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长春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长春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长春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长春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材总体分析 (一)识字与写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二)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三)习作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四)口语交际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11秋天来了教学目的:知识和能力:掌握10个会写生字,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过程和方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诗歌大意,学习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通过预习,培养学生初步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感悟并欣赏秋天的美,体会收获的喜悦心情,激发学生对“美”的发现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注意“乘、爽”的书写,了解拟人的表现手法。教具准备: 有关秋天的图片、实物等资料。教学时数: 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读生字。朗读诗歌,初步感悟诗意。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说一说你喜欢秋天的原因。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一首现代诗歌,题目就是秋天来了,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秋天的美!二、朗读诗歌。1、教师范读,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2、用笔画出生字,借助字典识字,自由地读课文。3、在小组内读课文。4、指名读、小组读、开火车读等。三、学习生字。四、指导书写生字。五、作业:书写生字,熟读诗歌。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复习生字;感悟诗歌内容。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练读生字卡片,朗读诗歌。二、感悟诗歌内容:第一节思考问题:1.秋天是怎样来到我们身边的呢,在课文中找一找、读一读。2.如果把“凉爽的、洁白的”去掉好吗?为什么?3.这四句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排比句的渗透)4.秋天还会以怎样的方式来到我们身边呢,仿照诗中的话说一说。5.你能用两个字来形容秋天的景色吗?(美丽)6.指导朗读第一节。(喜爱、喜悦)第二节思考问题:1.指名读第二节,说说你在阅读中产生的疑问,小组讨论学习。2.你能用两个字来概括板书的内容吗?(丰收)3.指导朗读第二节。(喜爱、赞美)板书设计:秋天来了乘秋风 金黄田野骑白云 美 雪白棉花 丰踏落叶 丽 天蓝大海 收唱秋歌 紫红葡萄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背诵诗歌,完成书后练习。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并组词。2.朗读并背诵诗歌。(指名、小组竞赛、齐背)二、课后练习:1.秋天的色彩:不必拘泥于课文的内容,只要能够表现秋天的景物特点就可以。2.读一读,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1-2句话。3.我们一起去看“秋天”:请孩子们自由地交流、展示所搜集到的资料,表达自己对于秋天的感受。弹性作业:自己创作一首有关秋天的小诗歌。 教学反思:12秋天的味道教学目的:知识和能力:掌握10个生字,1个多音字,认识1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练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意思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过程和方法:以读代讲,在读中感悟课文大意,通过寻找并记录好词佳句的方法,与作者进行感情上的沟通;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与秋天对话,挖掘课文以外的深层内涵,学会发现美、欣赏美。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获、番”的书写,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教具准备:课件、有关的秋天资料。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读生字。朗读课文,初步感悟课文大意。教学过程:一、导入: 糖的味道是甜的,盐的味道是咸的,醋的味道是酸的,那么,谁知道秋天的味道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秋天的味道。二、朗读课文:1.范读,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2.借助字典,扫清生字障碍,自由读课文。3.同桌之间读。4.其他形式朗读课文(指名读、小组读、开火车读等)。三、学习生字:四、指导书写生字:五、作业:书写生字,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复习生字;感悟课文大意。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练读生字卡片,朗读课文。二、理解课文内容:思考问题:1.第一自然段中,作者写了哪些事物?(秋风、秋菜、秦艽花、气味、炊烟等)2.这些事物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用书中的话来说。(亲切、幸福)3.第二自然段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为过渡段。4.在第三自然段中,有哪些你不懂的词语呢,画下来。(借助词典,查找词语的意思)5.请同学做小老师来讲一讲第三自然段。6.你是怎样理解第四自然段的呢?7.课题是秋天的味道,纵观全篇,你认为秋天的味道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三、完整朗读课文。