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中学语文应该重视文本教学.doc_第1页
学科教育论文-中学语文应该重视文本教学.doc_第2页
学科教育论文-中学语文应该重视文本教学.doc_第3页
学科教育论文-中学语文应该重视文本教学.doc_第4页
学科教育论文-中学语文应该重视文本教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教育论文-中学语文应该重视文本教学摘要文本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优良传统,在实施新课标的第八次“课改”、“教改”方兴未艾之际,却遭到一定程度的淡化与轻视。时尚的人们高度倡导“用教材教”,鄙夷并且渐渐远离体现文本教学的“教教材”。本文对文本教学的问题作了一些粗浅的探讨评析,指出“用教材教”和“教教材”二者看似矛盾实则辨证统一的密切关系,并强调后者(也即文本教学)在中学语文中的特殊地位与重要意义。同时也给想要拨乱反正而可能矫枉过正的同行们提供一个参考。关键词中学语文文本教学新课标用教材教教教材一、中学语文对教材文本的处理问题中学语文作为一门独立存在的重要学科,其地位显然是无可争议的。然而就是这样一门学科,对自己的性质定义和内容处理,却一再遭遇尴尬的处境与颠覆的命运:第一,什么是“语文”(什么是“语文课”)?长期以来一直颇有众说,难得共识。某种对语文性质定位的说法或理论也许会引领潮流,风骚一时,但在同时或至多过后一阵,也就会遭到不同程度的质疑、非议乃至否定。直到近年来国家颁布和施行语文课程标准,学界的声音才有渐渐趋于一致的势头,但也并不意味着从此就没有不同的态度和表达。第二,语文的教材该选什么、教什么、怎么教?这个问题当然与第一个问题有必然关系,因为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内容,语文课对其教材内容的取舍同样是由它的性质决定了的。这样,由于定性的不确定(或“不稳定”),语文教材的内容也就呈现出视角的、观念的或者评价的多样性和反复性:有的文本在某一时被奉为经典至尊,在另一时则可能被视作反面,不名一文;而与之相反的选材局面,亦可同样出现。但更为左右中学语文对自己的内容作出处理的还不止于此。如果说选什么文章进入语文教材,还只是个由语文性质导致的难题的话,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待教材选文的态度和方式,则可能成为语文的致命硬伤。“用怎样的教材教”,在现代开放的社会背景下,也许既不需要也不可能有唯一、确定的答案,空间是无比广阔的,具有无穷的可能性,难题终可克服。而“怎样用教材教”,“用教材怎样教”,虽然看起来像是技术或者说操作上的命题,却在事实上更加接近语文的本质,因此对于语文学科,也更加具有影响力甚至决定作用。我们对于语文的认识、理解直到界定,实际上都是立足于某一个(同时也是无数个)具体的语文文本的。在现实的语文学科教育教学实践中,对教材文本的阅读、阐释和解析,以及渗透于教材文本教学中的相关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习得、语文素养的培育等等,始终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不二法门。这样,中学语文秉承儒学教育传统,立足于文本的“教教材”模式,几乎固定地呈存于建国以来语文教学的主阵地。“用教材教”的声音虽然不绝于耳,但那只是个方法上的争议,其根本不离教材文本,其前提不外教材文本,其重心不失教材文本。中学语文突出文本教学的“教教材”由来已久也贻误颇多。新课标颁行之前,语文课曾经被当成工具课、文学课或者政治课来上。工具课,教材是现成的语言材料,引入语法体系串讲分析即可;文学课,教材是理想的文学样本,运用文学理论阅读赏析就好;政治课,教材是鲜活的思想素材,加以意识形态引导评析便行。总之不管奉行哪种理念,都将所用教材当作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教学依据。因而,对教材的剖解、讲析、传授,成为教师们日复一日翻来覆去的教学方法;对教材的理解、记忆、吃透,也成为学生们课复一课永无休止的学习目的。再加上当时“考试指挥棒”的方向也不外是教材,“考什么教什么”,更是从本质上即决定了教材是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学生的学习目标,虽然它同时也作为方法或者说教学的手段,但相比之下,已经无关紧要了既然目标能够直接实现,还多余地去争讨方法做什么呢?今天回顾中学语文曾经的失误,显而易见地简而言之,是走进了过分倚重文本、极度强调“教教材”的死胡同。教材或者是语法知识的载体,或者是意识形态的附庸;或者,在很小的范围内,是文学鉴赏的蓝本。更为准确的说法,“教教材”的语文课是工具课和政治课的大杂烩,偶尔加上一点点文学做调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教教材”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用教材教”的做法(对教材文本的狭隘理解、片面处理和异化使用。),走上了异常恶劣的极端:教材只有一种既定而号称“标准”的分析和理解(工具的加政治的,甚至可以包括文学的);考试只有一个来自教材的既定而同样号称“标准”的答案。于是,严重窒息了语文生命力的中学语文教育,得到了“祸国殃民”“误尽苍生”的声讨与批判。虽然这些声音有言过其实之嫌,却意味着一场如火如荼的大变革势所难免,势在必行。或者,这场变革会演化成对文本教学、对“教教材”的批判否定和彻底清算?二、新课标背景下文本教学的淡化或缺失新课标颁布和普遍施行以后,语文课突出文本教学,“教教材”似乎成了一个可怜的笑话。流行的话语是“用教材教”,以及由之引发的一系列的所谓理念、方法、目标等等的“转变”总之是要朝着叶圣陶先生的那句话上靠了:“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任何教材(或文本,下同)都无非只是个例子,这无可非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当然也是教育上颠沛不破的至理名言。因为教育与教材都只是手段(或“方法”,下同),而任何手段的存在都只是为了实现目的,把手段当成目的,不仅倒行逆施,而且得不偿失。所以,把手段仅仅只视为手段的学科案例教学模式,几乎是最具有现实意义和直接价值的教学方法,也被各种学科广泛采用,也被各种“教改”大力推行。这样,当语文学科的性质在新时代与时俱进地获得了新的定义和内涵后,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和普遍施行,一场既注重修订教材,又针对教法的语文大变革轰轰烈烈地在全国各地展开了,其势如破竹,摧枯拉朽,迅雷不及掩耳。其目的,不外是拨乱反正,实现中学语文教育现代意义上的回归,诚如新课标所言“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样,语文教材存在的意义,也必然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教学的主要依据。然而这次中学语文教学的变革,声势浩大,举国瞩目,施行者也即教师们倍受关注,倍感压力,甚或功于转变,急于求成,于是不变则已,一变就容易过激,又走极端,往往矫枉过正,再次步入新的误区。试看新课标下新课改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语文课阅读教学被定位为“快速浏览小组讨论学生评价拓展练习”的简单模式。一般是三分钟浏览一分钟讨论,没有对语言的感知,也没有对文章中情感的体会。这样的语文教学和这样的阅读过程,必然会导致学生认认真真走过场、糊里糊涂得结论的后果。惟综合化倾向。新课标提出了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实践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沟通,将书本学习和实践学习紧密结合的新的综合性学习理念。有的教师为了体现这一理念,将学习的目标定位于全方位地了解科学知识、文史知识,往往要求学生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搜集资料,将语文课上成了其他课。惟表演化倾向。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一些教师却因此而放任自流,使教师的主体地位严重缺失。例如有的教师为了体现语文教学的民主、互动,把学生分为几个方队,设男女主持各一名,教师则以裁判的身份出现,然后由学生自己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若干个问题和要求,再由各方队的代表完成,最后由教师评定得分。这样做看上去课堂效果很好,实际上却步入了“惟表演化”的误区:忽略了语文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