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学期课教案.doc_第1页
初一上学期课教案.doc_第2页
初一上学期课教案.doc_第3页
初一上学期课教案.doc_第4页
初一上学期课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涟水县第四中学初一 语文教案课题:为你打开一扇门(第一课时)主备:蒋芸芸 审核: 班级_ 姓名_使用日期:第_周,星期_1涟水县第四中学初一 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丰富自己的语汇。2、理解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学习运用这些修辞方法。3、初步感知阅读文学作品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1、读准字音 ,读熟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丰富自己的语汇。2、初步感知阅读文学作品的重要性。3、引导学生分析标题的结构,研究“门”这个比喻的生动形象性及其深刻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出示目标:导入:字典上对“门”的解释有:房屋、车船或用围墙围起来的入口。门径(窍)。旧时指封建家庭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双喜临门”。宗教思想上的派别:儒,佛,左道旁。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徒。一般事务的分类:分别类,五花八。量词。姓。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了解一下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什么样的“门”,这扇门代表什么。(板书课题,出示目标。)简介作者二、自主学习与探究:1、读准字音,给加点字注音。释( ) 憧憬( )( ) 裨益( ) 凝聚( ) 徘徊( )( ) 广袤( ) 浏览( ) 潜移默化( )2、读书下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丰富词汇。 诠释 潜移默化 裨益 憧憬 人文 智商 危言耸听 3、课题“为你打开一扇门”中的 “一扇门”指的是哪一扇门?从文章的哪句话看出来的?4、理清文章结构。课文围绕“打开”两字,以“议论大门-初识大门-打开大门”的思路展开,据此可以将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三、交流展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全文。要求:1、要求读得流畅,读音准确;2、边读边划出文中关键词、句;3、思考标题“门”的含义;4、理清课文思路、结构。过程:1、教师组织学生自读并检查;2、诵读交流:学生个人朗读,教师组织学生听并进行评价。明确:标题“门”的含义:文学之门,采用了比喻的手法,使抽象的概念更具体可感。理清思路:课文围绕“为你打开一扇门”题眼“打开”二字,以“议论大门初进大门打开大门”的思路展开,逐层深入。重点词句的交流: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派代表提出组内讨论仍解决不了的词、句,全班讨论解决。1、“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感情的结晶。”这句话如何理解?“心声”的含义是什么?2、“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句话如何理解?四、释疑解难:1、解题:这是一篇书序,为你打开一扇门中的“你”是指将要阅读到这篇文章的人,将要走近文学的人和爱好文学的人。也包括在座的我们自己。“门”则可理解是比喻的一种拟题方法。类似的还有:人类的摇篮海洋、打末知识大门的钥匙勤奋、历史的语言化石。2、引导学生理解第一、二节中的“世界”、“门”的含义各是什么。3、课文第三段的作用。4、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说一说自己亲近文学后的收获, 如:读了史记,我了解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5、如何理解“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句话?举例说明。讨论明确:虽然智商很高,但缺乏修养,缺乏感情。文学是一种思想,只有高的智商即使可以获得硕士博士或更高的学位,但是不读文学作品他就不会增长修养丰富感情,他只有智商没有情感所以他是“野蛮人”。学生举例:如电脑黑客,向黑熊泼硫酸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他们就是“高智商的野蛮人”。马家爵731等五、当堂检测:得分:_A级(100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诠释()憧憬()( )裨益( ) 凝聚( )b( )益徘徊()( ) 广mo( )li( )览2、填字成词。无无束 千百态 危言听 潜移 化 色彩斑 崇山 岭 五光色 热泪沾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回想自己走过的道路,我深深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B我们肩负着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 C我用了整整一个小时左右,才写完了这篇文章。