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用花轿送出姑娘”.doc_第1页
学科教育论文-“用花轿送出姑娘”.doc_第2页
学科教育论文-“用花轿送出姑娘”.doc_第3页
学科教育论文-“用花轿送出姑娘”.doc_第4页
学科教育论文-“用花轿送出姑娘”.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教育论文-“用花轿送出姑娘”作家孙犁在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一文中告诫我们,不能永远用牛车送姑娘,那样长期下去,车上送的就不是姑娘,而是粪草了。一个好的作家必须用花轿送出自己的姑娘,把自己说的话,要写的事,要抒的情表达出来。作家王蒙也说过:“一粒沙子微尘那么小的新,也比一座大山那么大的俗套有价值。”我认为,王蒙在这里所说的“新”主要指的就是语言表达要有新意。不只是散文、诗歌类作品需要这样,即使是小品、杂文类作品也需要这样,甚至议论文也应该如此。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将那些语言无味、没有新鲜活力、只有干巴巴几条老牛筋的文章和演说比作旧上海的小瘪三,这是非常形象的。应该说,实现语言表达的“新”,途径是多方面的。而在作文中合理地利用古诗词可以有效地达到这一目的。一、作为论据,形象生动地证明观点一般而言,写作议论文多采用寓言、小故事等等的材料来作为论据。而如果别具匠心地引用一些古诗词来作为论据,就会显得很别致,能在形象中充分证明自己的观点。如一篇题为创新个性的凸现的学生作文:一个圆,有人看是一轮红日,有人看是一轮满月,有人看是一个封闭的不与外界沟通的思想,有人看是一个永远走不出的迷宫。多样的人,多样的思维,多样的答案,无限的多样性构成了一个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秦砖汉瓦,唐风宋雨,古人在诗词的浩浩海洋中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境界。同是送别,王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太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子安“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同是惜时,李太白“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曹孟德“人生几何?去日苦多”。同是咏梅,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王安石“遥知不是雪,惟有暗香来”,而毛泽东则“风雪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同是黄昏日落,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毛泽东则“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同是战争残酷,曹孟德慨叹“千里无鸡鸣”,而毛泽东则“战地黄花分外香”。你能说谁人更佳,谁人更绝?不不不,不同的人,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思维,谁都不可对之妄加否定!这里引用的是这篇作文的一二两段。作者第一段提出观点之后,紧接着在第二段,就引用了古今中外诗词名句。送别诗、惜时诗、咏梅诗、黄昏落日诗、战争诗,作者信手拈来,如数家珍。因为用来论证“不同的人,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思维”创造不同的艺术境界,论证“创新个性的凸现”,连续引用不仅不觉得累赘,反而显得丰富多彩、美不胜收。既充分证明了观点,又使得语言文采飞扬,别开生面。二、作为引用,风趣深刻地阐释内容在行文时,引用古诗词来对相关内容进行补充解释,起到鲜明地表情达意的目的。这是一般性的表述所无法达到的效果。比如一篇题为校园与社会的作文:古人有佳句:行万里路,破万卷书。可见做学问并不一定非要在私塾里、教室里,社会才是永远的校园。人生处处皆学问,所以十的寒窗并不能学会所有的学问,故有活到老学到老之说。知识与学问本源于社会,源于生活,所以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到社会这个大校园里去学习。没登过泰山的人怎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感慨?没见过滚滚东流水的,怎会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放?没去过北国的人怎会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感受?正是月圆之夜念家人,才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祝福;正是由于满怀报国之心,才会发出“壮士饮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愤慨;正是由于忧心忡忡才会有“物是人非事事休,日晚倦梳头”的忧伤。