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语文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_第1页
四上语文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_第2页
四上语文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_第3页
四上语文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_第4页
四上语文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主备人:魏丽莉 备课组长审核: 教导处审核:5、古诗二首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 扫除文字障碍,弄懂关键词语的意思。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初步感悟古诗内容。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借助课文注释和课外资源,利用小组合作优势探究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诗的大意,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 具:课文朗读带、生字卡、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自读、讨论、想象相结合第一课时(总第15课时)教学内容: 山行一、导入新课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独有的文学体裁,它有固定的格式,固定的格律,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古诗语句优美,意境深厚,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山行。板书课题,学生解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朗读,学生自由朗读。2、简介诗人杜牧。3、指导学生画出诗句的朗读节奏。三、学习古诗1、学习文中的生字。重点指导读音和难写的生字:寒 霜2、学生齐读古诗。3、学习古诗第一、二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学生解词,说说诗句的意思,课件出示风景图,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后感受到的风景的特点。4、学习诗句第三、四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学生齐读并解词,理解诗句的意思,发挥想象,说说诗句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并动手画一画。四、总结古诗1、学生试背古诗。2、学生说一说:古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附:板书设计: 山 行 远景:寒山 石径 人家 近景:枫林 霜叶 深秋美景,生机活力第二课时(总第16课时)教学内容: 枫桥夜泊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学生背诵古诗山行。2、学生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二、了解诗人及古诗枫桥夜泊1、简介诗人张继:唐代诗人,仕途考试不第,所写诗歌多愁善感,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2、学生自由读古诗,说说古诗是写哪里的景色。三、学习古诗1、听录音朗读古诗。2、学生学习生字。3、学生根据工具书,理解诗句意思。4、出示课件,相机纠正、指导。四、深入读诗理解思想感情1、学生试划诗的朗读节奏,然后朗读。2、学生试着将诗中描写的景物画出来。3、学生说一说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4、学生学生讨论:诗人向我们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五、课堂小结学生自由背诵古诗附:板书设计:枫桥夜泊 所见所闻月落 乌啼 霜满天 秋色幽美,诗人忧怨江枫 渔火 夜半钟声第三课时(总第17课时)教学内容:比较阅读及作业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出示比较阅读材料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是范仲淹镇守西北边疆时写下的。它描写了边塞的萧瑟风光和艰苦生活,表现了将士久戍思乡与功业未成、欲归不得的矛盾和痛苦。上片以写景为主,着重刻画塞下秋来荒凉雄壮的景象,景中寓情。“塞下”句总写边塞秋天风景之“异”,“异”字统领并笼罩全篇。下片以抒情为主,又以景渲染情。苏幕遮 (宋)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通过对秋景的描绘抒写旅思乡愁。上片写游子在途中登楼望远所见景象,下片抒写怀远思乡情怀,层层展开,婉转缠绵。同是由秋天景象引发的感思,山行的情调是热爱赞美生机勃勃,枫桥夜泊抒发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而范仲淹这两首词的基本情调却都是“悲”。但两词又有区别,渔家傲是“悲壮”,苏幕遮是“悲凉”“悲清”。 三、课堂练习 6 成语故事二则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 学习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邯郸学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谈感受。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读自悟,充分利用小组合作优势及教师的点拨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从阅读中领悟一些基本道理。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理解成语故事包含的深刻道理教 具:课文朗读带 生字卡 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自读、讨论、归纳法第一课时(总第18课时)教学内容: 邯郸学步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成语故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总结平常生活中一些生活事例积累起来的。