D语言通顺,这是衡量一篇作文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B级(20分):4、仿写句子。 文学是一泓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田;文学是 , ; , 。六、教学反思:3涟水县第四中学初一 语文教案课题:为你打开一扇门(第二课时)主备:蒋芸芸 审核: 班级_ 姓名_使用日期:第_周,星期_16涟水县第四中学初一 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丰富自己的语汇。2、理解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学习运用这些修辞方法。3、认识阅读文学作品对于人生的意义,进一步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重点阅读理解课文第四段。2、理解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学习运用这些修辞方法。教学过程:一、出示目标: 复习导入,出示目标。二、自主学习与探究:1、默读课文第四段,找出本段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在文中划出。2、朗读课文第四段,读后想一想:作者通过这一段最想对我们说的一句话是哪一句?在文中做出标记。3、文中说“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可见,文学对人的影响包括 、 、 、 四个方面。这种积累的过程具有 的特点。4、再读课文第四段,说一说:阅读文学作品有哪些益处?三、交流展示:1、理解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学习运用这些修辞方法。2、重点文句、文段理解: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亲近”和“阅读”两词不能调换位置。只有先“亲近”文学,对文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情后,才会“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 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由此可见,作者激励青少年读者走进文学大门的目的,在于引导他们做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3、给第四段分层。四、释疑解难:教师指导语:明确了课文中作者对文学特征、内涵、功能以及文学与现代人的发展的关系后,下面请大家再看一下赵丽宏在致文学中与文学对话的节录,进一步体会课文阐释的文学的含义,再结合你平时阅读文学作品的感受,写一段文字,说明你心中的文学是什么。附:致文学作者与文学的对话的节录你是广袤的大地,是辽阔的天空;你是崇山峻岭,是江海湖泊。你用彩色的文字,描绘出世界上可能存在的一切美妙景象。不管是壮阔雄奇的,还是精微细致的,不管是缤纷热烈的,还是深沉肃穆的,你都能有声有色地展现。你使很多足不出户的人在油墨的清香中游历了五光十色的境界。你告诉人们,人生的色彩使何等丰富,人生的路途又是何等曲折漫长。你把生活的帏幕一幕一幕地拉开,让无数不同的角色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激动人心的喜剧和悲剧。你可以呼唤出千百年前的古人,请他们深情的讲述历史,也可以请出你最熟悉的同代人,叙述人人都可能经历的日常生活。你吐露的喜怒哀乐,使人开怀大笑,也使人热泪沾襟1、组织学生自读,师生互动,学生谈体会,学生点评,教师小结。2、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文学作品的体验,仿写一段文字。要求:采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将文学的抽象概念形象化、具体化;用词优美、恰当;字数200字。3、学生仿写,交流,师生互评。4、小结,组织学生积累优美的词语,文中的比喻、拟人和排比句。五、当堂检测:得分:_A级(100分):1、细读课文第四段,重点理解。 、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1)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这里“灿烂”一词应理解为。2)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这里的“高智商”是指。 “野蛮”在这里是指。 、“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三个词语能不能调换顺序?为什么?、“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这两句中两个加点的“这”分别指什么?B级(20分):同步导学与评价阅读题六、教学反思:附:板书设计为你打开一扇门赵丽宏门文学之门议论大门初识大门打开大门(1.2)由门谈起(3.4)打开文学之门的意义(5)激励人们走进文学的大门6涟水县第四中学初一 语文教案课题:繁星(第一课时)主备:蒋芸芸 审核: 班级_ 姓名_使用日期:第_周,星期_9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丰富自己的语汇。2、理清课文脉络。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学重难点:1、读准字音 ,读熟课文。2、理清课文脉络。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学过程:一、出示目标:1、导入:晴朗的夜空,面对满天的星斗,如此美景,你有何种感受?试着把你心中的感受写出来,来记录下你心灵的感悟吧。(板书课题。)