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传统农区县的“大资源观”.doc_第1页
一个传统农区县的“大资源观”.doc_第2页
一个传统农区县的“大资源观”.doc_第3页
一个传统农区县的“大资源观”.doc_第4页
一个传统农区县的“大资源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个传统农区县的“大资源观”-河南社旗县转型发展调查新华社郑州讯 (记者 梁鹏)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是一个典型的农区县。多年来,受“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优势”的困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而近几年来,社旗县却破局而出,成为河南传统农区县实现转型发展的“样板县”。 2012年,社旗县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突破3亿元,增长27.2%。财政收入和支出、城乡居民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今年以来,这些指标依然保持了2位数的快速增长,前四个月工业用电量增长达23.1%。 重塑资源观社旗县曾经经济社会发展缓慢,脏乱破败是县城留给很多人的印象。而记者近期赴社旗县采访看到,城区面积快速扩张。道路宽敞整洁;一幢幢高层建筑正在紧张建设中;10里长河绕城而过,两岸绿荫鲜花,放佛江南水城。 原县人大副主任赵松波认为,社旗县“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优势”,也没有区位交通便利,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主要是因为这几年来社旗县重新审视了自我,看中了环境就是资源、人就是资源。 社旗县委书记张明体说,2007年他来到社旗工作后,明显感觉当地资源禀赋不足,工业基础薄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要实现当地的大发展、大变化,一要抓政风,树立干部队伍的发展信心、促进干部队伍观念转变,以政风优化带动民风,带动发展环境的优化;二要优化投资软硬环境,通过硬件完善、服务优良营造好的投资环境。这两点是社旗县实现大发展的前提,也是社旗县最大的资源潜力。 思路一变,社旗县招商工作也有了新的“大资源观”:本县没有资源,但周边县的资源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资源。当地陶瓷龙头企业豪地陶瓷公司负责人潘旭升说:公司第一条生产线2年前投产,第二条生产线今年5月点火,企业的原材料全部从外地采购,虽然客观上会增加成本,但在这里投资,企业享受的是“一站式”服务,项目从立项到投产只用了7个月时间,大大提升了企业效率。 再造新优势今年初,南阳市公布了2012年全市招商引资绩效考评,社旗县在“投资环境”这一项中得了满分。对环境资源几年来的锤炼开发,已经成为社旗发展的新优势。 今年2月,北京鑫宏集团来社旗县考察,仅用了24个小时就签约了投资10亿元的工业和商业项目,看中的就是当地环境和基础设施;4月中旬,这家企业再到社旗,仅用6小时就签约了投资26亿元的城市综合体后续项目,这也是社旗县历史上一次性投资最大的项目。 2012年投产的福润禽业肉鸡分割加工项目,是进入社旗县的第一个亿元以上项目,由雨润集团投资,一期2.2亿元投资已经完成。福润禽业总经理夏子锋说:“社旗县政务环境很好,从不给企业找麻烦,而且给企业提供了很好的服务。”环境优势赢得了企业的持续投资,雨润集团决定将其在全国县级城市布局的第一个物流园项目也放在社旗县,投资逾10亿元。几年下来,社旗县打造的环境优势,已经助推形成了支撑当地长远发展的产业优势。以福润禽业、赊店老酒等企业为龙头,社旗县已经形成了优势食品产业集群,跻身食品工业大省河南六大食品工业强县之列。2012年,入驻产业集聚区的18家食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过45亿元。 “环境、形象、服务正在形成品牌,这已经成为社旗最大的优势所在。”采访中,不少干部如此评价社旗的新优势。近几年来,已经有100多名研究生和高技术人才落户社旗县;一批博士后工作站,国家级、省级科研中心也陆续入驻;曾经撤走机构的国有银行又开始积极铺设网点。 科学推进产城融合 几年来,社旗县以产业集聚区为标志的工业快速发展,以县城为龙头的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张明体说,下一步社旗县要实现产城融合互动,瞄准中等城市的定位目标发展。从社旗的实际情况出发,新型城镇化应当以县城为龙头推动,以城带乡,以产业发展带动社区建设。 据社旗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副主任夏文平介绍,社旗县产业集聚区主要集中了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光电产业三大主导产业,目前食品加工产业的营业收入占整个园区的65%,预计到2015年食品产业营业收入将突破100亿元。 张明体分析说,社旗县产业集聚区的主导产业是食品,但现在一产和二产还没有实现有效对接,这也是我们下一步依托产业集聚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机会。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已经有37万亩,农业专业合作组织600多个,初步奠定了高效农业的基础。下一步,将引导食品加工企业在本地建立规模经营原料基地,形成一产二产配套发展的格局。 另一方面,通过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完善,根据主导产业和企业需求培训农民,在产业和企业入驻前展开针对性培训。