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研报告.doc_第1页
山东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研报告.doc_第2页
山东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研报告.doc_第3页
山东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研报告.doc_第4页
山东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研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研报告根据年初目标任务和局长办公会议要求,我处从2005年7月份开始,组织开展了山东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调研。首先,制定了详细周密的调研提纲和7套统计表格。其次,召开两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调研工作。第三,7月下旬到8月上中旬两次派出调研组赴各地进行专题调研。第四,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搜集相关资料和信息,先后到黄委、山东省水利厅、山东黄河水文水资源局、地方有关部门搜集资料,并深入苏泗庄、位山、潘庄、邢家渡、小开河、王庄等大中型灌区和重点用水户座谈讨论。参与本次调研工作人数高达20余人。在广泛调研和搜集资料信息的基础上,对各种资料进行了认真的汇总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一、山东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一)山东黄河水资源供需状况1、山东黄河可供水量黄河是山东省最主要的客水资源。根据(1919年-1975年)资料统计,花园口站多年平均实测径流量为470亿立方米,考虑人类活动影响,将逐年耗水量及上中游大中型水库调蓄量还原后,花园口站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559亿立方米,计入下游金堤河、天然文岩渠、大汶河天然径流量21亿立方米后,多年天然平均径流量580亿立方米。据此,国务院1987年批准黄河水量分配方案,确定正常来水年份可供水量为370亿立方米。其中,山东引黄耗水指标70亿立方米,占全河可供水量的19%。2005年8月,黄委组织换发了取水许可证,各市引黄取水指标详见表1。表1 2005年山东黄河取水许可水量统计表单位发证数(个)批复水量(万m3)农业(万m3)工业(万m3)生活(万m3)菏泽25975008670078292971东平湖29220502204505.39聊城11902008820020000德州411498011268010001300济南555798134201163037477淄博11350001627018190540滨州27139475119915543514125东营3295000630241361318363合计1966521865430356437044781.39近年来由于天然来水减少、上中游拦蓄工程的兴建和引水量的迅猛增加,黄河天然径流较多年平均呈明显减少趋势。以我省入境站高村站为例,五十年代年均来水量475亿m3,比多年平均值偏多22%;六十年代年均来水量497亿m3,比多年平均偏多28%;七十年代年均来水量360亿m3,比多年平均偏少7%;八十年代年均来水量374亿m3,比多年平均偏少4%;九十年代黄河流域来水明显偏少,高村站年均来水量228亿m3,比多年平均偏少41%;1999年以来的水文资料显示,年均来水量只有180亿立方米。根据山东黄河水资源科学利用及调度措施研究报告,预测2010年正常年份黄河高村站年来水163亿立方米左右。参考1999年水量统一调度和调水调沙以来的实际情况,即汛期来水占67%,约109亿立方米,非汛期来水占33%,约54亿立方米。按照确保利津站100立方米/秒的生态流量测算,每年非汛期需要下泄24亿立方米;三年来调水调沙年均下泄水量约38亿立方米;而多年平均滩区用水及河损31亿立方米,同时考虑河槽底水不可能全部引出,因此全年可以引用的黄河水量不足70亿立方米。按照黄河水量“丰增枯减”的分配原则,黄委对1999-2004年实际分水量根据来水情况进行了同比例增减,山东实际分水情况见表2,均远远低于正常来水年份的70亿立方米引黄指标。表2 1999-2004年山东实际分水指标 单位:亿立方米年份199920002001200220032004分配水量58.6554.4645.7843.5160.5455.622、需求分析根据山东省有关部门测算,省内当地水资源总量为308亿立方米,受工程措施等因素限制,现状实际开发利用量176亿立方米。