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实践调查报告-中学生文化观念2.doc_第1页
寒假实践调查报告-中学生文化观念2.doc_第2页
寒假实践调查报告-中学生文化观念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寒假实践调查报告实践主题: 中学生文化观念 学生姓名: 学 号: 班 级: 完成时间:2012.2.1实践主题:中学生文化观念时间:2012地点:现将此次时间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网络的发展,世界各种文化加速撞击,交流与融合,将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国家在文化建设中,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推进中外文化特别是中西文化的交流,交融此次活动旨在调查中外文化碰撞与交融的现状,宏扬中国传统文化,拥抱外来文化,不仅取人之长,而且要为本土文化带来创造力。此次调查内容分两大部分,一是调查现在大部分中学生的文化品位,比较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当代学生文化生活中的比重,二是调查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现状的看法和意见。在第一项调查中显示,中学生传统文化观念淡薄,小学生文化品位比较西洋化,超过半数的中学生对京剧或其他各种地方剧种“不感兴趣”,只有25%的小学生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在关于节日的调查中,除了儿童节,小孩子们最喜欢的是过圣诞,只有33%的孩子喜欢过春节,14%的孩子喜欢过中秋,12%的孩子喜欢过国庆节;在对待食品方面,只有12%的人选择中餐作为大餐,51%的人选择麦当劳或肯德基作为大餐,还有26%的人选择牛排作为大餐;在对“最喜欢的一首歌”的选择上,37的人选了英文歌曲,占的人数最多,只有20的人选择大陆老歌,28的人知道国歌的原名是什么;另外,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调查中,38的人不知道什么叫座右铭,31的人没有座右铭,只有39的人会写毛笔字;而在外来文化方面,“哈利波特”热未然成风,90%以上的人知道“哈利波特”,超过50%的人看“哈利波特”,“哈利波特”甚至成为大部分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另外,“哈”一族大量出现,哈日、哈韩、哈狗,还有所谓的粉丝,70%的人有自己哈的对象,崇尚、追逐,甚至思想行为、生活习惯都模仿外国明星。被调查者总体上呈现出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兴趣不浓、传统意识淡薄的趋向,四成的中学生对传统文化不抱乐观态度,而外来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语言和行为方式。而在第二项调查中,42%的人抵制过洋节,抵制外来文化的侵入,认为要有文化“准入制度”,37%的人支持外来文化,认为该取人之长,学习外来文化,22%的人没有意见,中外文化交融理所当然。而在其中我们发现,抵制外来文化的这42%的人之中不少人吃肯德基、看哈利波特、哈韩、哈日,在打压别人抬高自己的同时,又捡起别人丢掉不要的,这样的现象不禁让人深思。通过这样的调查不难看出,我们生活在全球化的时代。经济跨国整合,文化汇流,使中国经济起飞,老百姓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综观人类的文明史,这种文化汇流碰撞的时代,多是文艺复兴的最好机会。欢迎外来文化,不仅可以取人之长,而且也可以给本土文化带来创造力。我们所引以为自豪的盛唐,不就是胡风横扫天下,长安满街卖胡饼的时代吗?当然,拥抱外来文化,并非盲目追风,应该有个尺度。在我看来,尺度无非有两个:第一,要看这一文化和我们所珍重的核心价值是否相融;第二,要看这种文化本身是否优美,是否能弥补我们文化中的缺失。以这个标准看,我们不仅不该抵制洋节,而且应该学习怎样过洋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都是我们珍爱的传统价值。而看看美国,圣诞前几周,街上许多人戴着圣诞装饰,手摇圣诞铃铛,在进行慈善募捐。连老布什夫妇都带头在街上摇铃铛。普通百姓给为自己提供服务的人(如送报纸的人,清洁工,学校老师,学校边上的交通管理员,门房等等)送礼物。这并不是搞关系,因为礼物送不送,并不影响你享受的服务质量。但圣诞节的精神,是对待所有人如同对待自己的家人,要借这个时机,想想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离不开别人的帮助,要心怀感激。再看无家可归者的救济中心,充满了志愿人员,发放着大量的捐助礼品。一些公共建筑、写字楼、学校、医院,到处是给贫穷孩子捐献玩具的箱子。再看看我们的传统节日,这样的精神还剩下多少?难道这一切我们不该学吗?过节不是吃喝玩乐,而是一个庆典。你要在这个庆典中,重申自己对社会和他人的道德与感情承诺。这样,节日对社会才会有感召力。文化也一样,就是要挖掘自己文化中的伟大精神来感召人们。胡锦涛主席说过: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确实十分重大,但却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保护是为了进一步的创新,保护传统文化与吸收外来文化是统一的。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不是简单的保留、维持,吸收外来文化也不是庸俗的复制、接受,而是两者结合之后的转化与重塑。继承和发展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扬弃,是一个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蕴涵着一种创新精神,我们并不缺乏创新的传统和动力,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