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人们可以学到书本上所没有的东西。若不是行遍千山万水,走过高石土丘,怎会有本草纲目的问世?若不是对于落地苹果的冥思苦想,怎会万有引力的发现?若不是对事物的相似、相异之处产生疑问,又怎会有物种起源的诞生?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社会这个大校园给了人们以产生疑问的现象,给了人们以研究的空间。无论是“花自飘零水自流”的豁达,还是“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忧伤;不管是“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凄凉,还是“执手相看泪眼”的缠绵,都是对校园体验的一个答案;无论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认识,还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总结,都是对校园生活的一种感悟;不管是“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还是“让我们手牵着手,不分你我向前走,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是对校园的祝福。沙翁曾把社会比作是一个大舞台,其实社会又何尝不像一所学校,请让我作一个大胆的比喻,社会是一所学校,一所永远的校园。在这篇习作中,我们注意到第二段和第四段都有大量的引用。在第二段中如果光说“感慨”、“豪放”、“感受”、“祝福”、“愤慨”、“忧伤”,只能给人一种抽象的感觉,而没有具体可感的深切认识,而在这些词语前各引用了一句古诗词,立即使得这些心理感受变得丰富起来,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样在第四段中,光说“豁达”、“忧伤”、“缠绵”、“认识”、“总结”等等的抽象词语,表现力是很有限的,而引用了诗词以后,表达效果就不一样了。不但增强了语言的气势,而且还深化了观点。三、作为标题,新颖别致地谋篇布局我们来看一篇学生的作文也许:也许,下面的景致只是当年马致远老先生笔下的哀叹;也许,它只是今天的人们一时的疏忽;也许枯藤老树昏鸦“呀呀”,一只老鸦在天空盘旋了几圈,最终无可奈何地落回摇摇欲坠的巢穴,树枝一阵微颤,老枝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淡淡的夕阳余晖斜斜时洒在这毫无生气的土地上,贫瘠的黄土地上突兀着许多矮矮的树桩,一圈圈的年轮记录着这些曾经属于它们的历史。老树不明白,为什么在那次“浩劫”中,它竟幸免于难,也许也许人们嫌它太小?当初逃脱一劫的喜悦,早被眼前这凄凉的景象冲得远景无影无踪了。老树颤巍巍地摇动着它的细枝:“快走吧,你留下,只有死呀!”老鸦没有动,浑黄的老眼痴痴地望着落日。它在想什么?也许在回忆过去:这时曾经是茂盛的森林,它曾经儿孙满堂,可人们的闯入打破了宁静,他们带来了斧头和猎枪,它在想什么?也许在构思走出死亡之地的办法,尽管自己太老了,飞不远了,可它多么希望飞到一片真正属于它的绿色天地小桥流水人家好一派流水人家!江南水乡的温婉显现于一砖一瓦、一墙一屋。一排飞檐翘角的阁楼带着影子般的宁静,依稀映现在红色的河水中。红色?红色!这是流水的第三色了。半年前是碧绿的,三个月前是橙色的,就在昨日,又变成了红色。荡漾的绿色,曾是人们最喜爱的自然纯净的本色。此后的颜色,小桥、人家都不喜欢,橙水少见,红水可怕,还有一股怪怪的气味。自从它变了“脸色”,娃娃们再也不来河边玩耍了,大婶们再也不来这里洗衣裳了,就连过路人也捂着鼻子,皱紧了眉头流水伤心又难过;也许,人们后悔了吧,后悔奔走了我的本色。我多么希望恢复旧日的容颜啊!古道西风瘦马一阵西风,卷起漫天黄沙,古道上氤氲弥漫、沙尘肆虐。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正在了无人烟的古道上行走。它在找什么?也许在找青草果腹?可这片曾经绿草如茵的地方早已是寸草不生了。也许它要想那一幕:人们把它和许多伙伴赶到了这水草丰美之地,让它们吃饱喝足快快成长,它们便放开胃口,大片大片地争啃着草皮草长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大伙儿的需求。于是,弱肉强食的争夺持续着想到这儿,老马难过地摇了摇头。沙尘猛烈地抽打着它,好疼啊!它叹了口气:也许,我真该离开这块养育我的“绿地”黄土了断肠人在天涯那是一群抹着眼泪的人吗?一个个神情悲戚,呆呆地望着那哆嗦的“黄龙”。洪水无情,冲毁了大堤、良田、房舍,冲走了牲畜和无辜的亲人。一夜之间,家破人亡,又有多少断肠人流落天涯他们内心是否在忏悔:如果没有几年前的乱砍滥伐,如果没有几年前的过度放牧,如果几年前甚至更早些时候就注意保护水土,也许今天不至于此!晚了吗?也许这篇作文很有特色。应该讲,反映环境保护的题旨已是不新鲜的了。然而,本文巧就巧在选用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四句小令来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