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doc_第1页
二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doc_第2页
二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doc_第3页
二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doc_第4页
二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苑二年级校本课程一去二三里画静夜思悯农(一)教学时间:9.15教学内容:1、复习一年级上册诗歌一去二三里画静夜思悯农(一)2、补充诗歌谜语风3、补充悯农(一)学情分析:本课这几首是首家喻户晓的古诗,学龄前的儿童就应该有所接触,可是字音咬不准。他们对月亮很感兴趣,却不知道对月思人的情怀。教师要立足于他们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读准字音,读中悟情。在识字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重要的是要给他们机会去运用。教学目标1能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并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地书写。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爱惜粮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教学重点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生字,会写生字,并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地书写。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生字卡、挂图、朗读录音带、实物投影仪。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借助画面,引入课题孩子们,我们今天吃的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出示挂图)图上画的是什么?齐读课题,解题义。悯:哀怜。悯农:同情农民。二、教师范读,学生看书听读,注意听清楚每个字的读音三、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句,把不认识的字作上记号1不认识的字,请大家帮帮忙(抽学生上台展示)。2觉得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小朋友们注意,教一教大家。3教师检查,注意指导读准“谁”、“知”、“辛”、“农”的读音。4你用什么好办法把这些生字娃娃给记住。(1)注意区别“午牛”的字形。(2)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光字头)这个偏旁。(3)鼓励学生用联系生活实际和“合一合”的方法记忆生字。 5这些生字娃娃都有好朋友,它们手拉手就成了朋友,你愿意给它们找几个朋友组成词吗?生生、师生交流,学会积累词语。教师总结:平时注意从生活中、课外读物中积累词语。四、再读诗句,注意读通顺、流利1听朗读录音带。2读给同伴听。3读给老师听(跟录音带)。五、借助画面了解古诗的意思1农民伯伯在干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可以用书上的哪句诗来表达?(锄禾日当午)2正在为禾苗锄草的农民伯伯怎么样?(汗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流)可以用书上的哪句话来表达?(汗滴禾下土)3孩子们,农民伯伯种粮食多么辛苦啊!请听朗朗的妈妈是怎样对朗朗说的(录音):朗朗,我们碗里的每一粒饭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你一定要爱惜粮食啊!你能把朗朗妈妈的话用诗句表达出来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六、美美地朗读诗句,要注意读出感情朗读停顿参考: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采用多种形式美读。采用多种形式抽背。七、指导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读。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此时,引导学生猜出谜底:画。多媒体课件展示整幅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诵,还可请学生上台来当小诗人朗诵这首诗,最后熟读成诵。背诵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八、理解第三行诗句:看图,诗人在干什么?(抬头看天空中的月亮)。诗句中哪个字是抬的意思?(举)。板书:举头望说一说这行诗的意思。(抬头看天空中的明月。)抬头望()的明月。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具体。应是:抬头望着高挂在天空中的明月。理解第四行诗句。看图,看诗人的表情,说说他在想什么。(他思念起家乡来)读第四行诗。板书:(思故乡)指名说说思故乡的意思、谁能说说这行诗句的意思?(诗人看见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思念起故乡来。) 指名读全诗,并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小结:这首诗前两句写“静夜”之景,用霜比喻月光,渲染出一种夜深人静的清幽境界,表现客居他乡的孤独生活。(板书:客居他乡、深感孤独)后两句写“思”,诗人见景生情,由望月而想到月下的故乡,从举头到低头,触动了思乡的情怀,陷入深沉的思绪中。(板书:思念故乡;想念亲人)九、跟着老师一起参观一个美丽的小山村 (出示图)首先看远处有哪些景物?(房屋袅袅的炊烟)你能说得更好吗? 再看房屋背后的小山上有什么?