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在实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的作用.docx_第1页
医患沟通在实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的作用.docx_第2页
医患沟通在实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的作用.docx_第3页
医患沟通在实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的作用.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患沟通在实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的作用湖医药第一临床学院gcy【摘要】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医务人员诊治疾病更加依赖设备,重医疗技术轻沟通和解释,不太重视病人及家属的反应和感受,从而减少了医患双方语言沟通的机会。医患关系紧张导致大量医疗纠纷,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医学活动的直接当事人,医患之间的关系必然受到医学观的影响,不可避免地随着医学模式的演进而发生变迁。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福岗宣言”的具体表现,也是当前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医学模式的转变,不仅意味着人们观念、行为上的改变,更意味着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关键词】 医患沟通 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是指人们观察、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医学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它是在社会思想进步、科技水平提高、认识层次深化、疾病构成变化和人们健康需求的强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是在生物医学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适应现代人类保健观念的新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作为医学研究对象的人,不仅是由各种器官组织构成的有机实体,而且是具有各种复杂心理活动的社会成员,该模式主张将人体和环境统一起来,从生物圈社会家庭人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等分成一个多层次的等级系统,来综合分析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综合作用。加强医患沟通是发现和解决患者社会心理问题,有利于疾病康复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医学模式本质上转变的需要。1.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医患关系特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使医学从纯自然科学回归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相交叉的应用性学科,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各个方面乃至医患关系都带来了重大影响,主要表现为:1) 医患关系的人文性 人是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体。这一模式体现了对人的尊重,是人性的复归。医生眼里的患者不再是被分割的机体组织、送检物、病原体或数据,而是一个有尊严、自由和情感需求的完整的人。医生在诊治时,更加重视人的价值,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更加理解和重视患者的心理需求。患者眼里的医生不再是冷冰冰的技术使用者、设备操作者,而是有血有肉、富有同情心的人,从而有助于医患关系从戒备、对峙走向理解、和谐。2) 医患关系的平等性 这一模式强调医患双方在诊疗过程中的共同参与和协商,因而医患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双方都有独立的人格。医者在诊疗中不能惟我独尊,把应尽义务视为对患者的恩赐和施舍,而应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和自主权利,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患者,认真听取患者的意见,以赤诚之心换取患者的信任和理解,从而建立平等参与、互敬互爱的医患关系。3) 医患关系的双向合作性 现代社会强调人的权利,患者不再安于被动接受的角色,而是享有知晓病情、参与整个医疗过程的权利,从而使医患关系由单向治疗转为双向合作。医患关系由生物医学模式下的主被动模式,发展为指导合作模式或共同参与模式。4) 医患关系的多元性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深化了人们对于健康和医学目标的认识,扩大了医学的职能和范围,使医学的对象从病人扩大到健康人,服务的内容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从单纯的治疗扩大到预防、康复、保健等。这一切都将推动医患关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使医患关系的领域进一步扩大。2. 医患沟通是架起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桥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其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病人的法律意识也不断增强,病人“义务本位”向“权力本位”转化,权力意识开始觉醒,他们日益重视自己的就医权力,这是社会进步与文明的一种表现。一项医疗活动的完成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即医务人员正确的诊治及患者的全力配合,良好的医患关系不仅是医疗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基础,也是医患双方获得尊重、理解、信赖的心理需求,由于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我们要用现代医学、技术、知识为病人服务,很多新技术、新方法、新药品、新设备要使用,如得不到病人和家属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诊疗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医生的自身价值也就无法得以体现。医学科学的发展需要我们沟通,二千年前希腊的医学和哲学家希波克拉底讲过,医生有三样法宝:药、手术刀、语言,语言就是沟通。同时从心理学角度看,医患沟通的目的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医疗目的,满足病人医疗需求,促进病体康复,二是得到病人理解,协调医患关系,临床医生通过医患沟通达到认知病人心理和了解病人需求,最终得到病人的理解与合作,参与医疗过程。因此,良好的医患沟通艺术成为实现现代医学模式的载体和桥梁,促进医生站在病人及其家属的角度思考和处理医疗问题。1) 加强医患沟通是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工作、保证医疗质量的需要良好的医患沟通是是实现以患者为中心,减轻患者心身痛苦,创造最佳心状态的需要,是促进医患间理解与支持,提高治疗效果的需要,这样不仅保障了广大病人的利益, 又实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心愿。2) 加强医患沟通是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是最基本的要求随着现代医疗仪器工业的高速发展,医疗仪器在医疗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临床医生对仪器的依赖性也就越来越大,诊疗过程中的科学分析、逻辑思维和推理、归纳能力却越来越差。