预计2010年正常年份需水将达到376亿立方米,省内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量按198亿立方米计算,加上污水回用等24亿立方米,总计可供水量只有222亿立方米,缺水154亿立方米。缺水拟通过南水北调解决2030亿立方米,对黄河水需求将增加到100亿立方米。因此,无论在总量还是在季节上,来水与用水的矛盾非常突出,南水北调实施以后黄河水量分配指标能否维持现有水平也很难确定。(二)开发利用情况据调查,山东省目前已有菏泽、德州、济宁、泰安、聊城、济南、德州、淄博、青岛、潍坊等11市的68个县(市、区)用上了黄河水,即全省有64.7%的市、48.9%的县(市、区)用上了黄河水。在黄河来水偏枯的情况下,1990-2004年累计引水958亿立方米,年均63.88亿立方米,占全省年均用水量240亿立方米的27%。解决了山东3210万亩耕地关键期的灌溉用水,约占全省总灌溉面积的44%,解决了沿黄573万人的饮水问题,为沿黄工业生产提供了水源支撑。1972-2005年,利用我省引黄工程5次实施了跨流域调水,累计向天津、河北送水53亿立方米,有力地支援了两省区的工农业生产,保障了关键期的生活用水,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1、引蓄水工程1.1渠首工程滩外引水渠首工程63处,滩内引水站闸117处(不包括移动临时取水设施)。分布情况及引水能力见下表3。表3 引黄渠首工程统计表项目滩外引水站闸滩区引水站闸座数设计流量(m3/s)座数设计流量(m3/s)全局632425117126.6菏泽104021539.42东平湖2751822.54聊城341510.42济南122254325.61德州4230淄博465.393.07滨州15516125.84东营134951929.881.2、调蓄工程据统计,全省沿黄各市建有各类水库753座,总设计库容14.76亿立方米,死库容0.98亿立方米。百万立方米库容以上的121座,设计库容11.54亿立方米,千万立方米以上水库41 座,总设计库容10.68亿立方米,其他小型水库及坑塘等库容3.22亿立方米。各地调蓄工程的规模差别很大,东营设计库容占总量的56.32%,其次是滨州占16%。各地蓄水能力详见下表4。表4 调蓄工程统计表序号名称数量设计库容(万m3)死库容(万m3)占比例1全局753147550.29812.61002菏泽3117406727.95%3聊城32773.2932.61.88%4济南41224718908.3%5德州495258806.46%6淄博240342362.73%7滨州7924131238316.35%8东营65883100335956.32%2、用水情况2.1农业用水山东现有滩外引黄灌区58处(原73处,虹吸改建及灌区合并后为58处),设计灌溉面积403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163万亩。2000-2004年年均用水44.34亿立方米。2.2生活用水解决了山东沿黄573万人的引水问题,为天津河北以及我省青岛1705万人提供了急需生活用水。2000-2004年年均用水2.6亿立方米(详见表5)。表5 沿黄9市饮用黄河水人口统计表 单位:万人市菏泽济南德州淄博滨州东营合计人数820063121481425732.3工业用水省内主要依靠黄河水为水源的大中型工业项目29家,2000-2004年年均用水2.78亿立方米。其中胜利油田用水最近两年变化较大。根据调查,东营市年工业用水量为1.43亿立方米。其中电力工业电力装机单位耗水量为33.2立方米/千瓦年,年用水量为0.20亿立方米;石油工业2002年前需水量包括石油注水补水量和石油开采耗水量两部分,用水量为0.83亿立方米(年吨油注水补水定额1.3立方米/吨,石油开采耗水定额1.7立方米/吨)。2002年后油田采用分离水回注技术(日回注分离水69万立方米,年节约黄河水2.5亿立方米),吨油需水量仅为1立方米,按年产原油3000万吨计算,石油工业年用水量为0.3亿立方米。东营地区稻田面积最多时发展到39.06万亩,目前只有6.09万亩,按每亩用水700立方米计算,少用黄河水约2.3亿立方米。石油与稻改两项减少黄河水用量约4.8亿立方米。从引水总量看,东营九十年代在黄河频繁断流的情况下,多年平均引水9.84亿立方米,而2003、2004年引水分别为5.81亿立方米和6.48亿立方米。而济南的鹊山水库2001-2003年均引水10160立方米,2004年引水只有5319万立方米,引黄济青多年平均引水5500万立方米,最近两年只有冬季1000-2000万立方米保暖水。据统计,2000-2004年五年平均农业用水占89.18%,生活用水占5.23%,工业用水占5.59%。