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设计.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设计.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设计.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设计.doc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完卷时间:120分钟;成绩:100分)班级 姓名 成绩 一、语言积累运用。(22分)1、根据注音写汉字。(3分)我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qin( )在门框里。往常他抱着冰y ( )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就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lu( )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B不少学者认为,襄阳好风日地方教材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C学校合唱团的同学们正严阵以待,迎接“红歌传唱”大赛的到来。D骇人听闻的药家鑫故意杀人案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警示我们要切实加强对青少年道德和法律的教育。3、下列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那该是大自然3在多长的时间里的杰作! 我们居住 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 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 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 才增加薄薄的一层。 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 A. B. C. D.4、背诵默写。(7分)(1)、相顾无相识,_。(2)_,波撼岳阳城。(3)晴川历历汉阳树,_。(4)杜甫在望岳一诗中抒发自己豪情的诗句是:_,_。_(5)杜甫春望一诗中移情于景,表达自己感时伤别之情的诗句是:_ _ ,_。5、综合性学习(4分) 某班同学在完成综合性学习活动“献给母亲的歌”的过程中,搜集到如下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史铁生我与地坛) 【材料二】我自己有了孩子,才明白把五个孩子拉扯大哪里是简单的事情。但是,我很少听见她谈论其中的辛苦,她一 定以为这种辛苦是人生的天经地义,不值得称道也不需要抱怨。 (周国平用什么来报答母爱) 【材料三】每天出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我们上床睡,母亲则坐在床角,将仅仅20瓦光的灯泡吊在头顶,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补缀衣裤。 (梁晓声母亲)【材料四】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 (车行母亲(1)、以上四则材料,没有体现出母亲辛劳的一则是 。(1分)(2)根据【材料三】或【材料四】提供的情景,仿照示例,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3分) 示例:母爱是儿女离家时亲切的叮咛,那份牵挂陪伴我们远行; 母爱是 , ; 母爱是 , 。6、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内容。(4分)鲁迅是直面人生的斗士,他的作品如匕首,如投刀。直刺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丑陋;但他的作品也有温暖人心的一面,比如抒写童年生活,讴歌人性的美好。请阅读下表,完成表格。鲁迅作品 人物 人物描写 人物评点阿长与 阿长 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 (1)故乡 (2)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 勇敢无畏社戏 阿发 “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3)(4) “我” 父亲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立刻觉得这思想不该,就是犯了罪 很爱父亲二、现代文阅读(22分)(一) 轻 放 (13分) 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我笑,“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 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 几日后,翻起账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当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账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7、文章写了父亲哪四件事?请简要概括。(4 分) 8、语段中两次出现“光明使者”,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3分) 9、文章第小节写路人的表现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 10、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题目“轻放”的含义。(3分) (二)、阅读成长的桥,完成11-14题。(9分) 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差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闲谈中得知。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上学第一天回家在巷口碰上母亲,她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想了半天才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又问一起回来的同学,她说:“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大家一阵笑,我也跟着笑。一次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我把碎渣扫到地板中央,再搬个小凳子老实地坐在旁边。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您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那年,春天的花开得特别艳,尤其我家向阳的窗下(那里有个半米宽的窄台),花朵更是美不胜收。