作业:熟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搜集秋天的有关资料板书设计:秋风秋菜 秋实 葡萄 秋香秦艽花味道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完成书后练习。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并组词。2.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指名、小组竞赛、齐背)二、完成课后练习:1.读一读,说一说:迫不及待 脑清目明 为之一振首先要说一说自己什么时候有过这种感觉,实际上就是对成语理解的过程。除此之外,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也需要特殊地理解。比如:硕大无比、蕴涵、鲜活、秦艽花等。2.把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抄下来。不要仅仅停留在书本中的示例,要鼓励学生自己寻找好词佳句,读一读,并试着说一说喜欢的原因,争取熟读成诵。3.做一做: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来感受秋天,在游戏、郊游或参观的过程中,及时地记录或拍摄下珍贵的镜头,在小组合作、全班汇报的基础上,使个人所获的信息更加完整,感受更加全面。 教学反思:13我们去听秋的声音教学目的:知识和能力:掌握9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掌握“雁”的笔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初步学会拟声词的用法。过程和方法: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文,在读中感悟古诗大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诗歌大意;在优美的词句中,感受秋天的美丽,体会汉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教学重点、难点:注意“雁”的笔顺,体会诗歌的深层内涵。教具准备:课件、有关秋天的资料。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读生字。朗读诗歌,初步感悟诗意。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从视觉、味觉的角度感受了秋天,今天,我们要来从听觉的角度来进一步走近秋天,欣赏秋天。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秋的声音。二、朗读课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学生朗读诗歌,纠错。同桌配合读课文。指名读课文。小组配合读课文。其他形式朗读课文(小组读、开火车读等)教师范读。三、学习生字:四、指导书写生字: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复习生字;感悟课文大意。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练读生字卡片,朗读课文。二、理解课文内容:思考问题:1.这首诗歌共有几小节?2.你最喜欢哪小节,说说原因。(第一、二小节):(1)“刷刷”、“曲曲”是拟声词,表示什么声音?(2)读过这两个小节,你最想说些什么?(3)老师指导朗读。(第三小节)(1)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2)你能说一说朗读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吗?(3)学生指导朗读。(第四小节)(1)为什么说“秋是一座音乐厅”?(2)指导朗读第四节。三、多种形式朗读全文。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朗读课文,完成书后练习。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并组词。2.朗读课文。(指名、小组竞赛、齐背)二、完成课后练习:1.读词语:选择你喜欢的词语说1-2句话。2.怎样朗读课文:同桌两人或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指导,也可以召开一个小型的朗读比赛。3.说一说秋天的声音:仿照课文,将你所找到的声音,添加到诗文之中,读一读自己的作品。教学反思:21汉字家园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学习文中10个生字,认识了解植物。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抓住生字特点学习生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植物,了解植物,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生字特点学习生字。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词语卡片 图片 课件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看图片,认识蔬菜.教学过程:一、 直接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汉字家园。二.看图认识植物,学习生字。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图片,上面画着一些植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三读卡片,复习生字。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看图片,认识植物。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出示词语卡片,请学生开火车读词语。师: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些关于植物的生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图片)二.认识植物。1、在大屏幕上出现了五种植物,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种,给大家介绍一下。或者还不了解哪些植物,想了解一下。2、学生自由发言。三、学习生字。四复习生字、词语1 读生字卡片2 读词语卡片3 看图举生字卡片五作业:书写生字并组词。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生字词语 2.课后练习教学设计:一 复习生字。1 听写生字。2 读词语卡片二课后练习。1 给课文中的植物分类。 蔬菜类:茄子 芹菜 大蒜 马铃薯 大葱 花卉类:荷花 茶花 水果类:草莓 荔枝 野生植物:芦苇2.我说你猜:同桌间进行,然后选出几名同学到前面说,大家在下面猜。