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劳资要素的视角分析我国收入差距.docx_第1页
基于劳资要素的视角分析我国收入差距.docx_第2页
基于劳资要素的视角分析我国收入差距.docx_第3页
基于劳资要素的视角分析我国收入差距.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劳资要素的视角分析我国收入差距 摘 要:在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我国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份额由1995年的约51.4%下降到了2012年的约45.6%,资本收入占国民收入的份额由1995年的约35.7%上升到了2012年的约42.8%。在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中,要素收入分配的不公可能是一个主要方面。从理论上来讲,要素的边际产值是要素收入分配的依据,技术进步可以同时提高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的生产率,从而也应该相应的提高两种要素的收入,但是如果这种要素收入的分配没有按照各自的实际贡献进行,则会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公。本文将对这一造成收入差距的可能原因进行相应分析,并提出改变这种局面的对策和建议。 下载 关键词:劳资要素;收入差距;理论分析 一、我国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 研究我国劳资收入差距,当然是从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开始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尼系数大家应该熟悉这一名词,它的主要用途是可以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贫富差距或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但是注意,这一指标中有个非常重要的数值,就是0.4。因为0.4是一条警戒线,也就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黄灯。因此,如果一国的基尼系数大于0.4,说明这一国家就进入收入差距拉大的黄灯区。早期,我国基尼系数并不高,一直处于0.2-0.3之间,这说明早期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大,也就是说劳资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小。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过度对资本的重视,90年代以来,我国的基尼系数快速增长,到19世纪末,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警戒线,即大于0.4。之后,虽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大于0.4,2014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值为0.469,我国收入差距仍然很大。 2.劳动分配率呈下降趋势。劳动分配率指劳动或工资收入总额占GDP的比例。我国工资占GDP的比例,1989年为16%,2003年下降到12%,2005年降至10.91%。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劳动分配率逐年走低,23年里有16年的工资比重比上年低。特别是到了90年代中期,下降的速度更快。根据2005年的估计,工资收入加上各种转移支付,目前我国的劳动报酬份额仅占国民净产值的25%30%;资本收入份额占到70%。而英美这些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正好倒过来,资本的收入占30%,劳动的份额占70%。 3.行业间收入差距较大。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供有关收入的数据显示,中国行业最高收入比行业最低收入高达7倍之多,而按照国际标准,一国行业的最高收入最多只能比行业最低收入高4倍,这说明我国行业间收入差距已经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我国垄断性行业和非垄断性行业在政策、优惠及工资水平都不一样。不难看出,在行业垄断的背景下,只有那些垄断行业才有能力大幅度增加员工的工资、福利,由此也就形成了一种工资分配秩序的“潜规则”。 二、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分析 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拉大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敲响了警钟。要想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就必须寻找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 1.劳动力和资本在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不同 目前,根据我国政府是否参与这一标准,可以将我国整个行业分为两种,第一,行政垄断行业,该类行业有政府的参与。第二,非行政垄断行业,该类行业没有政府的参与。而我国收入差距之所以如此之大,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根据垄断性行业和非垄断行业的特点进行区别对待,对于行政垄断行业的监督治理机制还不完善,在经济效益中没有剔除垄断性收益和政府优惠政策带来的收益部分,使本应归中央或地方政府所得的收益留在了垄断行业内部,原本属于全民的利润在行业内部被瓜分。劳动者在竞争性行业中处于被雇佣的地位,资本所有者或者物质所有者拿走了大部分利润,侵占了原本属于劳动者应得的部分。 2.从全球范围来看劳资收入分配问题 随着经济一体化、产品生产全球化不断加深,一种产品的生产不仅在国家内部进行,而且已经扩展到全球范围内生产一种产品。在一国生产一种最终产品,也需要不同企业间的分工,从而使得国内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发生实际的分离,而劳资之间竞争的最后结果无非就是控制者取得完全的胜利,而劳动者在这样的竞争中惨败并获得微薄的利润。从而拉大劳资之间的收入差距。同时当外资企业对我国进行投资时,必然会与国内买办官僚进行合作,从而会更加压迫劳动力,进一步加深了劳资收入之间的差距。而劳资收入差距的拉大势必会影响我国消费结构的失衡,外企控制着我国富人消费领域,而与外资企业有着利益关系的精英集团或买办官僚会利用各种机会和借口挤压处于底层的国内企业。从而使得本来就生存艰难的本土企业更加无法提升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使得我国处于低层次的劳动者陷入了无法自拔的贫困环节。 3.