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讲读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doc_第1页
史记讲读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doc_第2页
史记讲读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doc_第3页
史记讲读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doc_第4页
史记讲读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史记讲读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一)(一) 填空(总分20分,每空1分):(1)“考信于_”,“折中于_”。 (2)史记中被称为“秦外纪”的是_,律书在司马迁那里实际上是_。 (3)列出史记佚文中“本纪”部分的两篇:_、_。(4)除匈奴列传之外,为外族立传的还有_、_、_、_、_。 (5)“白登幸曲逆”的“曲逆”是指_,“二顷”的典故出处见于_ 列传。 (6)举出吕太后本纪、外戚世家外的三个女性形象_、_、_。 (7)史记中两种重要的“史法”是_与_。(8)董仲舒的事迹见于_与_。 (二) 多项选择题(总分20分,每题2分):()属循吏列传中的人物有:A汲黯B郑当时C子产D孙叔敖(2)“附传”有:A日者列传B绛侯周勃世家C张丞相列传D儒林列传(3)司马迁明确称赞春秋的篇目有:A太史公自序B十二诸侯年表序C曹相国世家D儒林列传(4)以下属“十表”的有A三代世表B秦楚之际月表C汉兴以来侯者年表D惠景间诸侯王年表()汉武帝改革的币制主要有:三铢钱荚钱皮币白金()被司马迁称为“游侠”的有:A荆轲B聂政C朱家D郭解()史记中的经济史料集中见于: A平准书B货殖列传C封禅书D食货书()公孙弘的事迹见于: A平津侯主父列传B儒林列传C平准书D淮阴侯列传()以下属班固时就已亡佚的篇目有: A封禅书B礼书C兵书D乐书()批判“交道”的篇目有:A李斯列传B苏秦列传C张耳陈余列传D汲郑列传 (三)释典并指出典故出处(总分20分,每题4分): (1)万石之慎 (2)三走 (3)曹丘生 (4)中行 (5)即墨龙文光照耀(三) 简述题(总分20分,每题10分):(1)司马迁对儒学的态度。(2)苏秦列传中的剪裁技巧与其他艺术手法。(五)论述题(20分):你怎样理解史记中的黄老思想?请举例说明。参考答案:一、 填空(总分20分):(1)六艺,夫子。 (2)李斯列传,兵书 (3)孝景本纪,今上本纪(写孝武本纪亦可)。(4)东越列传,南越列传,西南夷列传,朝鲜列传,大宛列传 (5)陈平,苏秦。 (6)缇萦,巴寡妇清,卓文君。 (7)互见法,迭见法。 (8)儒林列传,平津侯主父列传。 (二)多项选择题(20分):()CD(2)BC(3)ABD(4)AB(5)ACD(6)CD(7)AB(8)ABC(9)BCD(10)BCD(三)释典并指出典故出处(20分): (1) 万石之慎:万石公石奋以“恭谨”博得功名利禄却无甚政绩,后以“万石之慎”指代为人谨慎,常含贬义。典见万石张叔列传。 (2)三走:三走:典出管晏列传。管仲曾“三败三走”。后常以“三走”指代失败。 (3) 曹丘生:典出季布栾布列传。季布不喜曹丘生,曹丘生找到季布,说自己愿意扬季布之名于天下,季布与他交好。后以曹丘生指代介绍人或举荐者。 (4)中行:中行氏不欲随公主入匈奴,声称一定要他随侍公主的话他将不利于汉。后来,他得到匈奴单于的宠爱,教唆单于侵陵汉境。后以此典指代卖国贼、投降派。典见匈奴列传。 (5)即墨龙文光照耀:田单在即墨抗击燕军,大摆火牛阵,火牛身上涂满龙文,燕军疑为鬼神,大败。后以此典称赞文臣的智谋韬略。典见田单列传。(四) 简述题(20分):(1)答题要点:1、史记在班固父子看来有这样的罪状:“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其是非颇谬于圣人”,也就是说,不以儒学为正统。这种说法影响很大,后世很多人都因此而对史记颇有偏见。2、对儒学在汉武帝时的盛行,司马迁其实持批判态度。因为,儒学在得到统治者礼遇、成为官学的同时也沦落为利禄之学、记诵之学,儒学以“道”抗“势”、重视实践的可贵精神被异化了。(要求能适当举例加以分析)3、然而,司马迁对周公孔子这样的圣人、对于“六经”这样的儒家经典其实评价很高:并无侯国、封地的孔子被列入“世家”,而且,孔子摄鲁相事在“迭见法”中多次出现;儒家的经典“六经”是司马迁作史时的重要参照“考信于六艺”,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还多次提到自已写作史记正是效法春秋。4、司马迁是有着深刻理性精神的学者,他心中并没有先验地悬搁任何权威,不仅仅秦皇汉武等有着特殊政治地位的人士不是权威,就是在当时已被定为官学的儒学也不是权威。