通过这些故事可达到教育后人的目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则成语故事。二、初读课文,了解相关知识1、(板书课题:邯郸学步)教师介绍邯郸,学生理解课题。2、学生朗读课文。3、介绍战国时期的相关知识。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师提出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连贯,找出文中的生字词。2、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学习生字和课文生词四、学习课文1、教师指生读,其他学生思考:少年为什么要去邯郸学步?少年在邯郸怎样学步?最后结果怎样?2、学生自由讨论思考,师指导明确3、学生自由交流:少年错在哪里?4、师总结:少年不应该见一个人就模仿一个人。5、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五、课堂小结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说一说成语故事在生活中有哪些事例。附:板书设计:邯郸学步到邯郸学走路今天学这样走,明天学那样走爬回燕国(机械模仿,反而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都忘了)第 二 课时(总第19课时)教学内容:望洋兴叹教学方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学生复述邯郸学步,并说一说成语包含的道理。2、学生讨论怎样学习成语故事。二、揭题、解题板书课题:望洋兴叹学生自由发言:你能理解课题中哪些词语?师根据情况引导,学生理解课题:河神望着海洋发出感叹。三、学习课文1、学习文中生字词出示生字卡,学生拼读:聚 耻,并给生字组词,分析字形,书写生字。引导学生结合语句理解词语意思。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3、学生默读课文,然后自由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4、学生汇报,师引导归纳5、学生齐读最后一句话,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四、总结全文1、学生比较:燕国的少年和河神相比,的什么不同?2、学生讨论学习成语故事的方法。3、学生说一说:“望洋兴叹”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试着用它说一句话。五、课堂小结 学生说说两个成语故事的含义。附:板书设计:望洋兴叹洋洋自得仰望感叹(看到别人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现在比喻做事条件不够,无从下手,而感到无可奈何。)第三课时(总第20课时)教学内容: 复述两个成语故事及作业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复述成语故事1、同桌互相复述成语故事。2、指名多位同学复述,师生共同点评。三、作业: 续编故事:以“燕国少年爬回国后”为开头续编故事,并写下来。教学反思: 7 女娲补天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 会认本课的9个生字,积累本课出现的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情节。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读自悟,借助课外资源的辅助初步掌握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精神。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吸取我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精神食粮。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复述故事情节教学难点:学习女娲精神,了解神话这一文学体裁的语言特点教 具: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自读、探究相结合第一课时(总第2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今天,老师再向你们介绍一个神通广大的人物-女娲,她能补天。板书课题。二、自读感悟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把课文读通顺。2、自读自悟,圈点批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3、将自己不懂的问题进行整理,准备在小组内讨论三、合作探究1、学生将自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2、师巡视,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概括,形成问题组:女娲为什么补天?女娲是怎样补天的?天补好后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应学习女娲的哪些精神?3、学生根据以上问题再次进行讨论、探究。4、指名学生说,师评议、点拨。5、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巩固知识。四、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总第2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探究神话的奥秘1、资料交流学生出示课前准备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丰富课文内容;通过资料交流解释课文中的一些语句。2、写法探究:这是一篇篇神话传说,文中有很多地方让人难以置信,如“柱子撑天,彩石补天”这样写运用了怎样的手法?学生自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你最感兴趣的部分,说一说自己的看法。3、迁移阅读课外收集一些神话故事,并将故事读给同学们听。三、讲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神话故事四、作业习作2 今天我下厨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以“下厨烧菜”为事情写一篇习作,通过亲身经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习作先亲身经历,后再写。