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家庭护理中的影响.docx_第1页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家庭护理中的影响.docx_第2页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家庭护理中的影响.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家庭护理中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家庭护理中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6月-8月在我科门诊确诊的手足口病患儿260例,在家庭护理中对260例患儿家长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结果:手足口病个体化健康教育后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知识了解程度较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60例手足口病患儿除1例合并呼吸道感染住院外,259例患儿均在家庭护理的5-7天内治愈。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家长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符合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是保证手足口病家庭护理质量的重要有力措施,可促进患儿康复,减少手足口病的传播及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手足口病;个体化健康教育;家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568-01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为EV71病毒感染或柯萨奇病毒感染,传染性强,患者多为婴幼儿,大多数病例症状轻,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手足口病一般病程短,预后好,因此手足口病大多为门诊治疗和家庭护理为主,故进行手足口病个体化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通过传播普及卫生科学知识,帮助人们建立健康信念和行为方式。感染疾病科医护人员是手足口病人的主要承担者,与社区居民之间的接触最直接而紧密,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此本研究进行了相关的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为2011年6-8月期间在门诊确诊的260手足口病患儿,患儿年龄为9个月到8岁,男患儿151例,女患儿109例,手足臀部皮疹250例,伴发热(38度)60例,口腔黏膜疱疹50例,全身散在疱疹5例,白细胞增高5例。诊断标准参照第七版实用儿科学 。健康教育的对象为260例患儿的父母亲(母176人,父84人),年龄在22-45岁之间。 1.2 方法 1.2.1 对前来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家属讲解相关知识,在门诊发放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小册子。 1.2.2 建立手足口病个人档案:门诊病历、患儿病情资料、电脑数据库、全面评估每个患儿的情况及存在问题,根据患儿家属的特点如文化程度等对家属进行不同程度、不同层次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传授护理技巧,对家长提出的问题因势利导的给予解答。 1.2.3 在我科门诊设立了咨询电话,对每一位家长咨询问题做好详细解答和登记,及时提供治疗护理、减少复诊机会。 1.2.4 我科组织护理人员有计划的回访,巡回家庭隔离护理的患儿,做好一对一的宣教工作。 1.2.5 健康教育的内容 加强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将患儿隔离,隔离房间要定时间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减少探视。患儿所接触所有物品用含氯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阳光下暴晒,与患儿接触的家长用流水洗手,教会他们用六步洗手法洗手,患儿餐具可煮沸消毒,大小便采用3%含氯消毒液浸泡2小时后处置。嘱家长隔离患儿2周以控制传播。 发热护理:每2-4小时测体温一次,体温在37.5-38.5的患儿给予多饮水、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出汗过多时及时更换衣服被单,注意保暖,超过38.5服用退热药。 皮肤护理:手足臂部有皮疹的患儿,注意保持患儿的皮肤清洁,避免皮疹破溃,可先用0.5%碘伏进行消毒,而后涂抹利巴韦林软膏预防感染,患儿沐浴应用温水,禁用肥皂等刺激性的沐浴液,防止搔抓皮肤,出汗后及时清洁患儿皮肤,更换宽大舒适的衣服。保持床单清洁,无渣屑。加强臀部护理,及时清理大小便,保持患儿臀部皮肤清洁干燥。 口腔护理:勤喂水,以使口腔保持清洁湿润,并达到清洗口腔的目的。出现口腔溃疡时,可涂抹碘甘油或喷利巴韦林喷剂等药物。 饮食指导:给足够的营养和水分且无刺激易消化,半流质饮食,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机体抵抗力。禁食辛辣、过盐过酸的刺激性食物,食物温度不宜过高,避免过热食物刺激引起疼痛。 指导家长学会观察患儿应警惕的表现:高热39度以上三天不退,面色苍白,呼吸加快,精神不振,嗜睡,烦躁不安,剧烈头疼、呕吐。肢体抖动或无力,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数据处理:所有资料应用SPASS 18.0图案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软件里对技术资料进行X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60例患儿全部就诊于门诊,我们积极对患儿家属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及家庭护理指导,除一例患儿合并呼吸道感染住院外,259例患儿均在诊治的5-7天痊愈,发热者一般于治疗24小时内基本退至正常,皮疹在3-5天内消退且无脱屑和色素沉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3-5天正常。 本组健康教育前后手足口病知识掌握情况见表1。采用2011年6月-8月间在我科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家长260人(n260),其中患儿家长女性176例,男性84例,年龄在22-45岁之间(均数 标准差)。 表1 本组个体化教育前后对手足病知识了解情况比较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1 个体化健康教育是手足口病家庭护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将门诊个体化健康教育更有效的深入开展,我科门诊对就诊的患儿家长提供个体化、人性化健康教育,以加强对手足口病的掌握,正确认识手足口病家庭护理的重要性。使家长接受了一次面对面比较系统和规范的健康教育,深受患儿家长的欢迎,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具体明确。我科对家庭护理的手足口病患儿以开展院外护理指导为主,指导患儿家长通过对患儿家长在疾病知识、预防措施、消毒隔离、疾病观察、症状处理、应警惕的表现等方面的健康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加强预防是重要的而居家隔离护理是必要可行的,提高了他们的预防意识和主动隔离意识,从而有效的控制疫情传播和发展。通过电话咨询护士可向患儿家属提出必要的护理建议和护理方法或为其预约医生,做好病历记录,既节约了患者的时间和费用又缩短了护、患之间距离。根据门诊病历随访,把患儿病情进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告知家长,让患儿家长感到健康教育的动态变化和连续性,通过一对一的交谈,彼此交流,融洽了关系,拉近了距离。有助于家长知识的巩固,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3.1.2 个体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由于手足口病传染性强、易于流行,故进行手足口病个体化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指导家长正确使用消毒剂及采用自然简单易行的消毒方法,使其养成良好的的卫生习惯,个体化健康教育有利于家长对手足口病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表1显示个体化健康教育后,对手足口病知识的了解程度高于之前,由于本组病例发病前无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人群密集处存在易感性,可因再次感染而发病,所以要指导患儿家长尽量让孩子少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防替治。 3.1.3 个体化健康教育增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医院的信誉,使家庭护理受到了良好的效果,有利于疾病的恢复,缩短了病程,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提高了公众的预防意识和主动隔离意识,从而有效的控制病情的传播和发展。总之通过手足口病家庭护理,我们体会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制定出更加标准化的个体化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