2、作者简介:巴金: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嘉兴。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原名李芾甘,“巴金”是他的笔名。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火、中篇小说憩园寒夜,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友谊集。二、自主学习与探究:1、读准字音,给加点字注音。摇摇欲坠() 半明半昧() 梦幻( ) 堕落() 霎眼( ) 似的( )2、浏览课文,想一想:本文按什么顺序来写?找出标志性的词语。3、理清文章脉络。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4、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写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看星的情景与感受的句子,划出来并完成表格。时 间地 点情 景 感 受5、第三节与第四节的关系。6、对三次望星感受的概括,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三、交流展示:1、先有师范读课文,再指名由学生朗读课文。2、学生齐读课文。然后讨论课文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讲述的是什么内容?结构分析:第一部分(第一段):描写“我”最爱看繁星,回忆从前在家乡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第二部分(第二段):回忆“我”三年前在南京读书时看望繁星的情景和感受。第三部分(第三、四段):描写“我”在海上观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四、释疑解难: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思考:下面两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2)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3)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第一句写作者小时候望星天的感受甜蜜、温馨,侧重于表达对星天的依恋之情。第二句写作者三年前望星天的感受亲密、投机,侧重于表现与星星的伙伴之情。 第三句写作者如今在海上望星星的感受惬意、信赖,侧重于表现星星的知心之情。总之,这几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星空、繁星(即大自然)的热爱这情,这美好生活的向往,童心、童趣不减。五、当堂检测:得分:_A级(100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摇摇欲zhu() 半明半昧() 霎眼( )2、对课文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这句话总写“我”对星天的热爱。“但”用在这里起强调作用,突出“我”更爱星天。B“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这句话是写“我”小时候在自家庭院里纳凉时看星天的舒适的感受,非常恰当,符合小孩子的特点。C“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 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这句话写正在南京求学的“我”对于星星的感受。由于知识不断增多,理性不断增强,“我”与星星成了朋友,常与星星交流。D“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这句话写“我”在自己家里仰望星空,感受如同小时候仰望星空一样美好。B级(20分):3、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在生命的旅途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走了火的雷霆霹雳、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 、不停的絮絮叨叨六、教学反思:涟水县第四中学初一 语文教案课题:繁星(第二课时)主备:蒋芸芸 审核: 班级_ 姓名_使用日期:第_周,星期_11教学目标:1、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学会观察大自然。2、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像来写景状物,抒发感情。3、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教学重难点:1、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2、精读课文第三节。3、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像来写景状物,抒发感情。教学过程:一、出示目标:提学生默写生字词。(复习导入)二、自主学习与探究:1、自由读全文,回忆三次看星的情景和感受有什么不同,讨论一下:为什么三次看星的情景和感受会不同。2、作者描写的对象,一是眼前的景物,二是由眼前的景物产生的联想和想象。默读第三节,找出本节中写眼前景的句子,用横线标出;再找出写由眼前景产生联想和想像的句子,用浪线标出。(小结: 想象:是指在头脑中对已知的事物形象进行加工,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来的新的形象。