我喜而忘形,一手扳窗,一手摘花,却忽略了扳着的窗没有插销了。一分钟后那扇要命的窗子开了,把我像球一样从二楼抛下去做了自由落体运动;仙人掌又火上浇油,落地的我已变成昏迷不醒的“刺猬”。后来听说是好心的行人送我进了医院;私下嫌我笨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跌跌撞撞推开同事就往医院跑;而父亲一脸煞白,骑自行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往前冲那天医生差点下死亡通知书,警告说,病人必须一直保持清醒意识。于是父母每隔一个小时就忐忑不安地唤我一次。昏昏沉沉往下坠落的我,就被父母一声又一声的柔和而又有力、平稳而又焦急、搀杂着心痛与希冀的呼唤拉回了这鸟语花香的世界。那年期末,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邻居说这一摔没留下后遗症已是万幸,想不到还摔开了窍,变聪明了。只有我自己知道,是48小时的昏迷中母亲带泪的呼唤,父亲紧握我手的力量,是一睁开眼他们憔悴面容上的极大喜悦,与眼眶里滑落的中年人的泪水,让我一刹那长大了。我才知道我对父母是那样重要。心中渐渐清晰的爱滋生成牢不可破的愿望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拿到成绩单时父母的惊喜和欣慰,让我开心了好久。后来读书成了习惯,一读读到研究生。我至今仍不知道我的智商属高属低,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怎样的父母,从懵懵到明事,其实只有一桥之隔;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就像黑云经过太阳的亲吻也会变成绚丽的彩霞,再笨的小孩,有父母的爱来呵护,也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11读了本文后,你认为用“成长的桥”作为标题有什么含义?(2分) 12第二段中写“我”因打碎了花瓶而受到母亲的责骂,在听完“我” “振振有词”地对答后,母亲为何“忍不住扑哧笑了”?(2分) 13将第四段中划线的句子改为“父母非常着急”,好不好,为什么?(3分)_ 14、你认为“我”由“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读到研究生的原因是什么?(2分)三、古诗文阅读(26)(一)(4分) 田家(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注释】浑:这里是满的意思。残照:夕阳。15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_ ”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2分)16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文后各题。(13分)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7、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4分)(1)高可二黍许( ) (2) 佛印绝类弥勒( )(3)诎右臂支船( ) (4) 其两膝相比者( )18、翻译下面句子成现代汉语。(4分)(1)、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19、选文第段的结构形式是_;作者从船的中部写起的原因是_ _(3分)20、3、文中细致地描绘了苏东坡、佛印、黄庭坚三个人的不同神情,有什么作用?(2分) (三)(9分)初,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尝于太学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节选自后汉书)【注释】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名称:名声,名望。大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赈赡:救济,周济。2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3分)(1)乃把晖臂曰( )(2)举手未敢对 ( ) (3)子孙窃怪之( )2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大人不与堪为友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为人五,为窗八 C不足为外人道也 D中轩敞者为舱 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晖闻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24结合文中朱晖的言行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2分)四、(30分)作文题目(一):这里拥有_(真诚、希望、竞争、春天、阳光、爱)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选用括号内的词;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题目(二):上网热、追星热、开车热、旅游热、读书热、考研热“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也许你目睹过、参与过,也许你迷失过、追寻过无论怎样,“热”都体现了你对生活的关注和热情,请以“热”为话题,抒写你的经历或思考。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一、语言积累运用1、嵌 伛 髅 2、C ; 3 、D4、略 5、(1)、材料一; (2)、示例:母爱是儿女酣眠时细密的针脚,那份辛劳陪伴我们入梦; 母爱是儿女童年时风雨中的接送,那份呵护陪伴我们成长。6、(1)对“我”关爱、为“我”操心;(2)少年闰土(或:闰土);(3)热情好客、纯朴善良;(4)父亲的病二、现代文阅读 7、(共4 分,答对一点得 1 分)(1)父亲为公共走廊换灯泡;(2 )父亲打扫公共楼梯;(3)父亲主动与陌生人点头微笑; (4 )父亲劝我不要催促朋友还钱。8、(3 分) “光明使者”一语双关,一指“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二指父亲的行为照出了人们内心的自私与晦暗。9、(3 分) 动作、神态的描写(1 分),既写出了路人的不安与慌乱,也与父亲的热情友善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 (2 分)。10、(3 分) 告诉人们化解矛盾不能用偏激的方式,而应该用真诚、宽容、友善的方式对待。新课标 第一网11、(2分)运用了比喻,一是指父母温厚的爱如同一座桥梁,使“我”由一个笨小孩成长为研究生,二是表达了对父母之爱的感恩。 12.(2分)因为“我”诚实,勇于承担责任,母亲为此高兴。 13(3分)不好。划线句子运用了细节描写,形象的突出了父母的焦急之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有力的突出中心。 