吸纳农民到产业集聚区内来就业生活。记者了解到,目前社旗县产业集聚区内,已经完善了中小学校、幼儿园、医院、汽车站、保障性住房、公园等功能性设施。2012年园区就业人数达到1.9万人,预计今年将超过2.5万人。 经过几年发展,目前社旗县县城面积已经由4平方公里发展到了近2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18万人。根据当地的规划目标,到2020年将建成区域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30万的中等城市;同时围绕主导产业拉长链条,形成区域性品牌和区域性的主导产业,促进实现产城融合。 2、社旗:民生水利让群众得实惠特约记者宋同杰 杨银鹏 通讯员张国昌 “深井自来水干净卫生,洗衣、做饭可方便了”近日,社旗县郝寨镇王营村村民王秀兰用上了甘甜的深井自来水,喜不自禁。当天,该村500余户村民家家通了自来水,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发展民生水利,就是要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让人民群众从水利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社旗县委书记张明体、县长余广东表示。 该县把优化城区人居环境与修建防洪工程相结合,建成米高橡胶坝座、河道护坡公里、湖心岛个、精美园林小品300多处,蓄水面积1200亩。昔日的荒沟荒坡、荒废滩涂,在历时三年的努力下,一个具有观赏、防洪、生态多重功能的赵河生态景观带雏形初现,在县城中心形成一道产业集聚区与城区居民资源共享的赵河生态景观长廊。 同时,该县将湾刘、百亩堰两座水库和其他已实施除险加固的座小型水库作为民生水利项目建设的水源点,将库、渠、塘、坝有机结合,建一处、成一片、联一网。李营村在项目资金支持下,村民们踊跃投工投劳,建成2000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该县还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开展赵河段防洪治理工程,围绕县城赵河苗庄至河口段险工,投资2486万元,用于河道的综合治理,完成了两岸堤防、护坡整修,新建排洪涝涵闸(洞)5座。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社旗县水利部门承担的省、市十项民生工程之一。去年,该县投资1790万元,新解决农村近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建成了饶良镇水厂,有效解决了以前工程规模小而散的问题。2012年,投资1817万元,解决陌陂、朱集等个乡镇3.273万农村居民及0.6万在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新打井配套25眼,安装压力罐24座,配消毒柜24套,埋设输配水管道68.16万米。 近年来,该县水利部门累计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建成安全饮水工程130余处,解决了14万人的饮水问题。广大群众彻底告别了喝高砷水、高氟水、苦咸水历史,喝上了干净水、健康水、放心水。 “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硬伤。”这是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田水利现状的科学判断。 作为国家小农水重点县的社旗县,水利部门带着广大群众的所思所盼,集中精力抓项目,每年都组织指导一批乡镇进行农田水利项目建设。2011年,投资2912.85万元,用于李店镇下郭村、李营村等个村的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区建设,全面掀起了建设高潮。目前,该工程已通过省水利厅、财政厅的绩效考评验收,并被定为良好等次。 注入一股水,引来万股流。2012年,该县把李店镇古渡孙村、北杨庄村、寇楼移民新村等个村,作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区,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3万亩,项目区新打机井290眼。 民生为大,民生最重。如今,在社旗,不论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还是小型农田水利和农田灌区建设,都以其新成就诠释着民生水利的新跨越。(原载南阳日报2013年5月7日一版头条)3、从“以产为基”到“兴产促城”点评“集”则有凤来仪 省委政研室社会处处长 王民选 集聚产业,聚集人才,云集合资合作、兴业创业者,社旗县围绕一个“集”字做出了大文章。 产业集聚成规模、成链条,则产生集群效应、高地效应和竞争优势;人才聚集成团队、成梯队,则产生聚合效应、专业效应和开发优势;合作云集成阵势、成气候,则产生洼地效应、行业效应和 基地优势以产兴城,产城互动,不断递升新境界,社旗新型城镇化的路子就这样越走越宽。 “集”,说文解字释义,群鸟栖于巨树之上。俗话说得好,背靠大树好乘凉。社旗县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精心把新型城镇化这棵大树培植得枝繁叶茂,有凤来仪,冥鸿翔集,着实让人心向往之!4、从“以产带乡”到“城乡互动”点评关键是人的城镇化 省委政研室社会处处长王民选 社旗县战略性地抓牢人的城镇化这个关键因素,找准了阿基米德杠杆的支点。 