(亭子)亭子也叫亭台,一起说一遍亭台 我们再往近处看,近处有那些景物?(蓝蓝的天空开得正艳的桃花无忧无虑,快乐飞舞的小鸟) 小结:炊烟袅绕的村庄,古朴美丽的亭台,艳丽芬芳的桃花,快乐飞舞的小鸟组成了一个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课文用一首诗把它描写了出来你们想读吗? 十、你学了诗句,明白了什么十一、教师推荐古诗,欣赏古诗 小结学习古诗的方法。(读、悟)十二、作业:(任选)1写写生字或背背诗歌2收集古诗。教学反思:精彩之处:作为复习,学生基本上能够背诵四首古诗,教师根据这种情况,组织孩子们进行全体背诵、小组背诵、男女对抗、同桌互背和开火车背诵等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热情。结合图片讲解诗歌内容,让孩子能够在脑中形成意境。学唱歌曲让学生更加热爱古诗。遗憾之处:由于时间原因,静夜思学生还掌握不熟练。整改之处:多给学生自己想象和发挥的机会,课堂将会更加精彩。咏鹅咏柳教学时间:9.22教学内容:1、咏鹅咏柳2、画咏柳、编故事学情分析:多数同学会背但是对诗意不是很理解,朗诵不优美。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理解古诗大意,感受古诗美。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感受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3、在美的感受中加深学生对生活与自然的热爱。教学重难点 充分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表现咏鹅的情境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画,你发现了什么? 师:这是唐朝诗人骆宾王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诵读一遍,好吗?师:这首诗大家最熟悉不过了,有的同学甚至三岁就会背诵了。谁来介绍一下这首诗的作者?师总结:骆宾王,幼年就资质颖悟,聪慧过人。7岁时即景赋咏鹅诗,一时传遍乡闾,誉为神童。晚年参加徐敬业扬州起事,并写下了著名的计武氏檄文。 二、指导朗读,讲解诗意师:谁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生:写出了骆宾王对鹅的喜爱之情。生:写出了鹅可爱的样子师:大家说得真好。诗人用寥寥几笔就把鹅那优美的体态以及诗人对鹅的喜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1、注词释义 咏鹅:用诗词来赞美鹅。项:颈的后部。这里代指脖子。拨:划。掌:诗中指鹅的脚掌。2、古诗今译 鹅,高昂着头颈朝着天,唱着歌。白色的羽毛悠悠浮动在绿水上,红色的鹅掌划动着清清的水波。3、名句赏析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头一句三个鹅字,写出了孩子们初见鹅时的惊喜。接下来的三句话,写活了鹅的神态。那一群白鹅悠闲地游来游去,正昂着颈高叫着,像是在谈天,像是在对唱,更像是在向天歌唱。它们在水中游来游去,洁白的身体浮在绿水中,红红的鹅掌向后轻轻拨动着清清的河水,荡起一片涟漪。这是一幅多么轻松、快乐、自由,多么纯真美丽的画面啊!三、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领悟古诗情趣。1、欣赏动听的歌曲和美丽的画面。2、师:欣赏完以后,你们觉得大白鹅可爱吗?你们喜欢吗?骆宾王喜欢大白鹅,就写下了这首诗。那你们想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大白鹅的喜爱呢?比如画一只美丽的大白鹅、背诵有关鹅的儿歌、跳天鹅舞、讲鹅的故事等等。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练习,然后各小组派代表上台表演。四、全课小结教学反思:精彩之处:咏鹅是已经学习过的课文,学生掌握情况很好,学生画咏鹅兴趣很高。本节课的教学达到了高效的要求。遗憾之处:由于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古诗的意义理解不到位,古诗中的重要字词的意思都是教师指出的,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描述古诗描写的情境,而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根据图画猜一猜字词意思的机会。整改之处:由于时间紧,学生没有完成任务。春晓村居所见小池教学时间:9.29教学内容:1、复习一年级下册诗歌春晓村居所见小池。2、学唱春晓村居学情分析:每一个孩子就是一名充满诗性的诗人。儿童与古诗的对话,就是建立在这样诗性的儿童世界里的。细细研读这两首古诗,生字不少,但是对于已经具备一定识字能力的基础较好学生来说并不难。因此,生字教学主要以自学为主,采用先学后教、互教互学的形式。教师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象的途径去理解古诗中难以直接领悟的词语上。同时,这两首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象力,诗歌的内容接近孩子的现实生活,充分利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悟促成孩子与古诗的诗性对话,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诵、吟诵加强孩子对古诗的体会咀嚼,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 导入:你喜欢春天吗? 你会背春天的古诗吗?二、 复习:春晓村居所见小池1、 同桌互背2、 结合画面,解读诗意3、 齐背,感悟诗歌意境4、 重点复习村居和小池5、 生自由谈对村居和小池的理解6、 师引导对重点句的把握“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孩子们早早放学归来了,憋闷了整整一个冬天,他们也该好好玩耍玩耍了,只见他们兴高采烈地放飞起一只只风筝。“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早就立在它的上头。