14.(2分)深刻体会到了父母之爱,以努力学习来回报父母之爱。三、古诗文阅读 15(2分)明16(2分)蕴含着诗人对夕阳的喜爱(留恋、眷恋)之情。17、(4分)(1)大约 (2)像 (3)通“屈”、弯曲 (4)靠近18、(4分)(1)、(佛印)抬头仰望,神情与苏、黄不相类似。(2)、那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19、(3、分)总分; 原因: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竟然可以关闭,从这里说起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核舟所表现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而中间部分雕刻有苏轼的诗句,从这里说起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引发读者的想象。20(2分)突出了雕刻者技艺的高超。21(3分)(1)握,持 (2)答复,回答 (3)感到奇怪(或:对感到奇怪)22(3分)D23(3分)朱晖听说他的妻子儿女生活贫困,于是亲自去问候看望,并救济他们很多东西。24(3分)朱晖是个重信义(情义)的人,虽然口头没有答应张堪的嘱托,却铭记在心,在张堪死后,还是帮助他的家人。 附译文:早前,与(朱)晖同县的张堪一直很有名气,曾经在太学见过(朱)晖,很看重他,把他当朋友对待,握着(朱)晖的胳膊说,“准备把妻子托付给朱先生”。(朱)晖因为(张)堪已经是名人,所以只是拱手没有敢应承,之后(二人)再也没有见个面。(张)堪死后,(朱)晖听说他的妻子生活贫困,于是亲自前往探视,送去丰厚的钱款扶持。(朱)晖的小儿子颉很不理解,问到:“父亲您不和(张)堪为友,平生也没什么往来,我们实在觉得奇怪啊”。(朱)晖说,“(张)堪曾经对我说过知己的话,我铭记在心”。(朱)晖又和同郡的陈揖交情很好,(陈)揖死得早,有个遗腹子名叫友,(朱)晖常常怜悯他。后来司徒桓虞做南阳太守,征召(朱)晖的儿子骈做手下,(朱)晖推辞掉了对儿子的任命,转而推荐友。(桓)虞感叹,于是招了友为官。(朱晖)仗义忠烈如此。第二单元复习教案授课时间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课型复习课主备课人单元说明本单元文章都是以“爱”为主题的叙述性作品。鲁迅先生的阿长与追忆保姆,是对普通善良劳动者的关注。朱自清的背影着力用简单的动作描写体现父爱的真挚。李祥森的台阶表现了像父亲一样的普通人在艰苦的生存状态下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故事。杨绛的老王提出了对不幸者给予人道主义关怀的社会性问题。余秋雨的信客说明了无私奉献的人总是能赢得人们的敬重和爱戴。学习目标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要字词。2、理清五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及其写作思路。3、掌握阅读写人记叙文的方法,学会阅读一般的写人记叙文。重点难点1、理清五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及其写作思路。2、掌握阅读写人记叙文的方法,学会阅读一般的写人记叙文。学习方法指导1、归类列表法我们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常常是零散的,必须进行一番加工整理,理清知识要点, 在头脑中构建起一个知识网络,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2、读写结合法复习时,应加大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复习力度,做到温故而知新。如:识记字词,有一个小窍门,就是一边读,一边用手在书桌上书空练写,手和嘴一起动,这样记得快,记得牢。我们要充分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争取多背一篇课文,多温习一遍老师在课上讲的重点,才能把有限的时间变成无限的力量!3、查漏补缺法在对知识点进行梳理的时候我们应抓住重难点。对于重点应吃透,并尽可能在实际中进行运用。对于难点则要努力攻破,一方面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理解,另一方面同学之间可以加强交流,在交流中解决这些难点。学习过程 与方法学习过程 与方法学习过程 与方法一、自主学习:(一)本单元重点字词梳理归纳。1、惊骇 震悚 惶急 疮疤 孤孀 诘问 渴慕 疏懒 霹雳2、交卸 奔丧 狼籍 簌簌 赋闲 典质 颓唐 琐屑3、尴尬 凹凼 烦躁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4、伛偻 惶恐 荒僻 塌败 取缔 骷髅 滞笨 愧怍5、接济 唏嘘 稀罕 噩耗 呵斥 焦灼 伎俩 颠沛吊唁 文绉绉 长途跋涉 穷愁潦倒 风尘苦旅克扣 鸡零狗碎 低眉顺眼 连声诺诺 生死祸福(学习方法指导:读写结合法)(二)各课文学常识填空:作家字(原名)时间籍贯评价著作鲁迅豫才(周树人)朱自清杨绛李森祥余秋雨(三)各课主要内容填空:课文内容人物形象主题写作技法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台阶老王信客(学习方法指导:知识梳理归纳法,查缺补漏法)二、精讲互动 (一)阅读写人记叙文的方法: 1、人物及主人公: (1)课文写了哪些人?(2)主人公是谁?(3)课文通过哪些事写人? 2、人物形象分析: (1)事件分析;(2)背景(环境)分析; (3)正面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4)侧面描写。 3、主题挖掘: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或撰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二)试结合以上方法复习本单元课文三、达标训练:(小组合作完成,派代表展示。) 1、以信客作为范例: (1)本文写了信客哪些事迹?(2)作者采取了什么描写方法写信客,从中可以看出信客是一个怎么样的人?(3)“信客”这类职业在现代社会已不再存在,作者塑造“信客”的目的是什么?2、爱心故事大家讲。课堂小结通过本单元的复习,你收获到了什么?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来谈一谈。作业布置完成本单元检测题课后反思中国石拱桥导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石拱桥的特点,及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运用准确语言说明事物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感 认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领略石拱桥的形式美。 三、重点难点 桥的特点 难点:选取典型代表的实例说明事物的写法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听北京的桥,找出歌中都提到了哪些桥,其中非常著名且在中国历史上有纪念意义的是哪座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通过预习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的体裁是说明文。 