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等值化”.docx_第1页
“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等值化”.docx_第2页
“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等值化”.docx_第3页
“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等值化”.docx_第4页
“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等值化”.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等值化”作者:李权兴更新时间:2009-1-178:47:00来源:学说连线朋友来信询问:何谓“城乡一体化”?何谓“城乡等值化”?能否用“城乡等值化”替代“城乡一体化”?我做出的是如下回答:一、何谓“城乡一体化”?最简要的回答是:“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简明表述。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我们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色,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指明了方向。“城乡一体化”,正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简明表述。城乡融合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进程做出的重要论断,1847年10月,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最早提出“城乡融合”的思想:“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只是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表现,它是进一步发展的阻碍,这种阻碍在目前已经深深地感觉到了。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利益,以及城乡融合,使社会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从事农业和工业劳动的将是同样的一些人,而不再是两个不同的阶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第213页)实现城乡融合是恩格斯的理想,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进程。1902年,英国经济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Howard,1850-1928)在所著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提出了“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形态”。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统一布局城乡经济,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协作,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城市学中霍华德被公认为是城乡一体发展的提出者。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着乡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大城市郊区城市化,最后迈向城乡一体发展的进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形式,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一体发展,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政策平等、产业发展互补、农民与城市居民国民待遇一致,整个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没有直接使用“城乡一体化”,而是使用“统筹城乡发展”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因为我们所说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是要打破城市和农村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乡之间合理分布,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使城乡融合为一体。而不是那种简单理解的“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一样化”,把乡村也建设成为城市的“分散城市化”和“乡村工业化”的“一体化”。发展经济学告诉我们,“分散型城市化”和“乡村工业化”,成本太高,不切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我们要的是“集中型工业化”,要建立起: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乡镇、中心村、村,形成有机结合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2004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又明确提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两个趋向”和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论断,是对国际发展经验的精辟总结,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重要论断。深刻认识和把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实质是十分必要的,“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具体表述,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必然趋向、必然选择。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具体表述为五条道路,即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城乡一体化”是对“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简明概括。因此,我们必须把“城乡一体化”提升到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强化认识和加大实践力度。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必然涉及到更新思想观念,变化政策措施,调整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创新体制机制、改进领导方式及工作方法等各个方面。因此,“城乡一体化”的提法是不能随便被置换的,因为这是党中央的决策和战略部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的则要组成部分。二、何谓“城乡等值化”?在“中国新农村建设路径、模式与典型经验交流会”上,与会代表在经验交流时介绍了对所在地区新农村建设实践归纳出的、值得借鉴的发展模式。如,江苏的“工业企业带动型”、“生态农业带动型”等八类典型;浙江的“民营企业推动型”、“工商反哺农业型”等四种模式;山东的“城乡等值化”试验模式;南京市的“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举措;嘉兴市的“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化”模式等。“城乡等值化”试验模式,是在“中国新农村建设路径、模式与典型经验交流会”上介绍的山东省和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一个合作项目,进行“巴伐利亚经验”“城乡等值化”试验。它的“不同类但等值”思想引人深思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正因为如此,山东省青州市南张楼村的“巴伐利亚试验”,引起新农村建设者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1988年,山东省政府和德国巴伐利亚州以及德国赛德尔基金会共同把山东省青州市南张楼村确定为“中德土地整理与农村发展合作试验区”。实际的试验行动目标可以概括为:改造环境、改善生产条件和完善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赛德尔基金会15年一共往南张楼村的教育、土地整合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约450万人民币。项目实施前后该村居民基本无变化,稳定在4000人,平均为人均投入1250元。