“小荷才露尖尖角”现用来形容初露才华的年轻一代。7、指名背村居8、师生对背小池三、学唱春晓村居春晓当堂解决村居请音乐老师再教唱三、 把歌声带回家教学反思:精彩之处:作为复习,学生基本上能够背诵四首古诗,教师根据这种情况,组织孩子们进行全体背诵、小组背诵、男女对抗、同桌互背和开火车背诵等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热情。结合图片讲解诗歌内容,让孩子能够在脑中形成意境。学唱歌曲让学生更加热爱古诗。遗憾之处:由于时间原因,两首歌曲学生还掌握不熟练。整改之处:多给学生自己想象和发挥的机会,课堂将会更加精彩。赠刘景文山行回乡偶书赠汪伦教学时间:10.13教学内容:1、学习二年级上册诗歌赠刘景文山行回乡偶书赠汪伦2、写诗比赛:赠刘景文评选“古诗书法家”学情分析:学习古诗,重在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让学生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因此,我设计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如:初步朗读,感知大意;启发想象,感情朗读;反复朗读,感受意境;感情朗读,引导背诵;美读品味,体会诗情。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一、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诵读并且欣赏一些古诗,对诗歌风格有所了解。2、感知诗歌是诗人言志,言情的方式。3、了解诗歌背后的一些故事背景,更好的理解古诗。4、学习吟诵古诗,从多方面提高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能力。二、教学内容:赠刘景文山行回乡偶书和赠汪伦四首古诗的背诵三、重点重点是回乡偶书和赠汪伦的背诵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今天,让我们伴随着古色古香,婉转悠长的古筝曲,一起来上一节古诗欣赏课二、充分自学1根据拼音和工具书,读熟四首古诗词。2根据注释和其他工具书,大致了解四首古诗词的意思。3背诵古诗词。三、交流展示1同桌或小组展示背诵成果,可用比赛的方式,也可用考试的方式(比如:看图吟相应的诗词)。2全班交流四首古诗词的大意。四、讲述关于四首古诗词的逸闻或故事。五、配乐朗诵六、动手画一画山行一文情境教学反思:精彩之处:赠刘景文山行是已经学习过的课文,学生掌握情况很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回乡偶书和赠汪伦两首古诗的背诵和理解,学生不仅巩固了已经学过的知识,又对新的古诗有了充分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达到了高效的要求。遗憾之处:由于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古诗的意义理解不到位,古诗中的重要字词的意思都是教师指出的,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描述古诗描写的情境,而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根据图画猜一猜字词意思的机会。整改之处:在保证课堂用时的情况下,简单的字词含义让学生自己猜一猜,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寻隐者不遇长歌行,学唱寻隐者不遇长歌行教学时间:10.20教学内容:背诵寻隐者不遇长歌行,学唱寻隐者不遇长歌行。学情分析:本班学生,表达欲望不强。特别是刚刚从完小来的那一大部分学生,习惯了灌输式的教学。新课标倡导,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多元化思考、独特性表达、创造性运用”。因此,教学中,我鼓励学生敢于谈自己的感受,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来读课文,用自己的心灵来想问题,用自己的嘴巴来做评价。教学过程:一、导入学法1、 指名请学生背诵课内、课外学过的古诗。2、 根据学生的背诵情况相机小结,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诗可以说是其中的一颗明珠,好多古诗都描写了引人入胜的景色,进而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在学习古诗的时候,不仅要理解字面的意思,还要把语言文字变成自己头脑中的画面,使自己进入到诗的意境中去,从而正确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读古诗的一种方法把“话”变成“画”。(打出投影,出示复合遮挡的文字投影片,师生一起对照投影片审题、解题,搞清楚“话”和“画”的含义。)二、指导学法1 抓字眼、明诗意逐字逐词逐句弄懂诗的字面意思。(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的方法,教师作适当的点拨。)2 提问题、想诗境以“松下问童子”这一句为例。(1) 逐词就诗句提出问题。例如:什么样的松树下面?谁问童子?怎么问?问什么?童子什么样?(2) 就问题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并用语言描述出来。(打出投影,出示第一张图画场景投影片,帮助学生形成画面。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合理想象,结合生活实际和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图书等进行想象。)(3) 学生借助投影片,根据想象描述画面。3、 悟诗情、咏诗句(1) 根据你所描述的画面,体会诗人当时是怎样的感情。(2) 把体会到的感情通过读表达出来。 引导学生椵想自己是诗人在松下遇上童子,体会向童子询问时的心情,把这种心情读出来。教师先放录音,同学再练习朗读。 松下问童子,(满怀期望) 言师采药去。(感到失望) 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 云深不知处。(无可奈何)三 、总结学法(再次出示复合遮挡的文字投影片,师生一起总结归纳学法。)