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名校分班的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郑州名校分班的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郑州名校分班的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郑州名校分班的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郑州名校分班的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州名校分班的语文试题及答案,供孩子们入学考试之前练习。一、基础知识部分。(一)填空题:(36分)1、字母表中有常见的韵母_个,有常见的声母_个。“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七个字中,翘舌的声母有_个,后鼻韵母有_个。(2分)2、在四线格中注上音节。(3分)诅咒 滋味 儿 安 憔悴3、根据音节,填字组词。(3分)cu( )弱 ( )绿 憔( ) 纯( ) 鞠躬尽( ) 出类拔( )4、“请勿自误”中“勿”的意思是_,是这种意思的字还有_、_、_。(2分)5、如果一个汉字,既能找到部首,又知道它的读音,最好选择_查字法。“盈”的第二笔的名称是( ),“盈余”的盈的意思是( )。(1.5分)6、在下面括号中填上“看”的近义词(不重复)(3分)仰( ) 俯( ) 远( ) ( )视 ( )一眼 ( )目7、填成语(4分)( )然大悟 ( )然起敬 ( )然故我 ( )然无恙无( )无( ) 无( )无( ) 无( )无( )无( )无( ) 无( )无( )理直气 ( ) 完( )归赵 风驰电( )8、用“大方”造三个句子。(3分)对财物不计划,不吝啬_举止自然,不拘束_不俗气_9、仿写句子。(2分)首都北京是我国的心脏_10、改写句子。(3分)他上课玩东西,这是事实。改成反问句_改成双重否定句_小明对小红说:“明天,我请你去公园玩。”改为转述句_11、根据要求写诗句。(2分)“日”字在古诗中当“太阳”的意思讲的诗句_“日”字在古诗中当“阳光”的意思讲的诗句_“日”字在古诗中当“天”的意思讲的诗句_“日”字在古诗中当“时候”的意思讲的诗句_12、给下面的句子加不同的标点,使它们表示不同的意思。(13分)你同意他不同意。_你同意他不同意。_你同意他不同意。_13、修改下边句子中加横线的部分。(2分)他的这篇习作立意深刻,严谨的结构,( )语言流畅,在全校作文比赛中把它评为一等奖。( )14、按课文内容填空。(25分)原来从南口( )北( )居庸关到入达岭,一路都是( ),( )( )中国人是无论如认可也完成不了的。(二)选择题(9分)(填序号)1、下列句子中“我”和“自己”用错的有( )老师问我(A):“你为什么迟到?”自己(B)毫不在乎地说:“起晚了!”有些人有一种毛病,总以为我(C)的意见是对的。2、A危险!快走开! B、这儿的花真美啊!C、我已做完了第一题。 D、你弟一题做得怎样?以上四句,( )是陈述句;( )是祈使句;( )是疑问句;( )是感叹句。3、以下汉字,按音序排在第五位的是( ),声母翘舌的有( ),音节是整体认读的有( )。A、施 B、凝 C、临 D、尊 E、罪 F、唇4、教师对学生正如医生对( ),教师对学校正如医生对( )A、治病 B、医院 C、病房 D、病人5、带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组是( )A、喝水 吆喝 B、上大夫强大C、蒙蔽 蒙古 D、温度 度量6、“愁眉不展”一词中“展的意思是( )。A、张开、放开 B、施展 C、放宽7、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安居乐业 盛气凌人 兴国安帮B、喜出望外 完美无缺 丰攻伟绩C、坐井观天 滥竽充数 守株待兔8、课题为人民服务和一夜的工作的特点是( )。A、前一篇点明中心,后一篇没有 B、两篇都点明了中心C、两篇都是以人物作课题 D、后一篇点明了要写的事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9分)1、”巨“、”区“、”臣“的部首是”匚“。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说的。( )3、”一张桌子,一位老师,一匹马车“这三个词语中的量词都用得对。( )4、”玻璃、动弹、桌子“中加点的字应读轻声。( )5、在”难解难分“、”号称“两个词中,每个字都是多音字。( )6、博林的祖父、父母都是文艺工作者,所以博林可以称得上是艺术世家。( )7、”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是病句。( )8、书信和请假条的称呼都应写在第一行且顶格。( )9、”J、K、L、M、N“是按音序排的。( )二、阅读。(4+12分)(一)用”|“给下面一段话分层,并写出层意。(4分)”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各层层意:(二)阅读后做题(12分)人民在他心中朱伯儒伯伯高高的个子,他那双深沉的眼睛给初次见面的人一种严厉的感觉。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凡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不管在多么艰苦的环境中,他都能热情帮助别人。人民的(疾苦、痛苦、困苦)牵动着他的心,他关心别人胜于关心自己。朱伯儒伯伯关心别人的事迹多得很。在河南省内乡县时,他看到这里的群众生活十分(疾苦、痛苦、困苦),就写信给自己的妻子,要她把家里的旧衣服多寄些来,送给群众。在武汉空军工地上,身为民工队长的朱伯伯,成天和民工一起(艰难、艰苦、艰巨)施工,他流的汗水从不比民工少。民工的家属到工地探亲,他总是把自己的住居让出来,自己和民工挤在一起过夜。民工胡世元是个能干的好青年,可是身体虚弱,家庭生活又(疾苦、艰苦、困难)。