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华南虎》同步练习1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华南虎》同步练习1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华南虎》同步练习1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华南虎》同步练习1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华南虎》同步练习1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8课华南虎综合练习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3分) A、捆绑(bng) 凝结 (nng) B、铰掉(jio) 钢锯(j)C、石破天惊(jng) 火焰(yn) D、苍苍莽莽(mng) 劝诱(yu)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桂林 胆怯 呵斥 B、拂动 屈辱 健壮C、趾爪 铁茏 羞愧 D、恍惚 斑纹 耀目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有一个不羁的灵魂(不受束缚)。B、石破天惊的咆哮(这里形容声音大得惊人)。C、是屈辱的灵魂在抽搐吗?(这里指心灵因受痛苦而颤抖)。D、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安静,祥和)。4、用“/”划分下面两句诗的朗读节奏。( )(5分) 还有巨大而破碎的滴血的趾爪!把它们和着热血咬掉5、填空(7分)华南虎选自 ,作者 ,原名 ,是“ ”的重要成员,有诗集 和自选集 。二、整体感悟(14分)1、 阅读全诗,用概括的语言说说这首诗的主题。(6分)2、 “华南虎”、“观众”、“铁笼”、“我”的象征意义各是什么?(8分)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25分) 你的健壮的腿直挺挺地向四方伸开,我看见你的每个趾爪全都是破碎的,凝结着浓浓的鲜血!你的趾爪是被人捆绑着活活地铰掉的吗?还是由于悲愤你用同样破碎的牙齿(听说你的牙齿是被钢锯锯掉的)把它们和着热血咬掉我看见铁笼里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像闪电那般耀眼刺目!我终于明白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有一个不羁的灵魂掠过我的头顶腾空而去,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还有巨大而破碎的滴血的趾爪!1、“直挺挺地向四方伸开”中的“直挺挺”能否改成“笔直”?为什么?(4分)2、“凝结着浓浓的鲜血”中“浓浓”一词能否省略?为什么?(4分)3、诗句加括号的那句话能否省略?为什么?(3分)4、第一节诗句内容可用第二节诗中的一个短语概括,这就是老虎具有 。(3分)5、“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这两句诗表明老虎面对困境做过无畏但却徒劳的反抗,但这“沟壑”为何让“我”感到“像闪电般刺眼”,以至于“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6分)6、诗中画线句有什么深刻含义?(5分)四、拓展阅读题(21分) 鹫峰鹦鹉(节选) 张抗抗 就在这时候,我忽然看见,那棵树的最顶端处,矗立着一片玉米穗大小、毛绒绒的绿叶,像是树王头上一顶绿色的王冠。 但那不是绿叶,而是一只大鸟。确切地说,是一只翠绿色的鹦鹉。 它的身子比起我们在花鸟市场的鸟笼里看到的鹦鹉,似乎更壮硕些。 然而,这只鹦鹉站立的位置和姿态,却又实在太不像鹦鹉了。它高高地盘踞在古松的顶端,像一只老鹰一般,昂首挺胸,俯瞰众山,居高临下,目空一切。 我停住了脚步,不敢惊动它。 瞬间,我和那只鹦鹉的目光相接,对峙了足足有几十秒钟。 后来我轻轻说了一声:你好。 它没有答理我,忙着用自己的钩嘴和双脚来回倒换,在树顶上灵活地走来走去。后来它歪着脑袋瞥了我一眼,猛地张开翅膀飞了起来,强劲的翅膀像两片对称的绿叶,煽动一阵绿色的山风。