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汇报.doc_第1页
修文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汇报.doc_第2页
修文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汇报.doc_第3页
修文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汇报.doc_第4页
修文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汇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修文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相关情况汇报为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明确各乡镇,各职能部门农村环境保护职责,解决当前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探索农村环境保护新道路,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根据贵阳市人民政府与修文县人民政府签订的2010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考核试点工作目标责任书,我县积极采取措施,攻坚克难,取得了一定成绩。情况如下:一、基本情况简介修文县位于贵州省中部,贵阳市北部。全县总面积1075.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40米,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是理想的避暑休闲旅游胜地,因明代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王阳明在此潜心悟道,被誉为“王学圣地”。 县境西南面以猫跳河为界与清镇市一衣带水,西北与黔西、金沙两县隔六广河相望,北面与息烽接壤,东及东北与开阳县睦邻,东南与乌当区毗邻,南与白云区相连。地跨东经10621至10653,北纬2645至2712。东西长51.8公里,南北宽48.5公里,总面积1075.70平方公里。县城驻地龙场镇,明代为龙场驿,明末为敷勇卫卫城,位于县境南部,距省会贵阳38公里,距市行政中心金阳27公里。 全县辖龙场、扎佐、久长、六广镇和谷堡、六屯、小箐、洒坪、六桶、大石布依族等10个乡(镇),217个行政村,12个社区,14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13万人。二、农村环境综合政治取得的成效近年来, 我县高度重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通过组织实施生态示范乡镇、生态村创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和加大养殖废水治理力度等,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质量。一是县城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二是完成大石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投资115万元(其中中央环保专项资金95万元,地方匹配资金20万元),建成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对排水系统进行了改造、垃圾收集系统等。项目的实施预计每年可减少排放COD:23.6吨、BOD5:12.8吨、SS:17.7吨、氨氮1.4吨。三是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处理,县城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运往白云区比例坝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余9各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居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进行卫生填埋等处理。正在申报实施修文县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四是大力推进农村大中型沼气工程和粪污处理工程建设,着力治理农村养殖场畜禽粪便污染,实行无害化处理。我县规模化养殖场17个,2010年全县新建500立方米大型沼气工程2个,新建200立方米中型沼气工程5个,同时还在其他5个规模养殖场建设粪污处理工程5个;五是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近年来,先后实施了龙场镇普陀村、久长镇芦山村和六屯乡都堡村等3个农村清洁工程,涉及村寨的生活污水处理和生产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得到有效处理。六是认真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200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环保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在扎佐镇、六广镇、小箐乡、六屯乡党委政府的积极参与下,我县积极开展生态示范乡镇、生态村的创建工作,根据省、市环保局的安排部署,扎佐镇人民政府、六广镇人民政府、六屯乡人民政府、小箐乡人民政府分别向县人民政府提出创建省级生态示范乡镇的请示,县人民政府于2002年7月30日向市环保局提出了关于申请建设省级生态示范乡镇的函。省环保局以黔环函200353号批复了我县的六屯乡、小箐乡、六广镇、扎佐镇定为省级生态示范乡镇建设试点。自批准为创建试点以来,我县积极组织生态示范乡镇的规划编制,并于2006年12月14日经省、市环保局组织专家对规划进行评审并通过。2007年经县人民政府批复后组织实施。2010年,六屯乡、小箐乡、六广镇、扎佐镇通过市级评审。2011年,六广村获得省级生态村称号。同时,我县还先后创建绿色社区5个、绿色学校8所。通过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制定工作方案,细化措施,建章立制,创新管理,加强教育等,创建工作取得明显实效。村容村貌得到美化、净化、亮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业面源污染得到遏制,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质量得到提高。七是注重规划编制。