联想和想像都属于虚写。由实到虚,虚实结合,是本文写作上显著的特点。)3、依“仰望-欲睡-沉睡”的思路给第三节分层。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4、找出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三、交流展示:1、研究比较三次看繁星的情景与感受有什么不同。讨论为什么不同。“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好象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说话一样。”“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教师点拨:这个不相同是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联想:是指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2、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仿佛”表示作者的感受,不是比喻词。这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于星星以眼睛、嘴巴、思想,在与“我”交谈,表达了作者海上望星星的无比舒心和与星星的知心之情。四、释疑解难:1、作者把星天比作母亲,把星星比作朋友,并和它们说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一种什幺样的感情?教师点拨:把繁星比作朋友,是为了突出作者看繁星时亲密投机的伙伴之感,觉得它们正友好地对“我”霎眼,同“我”小声地说话,突出了舒心、安详、陶醉之感,表达了作者对星空、繁星(即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美好生活的向往,童心、童趣不减。2、阅读第4段,思考并回答问题:“那个天上的巨人”指什么?指英国人指给“我”看的天上那个像巨人般的星座。怎样理解“?”一是那个星座有着像巨人在跑似的形状,二是因为“船在动,星也在动。”(此题如学生提出其它理由,只要合理即可)3、体会“看,那个巨人还在奔跑呢?”中“看”和“呢”的表达效果。教师点拨:一个“看”字,呼唤读者,感情上与读者直接交流,更能引人注意,一个“呢”字,表示动作正在继续,显得更加生动。5、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精妙之处,并说说其表达效果。教师点拨:十分生动形象的写出自己与大自然的融合,使读者受到强烈感染。五、当堂检测:得分:_A级(100分):1、下列各句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B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珠的星。C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D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2、揣摩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然后根据你的观察和感受,仿照例句造一个句子。例句: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造句:秋天的雨是 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列句子。(1)、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2)、“在星的怀抱名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B级(20分):同步导学与评价阅读题六、教学反思:附:板书设计繁 星巴 金从前 小时侯望星天 对星天的依恋三年前 回忆三年前望星星 与星星的伙伴之情 对繁星的热爱如今 在海上望星星 与星星的知心之情 对光明的追求有一夜 船上观星 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涟水县第四中学初一 语文教案课题:冰心诗四首(第一课时)主备:蒋芸芸 审核: 班级_ 姓名_使用日期:第_周,星期_12涟水县第四中学初一 语文教案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习母亲纸船,体味人间至爱真情。2、抓住重点字词,品味诗歌的语言美;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母亲纸船。教学重难点:1、 引导学生体会通过生动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哲理及“冰心体”诗歌的特点。2、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母亲纸船。教学过程:一、出示目标:1、导入:回忆赞美母亲的诗句,歌曲。(板书课题,出示目标。)2、简介作者: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学生朗读,教师简要评说:“中国文坛世纪老人未能跨越世纪门槛”的确是我们民族的一种遗憾,但是冰心老人博大纯洁的灵魂和不朽的艺术作品却时刻激励感召着我们不断前行)二、自主学习与探究:1、朗读诗歌。要求:1)、读的通顺正确;2)、读出停顿,体会语调;3)、注意重读,把握语气;(老师巡视,并解答同学提出的疑难。)2、诵读交流:女生读第一首,男生读第二首,教师引导互评正音,然后男女生互换读,在再次互评的基础上全班齐读。