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浙江公务员考试培训.doc_第1页
2013年浙江公务员考试培训.doc_第2页
2013年浙江公务员考试培训.doc_第3页
2013年浙江公务员考试培训.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乐享品质 高效学习2013年浙江公务员考试培训一、笔试公共科目 综合类笔试科目为申论(A卷)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卷);基层类笔试科目为申论(B卷)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卷)。乡镇机关面向优秀村干部招考职位的笔试科目为综合知识(A卷)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卷);乡镇(街道)机关面向优秀社区干部招考职位的笔试科目为综合知识(B卷)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卷)。 报考公安、林业、监狱、劳教等系统人民警察的需加试心理测评。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含A、B卷)均为全客观题,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100分。 申论(含A、B卷)为主观题,考试时限为150分钟,满分100分。 综合知识(含A、B卷)由客观题和主观题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满分100分。 心理测评为全客观题,考试时限为50分钟。 2013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公告 职位表 真题解析 在线估分 职位表下载 笔试备考专题等考试信息详情点击:/zhejiang/gwy/2013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交流群:184500527 预祝大家考出好成绩 二、笔试方式 笔试全部采取闭卷考试方式。 三、笔试内容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从事国家机关工作应具备的潜能。 测查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五个部分。 1、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的语言运用能力,其中包括准确识别、理解和运用字、词语;从语法、语气、语义等方面正确判断句子;概括归纳短文的中心、主旨;合理推断短文隐含的信息;准确理解比较复杂的观点或概念,准确判断和理解短文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等。 2、数量关系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对数字排列顺序或排列规律的判断识别能力,对数学运算方法、策略的运用能力等。 3、判断推理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其中包括对词语、图形、概念、短文等材料的理解、比较、判断、演绎、归纳、综合等。 4、资料分析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各种形式的统计资料(包括文字、图形和表格等)进行正确理解、分析、计算、比较、处理的能力。 5、常识判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卷)不含常识判断)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政治、法律、管理、经济、科技、公文、党史、国情、人文、生活常识等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二)申论 申论(A卷)主要通过应考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等。 申论(B卷)主要通过应考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等。 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考人员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意图的基础上,概括材料的相关内容,提炼材料的主旨,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并用简洁、准确、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 (三)综合知识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政治、法律、管理、经济、科技、公文、党史、国情、人文、生活常识等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其中A卷包括测查应考人员对农业农村工作知识的了解和掌握,B卷包括测查应考人员对社区工作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四、作答要求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心理测评 应考人员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作答在题本上或其他位置的一律无效。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栏,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准考证号”下面对应的信息点,用2B铅笔涂黑。 (二)申论 应考人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专用答题卡指定题号的指定位置内作答,用铅笔作答或在非指定位置内作答的一律无效。答题不得使用涂改液。答题卡上的“姓名”和“准考证号”栏,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准考证号”下面对应的信息点,用2B铅笔涂黑。 (三)综合知识 客观题部分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部分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纸指定题号的指定位置内作答,作答在试卷上或其他位置的一律无效。答题纸上的“姓名”和“准考证号”栏,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准考证号下面对应的信息点,用2B铅笔涂黑。 应考人员务必携带的文具有: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2B铅笔、橡皮和卷(削)笔刀。 注:本次考试不指定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社会上凡称与本次考试相关的复习教材、培训班、网站、上网卡等,均与本次考试无关。敬请广大报考人员提高警惕,切勿上当受骗。 2013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已经拉开帷幕,本文将结合浙江省公务员言语模块的考试特征,重点讲述一下行测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解题攻略。 从上图不难看出,在单独命题的部分省份中,就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这个模块来分析,浙江省公务员考试中涉及到了逻辑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三个部分,除此之外,还涉及到了一些特殊题型(又叫语文知识),比如,读音、错别字及修辞格的辨析。所以,浙江的考生朋友在备考过程中一定要有针对性的复习,除了复习三大常规言语题型之外,还要对言语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一、逻辑填空 分析浙江省历年公务员考试真题,不难发现在选词填空这个模块,还是非常注重对实词、成语和关联词语的考查,考查形式仍以一空至三空为主。大家在做逻辑填空前,首先要明白自己常常会犯的一些错误,并有意识的防范,比如常识干扰以及个人偏好,个人平时所形成的观点和理解均极易干扰个人的选择,由此,命题人也常常利用此点来设置迷惑选项。了解到这点,就应该在做题时,将这方面的干扰降到最低。常用到的方法有感情色彩辨析法、关联系辨析法等。 例1、水污染的形势是严峻的,而尤其使我们_的是,当前工业发展的步伐是不可能停下来的。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C)。 A畏首畏尾B骑虎难下C进退维谷D瞻前顾后 从这四个成语的情感色彩来看,“畏首畏尾”、“骑虎难下”两词都含有贬义彩色,用在句中感情色彩不符排除。排除了两个,剩下的可以按照词义来进行排除,“瞻前顾后”的意思是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不符合句子表达的意思。“进退维谷”是指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契合文意。因此选择C项。 例2、我们每一个人生来都是一样_的,而且在我们的身上还附带着很多不好的东西。譬如我们每一个人都爱争强斗狠,但是又爱贪懒好闲,这便种下了_的种子。 填人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D)。 A.善良愚昧B.天真好胜C.聪明狡猾D.平凡堕落 文中第一个空白处之后出现了表示递进关系的“而且”一词,引出“不好的东西”一句,表达一种否定的倾向性。由此可以判断第一个空白处的词汇含义不可能是表达积极肯定的倾向性,而A、B、C三项中“善良”、“天真”、“聪明”几个词都是表达积极感情色彩的词汇,与文段感情色彩不符,因此予以排除。只有D项“平凡”表达了中性色彩,能够与之后的递进语句“而且”形成一种对应关系。 二、片段阅读 为了节省解题时间,提高解题效率,在做片段阅读时,建议考生按照213的解题顺序,第一步看提问,判断提问类型,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提问方式采取不同的解题思路,快速选出正确项,做到有的放矢。如:“该文段主要说明了什么”和“该文段意在说明什么”。这两个题提问方式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是其答题思路却完全不同。前一问句是主旨概括类试题,答题思路是抓文段的重点部分,而第二问句则是典型的意图推断题,其解题思路是:立足于文段,找寻其言外之意,如果题干是寓言故事,则答案是启示类、道理类,属于小故事大道理。 除此之外,还有细节判断题、标题填入类、词句理解型、语句衔接序型,每一类型的题目答题的重点都不一样,在此尤其需要注意。 三、语句表达 在浙江省历年公务员考试中语句表达主要涉及四种题型,即语病、读音、错别字、修辞格等的辨析。 对于病句判断常考的知识点主要有:并列短语、两面词、否定词、介词、关联词、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表意不明、结构混乱、重复赘余等。上述分类只是着眼一定角度,难免偏颇之处。所以考生一定要学会从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多角度分析,并善于运用一些有关的规律技巧,辨析病句才是比较可靠的。 例1、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这道题目的考察点是并列短语的不当问题。并列不当是语句常见的语病之一,也是近几年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病句类型。在辨析病句时,看到“和”、“与”“及”、“同”或用顿号分开的并列短语出现,首先考虑是不是把不该并列的成分并列在一起,其次是认真辨别是否出现顾此失彼、搭配失应的问题。“挽救和培养”构成并列短语,但“培养”“失足青年”不合事理,不能搭配。 例2、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提承关系的句子,要分析前后是否统一。前面“能否”两面提,后面却以“能”或“否”单面承;前面是“能”或“否”一面提,后面却以“能否”两面承,都是不统一的。所以这道题目很明显是上句从两面来说,而后半句只从一面说,造成语病。 此外,对于读音和错别字的判断,大家可以结合选词填空一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