大力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努力打造“一村一品”,逐步形成“一乡一业”,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结牢农户与市场的纽带,筑牢专业化分工、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平台,打牢基层组织和民主管理的基础,让农民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合作社、做大基地,提高组织化程度,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以产带乡的抓手越来越多、城乡互动的活力不断迸发。 培育人们的现代农业理念,培养农民的企业经营意识,培壮一体化推进的公共事业,让人民群众创新创造的智慧竞相涌流。社旗县委宏观性战略思维与区域性战役布局结合得出神入化,带动有平台、互动有路径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的有板有眼。5、社旗县:专业合作社开启农民致富门河南经济报记者 沈会淋初冬季节,走进社旗县丙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基地,记者看到的是一片繁忙丰收的景象:蔬菜大棚内,采摘工正在忙碌地采摘新鲜的蔬菜;大棚外,一袋袋、一箱箱包装好的芹菜、西红柿、油麦菜等在路边堆放成墙;道路上,一辆辆外地牌照的货车正排队装车运送蔬菜正在自家大棚里忙碌的合作社社员臧荣栓提及今年的收成高兴地说:“我们家有4口人,过去年纯收入不到1万元,进入合作社后,我们又雇了两个工人,一共管理了10座大棚,现在仅种植蔬菜一项年纯收入就达10万元。有专业合作社做靠山,我们农民是拥有聚宝盆,不用出家门。”正在一旁忙着交易的合作社负责人张丙玉告诉记者,几年前的这里,大部分农民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单打独斗、粗放经营,亩均产值仅2000元。现在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连片种植的大棚蔬菜亩均产值达2万元。据介绍,合作社于2010年3月注册成立,现有入社社员107人。合作社蔬菜生产基地目前完成投资1200万元,建成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570亩,拥有半坡式日光温室12座、钢骨架塑料拱棚195座,引进推广蔬菜新品种15个,基地内种植的杭椒、线椒、西红柿、西芹、球茎茴香、西兰花、秋葵、紫甘蓝等蔬菜品种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技术规程操作,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说起蔬菜的销路,另一名合作社的成员李新工说:“我们不仅通过了无公害产品认证,还注册了丙玉牌蔬菜商标,为提高品牌知名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进一步提高蔬菜种植标准,我们目前正积极申报国家有机蔬菜产品基地认证,合作社生产的杭椒、紫甘蓝、西兰花等八个蔬菜品种已经获得了进入大中城市超市的绿色通行证,将销往郑州、武汉、南阳、平顶山等城市。现在合作社生产的蔬菜,价格普遍比其他同类蔬菜高10%以上,还得客户自行到合作社提货,就这还供不应求呢。”三年来,合作社不仅让自己的社员富了起来,还带动了周边乡村的发展。社旗县政府党组成员李贺峰说,合作社创新发展理念,按照“合作社+订单农业+标准化无公害生产”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以丙玉蔬菜生产基地为核心,以辐射带动周边乡村发展为重点,壮大蔬菜生产规模,实行集约化经营,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路子。社员进驻生产基地承包管理蔬菜大棚,只负责生产管理,按合同进行种植,不需承担任何风险。合作社承担种苗、肥料、药物及水电等各项生产费用,实行保护价收购,统一对外销售,销售收入中合作社与社员按55比例分成,做到日清日结,大大提高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在丙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下,该县大棚蔬菜发展势头迅猛。截至目前,已辐射带动下郭村及周边村发展蔬菜大棚1200余座,发展无公害蔬菜面积300余亩,使大棚蔬菜种植户人均纯收入净增5000元左右,同时解决了2500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说起合作社今后的发展,张丙玉满怀信心地说,要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拉长做粗产业链条,重点是完善蔬菜生产基地基础条件,在改善采摘处理及生产用房的同时,计划再建设1座占地10亩的连栋温室、500平方米保鲜库和450平方米精加工包装车间,提高蔬菜育苗水平、生产能力和蔬菜档次,搞好、搞活土地流转,扩大基地种植面积。目前,合作社种植基地通过土地流转一次性转租土地570亩,力争使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000亩,逐步把绿色无公害蔬菜产业做大,架起农民致富的金桥。6、编者按: 11月22日-27日,记者随河南省会新闻媒体“革命老区行”采访团走进南阳革命老区方城、社旗和桐柏,追寻红色足迹,缅怀红色精神,呈现老区人民在实践“中国梦”进程中的时代变迁,用“中国梦”点亮“老区梦”,用“老区梦”丰富“中国梦”。 