二、学法引领,新知探究自学指导一 理清文章,明确思路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答:石拱桥一中国石拱桥一赵州桥、卢沟桥原因一桥梁发展史 2.作者选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例子,层层深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答:文中作者选取了代表性例子赵州桥、卢沟桥。首先介绍世界石拱桥的一般特点,然后概括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并具体举例进行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自学指导二 自主学习 明确特点 1.文中介绍了赵州桥的哪些内容?其结构特点怎样?是按照怎样顺序来写的? 答:文中介绍了赵州桥的位置,建造时间及解放后的修整;赵州桥的结构特点。结构特点:(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四)全桥结构匀称。介绍赵州桥的顺序是先概括说明,然后再具体解说桥各个构成部分。 2.文中介绍了“卢沟桥”的哪些内容?结构特点怎样? 答:介绍了卢沟桥的位置、建造时间、规模,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特殊的历史价值。结构特点:由11个半圆形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是一座联拱石桥。 自学指导三 合作探究 感悟主题1.这篇课文的标题是中国石拱桥,而课文主要写的是赵州桥和卢沟桥,这切题吗? 答:切题,因为赵州桥和卢沟桥就是中国石拱桥,是中国石拱桥的两个突出的代表。 2.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是我国石拱桥的突出代表,那么只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不是更好么? 答:不行,赵州桥与卢沟桥虽然都是中国石拱桥的突出代表,但它们又各有自己的特点,赵州桥是单拱石桥,卢沟桥是联拱石桥,只举一个例子,说明不全面。 3.中国石拱桥数量不可胜数,为何只选赵州桥和卢沟桥加以介绍? 答:因为二者在我国成千上万座石拱桥中最具有代表性,前者是只有一个大拱的石桥,时间最久;后者是联拱石桥的杰作,且具有特殊历史意义。 三 作业 搜集家乡的桥,画出并总结出桥的特点。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学习按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写法。 2.复习举例子、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学习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运用准确语言说明事物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感 认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领略石拱桥的形式美。 重点难点 1按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写法。 2运用准确语言说明事物的特征。 难点:选取典型代表的实例说明事物的写法 一 情景导入,明确目标展示同学们搜集的桥并解说二学法引领,新知探究自学指导一 自主学习,深入了解我国的桥1.能不能说中国石拱桥,有的像赵州桥,有的像卢沟桥? 答:不能,因为赵州桥就是赵州桥,卢沟桥就是卢沟桥,中国石拱桥是多种多样的。赵州桥和卢沟桥既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又具有它们自己的特点。 2.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答: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再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 3.文章写完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后,完全可以结束了,但作者为什么非要来个第10自然段呢?请同学讨论。 答:文章的题目是中国石拱桥,而不是中国古代石拱桥,这就允许写现代石拱桥的情况。再者,解放后中国石拱桥的成就是辉煌的,有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长达 1125米,远远超过了374米的赵州桥大拱,这的确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还有,我国在原有基础上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如“双曲拱桥”就是其一。这样写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展示了新中国桥梁事业的辉煌成就,令读者精神振奋。如果去掉最后一段,就不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对中国石拱桥的介绍就不够完整。 自学指导二 掌握说明顺序具体文中的说明顺序?并说明其作用? 答:由一般到个别。 全文按照“石拱桥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的典型杰作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组织材料,使人对事物的了解由浅人深,由概括到具体,由过去到现在,能收到清晰、具体的效果。 先整体,后局部。 赵州桥。抓住“著名”、“最古”两个词语,先介绍桥的地理位置、建桥时间;再介绍桥的长和宽,同时突出“单拱”的特点;然后逐一分析桥身的结构特点及其科学原理。 卢沟桥。先介绍桥的地理位置、建桥时间;再介绍桥的长、石拱数及石拱形状、石拱长度、桥的宽,突出其“联拱”特征;具体描写桥面和石栏石柱。 这样安排顺序,既突出重点,又给人以完整的印象,使读者对桥的形状、特征、作用等有了明确的认识。 依照时间的先后。 在介绍我国的石拱桥时,按时间顺序,对有影响且有代表性的石拱桥作了有详有略的介绍。 “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赵州桥”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卢沟桥”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长虹大桥”建于1961年。体现了由先到后的时间顺序。 