2.4滩区用水滩区耕地面积197万亩(含西河口以下耕地22万亩),设计灌溉面积7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47万亩(详见调研报告附表2),由于滩区用水分散,口门的建设和使用管理由乡村或群众负责,没有准确的计量数据。按有效灌溉面积47亩,亩用水300立方米估算,年引水约1.41亿立方米。按全部耕地面积估算年引水约5.9亿立方米。3、引黄供水效益分析黄河对山东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山东引黄水量占到全省用水总量的27%,惠及山东沿黄的11市68个县(市区),引黄灌溉面积3210万亩,占全省耕地灌溉面积的44,涉及灌区人口2412万人,占全省人口的26%;解决了沿黄573万人口的生活用水问题,为沿黄重要工业企业提供了生产用水保障。尤其是在来水持续偏枯的情况下,通过调度和合理配置,使有限的黄河水资源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根据调查沿黄灌区与非灌区亩产量相差65公斤,灌区年增产粮食约21亿公斤,按1.2元/公斤计算,农民年增收25.2亿元。根据黄委有关部门测算,黄河水对工业项目GDP的影响程度为211元/立方米,据此测算,山东黄河水资源年均对沿黄工业GDP影响量达1200亿元左右。在保障沿黄工农业生产用水和群众生活用水的情况下,通过合理调度,确保了黄河在来水持续偏枯的情况下连续六年不断流,对恢复河口地区湿地、修复河流生态系统和生物的多样性产生了重大作用。1972-2005年以来,利用山东黄河现有引黄工程实施了跨流域调水,累计为天津和河北供水53亿立方米,为青岛供水21亿立方米,解决了上述地区1705万人的应急生活用水。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山东黄河水资源贫乏,调蓄能力低从总体看,山东黄河水资源贫乏,且季节上来水用水矛盾十分突出。调查了解,春秋季节的需水一般占全年的60左右,与来水情况正好相反。现有调蓄工程分布不均衡,不能通过丰蓄枯用来缓解用水矛盾,尤其是春秋灌溉季节的矛盾。根据调查,沿黄水库总库容为14.76亿立方米,但主要在滨州东营,两市库容为10.72亿立方米,两市现有水库利用率不高。而其它市几乎无农业用水的水库,调蓄工程与各市耕地及灌区面积不平衡。从调查情况看,沿黄地区经济相对不发达,农业用水季节性强,水库蓄水周转低,受投资、占地、灌溉成本增加等影响,建设水库的积极性和能力都有限。1999年以来有两年没有引足分配水量指标与调蓄能力不足有一定关系,见表6。表6 1999年以来分配水量与实际引水量比较表年份199920002001200220032004平均分配58.6554.4645.7843.5160.5455.6262.59实际70.7351.8752.5368.9437.0637.7349.72(二)水质污染威胁黄河水资源安全山东黄河污染源有上游来污、大汶河来污、长平滩区排污以及金堤河、浪溪河、玉符河来污和滩区的面源污染。根据2005年7月黄河水资源公报,山东黄河高村、艾山断面为V类水质,泺口、滨州公路桥、利津断面均为IV类水质。水质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非汛期情况会更加严重,污染得不到遏止,及易造成水质性缺水。(三)渠首工程引水困难经过连续三年的调水调沙,使河槽归顺,下切明显,济南以下河段引黄涵闸的引水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济南河段的大王庙、土城子、胡家岸、沟阳四座涵闸,滨州的打渔张、小开河、簸箕李,东营河段的麻湾、宫家、曹店等9座涵闸,今年春季的引水能力比2002年200立方米/秒流量时降低50%左右;大道王、道旭、兰家、韩墩四座涵闸小流量引水时闸前闸后淤积严重。由于今年调水调沙以后大河一直持续400米/秒以上,影响程度还不好定量分析,但是引水困难的趋势将有进一步发展。主要原因一是河槽下切,同流量水位降低,引水落差减少,闸前流速降低,引水口淤塞;二是低水位流向走势与高水位不同,进水条件变化。三是地方灌区建设时,为了少引沙,渠底过高,如王庄闸后渠道衬砌高出闸底板四十厘米,造成引水困难。(四)灌区管理粗放、节水措施少,水利用系数低山东引黄灌区干支渠17390公里,衬砌1315公里,衬砌率7.56%;其中干渠4427公里,衬砌761公里,衬砌率17.2%,支渠12963公里,衬砌554公里,衬砌率4.3%。灌溉多以传统的大水漫灌、串灌方式为主,部分灌区采用小白龙向田间引水,水利用系数多在0.37-0.55,灌区存在严重浪费水现象。对不同地区的单位面积用水和较大型灌区的用水情况进行了比较(详见下表7、表8)。