在他看来, 孔子固然值得钦敬,儒学的真精神也傎得称赞,但也没必要全以圣人之是非为是非 ,儒学其实也有着“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孔子世家)、“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太史公自序)、“用文乱法”(老子韩非列传)、“不知时变”(叔孙通列传)、“文多质少”(万石张叔列传)、“怀诈饰智”(汲郑列传)等缺陷弊病。(不一定全部列举,能适当举例者即可酌情给分)5、总之,司马迁并非不分青红皂白地贬低儒学、指谪儒林,而是对异化、扭曲、堕落了的儒学与儒林人物予以理性化的解剖与批判,对儒学的一些可贵精神则予以充分的肯定与赞颂。 (从别的角度论述,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者亦可相应得分。)(2)答题要点:1、通过剪裁,司马迁增强了本篇的文学性:苏秦说辞的风格与特色被很好表现出来,叙事结构详略得当,叙事节奏灵动多变等等(要求能适当举例加以分析)。2、通过剪裁,司马迁增强了本篇的思想性:强调人在逆境下的发奋图强,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要求能适当举例加以分析)。3、叙事与记言的有机结合,传奇情节与生活化、日常化细节地有机结合,“小插曲”与“长篇大论”的有机结合。(要求能适当举例加以分析)(从别的角度论述,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者亦可相应得分。)(五)论述题(20分):答题要点:1、黄老之学最基本的理念在太史公自序中被表述为:“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2、“虚无”的内涵之一:分层管理,高层主要负责宏观规划,中下层负责具体事务,各司其职便是很有效的管理机制。(可举史记汲郑列传、陈丞相世家中事例,亦可举他例,但一定要能够适当举例加以分析)“虚无”的内涵之二:“无常执,无定形”,“有法无法”,“有度无度”。也就是说反僵化、反固定,是灵活性、弹性、开放性(可举汲郑列传、循吏列传、平准书中事例,亦可举他例,但一定要能够适当举例加以分析) 。“虚无”的内涵之三:少事,保证政策的可持续性发展(可举齐太公世家、循吏列传、平准书中事例,亦可举他例,但一定要能够适当举例加以分析)。3、“因循”的内涵之一:奉职循理,奉法循理,遵循超越权势、地位、武力等外在力量的公正准则(可举循吏列传、张释之列传中事例,亦可举他例,但一定要能够适当举例加以分析)。“因循”的内涵之二:把握机遇,遵循规律,“因时为业” (可举齐太公世家、平准书、货殖列传中事例,亦可举他例,但一定要能够适当举例加以分析)。“因循”的内涵之三:顺应人性人情,不作硬性规定,诱导式管理。(可举齐太公世家、平准书、货殖列传中事例,亦可举他例,但一定要能够适当举例加以分析)“因循”的内涵之四:改良而非急剧变革,用旧而非守旧。(可举齐太公世家、鲁周公世家、循吏列传、曹相国世家中事例,亦可举他例,但一定要能够适当举例加以分析)。“因循”的内涵之五: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可举齐太公世家、管晏列传中事例,亦可举他例,但一定要能够适当举例加以分析)。(从别的角度论述,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者亦可相应得分。)史记讲读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二)(一)填充题(总分20分,每空1分):(1) _之后,秦国“常雄诸侯。” (2)汉武帝时最著名的游侠是_。 (3)史记佚文中“世家”部分有_一篇,“十表”中_一表无序。(4)史记中“立例”又“破例”的有: _、_、_、_。 (5)“盗嫂受金” 指的是_,“拾履结袜”指的是_与_,管鲍之交的典故见于_。 (6)绛侯周勃世家中的条侯是_。 (7)巴寡妇清是_中的人物,专诸是_中的人物。(8)_载有黄老之学的传承关系。_集中载有财经制度。 (9)“_,_,成一家之言。” (10)八书中的律书本是_。(二)多项选择题(总分20分,每题2分):()缇萦事迹见于:A项羽本纪B孝文本纪C日者列传D扁鹊仓公列传(2):为外族立传的有:A东夷列传B大宛列传C西南夷列传D朝鲜列传(3)表现司马迁称赏黄老之学的篇目有:A太史公自序B汲郑列传C曹相国世家D循吏列传(4)以下属“十表”的有A三代世表B秦楚之际年表C汉兴以来侯者年表D惠景间侯者年表()儒林列传中的人物有:董仲舒申培辕固伏生()游侠列传中的人物有:A曹沫B朱家C郭解D荆轲()史记中的经济史料集中见于: A平准书B货殖列传C封禅书D河渠书()陈平的事迹见于: A项羽本纪B高祖本纪C陈丞相世家D淮阴侯列传()以下属“八书”的有: A封禅书B货殖书C律书D河渠书()抨击汉武帝暴政的可靠材料有: A封禅书B今上本纪C匈奴列传D大宛列传 (三)释典并指出典故出处(总分20分,每题4分): (1) 二顷 (2) 生甘类原宪 (3) 季札挂剑 (4)羞为尘土伏辕驹(5)李公悲东门(四)简述题(总分20分,每题10分):(1)你认为从先秦到汉武帝时,司马迁描写了几种类型的“儒”?(2)结合表序,谈谈史记突显了哪些历史发展之大势?