3、教师范读课文,体会:1、本首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2、划出诗歌中学生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4、品位语言,探究问题体味“躲”“从来”“妄弃”“留着”“抛”的妙处作者叠纸船的时候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作者为什么要借纸船来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三、交流展示:1、齐读第一、二首诗,思考:两首诗都是写的母爱,两首诗所表达的感情有怎样的区别?你从诗中哪个地方看出?(注意:齐读前就要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诗歌。)(引导思考:你能从第一首诗中的“躲”字看出什么呢?从第二首诗的“从不肯妄弃”、“含着泪”“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等处你又能看出什么?)讨论明确:前者主要是童稚期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后者主要是步入青年以后对母爱的怀念和依恋;前者侧重于母爱的付出,后者着力表达对母爱的感恩与回报,恰好表现了不同年龄段对母爱的认同和理解。四、释疑解难:小结这两首诗并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内容:前者表现母爱的伟大无私,后者表达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形式:前者直抒胸臆,后者委婉含蓄,托物寓意)五、当堂检测:得分:_A级(100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惊羡()浸透()嫩绿()叠着()巢()2下面对纸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开篇入题,诗人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船写起,为抒发对母亲的深情作铺垫。B、第二节四句,诗人直接点明了纸船应去的方向,表达了诗人强烈的诚挚的心愿。C、结尾“卒章显志”,点明了她祈求想象中进入母亲的梦中的纸船能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了的悲哀情怀到母亲的身边。D、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运用托手寓情的方法,使得感情的抒发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3结合诗的意思,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词语:(3分)现代诗人刘大白旧梦之群一诗中这样赞美人生,他说:(艺术;工程;历史)少年是()的一件一件地创作壮年是()的一座座地建筑老年是()的一叶一叶地翻阅三个不同的比喻,描绘出人生三部曲的各自旋律,乃是对人生深刻的总结与概括。B级(20分):还是您吗老师韩笑还是您吗老师 那个留长发的漂亮阿姨还是您吗老师 那个戴眼镜的慈祥妈妈还是您吗老师 那个银发苍苍的老祖母您默默地不说话噢正是您啊老师您默默地不说话此刻我看见满树的桃李 都挂满了晶莹泪花此刻 您还是默默地不说话 (引自当代中学生诗歌散文选绿太阳)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老师 的感情。(3分)16诗歌的前三节分别用凝炼的语言概括了老师哪三个阶段的生活经历?(4分)17诗歌中三次写到“默默地不说话”,从修辞的角度看,它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从内容上推敲,其深层含义是 。(4分)18“满树的桃李”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在这里,它指的是 。(4分)19为什么此时“满树的桃李都挂满了晶莹的泪花”?(4分)六、教学反思:附答案:15热爱、崇敬、赞美以及对老师逝世的哀悼。16青年时代、中年时代、老年时代17反复,含蓄地表现了老师已经去世。18比喻,老师的学生19学生们想到老师把一生都献给了平凡而伟大的教育事业,她的逝世怎能不让学生悲痛万分呢?(流泪表达了学生们因老师的辞世而产生的深深的悲痛之情。14涟水县第四中学初一 语文教案课题:冰心诗四首(第二课时)主备:蒋芸芸 审核: 班级_ 姓名_使用日期:第_周,星期_17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2、成功的花中蕴涵的哲理,嫩绿的芽儿中阐述的积极的人生。教学重难点:1、 引导学生体会通过生动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哲理及“冰心体”诗歌的特点。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3、成功的花中蕴涵的哲理,嫩绿的芽儿中阐述的积极的人生。教学过程:一、出示目标: 默写前两首诗,复习导入。二、自主学习与探究:1、做好朗诵赛前准备;评比出最佳朗诵者。评比角度:要求用普通话,并且正确、流利、有感情。2、品读两首小诗,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下列问题:1)、读完两首小诗,你能品味出其中蕴含的哲理吗?2)、成功的花中第二句的结尾用了一个感叹号,作者要抒发什么慨叹?3)、体会“明艳“、“然而”一词在本诗中的作用;比较词语:“惊羡”与“羡慕”的区别;诗中的“泉”和“雨”能否省略?“芽儿,花儿,果儿”的顺序能否调换?4)、你还羡慕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吗?