四 、迁移巩固学法在老师适当的点播下,运用学法学习古诗后三句 。1、 抓字眼、明诗意2、 提问题、想诗境(出示第二张图画场景投影片,学生填充内容、描述画面。)3、 悟诗情、咏诗句提问:诗人虽然没没能寻到隐者,但是他并不感到失望,想到隐者的生活那样有情趣,那样逍遥自在,怀才不遇的隐者此时会是什么心情呢?他会怎样做?童子可能会怎样做呢?(播放古曲,配乐咏诗,引学生进入到广阔而幽深的山中境界,从而体会诗人对隐者这种与世隔绝,甘与大自然为伍,自得其乐的采药生活羡慕和神往之情。)五、运用学法,学习古诗长歌行(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大家曾学过不少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背诵下来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介绍诗人1、三首古诗的作者分别是谁?哪个朝代的?(板书作者和朝代)2、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你对其中两位诗人的了解。(三)学习长歌行。1、教师导入: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静夜思,哪个同学能为我们背一背呢?(指名背)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这种形式的诗长歌行。2、(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全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3、学习向导:(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学习向导”)(1)读一读长歌行,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3)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4、给足自学时间,指导学生按照“学习向导”进行学习。5、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1)(出示多媒体可见全屏显示动画版的课文插图)出示长歌行动画插图,教师配乐朗诵,学生看、听、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按照“学习向导”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再次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向导”)(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园中的葵花绿油油的无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阳光。温暖的春天雨露滋润阳光照,世上的万物欣欣向荣多辉煌。常常担心寒秋季节将要来到,到那时花卉草木都衰败枯黄。时光流逝像万条江河流东海,什么时候呀它会在向西流淌?年轻时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伤。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4)教师参与环节:同学们设计的汇报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机会考考大家的背诵情况。6、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长歌行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诫诗)7、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8、教师请一名同学配乐朗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9、诗中的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0、教师小结: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还打比方,说明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11、大家把这首古诗背诵下来,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四)布置作业:1、背诵古诗。2、搜集有关劝诫后人勤奋好学的诗句。附:板书设计长歌行汉乐府民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教学反思:遗憾之处:这样的教学设计课容量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学生开始动笔的时候离下课仅有五分钟左右了,大部分学生只能完成一个开头。精彩之处:当批阅学生的练笔本时,我发现学生中不乏佳作。可见,本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实在的。整改之处:明确目标是备课(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而服务目标则是课堂教学(教学过程)的基本宗旨。学唱游子吟教学时间:10.27教学内容:1、学背学唱游子吟2、唱诗比赛评选“古诗小唱家” 3、课后制作亲情卡写给母亲的话学情分析: 中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孝道精神源远流长。然而在物质文明发达的今天,由于社会风气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在家庭中不尊敬父母,不珍惜亲情,在社会中也显得冷漠,因此,呼唤亲情和人性的回归成为德育的必然。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班会,使学生能对亲情有较为真切的体验,较为深刻的理解,从而使他们在生活中能珍惜亲情,敬爱母亲及其他亲人。 