他生病以后,一连五年,都是朱伯伯出钱为他治病,接济他全家的生活。1975年,在火车上,一位素昧平生的老人突然患病,急需输血,朱伯伯毫不犹豫地献了血,又改变了自己的路线,一直把这位老人送到家。是什么力量促使朱伯伯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做好事呢?朱伯伯说:“没有人民的养育,我就活不到新社会,更不能成为一个干部。我对人民有感情,看到别人遇到困难和不幸,就觉得自己有一份责任尽力力去帮助他们。”朱伯伯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在文中括号内合适的词语下面画“-”。(2分)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词语写在( )里。(1分)一向都不相识。( )沉着持重,思想感情不外露。( )3、第二自然段叫_段,起_的作用。(1分)4、用“|”分段,并写出段意。(6分)5、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2分)三、作文(30分)题目:一个令人_ 的时刻要示:1、在横线上补充一个表心情的词,如忧伤、悲愤、高兴等。2、文笔流畅,内容生动,情节感人。3、文中应有必要的景物,场面,人物心理,动作等方面的描写。4、500字左右。语文试题及答案,供孩子们提前练习。一、选择正确的答案。(20分)1、整体认读音节共有16个,下面全是整体认读音节的一组是()A.aiuiunningB.zhichiyiwuyeyuanC.shchieenong2、下面三组注音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烽火(fng hu)誓言(sh yn) 侮辱(w r)B.柔嫩(r ln)推辞(tu ch)热情(r qng)C.幽静(yu jng)辉煌(hu hung) 女孩(n hi)3、下面形声字组合方式完全相同的一组的是()A.宵芳菜案爸B.闺匪衷疲庭C.闺圆匪闷固D.衬顾秧骑铜4、每组加线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血泊梁山泊湖泊泊舟B.着火打着了着凉上不着天,下不着地C.勉强强词夺理强大倔强D.尽头尽管尽职无穷无尽尽底层5、下面每组词中有三对同义词,每对词中感情色彩都不同的一组是()A.宠爱溺爱 腐蚀侵蚀 理想幻想B.熟悉熟练 严厉严峻 成绩成就C.顽强顽固 机智狡猾 教诲教唆D.仇视轻视 卑鄙卑劣 爱护爱戴6、下列四对词中不是反义词的一对是()A. 开心关心 B. 忙碌空闲C.失败成功 D.暂时永远7、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A.坚强的目光B.明亮的教室C.敏捷的思维D.朴素的衣着8、下面四句诗的朗读节奏有一句划得不正确,这句是()A.篱落/疏疏/一径/深 B.树头/花落/未成/阴C.儿童/急走/追/黄蝶 D.飞入/菜花/无/处寻9、下面的话最得体的一句是()A.谢谢你对我的帮助,欢迎你下次再来帮助我。B.今天是爸爸40岁的生日,是值得庆贺的日子。C.小军,你给我讲的问题我根本不懂,我希望你给我认真地讲一遍。D.小刚,你今天的行为打动了我,我要学习你。10、下列歇后语错误的是()A.外甥打灯笼照舅(旧)B.孔子搬家净是书(输)C.泥菩萨过河纹(问)到底D.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11、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正确的一组是()爸爸指着竹笋对我说 你看 竹笋多么有力量啊 不论在什么地方 不论被什么东西压迫着 它都能顶开 一个劲地向上长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12、对格言“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存在而更加美好”解释得确切的是()A.人们的生活因为有了我才变得美好。B.我之所以存在都是为了别人的生活美好。C.人们想要生活美好必须首先保证我的生存。D.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应该多为别人着想。13、没有用比喻的一组是()A.残阳如血。B.柿子树上挂着许多大柿子,像一个一个的红灯笼。C.桂林的山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D.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14、提起“不耻下问”,会想起论语中这样的话()A.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C.三人行,必有我师。D.冬练三九,夏练三伏。15、与其他两项有明显区别的一项是()A.泊船瓜洲B.拔苗助长C.南辕北辙16、“你的成绩有了很大提高,不能把它作为骄傲自大的资本。”给这句话选择恰当的关联词是()A.因为所以B.无论都C.即使也1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的壮观景象A.泰山B.庐山C.黄山D.华山18、从下列各组句子中选出意思差别最大的一组是()A.我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的哥哥。/ 我怎能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的哥哥呢?B.小红对小明说:“你明天和我一起去图书馆,好吗?”/小红对小明说,他想明天和小明一起去图馆。C.他的话完全没有错。/ 他的话不可能不对。D.雨来宁可牺牲,也不向敌人屈服。/ 雨来或者牺牲自己,或者向敌人屈服。19、从下列句子中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A.我们肩负着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B.数字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路程。