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三、交流展示:1、女生读第三首诗,思考:成功的花的特点是什么?成功的花是怎么得来的?“花”“芽”这两个意象分别指代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引导思考时注意要逐问提出,不可一锅端。)讨论明确:成功的花的特点是“明艳”。成功的花是经过奋斗得来的。“花”指成功的人,“芽”指还未成功的人,“芽”只有经过奋斗和牺牲才能成为“花”。)2、男生读第四首诗,思考:“嫩绿”“淡白”“深红”分别体现了芽、花、果什么内在特征?三个小节能否互换,芽儿、花儿和果儿说的话能否互换?讨论明确:芽儿的嫩绿显示着健壮、旺盛和朝气;花儿的淡白蕴含着朴素、纯洁,不追求表面的华丽;果儿的深红象征着成熟、丰硕和甜蜜。不能互换,三节在内容上是递进关系,它们的顺序暗指果树的成长,象征青年的成长。芽儿、花儿和果儿说的话也不能互换,因为它们说的话与它们各自的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芽儿”需要发展,正如青年需要学习成长;“花儿”开放,不是要孤芳自赏,而是要装点大地,有如青年要以自己的青春年华为社会注进旺盛的活力;最终成为“果儿”,又如青年需要以牺牲精神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四、释疑解难:教师指导语:朗读理解了这四首诗后,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在主题表达和创作风格上的特点。讨论讨论:前两首诗和后两首诗在主题表达和创作风格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思考:该问题学生在思考时可能会有困难,老师可视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提示,比如给出比较点“主题”、“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讨论明确:主题不同:前两首是对母爱的歌颂;后两首是勉励青年珍惜青春,努力奋斗,积极贡献。侧重点不同:前两首是抒情为主,以情感人,偏重感情,风格温婉;后两首是哲理小诗,以理明人,侧重理趣,发人深省。表现手法相同:四首诗都出现了“物”,“鸟儿”“纸船”“花”“芽儿、花儿、果儿”,或托物抒情,或借物言理。语言风格相同:均凝练、清丽,一、三、四语句短小隽永,第二首诗诗行略长,节奏较缓。五、当堂检测:得分:_A级(100分):5.课内阅读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成功的花”来之不易。作者抓住花的特征,用一词形象地突出了花的成功。()作者用一词转到对其成功的历程的追溯。()这首诗告诉人们一个怎样的道理。B级(20分):课外阅读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我并不柔弱!”“我离不开足下的土地!”“我需要一方领空!”“根愈扎愈深,我愈长愈高!”“吸收,才能长大!”“大树是我的未来!”这是模仿嫩绿的芽儿写的诗句。其中的“我”指的是什么?将其分成三个阶段,并模仿嫩绿的芽儿的结构说三句话。六、教学反思:附:板书设计冰心诗三首 成功的花明艳奋斗牺牲 嫩绿的芽芽儿的成长青年的成长 青年人描写、着笔珍惜时间、投身事业5.()色泽明艳()然而()告诉人们不要只看到并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的荣誉,而要了解在这成功的后面所蕴含着的艰苦努力,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从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6.“我”指的是一棵小树。三个阶段可以分为一颗种子、一棵小树苗、一棵参天大树。模仿略。注意抓住特征去写。涟水县第四中学初一 语文教案课题:安恩和奶牛(第一课时)主备:蒋芸芸 审核: 班级_ 姓名_使用日期:第_周,星期_18涟水县第四中学初一 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通读全文,能简单概括故事内容。2、通过课文研读,能够说出安恩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3、通过探讨,能理清小说巧妙的情节构思,说出其对于塑造人物表现中心的作用。教学重难点:1、理解安恩对奶牛的深厚情感及淳朴、善良、慈爱的人物特点。2、把握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描写。教学过程:一、出示目标: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如果你拥有一只小动物的话,你将如何与它相处?今天,我们将跟随约翰尼斯延森一起去看看他笔下安恩和一头奶牛的生活。2、作者简介:约翰尼斯延森(1873-1950)丹麦小说家、诗人。1944年,“由于他借着丰富有力的诗意想象,将胸襟广博的求知心和大胆的、清闲的创造性风格结合起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文选自作者的希默兰的故事,这部故事集的出现一扫当时流行的无病呻吟、追求华丽词藻的时尚,为丹麦文坛输入一股清新的阳刚之气,其中最出色的短篇是安恩和奶牛追求华丽词藻的时尚,为丹麦文坛输入一股清新的阳刚之气。二、自主学习与探究:1、给加点字注音:褶( ) 撂( ) 木屐( ) 窘迫( )锃( )亮 瘦骨嶙峋( )( ) 翕( )动反刍( ) 瑕疵( ) 找茬( ) 羞怯( )粗粝( ) 锱铢( )( )必较 踌躇( )( )腼腆( )( ) 刨根究底( )2、词语解释腼腆:因怕生或害羞而神情不自然。旁若无人:好象旁边没有人,形容态度自然或高傲。瘦骨嶙峋:形容人十分瘦。熙来攘往:同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锱铢必较:对很少的钱都计较。