三、拓展延伸 本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生动具体的介绍了我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说明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独特创造和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赞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另外文章所选取的代表性事物赵州桥和卢沟桥,它们既有自身独有的特点,同时又有中国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它们独有的特点叫个性,它们具有的中国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叫共性。个性存在于共性之中。请同学们记住这个道理。共性也就是一般,个性也就是个别。个性之中存在着共性,或者说个别之中存在着一般。这正如赵州桥和卢沟桥体现着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点。如果你们今后在分析其他现象或问题的时候,能够从事物的个性看到一般的共性,那就深刻得多了。 四 作业 总结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中国石拱桥导学设计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复习举例子、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学习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运用准确语言说明事物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感 认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领略石拱桥的形式美。 重点难点 1按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写法。 2运用准确语言说明事物的特征。 难点:选取典型代表的实例说明事物的写法一、 复习导入。 (1)说明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 (2)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回答明确: (1)说明文的语言准确、简练、平实、生动。 (2)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等。 二 .研讨课文内容。自学指导一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1)阅读课文后总结课文最主要的写法。 答:选取有代表性的事物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用准确的语言来说明石拱桥的特征。 (2)在第2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形式优美”与“结构坚固”是什么关系呢?如果删去“不但”“而且”,是不是可以呢?答:“形式优美”与“结构坚固”是递进关系。不可以删去。如果删去,就失去了原来的递进关系。 (3)提问:作者在介绍赵州桥时都介绍了它什么内容? 答:作者在介绍赵州桥时,首先交代了它的位置“横跨在汶河上”,接着介绍了它悠久的历史“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提问:如果把此句中的“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去掉,行不行? 答:不行。这是“石桥”的定语。有些桥历史更悠久,只不过没有保存下来罢了。这样写准确。 提问:如果把“石桥”改成“石拱桥”,行不行? 答:不行。赵州桥不仅在石拱桥中历史最悠久,而且在所有石桥中历史也是最悠久的。 介绍了赵州桥的位置和历史后,作者重点介绍了赵州桥的构造。这四个方面的特点非常具体,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用词上也非常讲究。如“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一句中,把“可算”换成“一定”行吗? 答:不行。那就太武断了,原句是表示估计,表现了作者严谨的态度。 再如:“像一张弓”、“两肩”、“各有”等也非常准确,写出了大拱的形状和小拱在大拱上的位置和数量。 提问:介绍赵州桥特点的四个方面,顺序能否颠倒过来?如先介绍“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后介绍“全桥只有一个大拱”,行不行? 答:不行。因为(一)、(二)、 (三)、 (四)的顺序是按照主次重轻排列的。换句话说,之所以按此顺序安排,是由赵州桥的特点决定的。 提问:作者介绍完赵州桥后,为什么还要介绍桥的设计者李春?为什么不一开始介绍? 答:因为赵州桥是杰出的石拱桥,读者会很自然的联系到桥的设计者。这符合读者的心理。因为主要介绍的对象是桥而不是人,所以补充介绍。 (4)第9自然段对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的分析,能否调换顺序? 答:不能。因“首先”、“其次”、“再次”分条说明。这三条由人到物,由主到次,既严密又全面,层次清楚。所以不能调换。 自学指导二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文中在说明事物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并说明其作用。 答:举例子:为了说明我国石拱桥的主要特征,作者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例子。作者在文中举这两个典型的例子,起到了互相对照和补充的作用。 列数字: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这些精确的数字,准确说明了这座桥的规模。 打比方:文中对石拱桥的比喻很多,集中起来,就是比作为是虹,是弓。这两种事物既能表现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给人以美的感受,又便于对石拱桥在建筑上的特点给以形象的说明。 作比较:第6自然段,用“卢沟桥两岸河堤常被冲毁而桥本身却从没出过事”作比较,说明桥的坚固。 三 总结梳理。 对象中国石拱桥 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顺序由一般到个别、概括到具体、整体到局部、时间顺序 方法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 语言准确严密、生动 桥之美导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积累“美感、史诗、驻足”等词语,并练习用词造句。能力目标理清全文思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理解课文所介绍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德育目标通过学习桥之美,让学生充分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用“美”的眼睛去欣赏,用“美”的心灵去感受,最终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教学重点理解桥美在何处。教学难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教学方法1朗读法。