三作业: 你们那现在有哪些蔬菜?家里人常吃什么蔬菜?开展调查。教学反思:22汉字家园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学习文中10个生字。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抓住生字特点学习生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对汉字的兴趣及热爱。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生字特点学习生字。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词语卡片 图片 课件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请同学们看这个偏旁“火字旁”,谁能说说带这个偏旁的字都和什么有关?(和火有关)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些新的生字,它们都是火字旁的字。二、学习生字。1学习炒大屏幕出示句子“我学会了炒菜。”请你从这个句子中找到一个带火字旁的字。(炒)师讲生字 左右结构 形声字组词:炒菜 炒股用炒说一句话。二、总结生字特点,复习字词句。火字旁的字一般表示与火有关的意思。如:烧 烤 炒读生字及词语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读生字卡片(火字旁的字)2、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些与火有关的生字。二、学习生字:1、出示偏旁部首“四点底”。师讲解:这个偏旁是由“火”字演变过来的。带“四点底”的字一般表示两个意思。一个意思与火有关,如“热、烈、照,也表示用火来做食物。2、板书生字煎 煮 烹 蒸 熏3、找出这些生字的共同点,初步感知生字。4、请同学当小老师领大家学习。5、读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生字。三、复习生字:猜字游戏。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复习生字词语。做课后练习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听写生字。 读词语及句子。二、课后练习。1、读一读,写一写词语。2、讨论交流:小组讨论学过的生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反思:23汉字家园 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学习8个一类生字,认识人的身体。过程和方法:通过图片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人的身体,并引导学生抓住生字特点学习生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观察人体,认识人体,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生字特点学习生字。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课件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人体,学习生字。教学设计: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身体,你认识自己的身体吗?你了解自己的身体吗?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认识一下身体。二、认识身体,学习生字。1课件出示图片人体。师点击“脑”,出现生字“脑”。师领读生字。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人的“脑”具有什么作用?学习生字“脑”。左右结构,月字旁,形声字。组词:大脑 小脑 脑袋 脑子2师指图片中的“臂” 部,请同学们说说这的名称是什么?请同学为大家介绍“臂”的作用。学习“臂”字。上下结构,月字旁,形声字。组词:手臂 胳臂 臂膀1、比较一下刚刚学过的“脑”和“臂”,说说你发现了什么?2、师指图片中的“背” 部,请同学们说说这的名称是什么?3、请同学说说“背”的重要意义。板书生字“背”。4、请同学当小老师领大家学习。上下结构,月字旁,形声字。组词:背心 后背 背后 背面 违背 背地多音字:背包 5.师指图片中的“胸” 部,请同学们说说这的名称是什么?请同学指指自己的“胸”再哪里。板书生字“胸”。请同学当小老师领大家学习。左右结构,月字旁,形声字。组词:胸膛 心胸 胸怀 三、学习生字。四、练习巩固。1、猜字游戏。2指身体,举字卡。五、布置作业。书写生字并组词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认识人体,学习生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读生字卡片,指身体部位.二.认识身体,学习生字.1.师指自己身体中的“脊” 部位,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摸一摸这里,说说这的名称是什么?三.复习巩固1猜字游戏2指身体,举字卡.四.布置作业书写生字并组词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复习生字,做课后练习题。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1.听写生字。2.指身体部位,举字卡.二.课后练习:1.认一认,指一指。在书上写出小朋友身体各部位的名称.2.小发现。比较月字旁在不同字中的不同作用.3.积累。读一读左边的成语,记一记右边的成语.写一写与人体有关的成语.耳聪目明 大手大脚教学反思:24汉字家园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学习文中8个一类生字。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抓住生字特点学习生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对汉字的兴趣及热爱。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生字特点学习生字。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教学设计:一、直接导入:请同学们看这个偏旁“目字旁”,谁能说说带这个偏旁的字都和什么有关?(和眼睛有关)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些新的生字,它们都是目字旁的字。二、学习生字:三、总结生字特点,复习字词句。目字旁的字一般都与眼睛有关。读生字及句子。四、布置作业:书写生字并组词。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卡片(目字旁的字)。2、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些与目字旁的生字。