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进行情感渲染,激发学生讨论、思考、感悟。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学习诗歌。 中华民族是传统的礼仪之邦,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美德,孝道精神更是源远流长,孝道文化厚重精深。由孟郊游子吟和地震后母亲护子的故事导入。 1) 复习诗歌妈妈的心感受妈妈的爱。 (2)观察挂图,介绍古代孩子的情况以及与现代孩子的区别,出示缝制的衣服让学生理解母亲为什么要赶着缝制衣服,缝制衣服地辛苦。 (3) 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把握古诗的韵律、节奏,请学生欣赏。 帮助理解“游子、寸草、心、三春晖”等词语的含义。 (4) 请个别、分组、集体等朗诵形式进行朗诵表演,表达对妈妈的爱。 二、走近母亲,学会理解宽容。 通过两个情景再现,让学生作为清醒的旁观者,理性的认识别人的母亲,学会理解宽容。 三、走进母亲,感悟人间亲情。 1、走进自己的母亲,进入母亲的心灵,感悟母亲至真至善至美的人间亲情。(配乐朗诵游子吟) 2、学生讲关于母亲的感动的或者内疚的事情。 3、歌曲渲染。 四、回报母亲,呼唤责任意识。 1、 学生谈回报母亲的方式。 2、学生给母亲写则短信,抒写对母亲的深情。 教学反思:精彩之处:让学生反复地读,入情入境地读。课堂上,我注意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联想母亲对自己的爱。学生读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遗憾之处:我因势利导,有的学生没有说出当时最想对母亲说的话和以后怎样报答自己的父母,表达出了自己心中感情。整改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情感很投入,积极引导了学生,创设相关意境,并通过对关键词的理解,加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读出慈母的关爱之心,游子的孝义之情。还要注重母爱主题诗的拓展,使教学容量增大,内容开阔。不失为中华诗文教学的典范。草敕勒歌教学时间:11.3教学内容:1、背诵草敕勒歌2、为学生展示一些草原图片和歌曲,享受诗歌的意境美。学情分析:本班43人学生的语文基础不是很好,但学习态度端正,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浓厚!这篇课文是一首比较简单的北朝民歌,内容容易懂,主要要发掘学生的想象能力,体会诗歌的意境。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乐府诗;读懂诗句,能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风光。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价值观: 激发热爱自然,体会大自然之美,树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重点: 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感知。 教学难点、重点: “天似穹庐”的比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点睛之美。 预习作业: 解决生字,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腾格尔的天堂,让学生初步感知草原人对草原的热爱。 二、背景资料介绍 敕勒族介绍,乐府介绍,乐府诗介绍,乐府诗集介绍,关于敕勒歌的小故事。三、诗歌品析(一)1、“敕勒川,阴山下”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2、“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诗人为什么选择用“穹庐”做比喻?这个比喻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牧民的什么情感? 3、诗中为什么不写人?是否无人? 4、在“天苍苍,野茫茫”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 (二)同学们,我们在哪里见过小草啊?(路边、校园、公园、草原)小草不像花朵那样的鲜艳,它是极为平凡的,甚至我们都不去注意它,诗人要写小草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学习这首古诗,我们就明白了。1、理解第一行诗句。(1)出示挂图,这幅图画画的是什么地方?(草原)(2)我们读诗的时候,是从哪句诗中知道的?(引出“离离原上草”中的“原”是平原的意思。)(3)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引导学生说出茂盛一词。离离的意思是草长得很茂盛的样子。(4)谁能把这一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非常茂盛。)2、理解第二行的诗句。(1)谁能用“岁”说一句话。(今年我八岁了)。八岁就是从出生到现在已经八年了。“一岁一枯荣”中的岁,就是指一年。(2)下面让我们想想小草在一年中它有哪些变化呢?(春天,小草发芽;夏天,小草很茂盛;秋天,小草变黄了;冬天,小草干枯了。)(3)谁能把“一岁一枯荣”这个诗句的意思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年当中,草茂盛一次,干枯一次。)3、理解第三行诗句。(1)“野火烧不尽”中的“尽”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从“野火”联想到“草”从而想象出当时的情景,理解“尽”是完的意思。(2)冬天的草干枯了。一烧,用不了多长的时间,肯定会把草烧的干干净净的。谁能说一说,火为什么不能把草烧尽呢?(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因为地下的草根没有烧着,埋在了地下,春天一到小草又发芽生长出来了。)