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反复朗读,展开想像,进入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悉心体会,反复揣摩,和作者产生共鸣,接受美的熏陶。2讨论法。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努力提高讨论的质量,通过生生互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3比较阅读法。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同样写桥,但表现手法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可把两文比较,体会它们的相异之处。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明确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把握行文思路,理清说明顺序;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的个性色彩;比较阅读,体会两文的相异之处。 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设计(一)桥是充满魅力的一种建筑,它集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于一身。生活中少不了桥,而且桥本身的美以及它给人的丰富的联想和感受,使桥历来都是文人画士笔下的宠儿。作为中国现代著名的画家,吴冠中先生用他那充满诗情画意的笔为我们介绍桥之美,让我们一同欣赏桥之美。(板书文题)二、明确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自学指导一 听配乐 感知课文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2学生齐读课文,并思考:(1)在作家看来,“桥”美在何处?请画出揭示“桥之美”的文句。(2)你对此有何感想,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力求人人发言,个个参与,然后以小组组长为本组代言人,进行全班交流。明确:(1)课文揭示“桥之美”的文句有以下几句:“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的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矛盾的发展促成戏剧的高潮,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这些文句揭示了“桥之美”的含义。(2)学生从中得到的启发是多方面的。有的领悟到:桥梁除了具有实用功能外,还具有审美功能。有的领悟到生活周围本身就有饱含画意的景致,只是自己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有的同学领悟到:文中讲究对比、变化、和谐等,不光适用于发现、欣赏、品味“桥之美”,还可以把它们作为通用的原则对某一处自然风景及室内布置进行一番美的品评。有的领悟到:孤立的美固然很美,但与周围环境和谐交融才是美的极致。自学指导二 把握行文思路,理清说明顺序1学生齐读课文。2学生默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理清说明顺序。(1)教师提示:可以先逐段概括内容要点,再把内容相近的段并成部分,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若干部分,归纳出每部分的大意,将这些大意依次衔接起来,就形成了全文的思路,也就得出了全文的说明顺序。(2)学生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概括段意,理清行文思路。(3)同桌之间交流看法。(4)教师选三位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明确:画家眼中的桥的特殊美感,概括地说,是桥在不同环境中,起着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即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三课堂小结 说一说领会到的桥的美四 写作 选一中国特色的建筑物来写,用上各种的说明方法桥之美导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文中所揭示的美学原则。2认识桥的美学价值,掌握与“桥之美”有关的美学常识。能力目标1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逐步提高阅读说明文的能力。2揣摩本文充满诗意的描写文字和带有说明性的文字,体味语言的个性色彩,培养良好的语感。德育目标通过学习桥之美,让学生充分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用“美”的眼睛去欣赏,用“美”的心灵去感受,最终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教学重点1理解桥美在何处。2揣摩文中富有个性色彩的句子。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教学方法1朗读法。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反复朗读,展开想像,进入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悉心体会,反复揣摩,和作者产生共鸣,接受美的熏陶。2讨论法。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努力提高讨论的质量,通过生生互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3比较阅读法。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同样写桥,但表现手法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可把两文比较,体会它们的相异之处。教学过程一 情景导入桥梁专家茅以升笔下的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在画家眼里,桥的魅力在哪里?让我们随着画家的构图框,对“桥之美”进行一番新的审视与追寻吧!二 学法引领 新知探究自学指导一 把握文意 理清说明顺序。课文随后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选用四个例子石桥与苇丛的配合,石桥与细柳的合作,在背景烘托下的长桥之美,险峰、急流映衬下的风雨桥说明桥在外观、材料与所处位置上各不相同,而都能和周围的景物既形成对照又不失和谐。自学指导二 揣摩语言,体味本文语言的个性色彩1多媒体显示:体味下列句子的情味。(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3)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