2、要求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过程与方法 通过亲身经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习作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教学重点:1、 把厨烧菜的经过写出来,要要有丰富而合理的联想。2、 点评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教学难点:写出自己的感受教 具: 两篇同类佳作教学方法:引导、点拨,读、议、写相结合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总第23课时)教学流程:一、课前导语:同学们,你们烧过菜吗?你们知道那色、香、味俱美的佳肴是怎能样做出来的吗?今天就下一回厨,做一道你的拿手菜吧。二、明确目标:引导学生解题三、习作构思 1、学生再次读题目,进一步明确目标。 2、读完后想一想:你准备下厨做哪一道菜?做这道菜的过程是怎样的?你做的这道菜别人评论怎样? 3、将选定的材料进行的思维加工,学生讨论交流怎样入手写,师指导。四、资料共享 1、学生自由讨论课前或生活中体验下厨烧菜的经历。 2、学生边讨论边想象或回忆过程,在交流过程中进行对比,看看同学的体验和自己有什么异同。师巡视、指导。五、习作方法 1、这是一篇记事的习作,所以要把事情写清楚,该交代的不能不交代,该详写的不能简单写。 2、烧菜的过程必须抓住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进行描写。 3、要写出感受,不仅要写出自己烧菜前、时、后的感受。还要写出别人的感受六、佳作赏析 重点关注:1、别人是如何将烧菜过程写出来的?2、在记事的过程中抓住人物的哪些方面进行描写。七、开心练笔 学生根据自己的构思、佳作的鉴赏、教师的点拨,着手写“下厨烧菜”的“烧”的过程。八、交流探究 学生出示自己的练笔成果,可以自读,也可传阅,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评议,小组推选一人作好记录。第二课时(总第24课时)教学过程:一、开心点评1、导入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分小组交流了练笔成果,也一起赏析了几篇佳作,这节课我们先分小组对交流的材料进行评析。2、方法指导:重点点评习作可供借鉴和修改的地方,学生可畅所欲言,不必拘束,只要是闪光点,就要发现,只要是认为有改进的地方,就提出自己的建议。3、学生分小组自由点评交流的材料。二、实践练习 学生进行习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三、指导修改1、教师指导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修改。 (1)是否将“下厨烧菜”的过程写出来了? (2)语句是否通顺、连贯? (3)是否有条理? (4)是否有错别字和标点错误?2、学生根据以上方法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抄写修改好后的习作。 第三课时(总第25课时)教学过程:一、习作讲评1、学生拿出自己的习作,找出最喜欢的部分,作上记号。2、小组间相互朗读交流最喜欢的部分,相互评议。3、小组间相互传阅习作,彼此发现习作中优美的句子、片段或词语,进行赏析。4、对部分不尽人意的地方彼此提出合理化建议,共同提高、相互鼓励。5、教师巡视指导。 二、课堂总结1、教师对习作讲评过程进行小结。2、提出希望。3、学生代表发言,总结本次习作的心得体会。 语文活动2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汉字,并能从字形结构上分辨这些汉字的特点。2、能通过本单元的积累正确连线;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代对联故事,初步了解对联,并背诵古代名人名言,初步理解它们的意思。过程与方法 通过平时的积累,利用小组合作优势解决学习中的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受到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熏陶。教学重点:初步积累并理解古人名言教学难点:运用语言教 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读、写、议相结合第一课时(总第26课时)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二、走进“写字板”1、学生先认读“径、徒、待、伯、泊、迫”这六个汉字。2、指名学生读。3、提问:这些汉字从形体上看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讨论、交流。4、指导学生进行正确书写。三、走进“我能连”1、学生先复习本单元课文古诗两首2、学生弄清题意;试着连一连,然后对着原诗进行检查3、指名学生连,师明确后学生将自己的成果读一读。四、走进“我能读”1、学生自由读短文,把短文读通顺、流利。2、出示思考题: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情?从这篇短文中你学到了什么?你还知道苏轼的哪些资料?自由讨论,出示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指名学生说,师评析、点拨。学生再次读短文,加深印象。五、走进“读读背背”1、学生逐句读、读通顺、读流利。2、学生自读自悟,初步弄懂每句的意思。分小组讨论、交流学习成果。3、师生共议,弄懂每句话的意思。4、再次读名言,加深体会,出示准备的资料,初步了解孟子、老子、墨子、韩非子。六、课堂小结:学生背诵“百宝箱“第二课时(总第27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能动手收集月亮的资料,在小组内开“中秋赏月”会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课外资源,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自主学习,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积极参与活动的习惯。教学重点:端正态度,放开手脚,以主人翁的姿态面对各种活动教学难点:深入生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团结协作教 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引导、点拨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你们知道中国的传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