(3)谁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野火不能把野草完全烧掉,因为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而草根却还埋在泥土里,草根是烧不掉的。)4、理解第四行。(1)“春风吹又生”中的“生”是什么意思?(生:生长。)(2)谁能说一说“春风吹又生”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春天到了,小草又长出来了。)5、在理解全诗的意思的基础上,朗读全诗。6、结合诗的意思练习背诵课文。四、小结:1、通过学习这首诗,谁说一说你们知道了什么?(我知道了无情的野火把小草烧掉,但是到了春天,春风一吹,小草又长出来了,正因为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2、用赞美小草的语气来背诵这首古诗。四、小结: 1、播放名家诗歌朗诵。 2、诗歌串讲,主题剖析。五、作业: 1、用画表现自己心目中的敕勒川。2、思考课后习题。3、结语,下课,播放腾格尔敕勒歌。反思:精彩之处: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在本课教学中,我结合词的理解过程,把应用学法和总结学法有机结合起来。在生字词教学时我相机引导学生明白参考注释是一种学习古诗词的好办法。品读一、二句时,我主要引导学生运用想象感受景色优美,并在学完一二句后总结出展开想象这一学法,这也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在学完词句后,我让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资料,提示启发,让学生明白张志和不归的又一原因。总结出应用资料也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学生在体会了诗人的人生志趣,体会大自然的美妙的同时,也学到学习古诗词的方法。遗憾之处: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教学这一课也有一些遗憾:1、课堂张力不够。在想象画面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拓展一些诗句。2、自身经验不足,对课堂的驾驭能力还有待提高。3、把学生放在主体,但还可以更加放手,真正让学生自读自悟。4、生生对话较少。整改措施:教学生词,教师就应该有一定词的积累,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教师的语言应有一种古典文化的魅力,给课堂营造一种学习诗词的良好氛围,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影响。江南绝句(一)(二)教学时间:11.10教学内容:1、背诵江南绝句(一)(二)2、画诗比赛:绝句评选“古诗小画家”学情分析:这两首古诗语言琅琅上口,便于记诵,也可能多数同学已会背,但诗意不一定理解,教师必须在教学时进行点拨,之后让学生去读悟,去体会,去感受,去理解,最后让他们串讲诗意。要求不宜过高,不搞字字落实,只要能说出诗即可。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 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4、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教学重点: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教学过程:一、创设意境 释题入情播放江南春景图,诵读有关赞江南的诗文佳句。二、 探究诗意 以知促情1. 学习诗的一、二行。(1)指名朗读诗的一、二行。(2)指导学生看图,观察荷叶。荷花长得怎样。“何”:表示感叹,惊讶;“田田”:指荷叶长得层层叠叠,茂盛鲜亮,非常可爱。(3)指导反复朗读,展开联想,从这两行诗中你知道了什么?从中感受荷叶茂盛鲜亮、非常可爱的样子。2学习诗的后五行。(1)指明朗读诗的后五行。思考:在荷塘里除了荷叶、荷花、莲蓬之外,还有什么?(鱼儿)鱼儿在干什么?(游水嬉戏)(2)鱼儿在莲叶间是怎样游动的?哪些地方写出了鱼儿的快乐和自在?指导反复朗读:“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北。”课件展示鱼儿在莲叶下面游水嬉戏的情景,让学生展开联想,感受鱼儿的快乐和自在、逗人喜爱的样子。理解方位词:东、南、西、北,并让学生动手画出方位图。这里的东南西北是指荷叶的四周。展开想象:鱼儿在莲叶间游玩,它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同桌互相描述鱼儿在莲叶间游玩的欢快情景。教师揭示:鱼儿在莲叶间,一会儿游到东面,一会儿又穿到西面,一会儿钻到南面,一会儿又滑到了北面。五个“戏”字写出了鱼儿的快乐和自在,“东、南、西、北”则写出了鱼儿在水间自由自在、逗人喜爱的样子。(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问:小朋友,当你看到鱼儿那样欢快,你心情怎么样呢?怀着高兴的心情朗读鱼儿戏游的句子,注意重音和停顿。三、欣赏歌曲 拓展延情1、播放江南歌曲。 (学生自由发挥,尽情抒情,展示自身独特的体会,和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2吟读成诵3、画一画,把你感受的诗的美丽画面用你的比描绘出来。四、小结反思:精彩之处:让学生反复地读,入情入境地读。课堂上,我注意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联想江南的美景。学生读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遗憾之处:我因势利导,有的学生不能很好的说出故事的大体意思。整改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情感很投入,积极引导了学生,创设相关意境,并通过对关键词的理解,加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读出对荷叶小鱼的喜爱之情,不失为中华诗文教学的典范。渔歌子忆江南教学时间:11.17教学内容:1、背诵渔歌子忆江南2、简单介绍诗和词的知识,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学情分析:忆江南一课在诗中作者白居易用妙笔,将浓浓的情感溶于短短的几十字之间。