筑梦“红土地”-河南河南省会新闻媒体“革命老区行”采访纪实本刊记者 杨秋意 李伟杰 特约记者 王燕 袁延德河南南阳革命老区是一片红色热土,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英勇的老区人民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饶、艰苦奋斗,为全国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数十年后的今天,正在发生历史巨变的这块“红土地”,正阔步走在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道上,大笔书写“中国梦”的“老区篇”。近日,记者走进方城、社旗和桐柏三县的城镇、村庄,见证了老区在扶贫开发进程中的华丽转身。 社旗:土地流转激活现代农业 位于南阳盆地东北边缘的社旗,是全国重点扶持的592个贫困县之一,也是河南85个老区县之一,邓小平、刘伯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片热土上留下了光辉足迹。 11月25日,位于李店镇下郭村的丙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里,大小车辆停在蔬菜大棚前,菜农正紧张地收菜、称重、装车。 下郭村村民张山东一家承包管理了合作社12个大棚。大棚建设、种苗。肥料、药物及水电等各项生产费用及蔬菜销售都由合作社承担,他只负责生产管理,不用承担任何风险。销售收入上,合作社与他五五分成,并且日清日结。看着眼前绿油油的菜田,他高兴地说:“俺只用管好菜,就等着收钱了!” 社旗县委农办主任王清钦告诉记者,丙玉合作目前已建成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570亩,带动了李店镇及周边4个乡镇8个行政村蔬菜产业,2500名农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成为“土地流转有收入,蔬菜产业园务工有工资,合作社入股有分红”的“多薪族”。 位于饶良镇龙池村的金叶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则令人耳目一新。 金叶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属专业公司制,实行种烟托管模式,2011年以招商引资的形式被引进饶良镇。合作社负责宣传的张绍伟告诉记者,他们仅购买农机就花了1800万元,还买了喷药直升机,建了气象检测站、人工降雨炮台。 合作社对社员实行统一机耕起垄、统一供应烟苗、统一配方施肥、统一喷药防病、统一技术管理等“全托管”。烟叶成熟后,合作社再统一进行青鲜烟收购,烟农只种烟不炕烟。也有不少农户把地租给合作社,自己再去合作社上班。 在社旗,像金叶合作社这样的专业合作组织有325家,合作组织负责负责土地流转后种植模式、种子化肥、防病防疫、产品销售的统一管理,使农户在与龙头企业的合作中实现双赢。 社旗县政府党组成员李贺峰介绍,他们抓住社旗被确定为农区“三化”协调发展试验示范区的机遇,突出建设10万亩现代化农业先导区,加快土地合理流转步伐。他们把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实现“一村一品”的规模化经营作为土地流转的重点,引导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围绕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实现集中连片经营,开展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专业化服务,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记者感言: 在举国上下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中,记者怀着崇敬之情,踏上了红色热土南阳方城、社旗和桐柏三县,走进田间地头、厂矿车间,近距离感受老区新变化、新面貌。 6天来,记者呼吸着老区的新鲜空气,感慨着老区的绿色生态,惊叹于老区的日新月异,更被老区人民求跨越、奔小康的发展激情打动。 实现老区梦,就是实现“中国梦”。6天的采访让记者深深体会到:革命老区是震撼我们灵魂、让我们敬仰的热土。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中,包括南阳在内的革命老区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正是这种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老区精神,推动了曾经贫困的老区逐步脱贫致富;未来的全面小康路上,老区人民渴望持续发展,和全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7、河南新闻媒体“革命老区行”采访活动结束 11月27日下午,参加河南省会新闻媒体“革命老区行”集体采访活动的19名青年编辑记者结束了6天的行程,惜别革命老区返程。本次集体采访活动是由河南省委宣传部、省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省记协共同组织的。参加此次活动的有来自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杂志社共计16家媒体19名编辑记者,与往年不同,今年参加活动的大多为青年编辑记者。启动仪式结束后,团员们集体出发前往南阳市的方城、社旗和桐柏三个县。他们采访了风力发电、机电轴承、粮油生产线、烟叶烘烤技术、木瓜深加工等新能源产业集聚区,新农村建设、南水北调移民新村、蔬菜合作社、千亩粮食种植基地、文化产业等一大批新农村建设具有特色的项目,团员们与农户一起在田间地头、厂矿车间拉家常,深入了解社情民意,他们用手中的笔、相机、摄像机记录着自己对老区人民的感情,近距离感受着老区的新变化、新面貌。在方城县,下着蒙蒙小雨,团员们来到柳河乡西峰新农村社区,他们进入农户的新别墅和农户一起感受着喜悦,详细地了解农户盖房的费用及政府帮助出资的情况。