表7 2000-2004年沿黄各市农业用水情况比较表单位菏泽东平湖德州济南淄博滨州东营用水量(亿m3)7.01.0310.043.480.779.688.04面积(万亩)7098261624551580232亩用水(m3/亩)99125142162152167347表8 2000-2004年典型灌区用水比较表灌区谢寨潘庄李家岸邢家渡小开河簸箕李麻湾年均引水(亿m3)1.435.383.881.731.603.341.31有效面积(亿m3)9036023011811011850年均亩用水(m3/亩)159149169147146198262可以看出,各灌区的单位面积用水情况差别较大,用水效率参差不齐。其中,亩均用水量小开河灌区较低,其主渠道计划全部进行了衬砌,而东营麻湾较高,这与东营地区的土地需要压碱的灌溉方式有一定关系。由于区划等原因,配水方案不尽合理,造成用水浪费,部分离黄河较远的工业和生活用水项目输水线路长,输水流量小,输水时间长,沿程损失大。例如,从李家岸闸到庆云水库220公里输水渠道,要完成一次1000万立方米充库水量,需要引水6000-7000万立方米。菏泽电厂水库到苏泗庄闸50多公里,完成一次1000万立方米充库过程,需要引水2500-2900万立方米。根据邢家渡灌区的灌区节水配套规划,拟在“十一五”期间投资2.69亿元,进行配套和节水改造,完成以后水的利用率将提高到0.7-0.85。从渠首送水到最末端的时间将缩短一半。(五)两水分供、两费分计、水权转换工作开展难度大2005年8月新的许可证已经发放到位,各取水口的水量分配和用途界定非常明确。今后可能发生水权转换的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地区之间或同一地区不同取水口之间的转换;二是原有非农业项目采取节水措施以后向新项目的转换;三是农业向新上非农业项目的转换。第三种转换涉及水费的调整问题,但是地方新上项目立项审批、投资和建设、水资源论证基本在地方部门办理,我们没有能力和条件了解到这些项目的情况。由于各方面的限制,目前是农业非农业混供,送水期间我们的管理能力很难覆盖到每个用水户,供水协议一般是对灌区或地方水利部门签订,也就是说与我们签定协议的一方不是直接用户,采取按比例进行用途的界定。一级用户之后水的利用情况很难掌握。调研中,部分基层河务部门及地方用水户对按比例界定这一点有不同的看法。根据实际统计的近年用水情况计算,农业89.18%,工业5.23%,生活5.59%;取水许可中农业83.3%,工业9.9%,生活6.8%。实际用水情况与许可存在一定的差异与青岛、济南、油田等非农业用水户近两年用水减少有关。同时也需要探索更科学的界定计量方式,准确的区分用水。(六)测流手段落后,滩区用水难以管理水量的计量现在都是采用传统的测流设施,测量频次少,准确度不高。非汛期河损表现大,存在不正常现象。尽管已经完成了涵闸远程监控系统的建设,但是目前尚未验收,同时由于建设之初系统功能设置问题,不能实现自动测流和计量。目前的测流方式误差大,人为因素影响大。河损主要包括滩区用水、大河测流误差损失、蒸发渗漏损失、涵闸漏水和涵闸引水误差损失。据统计,1999-2004年年均河损30.73亿立方米,每年的最大河损都出现在春季的3-6月,多年平均为19.53亿立方米,7-10月为7.60亿立方米,11月-次年2月为3.72亿立方米。按照春季每亩300立方米测算,西河口以上滩区现有耕地175万亩(含西河口以下22万亩),用水最多为5.25亿立方米;按有效灌溉面积47万亩计算,用水只有1.41亿立方米。也就是说非正常河损大致为6.68-10.52亿立方米之间。滩区引水工程多数不属于黄河部门管理,对滩区用水的控制和计量尚没有有效的措施,除利津县局进行了切实的尝试以外,其它单位研究的不多,措施也少,感觉处于无奈境地。(七)运行机制不完善,关系需要理顺,思路不宽、措施不多调研过程中,基层河务局普遍感觉对下步水资源管理调度无所适从,认为机构职能交叉不清,关系不理顺。涵闸引水控制工程的管理是水资源管理调度的关键环节,目前省局涉及涵闸的业务部门很多,有防办、建管、水调、财务、供水等部门和单位。而市县两级没有设置水资源管理调度部门,有的由防办人员兼职,有的由水政人员兼职。县局作为当地黄河水资源的行政主管部门,供水体制改革后县局对涵闸没有管理权,无从履行水资源管理调度的职责。基层河务部门一直以来把水资源的管理调度,当作沟通黄河与地方政府关系的重要纽带,通过这方面的工作,使他们感觉到黄河部门对地方工作的支持和贡献,从而赢得了地方政府在黄河防洪工程建设、防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如果不能理顺相应关系,不利于下步防汛和工程建设等工作开展。大家普遍认为水资源的管理调度和开发经营属于两个层面的问题,黄河水资源的管理调度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属于水行政管理职能。资源管理与开发经营要有恰当的结合点,供水体制改革中要慎重对待,避免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山东现有引黄涵闸中17座属于地方投资,划归供水部门管理是否合适需要研究。目前黄河部门参与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有东明供水项目、滨州的韩店水库、龙潭水库。