我国劳资收入差距如此之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劳动力和资本的不同的特征所决定的。 我国劳动力所具有的特征导致和资本相比处于弱势地位。而它的弱势地位只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劳动力所产生的价值很难衡量,比如在同一企业工作的两个劳动者,我们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区别开来,而资本就不同,资本却很容易进行衡量。它无非就是用钱来赚钱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一般用很精确的利润行衡量;其次,劳动者的专业性很强,也就是说劳动力的转换的成本很大,比如,从事手工纺织多年的工人,他的生产率很高,而新手却很难做到,即使可以做到,也需要很长时间的培养,所以说劳动的转化成本高,而且转化周期长。而资本就不一样,资本在哪里都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润,它的转化成本几乎为0;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劳动力和资本的自然属性的差异。劳动力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技术的更新,劳动力具有退化性甚至是消亡性,不像资本那样具有旺盛持久的生命力。 三、劳资制衡机制的建立 我国劳资收入差距如此之大,主要原因就是劳动者和资本之间缺乏连接机制,因为劳动力和资本之间是相互对立的,所以它们之间缺少一个抗衡和调节的机制。所以有必要建立劳资制衡机制。我国以前就是二重结构,就是处于上层的资本和处于下层的劳动力,如果有人认为我国政府的调节机制必不可少,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把政策调节作为了处于资本和劳动力之间的中间结构。而如果能建立一种与自由经济市场相吻合的三重结构,就不需要政府的调整,也就是政府的调整政策也就无效了。我国可以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转化为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而自由市场的本质就是可以将付出和收益紧密结合在一起,防止付出很多的劳动力仅仅得到微薄收入的现象发生。相反如果有政府的加入必将会降低全国劳动者的福利水平。所以说,我国政府的调节扭曲了我国三重结构,因为三重结构,除了劳动力和资本外,不是政府的参与,而是政府完全放手所形成的自由市场结构。 劳资制衡机制的建立对我国劳资之间的收入差距具有很好的作用,因为自由市场是公平的,它不会倒向资本或劳动力的任何一边,而是根据付出,获得收获,这样我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就会在自由市场结构的影响下,有所提高。但是,自由市场在要在一种健康、合理状态下,它的这种优于政府的调节的作用才会显现,并发挥积极的调节作用。 四、政策建议 已有学者对技术进步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但只是在中性技术假设下对某一行业进行研究,而本文是根据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对不同行业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展了原有研究的范围及领域。对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及民工荒的问题更有普遍和实际价值。从文章对收入差距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造成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多种多样,其对策也要有针对性。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劳资所得比例失调是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又一原因所在。由此,本文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我国政府调整和规范社会分配秩序,并切实建立起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初级分配体制,提高劳动所得在GDP中的比例和地位,体现出对劳动和劳动者尊重的初衷。尊重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并支付合理的报酬,将劳动和资本要素的边际报酬同等对待。在自由市场结构下,劳动力和资本就不会被不公平待遇,从而能够缩小我国的收入差距。 第二,适当缩小按资分配的规模,在能够不损害居民利益、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前提下,使资本收入占GDP的比例趋于合理范围,避免出现资本分配的恶性膨胀和泡沫经济。控制资本的报酬,做到资本的报酬与劳动的报酬率相等,并且,适当缩小按资分配的比重。想要缩小劳资之间的收入差距最直接的方法无非两种,一种方法是适当放大按劳分配的规模,另一种就是缩小按资分配的规模。 第三,进一步完善财富再分配的相关机制,综合运用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规避再分配中的种种不合理现象,逐步改变劳动在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中的受支配地位以及资本的控制地位。使他们在收入分配格局中的地位彻底发生变化,使得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机制朝着有利于“按劳”和“按资”在国民收入中形成合理的比例演进。 第四,培养劳动者的收入分配公平的意识,并未实现收入平等采取一些合理的措施。比如工会的建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和方案。工会是员工为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成立的团体组织。(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 基金来源:浙江财经大学2015年校级课题 参考文献: 杨宜勇.收入差距为何拉大.中国经济时报,2000 王振中.劳动和资本要素在美英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地位J.工会理论研究,2003(02). 萧灼基.应改变重资本要素贡献而轻劳动要素贡献DB/OLhttp:/ 史先诚.行业间工资差异和垄断租金分享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7,(04). 王思蔚.论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问题及财政对策J.消费导刊,2007,(05). 励毅.从劳资视角分析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商业时代陈雄飞,林毅.收入分配差距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