(五)论述题(20分):司马迁对汉武帝时的财经政策表现出怎样的思想倾向? 参考答案:(一)填充题(20分):(1)献公 (2)郭解 (3)三王世家,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4)史记中“立例”又“破例”的有:周本纪,秦本纪,项羽本纪,吕太后本纪, 孔子世家,陈涉世家(列其中四个即可) (5)陈平,张良,张释之,管晏列传。 (6)周亚夫。 (7)货殖列传,刺客列传(8)乐毅列传,平准书 (9)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10)兵书(二)多项选择题(20分):()BD(2)BCD(3)ABCD(4)AD(5)(6)BC(7)AB(8)ABCD(9)ACD三、解释典故1、二顷:典见苏秦列传。苏秦获六国相印后,有感于家人的前倨后恭,慨叹说:“且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后常以此典指代隐居或家境贫寒。2、生甘类原宪:典出仲尼弟子列传。原宪虽贫寒却保有志操。3、季札挂剑:典出吴世家,季札途经徐国出使晋国,徐君很喜欢自己所佩的宝剑,但因按当时的礼仪,出使晋国必须佩剑,所以季札没有当即把剑送给徐君。但他打定主意,待从晋国返回途经徐国时,把剑送给徐君。季札完成使命归国又经过徐国时,徐君已逝。于是,季札便将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方才离开徐国。后以此典指代为人诚信。4、辕下驹:典出魏其武安侯列传。汉武帝怒责内史们“公平生数言魏其、武安长短,今日廷论,局趣效辕下驹”。辕下驹指畏首畏尾的的平庸之辈。5、李公悲东门:典见李斯列传。李斯贪图功名利禄,终为赵高所陷,与儿子一起腰斩。行刑前,李斯对儿子悲叹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后以此典仕表达对仕途险恶、人生无常的感叹。(四)简述题(20分):(1)答题要点:1、先秦时的真儒。既有以“道”抗“势”、重视实践的可贵精神,又有“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孔子世家)、“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太史公自序)、“用文乱法”(老子韩非列传)、“不知时变”(叔孙通列传)、“文多质少”(万石张叔列传)、“怀诈饰智”(汲郑列传)等缺陷弊病。(不一定全部列举,能适当举例者即可酌情给分)2、秦汉的迂儒。不知时变,泥古不化(要求能适当举例加以分析)。3、秦汉的小人儒。儒学在得到统治者礼遇、成为官学的同时也沦落为利禄之学、记诵之学,儒学被异化了(要求能适当举例加以分析)4、秦汉的“变态儒”。披着儒家外衣,行法家、阴阳家之实(要求能适当举例加以分析)(从别的角度论述,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者亦可相应得分。)(2)答题要点:1、因夏、商、周三代年代久远,文献资料较少,对这三代的历史事件只能作粗线条勾勒,司马迁本着“疑则传疑”的审慎态度写了三代世表,此表上溯黄帝,下至共和元年,对上古直到三代的“帝王授受之正统”及周王朝封建的诸侯世系作了梳理。2、司马迁又参照春秋、左传与国语、铎氏微等前代史书谱出十二诸侯年表,以周王朝为主线,按年列出“自共和讫孔子”时期周王朝所封主要诸侯国的历史事件,欲以此体现出周王室的“盛衰大旨”,弘扬“王道”,并突显出各诸侯国相互侵伐、违礼逾制、德义渐衰、谋诈日盛的种种趋势,勾勒出政治模式由“王道”陵迟为“霸道”的变迁轨迹。3、秦焚书坑儒,致使各国史书毁弃,仅存秦记。司马迁便以秦记为主要资料,上起周元王,下至秦二世,以秦国为主线,按年列出赵、魏、韩、楚、燕、齐六国的重要历史事件,作六国年表。因秦“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史公以秦国为主线来呈现历史之真实。同时,又对秦的尚“力”而不尚“德”提出批评,不以成败论英雄。4、秦楚之际月表是“十表”当中的唯一“月表”,司马迁敏锐地感觉到,从秦亡到汉兴的短短五年是历史巨大变迁的关键时期,所以以“月表”的方式细致深入地描绘出历史风云。在这五年中,政治的主体是楚而非汉,故虽身在汉王朝,司马迁仍本着历史的良心编排了此篇。5、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惠景间侯者年表、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皆是从高祖立国到武帝时期政治生活的集中表现,可以看出司马迁对政治史的重视及“法后王”的史学动机。(从别的角度论述,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者亦可相应得分。)五、论述题(20分):答题要点1、对武帝的财经政策,司马迁以黄老之学的思想立场表示了许多反对。2、针对武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