“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的建立和发展是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这种新模式使医患沟通更显的重要。3) 加强医患沟通是患者及家属的需要患者找医生看病,希望能得到医生的尊重,对自己的病情有知情权,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不清楚自己的病情,就不容易理解治疗方案,可能会引起纠纷。医务人员如能告之真实病情,更能获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及家属的支持,使治疗取得更好的效果。医院服务的对象是患者,由于疾病,他们在心理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压力,这时往往迫切需要关爱,这时医师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患者疾病的发展与转归。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由于医务人员与患者沟通不够,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医患矛盾。 4) 加强医患沟通是医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医务人员为了有效地和不同层次知识水平的患者进行沟通,就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还应学习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相关知识来充实自己。通过与患者沟通,使自己成为患者满意的医师,提高患者对自己的信任度,是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5) 医患沟通是引导病人排除心理障碍、增强治疗信心的有效途径生活在现代社会强大的压力之下,人们的忧虑感愈发沉重,“亚健康”的人群也越来越多。病人的心态极为复杂,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疾病、不同的阶段折射出病人不同的心理反应。心情急躁,焦虑不安,希望早看早知道,早看早放心;在就诊过程则表现得较为紧张,期望值过高,一方面害怕自己的病情很严重,另一方面总希望医生医术高明,手到病除。所以在新的医疗服务形势下,医生的责任首先应该通过有效地沟通帮助病人走出心理困境,以健康的心态来认识疾病、对待疾病,然后再对病人进行药物、手术治疗。而且在医疗活动中,有效地沟通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6) 医患沟通是增进医患双方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近年来,随着人们法治观念和民主意识的增强,医患关系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传统意义上的医患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患之间的猜疑、各种医疗纠纷、滋事取闹甚至是暴力伤残事件频见报端。这种不信任、不和谐的结果致使一些医生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不仅影响了正常的医疗工作,而且对病人也极为不利。首先,医患沟通是双方取得“共识”的前提。其次,医患沟通是争取病人信任的有效途径。不管医生的医疗技术如何,治疗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生建立信任依赖的治疗同盟的能力。7) 医患沟通是体现人文精神理念的重要方式医患关系是一种契约性质的法律关系,更是一种情感关系,所以医患关系中必须体现人文精神理念。沟通,是加深医患双方感情的重要途径,是医疗服务人文精神理念的重要体现。首先,沟通是医患之间情感的交流,是医院亲情化服务的一种方式。医患交流,除了工作上的关系,还能够建立良好的私人感情。医生关心病人的身体状况、治疗反应和环境适应情况,病人向医生交流自己的身体变化、治疗效果和内心想法。其次,沟通和交流是对病人的尊重。现在病人对就医的要求越来越人性化,如治疗的参与性、经费的透明性、隐私的保密性,诸如此类的问题,病人都要求自己明白,自己选择,体现人文关怀。3. 医患沟通是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当前,现代医学模式的主导地位已被广泛认同,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层出不穷。21世纪医学发展的趋势,对21世纪医学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五星级医生”作为全球性策略,提出未来医生应是保健的提供者,决策者、健康教育者、社区领导者、服务管理者。世界医学教育会福岗宣言指出,如果你不懂得与病人的沟通和共鸣,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同你在技术上不够一样,是一种无能力的表现。然而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主要停留在医学知识的传授和运用上,近年来各院校已经开始注重医学的人文性和社会性。开设了大量人文社会学科课程,医学心理学、伦理学、临床医学导论等成为专业课程之一,但医学语言、医学人际交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尚未予以重视。国外不少医学院校专门开设了“沟通技能”课程,特别注重低年级学生在临床见习过程中的培训与引导,这对于学生医患交际能力的培养和临床能力的提高以及今后成为一名良医均有着积极的意义。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说:“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如果我们能较好地回答并解决这个问题,医患关系紧张带来的一系列矛盾自然会大幅度减少。因此,我们一方面应该在医学继续教育中对医务人员进行医学目的、患者权利与医生责任、医学心理与伦理学等知识的再教育;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改革,对医学生开设相关课程和临床示教,进行医学人际交往的培养,使之成为构建医生职业特性的一部分,才能主动适应和实现医学模式的转换。我们认为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发展整体、群体或综合的医学,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方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把专科封闭式的学院办成开放式的综合大学,建立教学、科研、服务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有利于学生的包括专业技能在内的综合素质培养,理医结合、工医结合,文医结合,也可使学生具备广博的边缘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想为医院培养出好的临床医生,我们一定要从医科生的培养抓起。通过加强医患交流,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患关系,维护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的新要求,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德才兼备的白衣天使。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医患沟通,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福岗宣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具体表现,是真正实现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参考文献】1林新宏等主编社会医学新视野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2屈会起,张金钟,邱明才在内科临床中落实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J医学与哲学.2000:8:16183陈刚摘译医学生对医患沟通的态度和自身能力的差异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2;23:474胡凯2l世纪医学发展趋势与医学生素质教育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4:2255孙英梅,岩磊,张更等医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