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动愿与互联网公司在云中互补双赢.doc_第1页
中移动愿与互联网公司在云中互补双赢.doc_第2页
中移动愿与互联网公司在云中互补双赢.doc_第3页
中移动愿与互联网公司在云中互补双赢.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移动愿与互联网公司在云中互补双赢我们在想,云计算的时代的来临,对我们这个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商业机会?第一,它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最有效的商业机会,就是让我们有机会对整体网络进行一个有效的改造。对用户提供解答方案,进行重新的定义。传统的通信运营商,都是提供管道作为主要的基础设施的应用。在这个新的时代,我们要变成提供运算和管道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基础设施,也就是有两大基础设施。 在这些基础设施以上,还是不能真正的提供一个良好的用户体验,还要加上终端的基础设施。我们都知道,iPhone的平台给我们用户带来了用户体验是公认的比较优秀的。那我们可以看到,苹果实际上提供了优化,是从硬件、软件、应用一直到后台的服务器,进行完整无缝的融合。这跟我们传统的认知的多平台,用户界面的理念,是有一定的冲突。我们的研究证明,实际上每一个时代我们都会面临一个用户体验的大发展的机会,我们记得当年PC刚开始出现的时候是DOS,完全是指令式的命令方法,必须是专业人士使用。当变成Windows的时候,使用的人都越来越多,也比较好使用。那Windows最后为什么成为统一整个PC工业界的唯一用户界面,就是以统一的用户界面赢得了所有用户的学习需求,因为没有人愿意学习两次,所以在市场力量驱动下,一个统一的用户界面就会出现。现在到了手机时代,触摸屏的用户界面成了热点,一定会成为多厂商的用户局面。假如苹果提供软件,那我相信iphone用户界面会成为未来的Windows,但是由于它是单一厂商,就不可避免的让位更开放,所有厂商都能使用的用户界面和平台。所以说网络基础设施,终端基础设施和云计算基础设施,就是未来三大基础设施。传统运营商在新的领域里面临着很多机会和挑战,我们再讲一下机会。传统运营商有巨大的用户资源和网络资源,还有运营的能力,还有和客户之间的互信的东西。所以在进入信息的时代以后,这些基础都是建设大的基础设施和提供低成本服务的一个基础保障。所以运营商在进入信息时代以后,必须有效的定位成预算服务的提供商。它也有很重要的一个机会,在这个里面来贡献对客户需求的了解,对运营的了解,以及对各种资源的优化。但是不可避免的,对于我们运营商来说是一个完全新的领域,这个领域里,讲得简单一点,就是我们今天还要有很多的合作伙伴,把这个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要解决。可以这样说,云计算的硬件基础设施,实际上是不难的,实际上都是一些和便宜的服务器。但是要建成节能,建成我们传统的一台一台的计算机购买,或者一个集装箱、一个集装箱的购买,这是一个完全全新的概念。像谷歌,都是自己去设计它的数据中心的电脑,自己设计集装箱,微软基本上也是做的比较一致,现在号称第五代仓储式的数据中心,没有供应商可以做这个事情,对我们运营商来说,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件事情,要推动这个行业,逐渐的走向云计算的方案解答。第二,我觉得更难的地方,就是在关键的软件,在全世界有很多开元项目,比如说像Linux一样,也有很多的人想办法去复制,像谷歌,云计算的能力,我们还没有看到商业的、成熟的云计算的系统结构。从未来发展角度来说,由于运算系统跟我们传统的交换机,传统的路由器又不一样。运算系统实际上和我们软件的开发,和运用的融合,有巨大的环境关系。可能变成互联网企业所需要每天面对的事情,那么我们要对人才进行全面的培养,对信息专家进行培养,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些挑战和发展。中国移动,我们已经把云计算和云计算未来的发展作为中国移动未来的一个蓝海领域。我们也做了在云计算方面的一些研究和云计算方面的一些规划。在我们规划里面,中国移动,首先我们企业本身的内部管理,我们本身的运营,内部的需求,就需要一片“云”。第二,我们要提供云计算的服务给我们的客户,我们要有公共的云,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三,我们认为未来的发展,特别是未来的互联网的发展,将会出现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这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就是我们和互联网企业会形成一个新的有效的互动。中国移动就像所有的运营商一样,是一个平台供应者,我们不会和一些非常有活力的,有创新的中小型互联网公司去竞争,我们也没有这个能力竞争,但实际上我们是互补的。因为中小型互联网公司也没有能力建设云计算平台,去提高服务器,也没有能力在全国各地建数据中心。所以互相之间,一个是基础设施的需求,一个是创新的需求,都有可能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融合点,所以我们觉得未来互联网的发展,会给整个行业来来一个全新的融合,变成双赢的局面。