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IS实训报告模板、格式及要求.doc_第1页
LMIS实训报告模板、格式及要求.doc_第2页
LMIS实训报告模板、格式及要求.doc_第3页
LMIS实训报告模板、格式及要求.doc_第4页
LMIS实训报告模板、格式及要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格式按照校园网上毕业设计的要求)封皮:要求:独占一页;格式自定内容:课程名称: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及应用课程设计(字体较小)项目全称:*(字体较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项目组长组员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学院全称时间(年月)目录:必须是系统自动生成的一般是单独一页目录的生成:插入菜单引用目录(其余都是默认)正文部分:题目1 导言1.1 项目来源1.2 (虚拟)公司的情况简介1.3 项目规划(就是第一天让各组自己做的进度任务计划表)1.4 完成过程项目组内进行任务分配时都考虑了哪些因素;市场调查和企业调研的计划、组织和实施过程,包括:调查问卷或者调研提纲(主要是调研之前拟定的要提出的主要问题),调研过程中的现场照片、搜集到的各种素材,还有调研回来写成的调研报告等等)(调研报告可以参见后面的样例)2 需求分析(比如说明本公司对车辆管理的要求,现在上马此项设施需要实现哪些功能,能够提供的投入等。)3 常见系统分析(对市场上能够见到的、能够满足或者实现所需功能和要求的系统进行对比分析。)3.1 第一种(内容包括:性能、优缺点、适用范围等)3.2 第二种(同上)3.3 。4 方案设计4.1 入选方案及其原因4.2 工作原理4.3 选定系统性能4.4 硬件配置4.5 成本预算5 结束语5.1 实训体会5.2 致谢6 参考文献一般独占一页参考文献数量=5篇7 附录:调研报告样例(注意保密!)国内邮政地址数据库及邮政地址标准-名址信息中心调研时间:2008年2月25日(一) 上午9:0011:20调研地点:北京市 宣武区 永安路173号 100050调研单位: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名址信息中心调研对象:1、数据部经理-高红宇2、数据部副经理-宋钧调研主题:1、了解邮政通信地址数据库的建设情况,应用情况;2、了解国内邮政通信地址标准及其结构。调研分析:一、邮政通信地址数据库的建设情况,应用情况2004年以前,我国邮政信息系统中不存在真正的邮政通信地址数据库。虽然在邮政各类业务处理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名址信息资源,但是由于这些地址缺少规范的结构定义,甚至很多地址信息根本就是无结构的数据,例如数据库中保存的通信地址仅是一个字段的:“xx省xx市xx街”,因此很难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使用这些名址信息资源进行增值业务。随着我国商函业务的发展,利用名址信息开展增值业务,进行数据库营销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在2004年,名址信息中心受国家邮政局委托,以满足商函需求为基础,启动名址库建设项目。初期,地址、名址数据资源主要来自于报刊订阅信息库,后来,各省市名址中心又组织邮政投递员进行了大规模的名址信息采集,扩充了名址信息库信息资源。2006年,地址、名址数据资源嵌入全国报刊发行系统,2007年,纳入两网互通和电子化支局系统,下一步,速递和储蓄专业也将逐步应用,目前库存地址数据量已经达到了1.3亿条的水平。二、国内邮政通信地址标准及其结构由于构建名址信息数据库的前提是建立邮政通信地址库和邮政通信地址信息规范,因此名址信息中心结合广东、北京和上海等几个发达省份名址库建设的先行经验,在调研分析了全国部分名址信息的基础上,设计了邮政通信地址库的数据结构。该结构就是目前邮政通信地址标准的原形。目前,我国邮政地址信息采用分级表示方式,即一个邮政地址的基本信息由四级地址和邮政编码组成,其中: 一级地址由县级以上行政区域代码和名称组成,按照GB/T 2260中的规定分别填写县级以上行政区域代码、省级行政区域名称、地级行政区域名称和县级行政区域名称; 二级地址主要由乡镇街道及专署区域等地址组成; 三级地址主要由门牌地址组成; 四级地址主要由单元室地址组成。例如:邮政通信地址数据库的数据结构:(此略)三、邮政通信地址数据库的维护中国邮政通信地址数据库的管理采用三级分管+四级维护体制。三个管理级别是集团公司名址中心、各省名址中心、地市名址中心。如图示。四个维护级别是集团公司名址中心、各省名址中心、地市名址中心BS、投递端CS。如下图所示。四、我国邮政通信地址标准与S42标准区别的初步分析(一)标准构成不尽相同S42标准规范为促进国际邮件地址的标准化和地址数据交换提供了技术保证。该标准由S42a和S42b两部分组成。其中:S42a明确定义了国际邮政通信地址的组成成分,包括地址段、地址块和地址元素。