报业出现的原因,【大众报业的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1)进入19世纪,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社会呼唤着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要的大众报纸的产生。 (2)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3、近代中国大众报业的兴起与发展,(1)1873年,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2)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4、通俗性报刊的发展,1、无线电广播在中国的发展,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1923年上海),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1926年东北),上海新新公司开办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1927年),嘉兴电台热线追踪主持人云风,嘉兴电台今日股市主持人晨燕,嘉兴电台DJ主持施磊,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广播电台(1928年8月),【中国广播影视的普及】,2、电影在中国的发展,1)中国电影发展的过程: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到国产。,神女,赵丹,胡蝶,阮玲玉,中国老一辈电影明星,渔光曲,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 荣誉的影片,2)中国电影事业的迅速发展,3、电视在中国的发展及普及,(1)问世:,20世纪30年代,(2)概况:,中国第一家电视台:,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3)现状(特点):,中国已经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的多 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 络,电视节目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民众的文化生 活也更加丰富多彩。,红楼梦,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2003年上半年用户达到6800万户,居世界第二位,互联网渐渐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在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牛刀小试,1、中国近代第一座广播电台的创办者和创办时间是 A、英美报商;1920年11月 B、俄英报商;1923年1月 C、英美报商;1923年1月 D、俄英报商;1920年11月,2、中国电视事业起步的标志是 ( ) A、北京电视台试播 B、中央电视台成立 C、多系列、多层次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建立 D、各省地方电视台的纷纷建立,C,A,3、下列不属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拍摄的影片是 ( ) A、渔光曲 B、姊妹花 C、火烧红莲寺 D、一江春水向东流,4、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市民不能做的事情是 ( ) A、收听广播,关心国家大事 B、订阅一些报刊 C、周末到电影院放松心情 D、晚上打开电视看看新闻,D,D,下列有三段有关“古往今来人们与远方亲朋沟通联系的 变迁”的材料: 古代:“烽火戏诸侯”、“鸿雁传书”、“青鸟传书”、 “鱼传尺素”。 近代:“去邮局寄信、打电话、拍电报、鸡毛信”。 现代:电话(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发短信、 传呼、上网发E-mai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