2005年该村的情况是:一、农民收入提高,目前年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二、兴建了80多个企业;三、农民工作模式发生改变:农业生产成为副业,而企业生产成为正式职业;四、成功地留住了人,项目实施前后该村居民基本无变化,稳定在4000人;五、基础生活设施完全脱离了传统农村氛围,工作和生活在工业区、大田区、文教区、生活区等社区内,生活方式有明显改善。并以文教中心、集贸中心能辐射周边村庄,起到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理论界对对南张楼村“巴伐利亚试验”和“城乡等值化”理念的评论,一致肯定“该试验所体现出的很有价值的村庄发展之道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试验”自始至终都是在一系列很精密的规划下进行的,包括科学地设计村庄发展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等。村庄发展的功能分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德国人注重规划、精于设计的重要特征。其次,“试验”非常重视村庄的社会发展与环境建设,教育、卫生、文化事业与环境保护等都被提到了重要位置,该试验努力做到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在村庄层面上得以均衡实现;再次,“试验”也十分重视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力争缩小城乡差别(即材料中所说的“城乡等值化试验”),试图通过提升村民的整体生活质量而尽可能地将村民留在土地上、留在村庄里;最后,“试验”特别重视土地与农业在村庄发展中的特殊重要性,把“土地整理”作为村庄发展的最重要工作来抓,把农业作为整个村庄改革与创新的最重要产业而集中有限资源加以促进。”(南张楼村的“巴伐利亚试验”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胡必亮)该文进一步指出:“最大的问题在于:试图将这样一个曾经于50多年前在德国试验成功并得以在德国普遍推广的德国的农村发展模式在今天的中国农村加以推广可能是不现实的,而且也行不通。”从已经发表的有关文章,综合理论界对南张楼村“巴伐利亚试验”和“城乡等值化”理念的评论,主要提出了如下改进意见和建议。第一,从理论论上讲在受多元因素(政治的、文化的、经济的、社会的等)影响下的中国广大农村环境中,试图用一种单一的发展模式来统一人们的行为选择,理论上讲不通。相反,多元化的发展资源必然带来多元化的发展方式选择。第二,试验基本理念设计不切合中国目前所处转型期特有的历史性特征,是要将村民留在土地上、留在本村,不进入工厂、不进入城市,试验持续已经15年,村民并没有实践这一的基本理念,却是利用国际试验这一无形资产与品牌,争取到许多发展非农产业、进城、出国的机会,这反而成为试验成功的重要因素。第三,完全将德国的概念原封不动地照搬到中国来的话,那就不是中国的试验了。例如其“土地整理”概念在中国就应当使用“村庄综合发展”这类的概念韩合适一些。最后,德国赛德尔基金会提出的“在农村地区生活,并不代表可以降低生活质量”、“与城市生活不同类但等值”的“城乡等值化”理念,在德国巴伐利亚州试验成功,已经成为德国农村发展的普遍模式,并从1990年起成为欧盟农村政策的方向。正像在山东省青州市南张楼村负责“巴伐利亚试验”的维尔克先生说的那样:这是一项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的长期事业。这就是“城乡等值化”的由来和实践的大致状况。当然,我们也可以在赋予它新的意义、在内涵和外延全新的语境条件下,使用“城乡等值化”。最重要的内容是以认为本,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走好农村工业化的路子,依靠非农产业致富。三、能否用“城乡等值化”替代“城乡一体化”?时至今日,世界各国的农村发展都在积极地探索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新模式。德国的“巴伐利亚模式”。农村建设不以城市为标准,“在农村地区生活,并不代表可以降低生活质量”、“与城市生活不同类但等值”的“城乡等值化”理念,追求与城市不同的更符合农民需求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用一定的财力、物力投入,让农民生产、生活得更美好,建设起“低消费、高福利”的新农村生活方式。英国的新市镇试验。主要是通过旧城改造,改善城区居住环境;同时对城市边缘进行重构,实现近郊农村城市化,明确城市总体功能定位和次区域功能划分,实现错位协调发展。新市镇使周边农村人口集聚,实现聚集化小城镇建设,扩大农村人口就业机会,减轻城市就业压力,实现城乡共同富裕。韩国的“新村运动”。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为重点,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发展农产品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工业,创造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建设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成功模式,这些城乡一体化的探索,对当前我国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借鉴和参照的现实意义。但是党中央的统一提法就是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可见,“城乡等值化”,只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一种试验模式,用其来替代城乡一体化进程是不合适的。这是我当时的认识,可是实践发展并不同我的认识想一致:2008年12月9日,中共唐山市委、唐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承办的唐山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规划北京论证暨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中央党校副校长陈宝生,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勇,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国鹰,市委常委、农工委书记徐景田,副市长王久宗出席会议。会上的发言中,提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城乡等值化”,对“城乡一体化”与“城乡等值化”的关系做出了如下的阐述:“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城乡等值化,即实现农民和市民在不同生活形态下生活品质大体相等,这既是由具体国情决定的,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广大农民的期盼。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是构建城乡互动的体制机制,使城乡之间实现金融资本、人力资源、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良性互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的有力抓手,可以进一步深化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将认真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充实规划,为唐山城乡一体化制定科学发展的宏伟蓝图。”(赵勇:2008年12月9日在中央党校召开的“唐山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规划北京论证暨研讨会”上的讲话)值得注意的是,论证暨研讨会上其他的发言者,都是使用的“城乡一体化”概念,没有使用“城乡等值化”概念。接着,在互联网上可以看到:2008年12月30日,在中共唐山市委八届五次全会上讨论通过了中共唐山市委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实现城乡等值化的决定。2008年12月9日在中央党校论证的是“唐山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规划”(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承办的唐山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规划),最后形成的是中共唐山市委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实现城乡等值化的决定,这是在一级党委的决定中首次使用“城乡等值化”替代“城乡一体化”。对这样的改动还真的有必要进一步思考:既然“城乡一体化”是对党中央的“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简明概括,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简明表述,全党理应统一。这是一;“城乡一体化”重在运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保证手段,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农村、农业、农民走出一条更新思想观念,变化政策措施,调整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创新体制机制、改进领导方式及工作方法等各个方面的新的发展道路;“城乡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