一个邮政地址可以由四个地址段组成(其中,一个为必写段,三个为可选段),每个地址段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地址块,每个地址块又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地址元素。因此,所有的邮件地址都由这些地址元素的全部或部分构造而成。为了对地址信息进行描述和关联,S42a还对每个地址元素赋予了代码。S42b主要定义了地址元素匹配规则与地址模板,规定了各国地址与标准地址元素之间的匹配规则和部分国家的地址模板(地址模板包含地址结构和各个地址元素在地址结构中的位置及排列顺序)。邮政地址模版描述语言分别采用自然语言和XML语言,其中自然语言适合人工理解,XML语言适合计算机处理。我国邮政通信地址标准中仅定义了通信地址分级结构,没有对何时使用该通信地址,如何使用标准通信地址等内容的描述。(二)标准定义的通信地址结构不尽相同由我国邮政通信地址标准制定背景可知,该标准从工业应用转化而来,其内容必然受到具体应用和技术实现局限。这从我国通信地址标准的内容中可窥一斑。例如:目前我国邮政地址标准中明确的级别定义,来源于实际地址库的设计结构。我国邮政通信地址标准中的每一级都实际对应于地址库中的一个表。这使得通信地址标准定义的通信地址结构在某些部分有冗余,同时又不大容易扩展。而在S42标准中,这种地址的级别定义并不明显。(三)与S42及美国邮政通信地址标准相比,还缺少对地址使用规范的定义1、S42标准中定义了4种通信地址使用情境。我国标准中未对不同情境中通信地址使用进行定义。2、我国标准中对每个地址元素的定义并不清晰我国邮政通信地址标准中对地址元素的定义并不明确,尤其是对各级别内字段的定义没有明确定义。例如对于二级通信地址字段定义比较含糊,字段1、字段2的定义与具体使用没有明确绑定。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地址非常复杂,各地对同名地址歧义性比较大。但作为地址标准,应首先明确标准元素的限定范围才能起到标准的作用。3、对于各个元素之间关系的定义不准确对于元素使用没有解释、规范(比如哪些元素可以省略,在信封上的写作顺序、位置)。(四)还有一些地址元素的缺失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我国邮政通信地址标准中还未能考虑一些普遍存在的通信地址信息。如方向词(方向元素),例如:体育大街南100米等。这些作为实际生产中大量存在的通信地址,如果不能在规范中予以考虑,则标准的适用性会受到影响。而在美国通信地址标准中,对如何使用方向词有很明确的定义。(五)特殊通信地址与组织机构地址我国邮政通信地址标准将组织机构名称作为特殊通信地址对待,而在S42标准中是将组织机构名称作为一个地址元素对待。(六)不同国家、地域对于地址表达方式不同的解决S42标准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定义标准的地址格式、地址元素,然后对于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使用习惯,由各国(各地)给出使用该地址标准的模板,在模板中建立各国(各地)地址与地址标准元素的映射关系,从而保证地址规范的使用。在我国,各地地址使用习惯差异很大,目前我国地址标准中未能对地址元素进行明确定义,也是基于这个原因。若能参考S42标准思路,在通信地址中定义标准元素,而将各地差异统一进行地址映射,不失为一个解决办法。五、建议制定与地址标准配套的工作管理规范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名址信息中心已经建立起能够利用报刊系统动态更新的名址信息机制,但是仍存在着一些实际使用问题,如:组织机构信息更新不及时;邮政窗口输入大量无着地址,其实已经是数据库中的已确定通信地址等等。目前的名址信息更新流程如下图所示:客户订阅时提供通信地址查询该地址是否存在于地址库中Y订阅N把该地址发送到地址中心,地址中心确认返回信息,把无着信息加入到地址库,实现动态更新。在该流程中出现的问题是,由于邮政通信地址的动态采集是由邮政用户书写的地址在数据库中检索不到而被标志为“无着地址”而触发的,使得邮政地址信息管理比较被动。由于用户书写地址非常不规范,导致了前台营业人员输入的大量非标准的无着地址,可能已经在数据库中存在。因此,明确地址书写规范,同时有配套的地址信息采集、发布等管理规范存在,如规定邮政部门有义务在存在新投递点时,宣传其标准通信地址的写法等,可以降低通信地址错误带来的邮政通信成本增加。后续研究工作设想:1、继续深入分析和研究S42标准、POST*Code及美国邮政通信地址规范,吸收和借鉴其地址定义方面的优秀经验,转化为对我国邮政通信地址标准改进建议。2、尽快联系邮政业务部门如函件局、投递局,结合S42标准内容,了解邮政通信地址实际使用过程中的需求。万国邮联技术标准研究(电子业务部分)项目组二零零八年二月二十九日 石家庄注意事项:1. 表格要尽量安排在同一页面内;2. 实训报告的整体结构,大家应该是大同小异的;3. 每个人侧重详细介绍自己工作那部分的过程及成果,并使用粗体、彩色字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