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在园林学科中的运用.ppt_第1页
环境心理学在园林学科中的运用.ppt_第2页
环境心理学在园林学科中的运用.ppt_第3页
环境心理学在园林学科中的运用.ppt_第4页
环境心理学在园林学科中的运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心理学在风景园林学科中的 运用,什么是风景园林设计中的环境心理学? 园林设计师在长期的设计思考过程中会形成这样一个经验,那就是设计的景观与人的联系往往比景观本身更为重要。以一棵树为线索,对人来说,一棵看不见的或者容易被忽略的树就等于不存在。更具体一点的,远处山坡上的一棵开花的孤赏树对游人来说也只是某时某地的一个标记,当人们爬上山坡去接近那棵树,并看清楚开花的这棵是一棵合欢树,便开始产生丰富的联想:想去摘一朵花,闻一闻它的花香。春天的午后,人们愿意在树下小憩片刻;盛夏的傍晚人们愿意在高大浓郁的树荫下乘凉,在低处树枝上给小孩系一个秋千,或是作一次聚餐。于是,这棵树又有了新的内涵,树还是那棵树,但因为人们跟它的联系不同,所感受的就不同,不同人又有不同的感受。,这就是环境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在这个作用中,人可以改变环境; 反过来,人的行为和经验也被环境所改变。在园林植物配置的设计过程中,无论设计师在布置一棵树或是一个植物空间的布局,都存在诸多环境心理因素需要考虑,不仅要考虑它们的空间位置关系,还要考虑与它有关的人的关系,设计师应该通过一系列关系的设计来充分展示物体最吸引人的特征,从而控制人对物体的感知。,环境心理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筑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提供了一个有别于自然的人工环境,因此 它所包含的内容不仅仅是一个为满足某种功能而具有一定容积的空间, 还具有各种对人能产生生理心理和社会意识等方面影响的因素,并由 所有的因素来构成建筑环境在设计中一项颇为困难的工作就是处理好 空间环境因素在建筑中影响及应用,这是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核 心作用 只有 以人为本 ,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才能使建筑更为有 效合理地为人服务,使使用者在其中得到舒适的享受,从而更为有效地 工作 学习和休憩 所以如果能理解空间环境因素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就能运用其规律来帮助我们进行设计。,人在空间环境中工作 生活,无时无刻不与自身当时的心理状况发生关系,同样的空间状况,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候会产生不同的反应,私密性,年龄差异和环境因素对心理及行为的影响。 环境心理学可以合理地解释人们使用空间的动态行为,并可以指导空间环境设计,而这正是简单的和功能性的人体功效学理论所无法解释的因此在设计空间环境时,应以便于人们进行语言的和非语言的 有控制的交流为出发点,并综合考虑人的各种行为模式因素,以保证所设计的空间能有效地被利用,设计出最合理的宜人的使用空间。,环境心理学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环境与行为的辩证关系: 在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中,人通过各种手段改变了环境, 在此同时,人的行为和经验也被环境所改变。 环境心理学中环境与行为的相互作用表现为: 人通过身体感官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受外界环境的 各种刺激 被感知到的刺激通过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递到人的大 脑; 大脑将感知到的刺激与以前储存的记忆,表象进行比较和识别,即进行回忆和联想; 在识别和理解的基础上,产生对环境的判断和认知,即形成行为环境; 个人对可感知到的环境信息进行储存备用,或就此作出反应行为或注意。 环境与人的关系模型为: 外界环境 感官 大脑 注意或行为,施工作业人员进入建筑施工环境,首先就要了解作业环境, 作业人员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接收建筑施工环境中的信息或刺激,经过自身的经验,把建筑施工工程的空间和背景参与进来,在头脑中形成对建筑施工工程的大体印象,这就是环境知觉 人们通过环境知觉来初步感受建筑施工作业环境的空间格局和安全性。,环境心理学在北川中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针对北川中学的特殊使用人群北川中学的校园景观设计中成功引入了环境心理学理论 。 北川中学校园景观的可意象性设计体现在道路边界校园入口节点和校园广场庭院空间等物质元素上,其空间形式以开敞空间与半开敞空间的分布为主,私密空间为辅在视觉效果上整体风格与周围环境风格相统一,同时分别用景观音响和芳香植物丰富景观的听觉和嗅觉体验,环境心理学理论在北川中学校园景观设计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但要真正设计出符合人们心意的景观景观设计师还任重道远。,北川中学,北川中学,环境心理学中关于地图环境的认知与体验以及个人空间私密性领域性的研究等理论及其应用对中学校园景观设计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基于这些理论从校园景观的可意象性丰富的空间体验良好的知觉体验。 各个方面具体阐述了环境心理学在北川中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针对北川中学这个特殊的场地和特殊的使用人群,北川中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环境心理学理论的引入是有效解决景观环境与青少年学生的行为和心理问题之间关系的最佳方式,从使用人群的行为方式、心理特点以及对景观环境的使用要求出发结合视觉审美需求的景观设计无疑是将来景观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环境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隐性思想教育研究,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一直是高等教育关注和反思的课题。本文从环境心理学的视角入手,研究如何开发和利用环境心理学教育资源加强大学生的隐性思想教育,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途径。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淡化了教育形式,强调自然的影响与学习,它更关注的是学生情志的发展,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体现了环境育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隐性思想教育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不再局限于僵化的教学,它将教育带回了真正的生活当中,即“生活即德育”。 1.