它发出一声声清脆而温婉的低吟,从高高的山顶,十分舒展而惬意地掠过幽深的山谷,消失在莽莽林间。 鹫峰以鹫命名。但在鹫峰绝顶未见老雕,却意外地见到一只鹦鹉。 在城市的窗下,处处可见美丽的虎皮鹦鹉。鹦鹉是早已被娇养惯了的城里人。 但这却是在京都远郊的野外山林,海拔几百米高的山顶。更尤其,最低气温零下二十几度,冬季长达三五个月。 如果那是一只春来北归的大雁或是天鹅,也许不足为奇。但鹦鹉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北方的山林里,尚未听说过有野生鹦鹉生存,难道是西藏大鹦鹉吗? 它究竟从哪里来?同鹦鹉会见,总共只有短暂的两分钟时间。而因着这一只亲眼所见的“野生”鹦鹉,留给了我一连串的问题与问号:如果它是遛鸟人放养的鹦鹉,它不会飞得那么高;如果它是从南方逐渐迁徙过来的野生鸟类,又为何到此驻足? 想起了家养的鹦鹉,素有逃亡的习性,我就写过一篇散文,题名“鹦鹉流浪汉”。再看它那么翠绿鲜亮的羽毛和自信傲慢的气度,我宁可相信它是一只从谁家的鸟笼中逃跑出来的鹦鹉。说不定,它就是从我家、从我父母家里跑出来的那只鹦鹉呢。 它厌倦了笼中的禁锢和城市的封闭,终于不辞而别,毅然“下海”而去。 它不愿再被人豢养,而宁可到山林的自由空气中,吃苦耐劳、自食其力。 可是它在这漫长的寒冷的冬天里,以何物充饥呢?它能在雪层底下去寻找树种草籽、昆虫蚂蚁吗?它住在哪里呢?以往娇生惯养的笼中之鸟,会在树上自己搭窝吗?又怎样躲避野物的袭击和恶劣天气的侵害呢? 不必再问。不用担忧。看它那踌躇满志的样子,足见衣食无虑。如今它已在鹫峰安身立命,悠然独处。它的翅膀被山野的风 A 得矫健,它的目光被绿色的森林 B 得睿智;它的歌声 C 在山谷里, D 了不知名的小鸟温柔而深情的回应,一声声从树梢上升起 鹫峰没有鹫了,却有归隐山林的鹦鹉,活得像鹫一般自在,不再回城里去。1在段的ABCD处分别填上恰当的词语。(4分)盘旋 引发 锤炼 浸润 A: ; B: ; C: ; D: ; 2段中加点的“那”字指代的是: 。(3分)3请结合文中的语句回答这只与众不同的鹦鹉“站立的位置和姿势”是如何的。(3分)4从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出这只鹦鹉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3分)5从这只鹫峰鹦鹉身上,你可以悟出点什么道理?(4分)6若这只鹫峰鹦鹉和华南虎中的华南虎相遇,二者会进行怎样的一段对话呢?请展开想像,用生动的语言记下这段别致的对话。(4分)五、中考题(8分)1、(2006,苏州市,4分)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jin) 赏 愉(yu) 一丝不(gu) 实事求(sh) 2、(2006,杭州市,4分)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一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写在横线上,然后改正。 园中繁花似绵,蜂蝶翩飞,生意盎然,与大殿上的肃穆气氛炯然相异。我们产生一种错觉,蔚蓝的天空倒印在地上,便看成是汪洋万倾的湖面了。 错别字: 改正: 六、探究性学习(6分) (2006,常州市,6分)今年4月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赠送给布什总统一套中英文两种版本的孙子兵法。舆论认为,例行国宾级的赠书,一般都是赠送一些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民俗、中医药及反映中国古代历史和现代面貌的书籍,这次胡锦涛主席赠送布什总统一套孙子兵法,多少显得有些“非比寻常”。除了一般意义上的能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外,综合下面几则材料,揣摩胡锦涛主席赠送孙子兵法给布什总统的深刻用意。材料一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它所提出的原则和策略,不仅在军事上,而且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中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孙子在兵法中提出的“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不战而屈人之兵”(注:意思是不经过战争就能取得胜利是战争的最高境界)等作战原则是其战略思想的核心。