C.通过学习,使我提高了政治觉悟。D.人们倾听和注视着这位英雄的报告。20、下面关于古诗没有错误的是()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李白)C.旧时王谢堂前燕,轻烟散入五侯家/乌衣巷(刘禹锡)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凉州词(王昌龄)二、阅读欣赏。(40分)阅读一(18分)后生可畏“哦!爸爸认输了,爸爸认输了!”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了爸爸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眼光看着我。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豪的笑容。在我家里,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也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哪里来的气,在吃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成哑巴?”弟弟受了顿训,虽然很委屈,张一张嘴便不知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眼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作风。”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力的理由:“您知道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膝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肆,都一谦虚地谢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少年气盛,一口答应。结果呢,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谁知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呀!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注王勃:唐朝著名诗人,滕王阁序是他的优秀代表作。1、读第三自然段,把其中的成语写下来。(1分)_2、按先后顺序把文中的两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写下来。(2分)_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爽朗()浮现()会意()慈爱()4、解释下列词义。(2分)疾言厉色:_少年气盛:_5、找出首尾呼应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1分)6、理解题目“后生可畏”在文章里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解释打。(3分)(1)“后生”原意是晚辈、年轻人的统称,在文中指:“我”这一类的年轻人()所有晚辈()美国的智力超常儿童()王勃()(2)“畏”是敬畏,不可低估、轻视的意思。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少年王勃才华横溢,名人都不是他的对手。()“我”能言善辩,驳得爸爸无言以对。()“我”观点大胆,认识深刻,说理透彻,使爸爸口服心服。()(3)这篇文章说明:大人们的家长制作风是要不得的。大人说话时小孩不但可以而且应该插嘴。晚辈不一定不如前辈,应该提倡“敢想、敢说、敢做”的风气。7、爸爸原来认为_,我对此持不同观点,先后举出两个事例进行反驳。这两个例子概括地说,一是_,二是_。(3分)8、那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件事?(2分)_9、这篇文章最打动你或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2分)_阅读(二)(22分)挪树院子里那株腊梅奄奄一息了。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腊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腊梅会挪死吗?我怕。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他铲开了!刨开了!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长长地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铲断了。他又轮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9)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10)“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11)“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12)“不砍断怎么挪呀!”(13)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14)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这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15)“嚓!嚓!嚓!”一铲,两铲,三铲(16)“喀!喀!喀!”