扬长而去:大模大样地离开。刨根究底:比喻追究底细。 3、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的三要素是人物、环境、故事情节。4、大声朗读课文,能复述故事内容。三、交流展示:1、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简要概括故事内容。(1).正音(详见预习题)(2)、概括故事内容 1-2(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本文按照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两部分,请说说各讲了什么内容。第一部分:1 2 描写集市上安恩老太太的外貌和她的奶牛。第二部分:3 19 集市上贩子、屠夫们对安恩产生误会,安恩说出了事情真相。四、释疑解难:研读课文第一部分,初步了解人物1、第一小节主要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请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说明。从这些语句中可看出安恩是个怎样的人呢? 外貌和神态描写,安恩是个不太富裕,但自尊、勤俭、有高尚趣味,沉静、安详的老太太。 2、第一小节中有对周围环境的描写,这个描写有什么作用呢?反衬安恩的沉静和安详。3、第二小节主要是对牛的描写,从中可看出这是一头怎样的牛(或问市集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想买安恩的这头奶牛?)?从哪些语句中又可以看出安恩是个怎样的人呢? 是头年老、美丽,健壮结实、甘于奉献的好牛。从“依偎”“蹭”还有它的漂亮可以看出安恩很爱牛,把牛照顾的很好,跟牛很亲近。 五、当堂检测:得分:_A级(10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羞怯(qu)锃(zng)亮 瑕疵(xic) 腼腆(mindin)B撂(lio)下 反刍(ch) 抽屉(t) 嶙峋(lnxn) C磨蹭(cng) 翕(x)动 找茬(ch) 锱铢(zzh)D干瘪(bi) 粗砺(l) 木屐(zh) 窘迫(jng)2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A皱褶 货摊 毛茸茸 熙来嚷往 B暇疵 缅腆 撂下 端详C谦恭 惶惑 半晌 踌躇不绝 D纠缠 牛犊 嶙峋 斑驳3词语或加点字解释不全对的一项是( )A锱铢必较(形容很大方) 踌躇(犹豫的样子) 蹭(摩擦)B瑕疵(玉上的斑点) 腼腆(形容很羞涩) 撂下(搁下,丢开)C翕动(一张一合地动) 锃亮(闪亮) 惶惑(不安,迷惑) D嘈杂(声音杂乱扰人,喧闹) 粗粝(粗糙) 瘦骨嶙峋(形容人或动物消瘦)4下边加点的词语是在本课中学过的,其中运用不当的是( )A老人大病初愈,瘦骨嶙峋,十分虚弱。B该李洋唱歌了,可是他的脸羞得红红的,像个腼腆的小姑娘C小摊上,顾客和摊主讨价还价,锱铢必较。D天太热了,小狗懒洋洋的趴在窝里,吐着舌头不断地反刍。B级(20分):在瓦尔普峡集市的牲口交易场上,站着一位老妇人和她的奶牛。她牵着那头()的奶牛悄悄地站在一边,也许是太(),也许是故意要吸引更多的人的注意。 她身上穿着样式老掉牙的旧衣服,可是很干净;一条手染的蓝裙,还带着乡下染缸中的那股土味儿。一块棕褐色的绒线方披肩交叉地盖在她那干瘪瘪的胸上。她戴的那条头巾颜色褪得泛白,七皱八褶,好像是撂在抽屉里有了年头。脚上的木屐连后跟都磨平了,皮面上却抹了油,擦得锃亮。她那()的双手拿着毛线针飞快地()。除这几根针之外,在她的灰白的头发上另外还横插着一根。 她站在那里,竖起耳朵凝神倾听着 那头奶牛依偎在她的身边,头蹭着她的肘部,神情厌烦,腿脚僵硬地站在那里,翕动着嘴唇不断地反刍。这头奶牛已经上了年纪了,可这是一头很好的牲口,毛色鲜亮,连半根杂毛也没有,可以看得出来,它是出身真正高贵的纯粹良种。当然,要是存心找茬的话,那就是它的臀部和脊梁上长着一溜肉瘤,不过能挑得出来的瑕疵也就这么点儿了。它的浑圆的乳房胀得鼓鼓的,软绵绵、毛茸茸地垂在肚皮底下。它那黑白相间的美丽的牛角上点缀着几条环状的花纹。这是一头健壮结实的奶牛,曾经有过所有奶牛都有过的生活经历,它产下了小犊,然而连看它们一眼舔它们一下都没有来得及便被人带走了。这以后便吃着粗粝的草料,心甘情愿地把牛奶奉献出来。1.本文段选自-(国名)作家-的作品-,他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2.依据原文填出空格里的词语。3.划出第段中安恩外貌描写的语句,从外貌看出她是一位怎样的老人?.第段中()一词反映了安恩和母牛的关系亲密。.第段对于动物观察细腻,描写生动,你能写一段你所熟悉的动物吗?六、教学反思:附:答案1 丹麦 约翰尼斯延森安恩和奶牛孤独腼腆羞怯瘦骨嶙峋翩然起舞“她身上穿着样式老掉牙的旧衣服,可是很干净;一条手染的蓝裙,还带着乡下染缸中的那股土味儿。一块棕褐色的绒线方披肩交叉地盖在她那干瘪瘪的胸上。她戴的那条头巾颜色褪得泛白,七皱八褶,好像是撂在抽屉里有了年头。脚上的木屐连后跟都磨平了,皮面上却抹了油,擦得锃亮。她的双手拿着毛线针飞快。除这几根针之外,在她的灰白的头发上另外还横插着一根”。反映了她是一位俭朴,贫困但又勤劳活得有尊严的老人 依偎 略21涟水县第四中学初一 语文教案课题:安恩和奶牛(第二课时)主备:蒋芸芸 审核: 班级_ 姓名_使用日期:第_周,星期_25教学目标:1、理解安恩对奶牛特殊的情感及其生活态度。2、理解安恩对奶牛的深厚情感及勤劳淳朴、善良慈爱的性格特点。3、把握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描写。教学重难点:理解安恩对奶牛特殊的情感及其生活态度。教学过程:一、出示目标: 默写生字词,复习导入。二、自主学习与探究:研读第二部分,深入了解人物1、读完小说的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