组织完成了全县10个乡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完成扎佐镇、六屯乡、六广镇3个省级生态乡镇和六广镇新中村、久长镇上寨村等6个国家级生态村的申报工作,完成久长镇茶山村、洒坪乡中明村等11个国家级生态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八是积极申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成功申报沙溪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沙溪村位于我县县城西部,是即将建设的诺亚温泉所在地,该项目建设有利于推动沙溪村与县城的城镇化链接。目前该项目已完成项目选点和土地协调,已到位资金31万元,正在编制项目可研和实施方案,待方案批复后组织实施。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1生活垃圾污染问题仍然突出。突出表现在 “脏乱差”现象严重,柴草杂物乱堆乱放、生活污水乱倒乱流、粪土垃圾乱丢乱积、畜禽动物乱放乱弃等,不仅严重影响村容村貌,还对乡村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同时,农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电子、薄膜等产品的大量使用,产生的难以降解的废品也越来越多。目前,只是县城、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生活废水和生活垃圾得到规范处理,绝大部分没有得到有效处理。我县有30万人,城镇居住人口为4万人左右,27万农户每年生产生活产生的600多万吨废水、6万多吨生活垃圾得不到有效处理。 2农业废弃物污染成为重点污染源。随着农业形势的变化,尤其是片面最求“高产量高收益”而过度使用塑料薄膜、农药、化肥、膨大剂等,农业废弃物降解周期长,不但对农村环境造成直接污染,而且对人体健康造成长期损害。此外,养殖业特别是规模养殖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问题也日益突现,不少规模养殖场因投入不到位,畜禽粪尿直接排放在大气中,进一步加剧了周边环境污染。目前,我县共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24家:其中规模化奶牛养殖场6家,共养殖奶牛9859头;规模化蛋鸡养殖场5家,共养殖蛋鸡61万羽;规模化养猪场13家,共养殖生猪23050头。其中16家养殖场修建了阿科曼粪污处理设施,7家采用常温发酵池进行粪污处理,1家采用生物治理办法。养殖企业污染治理较为落后,仅有少部分企业采取干湿分离、污水回用、阿科曼、大型沼气池的技术进行治理,但效果均不理想,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污染。如,贵州好一多谷堡、六桶奶牛养殖基地(分别为5000头规模),对下游水源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近年来,我局开展专项督促检查35次,对群众投诉或达不到要求的养殖场(点、小区)下达的环境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通知书8份;督促贵州好一多谷堡、六桶养殖基地、龙山奶牛养殖场等大型养殖场(点、小区)实施废水治理;目前,共有8个养殖项目建设了大型沼气池工程,已投入使用的7个;建成养殖场废水治理设施1个(久长奶牛养殖基地)。 3工业企业污染越来越严峻。近年来,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一些污染型企业进入农村,这些企业 “隐姓埋名”环保设施不健全,或明或暗的排放污水、废气,造成农村环境质量明显下降。2011年,按照省政府“关于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环保局共出动检查85人次,对县域内重点排污企业进行环保法律法规和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及环保三同时执行情况开展75厂次检查。尽管如此,由于环保工作人少事多,仍有监管的盲区。 四、下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打算 1切实加强宣传引导。县、乡镇、村居干部要彻底摒弃环境整治“重城不重乡”理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集市、会议、走村入户等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意义,激发广大农民朋友自觉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传统的粮食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有机绿色农业;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环保的生活理念。 2认真落实目标责任。要像治理城市一样开展农村环境整治,要强化环境目标责任意识,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工作的体系和机制,力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环境保护“双赢”;加强环境执法,对破坏农村环境的单位、行为人和事要加大处罚力度,唤起民众的守法意识;对农村各类开发建设规划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按照生态功能区划和区域总量控制的要求,严格审批建设项目。 3不断加大环保投入。现在,全国绝大部分地方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发展新阶段,已进入“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以工哺农、以城带乡”新时代。建议各级党委、政府要不断加大投入,全面启动“现代农业”和“康居乡村”建设工程,按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农业科技与创新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农业“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发展;大力度整治农村生活垃圾、疏浚河道沟塘、治理工农业污染、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抓好“六整治”、“六提升”,即重点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乱堆乱放、工业污染源、农业废弃物、河道沟塘,着力提升公共设施配套、绿化美化、饮用水安全保障、道路通达、建筑风貌特色化、村庄环境管理水平,努力形成家园整洁、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乡村面貌。4高度重视管护长效机制建设。保护农村环境不仅是广大农民朋友的内在要求,而且是推进全社会和谐发展的应有之意。它不仅是一个阶段性工程,更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经常性工作。开展农村环境整治,要突出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建立,要引导村民制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