一锄,两锄,三锄(17)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18)“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19)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20)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21)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22)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23)那老土依然沉重。(24)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25)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26)它会死吗?(27)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28)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29)又过了几天。(30) 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31) 腊梅新生了!(32)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33)人挪活!树也挪活!(34)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1、根据短文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3分)_一息风姿飘_有声_不经心丰_秀美万花_谢2、文中第段有四个错别字,它们是:A_B_C_D_改正后的字依次是:A_B_C_D_(2分)3、文中出现的一句俗语是_。(1分)4、词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_,作者是_。这首诗词表现了诗人_的风骨;毛泽东主席和了一首词,用“_”的诗句表现了中国人民谦逊的态度。(2分)5、“我劝老花匠挪一挪那株衰弱的千金。”句中的“千金”在文中指_(1分)6、朗读第(31)段“腊梅新生了”一句,应重读的词语是_,应读出_的语气。(2分)7、简要地写出句中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2分)一铲,两铲,三铲()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8、没有字典和词典可查,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中加线词的意思。(4分)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这里的风物一定会()9、写出第 (34)段中画“”线的句子里含着的意思(1分)_10、按要求概括。(4分)本文的主要内容是_(2分)你认为本文作者在文中赞美了什么?(2分)_三、拓展延伸(20分)(一)选择正确的答案。(3分)1、诗坛上负有盛名的“李杜”指的是()A.李白和杜牧B.李商隐和杜牧C.李白和杜甫D.李商隐和杜甫2、下列各组词语分类正确的是第()组A.和蔼珍贵美好波光粼粼稳稳当当B.梳理积攒奔驰季节感情迸射C.干净明亮美观大方聪明伶俐伟大光荣青山绿水D.小草碧绿眼睛雪亮操场干净小猴机灵打扫教室E.一眨眼一瞬间一刹那一骨碌一会儿F.花红柳绿万紫千红碧水长流蓝天白云眉开眼笑G.调兵遣将丢盔弃甲斩钉截铁走街穿巷头昏目眩H.豺狼虎豹锅碗瓢盆琴棋书画鱼虫鸟兽奇花异草3、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三种耐寒植物特别受到赞美,被称为“岁寒三友”,这三种植物指的是()A.梅、竹、兰B.松、竹、梅C.梅、兰、菊D.松、梅、菊(二)根据句子的意思,填上表示语气的词。(4分)1、“ _?错了的题目,你怎么不订正_?”2、“_!我恍然大悟,原来错在这里_!”3、“_!想不到,他的本领还不错_!”4、“_,这样的苦日子,什么时候才到头_?”(三)仿写句子(不能重复)。(4分)例句: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仿句:1、如果我是清风,我将_2、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例句:好文章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仿句:1、好文章是_,让人_。2、好文章是_,让人_。(四)将下列成语中的主人翁名写在括号内。(4分)初出茅庐( )入木三分( )煮豆燃箕( )纸上谈兵( )卧薪尝胆( ) 负荆请罪( )围魏救赵( )望梅止渴( )(五)口语交际(5分)亲爱的同学,在人生旅途中,你已经走过了四千多个日日夜夜,迎送了十几个春夏秋冬。在这些幸福难忘的日子里,是父母,像日月一样紧紧相伴在你身边,用一片真情呵护着你,培育着你;是父母,带给你无尽的温暖、奋斗的信心和成功的动力。而他们留给自己的,却只有岁月沧桑的印记。但他们无怨无悔,只用自己的爱心蘸着浓浓的真情默默地为你书写着一个大字值!请结合以上材料,并根据下面假设的各种情景,向自己的父母说一些真心话,诉一片真情。(要求:说话意思要明白,语言要得体。在表述时,可同时针对父母两人,也可只针对父或母。答题时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1、当父母在学习上给你施加过重压力时,你想说:_2、当父母在工作或生活上遇到不顺心的事而唉声叹气时,你劝道:_3、当父母为你过度操劳病倒后,你安慰道:_4、当你在困难中及时得到父母的理解、关爱和帮助时,你动情地说:_5、当你在老师、同学面前评价自己的父母时,你深有感触地说:_四、综合实践。(卷面2分,作文38分)1、以“难忘的小学生活”为题写一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