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名句体现哲理.doc_第1页
名言名句体现哲理.doc_第2页
名言名句体现哲理.doc_第3页
名言名句体现哲理.doc_第4页
名言名句体现哲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体现了发展的观点:终日乾乾,与时偕行(一天到晚谨慎做事,自强不息,和日月一起运转,永不停止。)2、体现了抓主要矛盾: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3、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见风使舵4、体现了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水 (因为时间的流逝无法阻止(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而规律是客观的),望见逝川东去、白云归山的景象,不免令人感慨,中心怅恨,无时或已。由系日无绳之慨,到水去云回之恨,感情沉降到最低点,似乎已经山穷水尽,诗人却由“恨”忽生奇想,转出一片柳暗花明的新镜。“欲就麻姑买沧海。”这里即因此而认定沧海归属于麻姑,并想到要向麻姑买下整个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一个“冷”字,揭示出时间的无情、自然规律的冰冷无情和诗人无可奈何的失望情绪。)5、体现了联系的观点: 溪云乍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乌云开始从皤溪上起来,太阳从西城外的慈福寺阁后沉落下去。周围的群山,雨意越来越浓,大雨即将到来,城楼上,已是满楼的狂风。)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离水比较近的楼台比较早得到月亮(因为水里有倒影嘛),朝向太阳的花木更容易生长(也有“向阳花木早逢春”的说法)6.体现了矛盾可以相互转化:沉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7.用于讲联系的普遍性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8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9、构成事物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10、实践出真知:过沙头(杨万里)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论诗三十首(元好问)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1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太阳从幽暗的大海上一点点升起,如子之脱离母腹而渐现,这一“生”字实在是形象极了。太阳刚升,大地还基本处于黑暗之中,但黑夜已撕破,这个“残”字写出了不可抗之消失。夜是被动的,却又是无可奈何的,它生了太阳,却又因太阳而消退!而“入”字更生动,任你江南虽还是旧年的冬天,但是春天却已将江边的柳树涂上了一层春色。)(王湾次北固山下)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12阐明事物具有两重性。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13谁说人生没有再年少的时候,河里的水还能倒流呢,别说老人是不中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4乔小乔,东吴有名的美女,前者是孙权的嫂子,后者是周瑜的老婆。据说曹操攻东吴,目的之一是抢到她们,还预建了一座“铜雀台”,准备抢到后放那儿。我觉得是诸葛亮编的。杜牧颇为自负,认为周瑜能成名是“时无英雄”,所以把其胜利归结为东风之便15)它蕴涵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假象所迷惑: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时间永不停滞,春花纷纷凋谢,燕子又回来寻找旧巢。对花落地感到无可奈何,燕子年年归来也不觉新奇。这一切都取决于自然规律,是人力难以支配的,而人只能在花开花落、燕去燕来中逐渐衰老。)17发挥主观能动性,乐观向上,积极进,将终生有益、无憾:曹操的”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 18知识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生活。半亩万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9不折腾: 就是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要搞什么形象工程或什么运动,瞎折腾。20听不到不同意见不决策”是因为事物的矛盾有主要方面也有次要方面。2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教材中的例子,用于讲联系的普遍性的:大学的道理,(大学问治国之道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1、终日乾乾,与时偕行2、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3、见风使舵4、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1杯春露冷如水5、.溪云乍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6.沉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1、终日乾乾,与时偕行,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抓主要矛盾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见下面第6题)5、联系6、量变到质变,矛盾双方在1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见下面第8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b.坐地日行8万里,巡天遥看1千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教材中的例子,用于讲联系的普遍性的“坐地日行8万里,巡天遥看1千河”这是毛泽东的诗了,1般的老师在讲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的时候都可能会讲到这个例子的,表明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这是王充在论衡的话,他指出:“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也就是说,精神不能离开人的形体而存在,世间根本不存在死人的灵魂.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听不到不同意见不决策”是因为事物的矛盾有主要方面也有次要方面.怎样理解?对于同1个决策议题,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是正常的,“赞同”和“反对”就是矛盾的主次方面,如果只听到赞同的声音,听不到反对的声音,就意味着决策会片面性,没有全面的思考决策议题的科学性.“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1抔春露冷如冰.”这首诗说明的哲理是a、事物是运动的b、事物是可以认识的c、事物运动有其自身规律,规律是客观的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因为时间的流逝无法阻止(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而规律是客观的),望见逝川东去、白云归山的景象,不免令人感慨,中心怅恨,无时或已.由系日无绳之慨,到水去云回之恨,感情沉降到最低点,似乎已经山穷水尽,诗人却由“恨”忽生奇想,转出1片柳暗花明的新镜.“欲就麻姑买沧海.”这里即因此而认定沧海归属于麻姑,并想到要向麻姑买下整个沧海.1杯春露冷如冰.1个“冷”字,揭示出时间的无情、自然规律的冰冷无情和诗人无可奈何的失望情绪.选c请问如何理解“不折腾”?就是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要搞什么形象工程或什么运动,瞎折腾.“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下列名句中与之蕴涵相同哲理的是a.溪云乍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b.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d.沉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体现的是联系的观点,只有a是联系的观点.b体现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体现的是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d4: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意思是自己画了40年竹子,白天作画,晚上思考,终于悟出去掉繁杂提炼精髓才能画成功的道理,才能在:分的熟练中创造出不同凡响的新风貌.从冗繁到清瘦,可以看出板桥对画竹领悟的过程.可以想象,刚开始画竹,他是把竹枝的1枝1叶都要画出来的,所谓“1枝1叶总关情”.但这样的表现只能是自然的忠实的复制和描摹,最高境界只是逼真而已.而非能表现竹子的精神,表现作者对竹子意义的独特理解,从而达到艺术化的境界.“清瘦”可以说是板桥对竹子意义特有的发现,这种发现的表现就成了1种艺术风格.这种风格既有属于竹子的天然素质,有倾注了作者的情思.也许清瘦的竹子不那么像自然界的竹子,画着画着,对过去的纯描摹而言似乎是“生”了,但这却是1个更高的创新的“熟”的境界.可不可以这样说,艺术的创造只有当我们在1个阶段以后感觉到了“生”,才能进入另1个“熟”的天地.生,其实是对当前自我的否定,由生到熟,再由熟到生,不断否定自己,不断上升,以臻完美.体现了量变到质变,矛盾双方在1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辩证的否定观.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联系的观点“万物必有成衰,万事必有张弛”.下列与这句话所反映的原理1致的有bda.天将与之,必先苦之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c.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d.有时1扇门虽然关上了,其余的门却是敞开的成衰和张弛,都是矛盾,万事万物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