二、学习生字: 眺(眺望 远眺)三、习巩固1.猜字游戏四、布置作业:书写生字并组词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复习生字。做课后练习题。教学设计:一、复习生字。1.听写生字。2.指身体部位,举字卡.二、课后练习。1.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先读词,在做表情,请同学们猜词语2.读带目字的成语。3.读有关眼神的描写。三、布置作业。书写生字组词。教学反思: 综合学习活动-走进图书馆教学目的:知识和能力:了解图书馆的作用.过程和方法:通过谈论交流,调查研究获得自己想知道的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指定学习计划,通过实践调查知识。教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顶包公帽,几段需要修改的句子,四种修改符号。教学时数:1课时。一、我们想知道的。1.大人们为什么总去图书馆?2.我乡曲学校图书馆里看书?3.图书馆和学校的图书馆差不多吧?4.同学们你们还想知道哪些关于图书馆的问题?二、我们去看看。1.和父母老师一起去图书馆看看。2.与同学指定计划,口头交流。三、我们的发现。1、了解了图书馆的地址和开放的时间。2、学会了怎样查阅图书。3、知道在图书馆里可以读书。4、了解到在图书馆看书要保持安静。5、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还发现了什么?”四、我们的建议。请同学们给学校的图书馆提些建议。教学反思:31池 上教学目的:知识和能力:会认会写7个一类字,会认5个二类字。熟读并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概内容。过程和方法:通过指导朗读,使学生感悟诗的意境,想象小娃采白莲的情景,达到识字、表达与感悟诗意的统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让学生去贴近自然。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对平时身边的小事勤于观察,体会童趣。教学重点、难点:1. 掌握7个一类字。2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进一步学会结合诗中的语句来理解诗意的方法。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生字卡片、音乐磁带、词语头饰。教学时数: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熟读并背诵古诗,理解诗意。认读一、二类字,识记一类字。完成课后习题。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过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你还记得吗?你能背诵给大家听吗?(暮江吟、草、池上)。今天,我们要共同进一步学习池上二、指导朗读古诗:1听教师配乐范读古诗。2自己练习读或在小组内读一读。3指名读,(配乐)。三、感悟诗意:1、读过古诗后,你能说一说你的脑海里浮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吗?如果要给这首诗配上一幅画,应该画些什么呢?为什么呢?也就是说,你是根据哪句诗这样画的呢?(老师或学生在黑板上为诗配画)结合图讲诗的大意:小孩划船把篙撑,自以为很聪明,偷偷去摘白莲而归,但离去时不知道,分开的浮萍还没有合拢,留下了他的痕迹。2、再读古诗,试着背诵下来。3、认读一、二类生字(出示生字卡片)。四、学习生字。五、指导书写一类生字,完成课后练习:1.读词语:小艇 汽艇 浮萍 萍水相逢 漂浮 浮力 跟踪 无影无踪2.读诗句,想诗意.六、板书设计:池 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 艇 偷 莲 踪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 浮 萍 迹浮萍一道开。 教学反思: 32小儿垂钓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通过讲解和朗读古诗,使学生感悟古诗大意,能够熟读和背诵古诗。学会本课的7个一类生字和7个二类生字,通过古诗教学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过程和方法:通过识字教学,使孩子们学会运用部件组合法来识记生字,并且掌握形声字的基本特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让学生去贴近自然,感受自然给人们带来的乐趣。教学重点和难点:能够感悟古诗大意,学会本课的7个一类生字,理解其字义,会认7个二类字。教具准备:小孩图、路人图、草图、生字卡片、实物投影仪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内容:1. 感悟和理解古诗大意,熟读并背诵古诗。2. 学会7个一类生字和7个二类生字;指导书写一类生字。3. 完成课后习题。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过一首描写小孩在河边钓鱼时的情景的古诗,谁还记得它的题目?小儿垂钓你能试着背诵这首诗吗?二 练读古诗、背诵古诗。1、多种方式朗读古诗:学生领读古诗。学生自由练读古诗。指名读古诗。背诵古诗。2、让学生在诗中画出一类生字和二类生字,同桌之间读一读。三 对照书中插画,感悟古诗大意。1.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涂上画了些什么?2.通过读诗你读懂了什么?结合诗句说一说。3把诗中描绘的情景将给大家听。四.学习生字。五、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垂、侧五、板书设计: 钓 垂 侧图片 古诗 苔 应 映 借 教学反思: 41小小的山村 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会认会写10个一类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过程和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记字,如用部件组合法记使、猪、层、容、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山村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体会美是到处都有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多种方法识记一类生字。背诵课文。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实物投影、山村美景图。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学习一类生字。教学过程:一、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听老师读一遍课文,请你找出不认识的字。