另外济南的济北电厂水库,正在筹划,初步意向是济阳县土地参股,济南市局投资工程部分。总体来看,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认识深度还不够,习惯于看着涵闸收费,思路不宽,措施不多,对水市场的认识研究不够。水管体制和供水体制改革以后,尽管明确了县局的水资源管理调度职能,但是由于涵闸不再属于县局管理,他们普遍认为,很难发挥作用,也不知道该做什么,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也上受到了影响。(八)东平湖、河口等涉及水资源的基础研究工作力度不够近年来水量调度以保证利津断面100立方米/秒左右作为生态需水控制指标。今年安排河口研究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认为维持河道生态用水利津站需要控制在230立方米/秒以上,4-6月考虑近海生态需要,利津站应控制在400-600立方米/秒以上。由于河口生态问题非常复杂,该研究成果是初步的。河口生态包括哪些内容,如何科学合理确定其需水指标,尚缺乏系统全面和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同时利津生态流量是山东黄河来水的基础流量,对整个山东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影响重大。根据近年来的实际调度情况,在小浪底水库非汛期运用方式不调整的前提下,考虑河道下切及西河口以下引水,利津断面建议按150-230立方米/秒控制。东平湖的水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问题非常复杂,管理难度大,尤其是南水北调实施以后,问题更加突出,缺少对政策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三、对策与措施根据调研中涉及到的问题,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现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多措并举,应对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一是建议地方充分发挥现有调蓄工程的作用,在汛末和冬季引水调蓄,缓解春季争水的问题。滨州、东营以外的沿黄市要充分认识水资源越来越紧张的趋势,适时建设调蓄工程;二是加快现有灌区的配套和节水改造,提高水的利用率,根据邢家渡灌区的测算,现有干支渠实施衬砌等节水改造措施以后,水的利用系数可以由目前的0.37-0.55提高到0.7-0.85,节水潜力巨大。三是建议黄委对小浪底水库非汛期的运用方式进行调整,充分考虑黄河水资源对黄河下游国民经济发展、群众生活及生态用水的重要作用,加大非汛期,尤其是春季的下泄流量。四是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对大汶河、长平滩区的防污治污,加强省内入黄口门的检测监控,以免造成水质性缺水。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不仅是农业,其他行业限制高耗水项目的上马,要通过水权转换、水价等手段促进节水意识的提高。(二)加强水资源的计划管理,严肃调水纪律,科学界定引水用途一是严格制定和执行用水计划和定单制度。细化用水计划和定单,按定额指标审批,并加强引水期间的核查。掌握一级用户的配水情况和二三级用户的用水信息,推进水资源论证和水权转换的实施。对于不按计划定单和用途引水的采取限制和处罚措施。加强对涵闸管理人员的教育,严格控制测流。二是延伸供水管理,供水协议细化,核实协议执行情况;对供水管理能否延伸到二级三级用户进行探索和尝试。寻求更加科学合理的计量计费方式。随着沿黄地区城市和工业发展,非农业用水比例也将能够有所提高。(三)加强测流研究,实施精细调度,准确计量加强先进测流技术和方式研究,实现自动化精细测流是减少非正常河损,实现精细调度和配水计量的关键工作。对测流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和适当投入,利用已建远程监控系统,最终实现在线实时测流,减少传统测流方式造成的误差,减少人为因素对测流结果的影响,采取多方面措施减少非正常河损。目前远程监控系统工程建设已经完成,但是由于设计变更多、赶工期等原因,资金存在220万元缺口,调研中发现目前都未进行决算,建议尽快筹集解决资金问题,确保顺利通过验收,并及时发挥作用。(四)完善体制、建立科学运行机制,使市县局更好的履行水资源管理的职能黄河水资源的管理是一项新的工作,社会影响广泛,与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