写此诗时作者正是担任杭州、苏州的刺史后,远离苏杭二州,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更加怀念曾经居住的江南,怀念那里的美景,对那里的美景梦绕魂牵- 在思念之中,作者将浓情寄于小诗。教学过程:一、复习江南绝句二、导入:烟雨江南,碧水蓝天,诗情画意,春意盎然(出示江南美景图片)唐代大诗人张志和就是在这里写下了千古流传的渔歌子(板书,齐读课题)三、学习新知:渔歌子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飞翔,桃花盛开,水流湍急,鳜鱼也很肥美。江面小舟中,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箬笠,披着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在江面上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离去。 1、师范读,感受词的音韵之美2、简单介绍词:词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又叫长短句。词不仅可以读,还可以唱。唱的曲谱又叫词牌,词牌的名称又叫词牌名。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词的词牌叫 “渔歌子”。因为,这渔歌子是词牌,所以这个“子”在这里不能读轻声,应该读第三声。3、师领读4、学习生字词5、生自由读6、齐读7、结合画面、词义读,感受词的意象之美四、学习绝句(一)(二)1、师范读,感受诗的音韵之美2、简单介绍诗:古体诗如长歌行敕勒歌,近体诗如绝句(一)(二)分为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两种,还有草似的八句律师。3、小组轮流读4、自由读、背反思:精彩之处:渗透写法,品读词情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在本课教学中,我结合词的理解过程,把应用学法和总结学法有机结合起来。在生字词教学时我相机引导学生明白参考注释是一种学习古诗词的好办法。品读一、二句时,我主要引导学生运用想象感受景色优美,并在学完一二句后总结出展开想象这一学法,这也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在学完词句后,我让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资料,提示启发,让学生明白张志和不归的又一原因。总结出应用资料也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学生在体会了诗人的人生志趣,体会大自然的美妙的同时,也学到学习古诗词的方法。遗憾之处: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教学这一课也有一些遗憾:1、课堂张力不够。在想象画面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拓展一些诗句。2、自身经验不足,对课堂的驾驭能力还有待提高。3、把学生放在主体,但还可以更加放手,真正让学生自读自悟。4、生生对话较少。整改措施:教学生词,教师就应该有一定词的积累,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教师的语言应有一种古典文化的魅力,给课堂营造一种学习诗词的良好氛围,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影响。池上小儿垂钓所见教学时间:11.24教学内容:1、背诵池上小儿垂钓所见2、感受诗歌中的童真童趣3、请爸爸妈妈和你一起回忆你的童年趣事,并把它记录下来。一、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诵读并且欣赏一些古诗,对诗歌风格有所了解。 2、感知诗歌是诗人言志,言情的方式。3、了解诗歌背后的一些故事背景,更好的理解古诗。4、学习吟诵古诗,从多方面提高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能力。二、教学内容:池上小儿垂钓所见三首古诗的朗读背诵三、重点重点是池上和小儿垂钓所见的背诵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今天,让我们伴随着古色古香,婉转悠长的古筝曲,一起来上一节古诗欣赏课二、充分自学1根据拼音和工具书,读熟两首古诗词。2根据注释和其他工具书,大致了解两首古诗词的意思。三、学习古诗1、学习池上1)、读诗学生练读。评价指点:朗读要欢快,抒情,要读出小娃的调皮、天真。有感情朗读2)、说诗提出问题。读了这首诗,你的感受和体验最深的是什么?愿意把学习成果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吗?学生练说。教师引导指点。“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等。诗歌描写了一位天真机灵、调皮可爱的小娃形象,通过他的动作、细节,表现了纯真美好的童趣。2、学习小儿垂钓1、打开课本,自己读读这首诗,读上两遍,读正确,有不理解的词儿打上问号。2、反馈。手:停。谁来读给大家听听。评:不错,三个生字全读正确了,我们一起读一遍。(课件出示三个生字)还有谁再来读。3、有不理解的词吗?让学生一一列出。谁能帮帮忙。让学生说,教师一一界定。垂纶就是垂钓4、小结:诗读正确了,词语也理解了,那么诗中的趣味有没有读出来呢?再轻轻地读一遍诗,你一定能看到许多有意思的画面。(生自渎)你看到哪些有意思的画面呢?(评:真有意思/是挺好玩的,很有趣/挺逗的/恩,你呢?)小结:同学们边读诗,边想象画面,真会读书。四、交流展示1同桌或小组展示背诵成果,可用比赛的方式,也可用考试的方式(比如:看图吟相应的诗词)。2全班交流两首古诗词的大意。五、配乐朗诵反思:精彩之处:放手让孩子自己了解诗的意思,但又有必要的引导,自学前让孩子们回忆通过什么方法来理解诗意,“看注释、看图猜、联系上下文”等,孩子们按自己归纳的方法在小组里展开热烈的讨论。从反馈的情况来看,孩子们学习的效果是很好的,一个孩子起来说诗的意思,很多孩子争相发表不同的意见,相互补充。对古诗的意思达成共识以后,有一个女孩坚持要再说说诗意,可能感到老师不大想让她说了,她振振有词地说:“我是把看注释和看图猜结合起来理解的。”