师领读课文,学生注意不认识字的读音。学生在小组内以他们喜欢的方式练习读课文。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全班齐读课文。读完这篇课文,你读懂了什么?在课文里画出一类和二类生字。二、学习生字:二、复习巩固生字。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熟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分析课文,体会山村的美丽和朴素。教学过程:一、 熟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1、 自由朗读课文,在每个自然段的开头标上序号。(共7段)2、 同桌练习读课文,读完这篇课文,你想提出哪些问题。自己能解答的自己解答,自己解答不了的,可以找同学和老师帮助你解答。二、 分析课文,体会山村美景。1、 这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开头点题、结尾扣题)2、 文中都写了哪些自然景观。3、 你能在文中找到比喻句吗?(我们小小的山村,像一颗珍珠,别在大山的衣襟上。本体:山村;喻体:珍珠;比喻词:像。类型:明喻)4、 你能在文中找到排比句吗?(村里,路面是用石头铺的,房屋是用石头盖的,围墙是用石头砌的,猪窝、鸡舍也是用石头垒的。)三、指导背诵课文。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指导书写一类生字,完成课后练习,检查背诵情况。教学过程:一、 指导书写一类生字:重点指导:即 使 盖二、 完成课后练习:1. 说一说小小的山村是什么样的?2. 读一读,选音节:山村(shn cn)容易 (rng y ) 珍珠 (zhn zh ) 坐落 (zu lu)3. 找一找,写一写:从文中找出好句子抄下来。如:我们小小的山村,像一颗珍珠,别在大山的衣襟上。4. 讨论交流:根据课文内容,讨论一下你想怎么画小山村。试着画一画。5. 积累:高尔基和罗丹的名言。三、检查背诵情况。四、板书设计:小小的山村山村美景图 环 即 使 容 盖 猪 层 楼 流 淌 教学反思: 42乡村里的大花园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会认会写10个一类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理解课文大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过程和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记字,如用部件组合法记则、似、圆、敢、睡、怎、结、醒;用谜语法记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教学重点和难点:会认会写10个一类生字。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教学准备:大花园插图,实物投影仪,生字卡片。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读生字。朗读诗歌,初步感悟课文大意。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多种形式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听老师读一遍课文,请你找出不认识的字。师领读课文,学生注意不认识字的读音。学生在小组内以他们喜欢的方式练习读课文。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全班齐读课文。读完这篇课文,你读懂了什么?二、在课文里画出一类和二类生字。三、学习生字:四、复习巩固生字。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熟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教学过程:一、 熟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1. 自由朗读课文,在每个自然段的开头标上序号。(共6段)2. 同桌练习读课文,读完这篇课文,你想提出哪些问题。自己能解答的自己解答,自己解答不了的,可以找同学和老师帮助你解答。二、 分析课文,体会大花园美景。1. 这篇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特点?(开头点题、开门见山)2. 文中都写了哪些自然景观。3. 乡村里的大花园里有什么?4. 指导背诵第五自然段课文。5. 结合上下文说说“自由”的意思。6. 文中说“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呢?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指导书写一类生字,完成课后练习。教学过程:一、 指导书写一类生字:重点指导:敢 醒 亮 睡二、 完成课后练习:1. 读一读:勇敢 绒毛 蚂蚱 愿意 漂亮2. 写一写:相似 怎么 生活 结果 睡醒 团圆 3. 找出文中的带有虫字旁的词写下来:蜂子 蝴蝶 蜻蜓 蚂蚱 蚯蚓 蝙蝠 六、板书设计: 乡村里的大花园大花园插图 则 似 圆 亮 敢 睡 醒 活 怎 结教学反思:4-3我从山里回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3个一类字,会认5个二类字。了解“支”字的字理演变过程。2用部件组合法学习三个一类生字;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3通过指导朗读,使学生感悟课文的大意,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歌颂。教学重点、难点:1. 学习生字生词,了解课文大意。2.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体会作者心中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实物投影仪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 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 学习一类生字。3. 指导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 导入:对于大自然,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最真实最质朴的情愫,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用眼睛探索大自然的外貌,用稚嫩的销售父母大自然的身体,用耳朵聆听,让我们一起去一趟世外桃源。板书课题我从山里回。二、 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 教师范读课文,请学生们圈出生字生词。