利用个体空间理论得升教育者自身的亲和力 2利用环境压力理论营造温馨校园文化氛围,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环境心理学,环境艺术设计在现代社会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仅是创造美好的环境,也是提供给人舒适安全的心理感受的的生活娱乐场所 所以,在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中,技术的应用,视觉的美感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现代人们心理的设计,才是适应社会的作品,那么,环境心理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环境对于主体心理极其行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环境能给人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感官刺激,如光照噪音色彩温度等 人对这些刺激能产生相应的心理心理反应,抓住这种心理反应,从人的心理角度进行环境的规划与设计,才能真正把握住人的需求。 (一) 环境心理学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依据。 ( 二) 环境心理学及环境艺术设计的时代性。,环境艺术设计应以人为核心,充分考虑空间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同时以人的各种行为因素指导环境艺术设计与建设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我们注重人性化的回归,努力营造宜人的环境艺术改善大众生活环境和质量。,书本中的环境心理学摘要,人类与动物心理学讲义 作者: (德)冯特 著 叶浩生 等 译 丛 书 名: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书 出 版 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9787224066005 出版时间:2003-12-01 所属分类:图书 心理学 人类,第一,科学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意识,它是一种过程,可以区分为 观念、感情和意志,现代心理学称之为知、情、意。 第二,科学心理研究的方法是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它把传统的内省法变成实验内省法,然后在心理物理学的基础上,应用心理物理法对感觉进行测量,因为感觉是一切物理现象的基础。 第三,科学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意识的概念、感觉心理物理理论、视知觉理论、感情和意志及其与观念的关系、比较心理学等问题。 第四,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体系包括实验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两大组成部分:前者研究个体的感知觉和记忆等简单的心理过程;后者研究群体的思维、想像等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同人类文化有紧密联系,因而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城市意象 作者: (美)凯文林奇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书号: 7508024273 发行时间: 2001年04月 图书分类: 教育/科技,城市的物质形态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 标志物。凯文林奇指出:市民一般用五个元素,即路径、 边界、节点、地区和标志来组织他们的城市意象。,路径(Path):观察者习惯或可能顺其移动的路线,如街道、小巷、运输线。其他要素常常围绕路径布置。 边界(Edge):指不作道路或非路的线性要素,“边”常由两面的分界线,如河岸、铁路、围墙所构成。 区域(District):中等或较大的地段,这是一种二维的面状空间要素,人对其意识有一种进入“内部”的体验。 节点(Node):城市中的战略要点,如道路交叉口、方向变换处、抑或城市结构的转折点、广场,也可大至城市中一个区域的中心和缩影。它使人有进入和离开的感觉。 标志(Landmark):城市中的点状要素,可大可小,是人们体验外部空间的参照物,但不能进入。通常是明确而肯定的具体对象,如山丘、高大建筑物、构筑物等。有时树木、招牌乃至建筑物细部也可视为一种标志。Good City Form一书中提出五项评定城市形态的标准和两条社会经济方面的标准生命力(Vitality)、感知性(Sense)、适合性(Fit)、可达性(Access)、可管治性(Control)和效率(Efficiency)、公平(Justice);因此在用CIS理念进行滨水城市形象定位时要有效参考城市原本的物质形态元素,并用相应的评定标准进,交往与空间 作者:(丹麦)盖尔 编 ISBN:10位7112052025 13位9787112052028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10-1,距离与交流 城市与小区规划 集中或分散 多样化的接触“面” 步行空间逗留场所细部规划 柔性边界 抵御不利的气候条件细部规划 观看、聆听与交谈,细则1 交谈 在城市和居住区的公共空间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 尽力使座椅的布置有更多的灵活性,而不是仅仅像前面所说的 那样简单地“背靠背”或者“面对面”布置。例如曲线形的座椅或 成角布置的座椅就常常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当座椅成角布置 时,如果坐着的人都有攀谈的意向,开始搭话就会容易一些; 如果不愿意交谈,从窘境中解脱出来也方便,细则2 逗留 逗留区域边界效应 森林、海滩、树丛、林中空地等的边缘都是人们喜爱的逗留区域,而开 敞的旷野或滩涂无人光顾,除非边界区已人满为患。在城市空间同样可 以观察到这种现象。 人站在森林边缘或建筑物四周,比站在外面的空间 中暴露得要少一些,并且不会影响任何人或物的通行。这样,既可以看 清一切,自己又暴露得不多,个人领域减少至面前的一个半圆。当人的 后背受到保护时,他人只能从面前走过,观察与反应就容易,空间诗学 作者:加斯东巴什拉 上海译出版社: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乡土中国 作者: 费孝通 ISBN: 9787200057072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05,阅读小结 1.乡土本色 2.乡下人土气 3.明白泥土的可贵 4.人口流动,乡土本色 什么是乡土社会?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以乡土为根基或者主要特色的社会结构。 那么“乡土”是什么?是人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人之为人,总有一个“生于斯”的地方;但是与欧美社会不同,中国社会的“长于斯”的特点更加突出。 也就是说,中国是所谓“安土重迁”的。 为什么“安土重迁”?是因为,中国的乡土是以农民为主要社会成员的,而农民所赖以生存的根本就是“土地”。而“土地”是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阅读小结 在空间的诗学中,巴什拉“所有的庇护所,所有的藏身处,所有的卧室,都有共同的梦境价值”,“家宅庇佑着梦想,家宅保护着梦想家,家宅让我们能够在安详中做梦”。好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