中午12点,团员们觉得了解的情况还不够详细,又去看还没有拆掉的老村庄,对比新旧社区写出来的稿件更能贴近地气,更能感动人,等吃上中午饭已经是下午2点30分了,团员们说采访感受很深,饿着肚子也是值得的。 在6天的采访行程中最辛苦的就是河南省电视台新闻中心和新农村频道的两位摄像记者刘栋和靳弋,扛着摄像机不停的跑来跑去,手冻僵了不时地哈气取暖,一天下来胳膊都酸了。 最后一站是桐柏县,1984年桐柏被河南省政府确认为老苏区县。“青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这是对革命老区桐柏战争时期的真实写照。为了国家解放和人民幸福,桐柏在革命战争时期牺牲了从省委书记到党员干部、战士和革命群众约12000多人。刘少奇、李先念以及304位元帅、将军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26日上午,团员们来到英雄广场桐柏英雄纪念碑和革命纪念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团员们说老区人民曾为革命做出过贡献,所以我们更应该关注老区、重视老区、宣传老区,讴歌老区是我们肩上的责任,是我们对老区人民的一份感情。此次采访活动既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支持老区建设发展,也是河南省新闻战线搞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持续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的重要内容。产城互动引领新型城镇化 余广东 城镇化是指大量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市或城镇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 去年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结合南阳城镇化工作,市委书记穆为民明确强调,“要把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举措,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遵循规律、因势利导,积极稳妥、规范有序推进城镇化进程。”针对社旗县情,充分利用全省农区“三化”协调发展试验示范区的优势,坚持把推进产城互动及新型城镇化进程作为引领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举措,既是市委、社旗县委提出的既定战略方针,也是在当前历史阶段下市情县情的必然选择。 科学谋划,精准定位,确立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由此可见,城镇化不是土地、住房的城镇化,也不是大拆大建的造城运动,而应是布局合理、优雅、让人有记忆、有乡恋的城镇化,城镇化的人文和历史、自然特色更明显。 从社旗县情讲,就是要立足“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发展现状,科学谋划,不断增加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激活外部发展潜力,通过持续实现“争先晋位,跨越发展”阶段性目标,最终实现“打造新社旗,再铸新辉煌”发展目标。在“产业社旗”上,着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培育优势产业,形成推进城乡一体发展的强大合力。在“都市社旗”上,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做大做靓县城,打造园林之城、灵动之城、宜居之城、创业之城,带动小城镇和新型社区建设,全面提高城镇化水平。在“文化社旗”上,着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挖掘赊店商业诚信文化内涵,打造富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赊店、社旗文化产业品牌。在“生态社旗”上,以争创国家级园林县城、卫生县城、文明县城为目标,深入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巩固省级林业生态县建设成果,做优生态环境,实现持续发展。 在特色规划上,要坚持县城、小城镇、新农村“三轮驱动”,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四位一体”,产业集聚区、新城区、赊店商埠文化产业示范区、现代农业先导区“四区并进”,努力筑牢新型城镇化之基。 县城建设,要按照“组团开发、连片建设、彰显特色、打造精品”原则,以“一带三区”建设为抓手,持续坚持大投入、大建设战略,每年投资亿元亿元,有计划建设道路、游园、赵河景观带等基础设施及学校、医院、汽车站等设施,保护性修复广盛镖局、厘金局、福建会馆、瓷器博物馆、蔚盛长票号、火神庙等一批赊店古镇景点及古民居、古院落,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展现明清商埠古镇文化风貌。在集镇建设上,坚持以人为本、节约土地、生态环保、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原则,制订集镇梯次发展规划,持续不断推进集镇建设,提高集镇百姓的生活质量。 完善功能,产城互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从历史上看,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总是相辅相成的,中国的唐宋时期,欧洲的蒸汽革命时期,都是城市快速形成发展的时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