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 感受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1) 读过这首诗歌,哪位同学能描述一下你眼中的山景图。(2) 为什么我的心头甜又美、醉微微?从诗中的哪些词语能够感受到?(风儿香、鸟声脆、鱼儿肥、香茶米酒多美味、唱得白云伴我飞)4. 指导朗读:(1) 让学生带着对山里景色的热爱、赞美之情来读。(2) 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3) 指名男女生读、配乐读等多种方式。三、 学习一类生字:四、 指导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 指导书写一类生字、学习二类生字。一、 学习二类生字:瓣、菲、寨、酒、支。二、 有感情地分段朗读课文:本文课文为两部分,指导学生用分段符号把课文分开;检查学生背诵课文情况。三、 课后习题:1. 读一读:花瓣、芳菲、山歌、清脆、山茶、米酒、香茶、美味2. 填一填:山里的(风儿香)山里的(鸟声脆)山里的(水儿甜)山里的(鱼儿肥)3. 说一说:山寨里的美景和生活。4. 做一做:(1)配乐朗诵这首诗(2)画画山里的美景(3)也写首小诗。5. 积累:汉乐府诗江南六、板书设计:我从山里回脆 酒 支 芳菲:花草的香味。酒(白酒) 寒(寒假) 山寨:有寨子的山区村庄。洒(洒水) 寨(山寨)教学反思: 4-4 窗 外教学目标:1. 会认、会写9个一类生字,会认5个二类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通过分析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写作文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通过给课文制作课件和配插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3. 让学生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1. 用多种方法识记一类生字。2. 体会文章的写作顺序,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实物展台教学时数: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学习一、二类生字。教学过程:一、 导入:乡村的景色是非常美丽的。如果我们坐在窗边,看窗外的美景,更是别有一番滋味。(板书课题:窗外)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二、 初读课文:1. 听老师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2. 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三、 学习一类生字:1. 画出一类生字所在的词语,在小组内读一读。2. 学习一类生字。 四、认读二类生字。五、作业:为你喜欢的段落制作课件和配插图。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教学过程:1.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2. 在小组内交流:(1)先以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说说你喜欢哪一段,为什么?(3)说说你为这段设计的插图或课件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试着给这段起个小标题。(4)小组同学再一起读读这段。(5)把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下来。3.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1)先给同学们读读你喜欢的段落,其他同学评价。(2)说说你喜欢的理由。(3)说说你给这段起的小标题是什么?(4)展示图画或课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设计。(5)组内或班里其他同学给予补充,提出修改意见。4.给图画和课件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鼓励同学们向他们学习。5.全班同学有感情地读课文。6.对于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问题吗?7.教师提出三个思考题:(1)这篇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呢?(2)如今再看窗外,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色呢?(3)你家乡窗外的景色怎样呢?8.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9.作业:修改自己的作品,背诵喜欢的段落。10.板书设计: 窗 外 春 耕图 夏 夜 图 秋 收图 冬 景 图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指导书写一类生字。2.完成课后练习。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一类生字。二、指导书写一类生字:重点指导“候、稻、留”三、完成课后练习:1.写一写:从前、古朴、稻田、如今、开始、千变万化2.读一读:一望无际、一片金黄、稻谷飘香、收获喜悦如丝细雨、微风习习、闪闪发光、高楼林立3.问一问:可以根据这篇课文的内容提出问题。4.从文中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要求认真、准确地抄写,字迹工整规范。5.给下面的句子加上不同的标点,看看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1)你同意,他不同意。(2)你同意他不?同意。(3)你同意他不同意?6.积累:读诗歌,体会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的运用。基础知识:1.形近字组词:拘( )朴( )变( )赶( )狗( )扑( )支( )起( )2.多音字:朴:具体内容见第一课时。3.按原文填空:夜里,( ),( ),萤火虫在草丛里( ),( )一眨一眨的,好像在和( )捉迷藏。秋天,田野里( ),农民们( )着,收割( ),收获( )。( )的稻田上,不时有几只( )飞过,它们的叫声也是那么( )。教学反思:5-1电子时代(1)教学目标:1. 会认、会写2个一类生字,会认2个二类生字。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和想象的能力。2. 指导学生认真看图,了解漫画大意,并引导学生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3. 体会幽默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幽默感。也让学生体会电子时代给人们带来的快捷和方便。教学重点:学习生字,了解漫画大意。