多会学习的孩子呀。教师宽松的学习空间,使孩子们的潜力有了充分发展的机会。我们要培养的不就是这样会学习,会思考的孩子吗?遗憾之处: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总能焕发出迷人的光彩,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运用了提倡自主阅读,尊重个体感受,重视学法指导,体现各方互动,恰当运用激励等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努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无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学生都以各种形式表现出对古诗的浓厚兴趣。不足之处在于小组合作学习时个别学生自控力较差整改措施:今后教学中应多训练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教师的语言还应更加简洁,充分体现精讲多练的原则,尽可能多的把课堂时间留给学生 望庐山瀑布古朗月行教学时间:12.1教学内容:1、背诵望庐山瀑布古朗月行2、补充李白知识教学内容:望庐山瀑布古朗月行学情分析:这两首古诗语言琅琅上口,便于记诵,也可能多数同学已会背,但诗意不一定理解,教师必须在教学时进行点拨,之后让学生去读悟,去体会,去感受,去理解,最后让他们串讲诗意。要求不宜过高,不搞字字落实,只要能说出诗即可。教学过程:一、渲染意境,激发兴趣1、引导学生背诵课内外学过的李白的诗。2、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要大家坚持课外阅读唐诗,一个个都会成为小诗人的。3、出示课件(课文插图),(播放课文录音望庐山瀑布)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这首写景的诗。二、解读课题,检查预习(一)解读课题1、大家齐读课题。2、谁能加个词,把题目说成一句完整的话?(李白望庐山瀑布)3、读课题要有讲究,看谁能够按老师的要求读好?怎么读,能够看出李白到庐山瀑布干什么?(生朗读时,强调“望”字)4、怎么读,能够看出诗人望的是什么?(生朗读时,强调“瀑布”二字)(二)小组合作1、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教师指导,同学评价。 3、指名朗读古诗,相机纠正读音,标注节奏。三、品读诗句,进入诗境(一)品读一、二两行诗。1、指名读第一行诗“日照香炉生紫烟”2、指名读第二行诗“遥看瀑布挂前川”(二)品读三、四两行诗1、指名读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提问:谁能够用朗读的方法告诉大家水流得很快?(要求学生朗读时能够突出“飞”、“直”、“落”三个字。)3、(课件出示庐山瀑布的录象)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庐山瀑布飞泻直下的壮观景象吧。4、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5、指导朗读诗句。(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评读,配乐诵读等读好第三行诗,读时要求语调稍扬,重点指导朗读“飞流直下”,要求读时语速快速而响亮,给人以水流很快之感。)6、“三千尺”有多高?假如我们的教学楼一层有4米高,3千尺相当于250层教学楼的高度。在这里,“三千尺”不是准确的数字,主要是形容香炉峰很高,瀑布很长。李白在许多诗中都有意地把数字夸大了,谁能举出例子来?(相机出示文字,引导学生吟诵:)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夜宿山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7、再读第三行诗,看看“三千尺”要怎么读,能让人感觉瀑布很长?(读“三千尺”时语气舒缓,语调稍扬,表现水流很长。)8、课件出示图片,描述“银河”:农历七月,在晴天的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叫“银河”,瀑布看上去跟银河很相似。9、这银河从天上掉下来是诗人想象出来的,所以用上“疑”字。大家想一想,李白在哪一首诗中也展开想象,用到“疑”字? (相机出示文字,引导学生吟诵:)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10、这神话般的想象,正是李白诗词特有的风格,请同学们一起想象瀑布像银河从天而降的景象,一起读读第四行诗。( 朗读第四行诗时,要求语调平稳有力,带着神往的表情,“落九天”要读出给人以瀑布很高很长之感。)四、赏读古诗,深悟诗情1、(以高山流水的音乐伴奏)自由练读: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当作李白,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2、(指挂图),现在,你们面前就是庐山瀑布,哪位李白愿意上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呢?(生上台演读)3、做诗人还应自然些,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来吟诵。(生起立,师生配乐演读。)4、小结:诗人李白写出了他所见到的红日、青峰、紫烟和白色的瀑布,并展开大胆想象,整首诗色彩明丽,想象奇特,像一幅壮美的图画。让我们想象着这美景,再有滋有味地把它背下来。5、引导学生有滋有味地背诵整首诗。(看图背,齐背,赛背)6、瀑布以它神奇的美感动着诗人,诗人以它神奇的诗句感动着我们。此时此刻,谁能够用上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五、背诵古诗,补充李白的知识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六、学习古朗月行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先请大家猜一则谜语,看谁能最先猜出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