在我们平台研究上,我们中国移动在过去的3年,开发了一个“大云”计划,准备采用开元,开放的软件,来建设云计算平台。我们希望把它逐渐变成一个大家都可以共享的API。我们知道云计算,如果我用了某一套系统建设云计算的平台,以及云计算应用的时候,我们最关心的 是这些应用可以从一个运营商到另外一个运营商,从一个供应商到另外一个供应商,这样就可像Linux一样,以全新的国际化的开放平台,这也是我们在云计算这个领域里迫切希望它发生的。现在美国亚马逊有自己的(UPI,谷歌也有自己的UPI,希望我们未来中国云计算产业里是开放的。为了解决这些发展问题,我们也参加了很多标准化组织,一些关于云计算方面的标准化组织,包括一些重要的开元计划,像Centos、像XEN。同时,在产业推进,中国云计算的产业联盟,云计算专家委员会,以及全球的Opencirrus组织。同时,我们在一些重要的学术科研组织参与。从世界各国来讲,云计算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政府对发展的重视。可能有很多人都了解,IT工业和通信工业,在全社会里是一个非常大的,耗能的行业。有人做过估计,一个有10万服务器的谷歌服务中心,相当于一座中型城市的耗电。一台服务器假如耗电200瓦的话,10万个服务器可能相当于10万个普通家庭,而且是24小时开着的,普通家庭不会24个小时都开着,所以是非常大的耗能行业。怎么把这个整个国家水平的耗能降低,云计算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美国政府,政府网站首先放在云计算上去,就是鼓励所有的行业。像日本、欧洲,都在建立这些行业,所以政府对云计算的推动是非常重要的。最后,我们想提出,在未来的宽带移动互联网,在TD-LTE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带领下,移动通信和云计算,将成为我们中国移动未来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也将推动我们中国ICT产业迅速的发展。产业观察:云计算是真火还是“虚”火?CBSi中国ZOL 作者:中关村在线 应特 责任编辑:许振新 【原创】 2011年05月02日 评论(1) 在很多关注IT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普通用户眼中,云计算堪称是虚拟化之后最火、最有吸引力的IT技术或应用模式,就算暂时抛开IDC关于2014年全世界云服务收入能达555亿美元的预测及它所映射出的庞大商机不谈,只是想象一下在云计算时代每个人都能够借助云-端互动,对计算资源信手拈来、予取予求的美妙图景,就能令人激动不已。 然而,云计算的这种火,在深入研究过云计算技术和应用发展情况的专家看来,却是有那么一点点“虚”,虚到仍有相当多数的企业用户对其态度仍是在只喊号子不出力,只谈概念不落地。究其原因,皆是因为要把一个云计算的构想变为现实存在相当多的困难,选型难、部署难、应用亦难,其间只要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麻烦,或者考虑不到,所谓“让计算像自来水一样拧开龙头就有,还可以随意分配”的云计算终极目标就只能停留在愿望阶段。 这些困难,只要是对云计算有过尝试的企业用户几乎都曾体验过。最终用户们的梦想无时无地、不间断、无缝地获取计算资源与服务,反射到他们这一端,就会不折不扣地演变为对云计算“基石”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其内部设备及应用的兼容性/互操作性、可管理性等方面更为苛刻的要求。要知道,早在云计算概念问世之前,为数众多的企业就已在上述环节面临着严峻挑战,而今要备战云计算,他们的压力只会更大。 这种更大的压力,主要源自云计算要求他们的IT基础设施必须做到能够灵活调配所有计算、网络和存储资源,将它们作为服务分享给用户。可没有融合就没有分享,在融合这些资源的过程中,最糟糕也最有可能遇到的情况就是,如果基础设施中有任何设备和应用是基于封闭的专有架构,而且又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案帮助它们安全顺利地融合到大的资源池中,并让它能够与其他资源一起被统一管理,那么就必然会引发设备互操作及管理、应用迁移、数据共享等方面的难题。 美国IT专栏作家Frank Hayes在其不能回避的云问题一文中就曾谈到过这种情况和它所带来的麻烦:“企业中还有很多的应用是在大型主机上运行的,它们的内容和数据来自一些专用的垂直行业的应用软件,通过传统的商业逻辑运行得出结果。这样一些宝贵物件儿没有谁想去触碰,生怕会碰坏了某个部门业务流程中的关键部件清理这些东西将会花费所有的IT预算却可能带不来丝毫的商业利益。但是,如果你不将这些传统的东西清理干净,你就根本无法进入云中工作。” Frank Hayes描述的这种问题确实是不少曾经使用过封闭架构系统产品的企业对云计算望而却步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这种技术角度的障碍,只是导致云计算“虚”火的一方面原因,还有另一个原因也不得不提,那就是整个产业界、包括企业用户在内,在云计算这一命题之前还缺乏充分的协作。毕竟,这是一个新的,且涉及了技术、应用、市场等多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