教学准备:实物展台、生字卡片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生字;读儿歌;了解漫画大意。教学过程:一、观察漫画,了解漫画大意。1.【把第一幅图打到大屏幕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看看这是什么时间,在哪,都有谁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2.如果在我们的数学课上,老师给你们出数学题,你们会怎么做呢?3.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呢?4.如果你是图上的小朋友,你想说些什么?能用一个词概括出来吗?5.出示课题(省事多了),齐读课题,你是怎样理解课题的?6.【把第二幅图打到大屏幕上】找同学来讲讲第二幅图。 (1)“休想赢我”是谁说的?什么意思?(2)为什么机器人赢不了他呢?(3)如果你跟机器人下棋,你能赢它吗?你会怎么做?二、一起读读儿歌,体会计算机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三、学习一类生字:四、认读二类生字。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指导书写一类生字。2.完成课后练习。教学过程:一、读生字卡片。二、指导书写一类生字。三、完成课后练习:1.读一读,填一填,说一说。(1)观察第一组图,读一读下面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能用一个词来说吗?再设计一个比磁悬浮列车跑得还要快的车。(2)第二组图用同样的方法学习。(3)再说几个“越*越*”的词。你还知道哪些越来越好的事物?2.讨论交流:电脑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什么?四、板书设计: 省事多了 休想赢我 漫画图 生字 教学反思: 5-2电子时代(2)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2个一类生字,会认2个二类生字。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和想象的能力。2.通过比较的方法识记“叟、搜和刘、浏”,体会它们的区别。指导学生认真看图,了解漫画大意,并引导学生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3.体会幽默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幽默感。也让学生体会电子时代给人们带来的快捷和方便。教学重点:学习生字,了解漫画大意。教学准备:实物展台、生字卡片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生字;读词语;了解漫画大意。教学过程:一、观察漫画,了解漫画大意。1.仔细观察第一幅图(未来书包),看看小朋友背的未来书包是什么样的?2.如果让你设计未来书包,你想设计成什么样的?3.再观察第二幅图,你都看到了什么?4.你认识这“家伙”吗?5.老鼠看见了说了什么?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6.如果你是老鼠,你还会说些什么?7.你知道电脑其它部件的名称吗?二、读词语:1.指名领读这些词语。2.全班齐读词语。3.仔细观察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4.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词语吗?三、学习一类生字:四、认读二类生字。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指导书写一类生字。 2.完成课后练习。教学过程:一、复习一类生字。二、指导书写一类生字:重点指导“鼠”和“叟”。三、完成课后练习:讨论:电脑输入汉字的方法你们都知道哪些电脑输入汉字的方法?(除了书上说的以外,现在还出现了语音输入。)有条件还可以让孩子在课堂上演示。四、作业:自己试着创编漫画。 五、板书设计: 未来书包 鼠 标 漫画图 生字 教学反思:6海的故事6-1海 浪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的一类生字,认识本课的二类生字,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并背诵这首诗歌。2、理解诗歌内容,初步认识诗歌的“阶梯式”结构方式。感受“我”全家对于大海的热爱之情。3、感受“我”全家对于大海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熟读成诵”本诗及理解诗中“我”与大海的深厚感情。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有关大海的资料(图片、照片)教学时数:3课时基础知识:1、“阶梯式”结构方式。解词: 曝光:使照相底片或感光纸感光。软片:(照相用的)胶片。黝黑:黑,黑暗。注意黝字读音“yu”。2、生字: 第 一 课 时教学内容:认读生字,学习诗歌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播放海浪的声音)导言:同学们,你们看见过大海吗?谁愿意说说你眼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海的诗歌。二、 初读诗歌,了解诗歌的内容,读准字音。采用多种方式练读诗歌。三、再读诗歌,读准诗中每个生字的读音,学习一类生字,认读二类生字,并结合上下文理解生字、词的含义。四、感悟诗的意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五、巩固练习,指导背诵诗歌。布置作业:背诵诗歌。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指导书写,扩展练习。教学过程:1 检查背诵情况。2 指导书写“鼓”字。其他字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生字位置来书写。3 请学生将自己找到的描写海的文章或诗歌、佳句读一读,以扩展学生对海的认识。4 教师有目的的提供一些书籍,如海的女儿、海上日出等。布置作业:写生字,预习下一课。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课后习题。教学过程:一、读一读,背一背,把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这道题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他们喜欢哪一句话,就可以去抄哪句话,如果想要把整首诗都抄下来,也可以)二、读一读。(这道题的目的在于积累词语,所以只要会读即可)奔腾、深沉、呼吸、坚毅、海浪三 写一写。(这道题中的字都是学过的一类字,所以学生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写这些词语)鼓起、录音机、肌肉、软片、无穷无尽。 教学反思:6-2读 海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