材料二 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之前,因伊朗恢复铀浓缩活动导致“伊朗核危机”,美国政府扬言欲对伊朗动武,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材料三 胡锦涛主席送给布什总统的孙子兵法,是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直属)制作的丝绸精装版,其中中文版是用15.5万条紫罗兰绢丝把文字绣在丝绸上的。七、综合性学习(4分)(2006,福州市,4分)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写出你所读过的名著中与之对应的人物或作品。示例:纶巾羽扇 空城计 六出祁山 对应人物:诸葛亮天蓬元帅 九齿钉耙 净坛使者 对应人物: 误入白虎堂 风雪山神庙 雪夜上梁山 对应人物: 荒岛日记 鹦鹉波儿 辛格顿船长 对应人物: 不来夫斯古帝国 飞鸟勒普塔 慧骃国 对应人物: 第二十八课 华南虎、一、1、D 点拨:D项中的“苍苍莽莽”中的“莽”的正确读音应该是“mng”。 2、C 点拨:C项中的“铁茏”的“茏”应为“笼”。 3、D 点拨:D项中的“安详”的含义是:从容不迫;稳重。 4、还有/巨大而破碎的/滴血的/趾爪。 把它们/和着热血/咬掉 点拨:朗读节奏的划分,要以不读破句子、准确地表达句意为准。5、诗刊 牛汉 史成汉 七月诗派 华南虎 悼念一棵枫树 蚯蚓和羽毛 二、1、诗歌塑造了一个有着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的华南虎形象。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表现了自己在困境中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点拨:扣住诗中华南虎的形象及象征意义,归纳、概括。 2、华南虎:象征着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在无论怎样的磨难中,它仍会不屈不挠地抗争下去,因为抗争是它活下去的全部寄托和现实意义,是它高贵灵魂的有力体现。观众:是一个没有独立的人格和自我意识的群体。铁笼:象征对自由和精神独立的束缚。 我:是一个良知未泯、有思想、有觉悟的形象。 点拨:注意体会诗中的象征手法,结合诗中的意象理解、回答。三、1、不行。因为“笔直”只是强调直的程度,而“直挺挺”不仅有“直”之意,而且形象地写出老虎困于铁笼的窘态,所以不能改动。点拨:仔细辨析两个词含义的差别。 2、不能。因为这个词突出了老虎受伤害的严重程度。 点拨:“浓浓”这一定语,点出了老虎流血之多、伤之重。 3、不能,因为“听说”一词说明了材料的来源,未经查核;而它后面的诗句则丰富的诗的内涵,强调老虎受摧残的严重程度。点拨:“听说”一词体现了语言的严密性,去掉了就变成了非常肯定的语气。 4、不羁的灵魂 点拨:根据第一节诗的意思,在第二节诗中不难找到这个成语。5、虽然他的反抗是徒劳的,但这抗争体现了它高贵的灵魂,所以使“我”感到羞愧。 点拨:从一些人的做法去对比、思考。 6、“我”对华南虎不屈的灵魂顶礼膜拜,也体现了“我”屈辱灵魂的觉醒。 点拨:结合“羞愧”一词去理解。四、 1、A:锤炼 B: 浸润 C: 盘旋 D: 引发 点拨:仔细阅读所要填写词语的句子,在四个词语中即可正确选择。 2、在那棵树的最顶端处矗立着的东西。 点拨:代词所指代的内容,要到这个代词前去找,在第一段中即可找到。3、高高的盘踞在古松的顶端。昂首挺胸,俯瞰众山,居高临下,目空一切。 点拨:结合文中描写鹦鹉的词语回答。4、自信与高傲。 5、略。 点拨:无统一答案,只要结合选文,不偏离选文的主要内容即可。6、略 点拨:一定采用对话的形式,言之成理即可。五、1、鉴 悦 苟 是 点拨:根据整个词的意思,判断应填写哪个字。如“yu”,根据“愉”,即可判断出是“悦”字,而不是“跃”。 2、“绵”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