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doc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 闻 两 则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2、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3、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难点:能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内容、结构和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 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以近日一则日常的新闻导入 二、时代背景: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1948年秋天,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的打击。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以便卷土重来,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代总统,支撑残局,并大搞和平谈判的阴谋。在这历史的紧要关头,毛主席在1948年12月31日为新华社写了一篇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指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已经是确实无疑了,国民党反动派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的胜利,已不能用单纯的军事斗争的方法加以阻止,就大搞“和平”阴谋。我们不能让敌人有喘息的机会,卷土重来,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谈判,我方提出8条21款,限蒋介石20日前表态。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谈判破裂。4月21日,毛主席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人民,保卫中国人民领土主权的独立完整”。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即执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一千华里的战线上,发动了渡江战役,国民党反动派惨淡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一触即溃。23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派政权的覆灭。 二、快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三种方式把课文的内容表达出来: 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教师组织讨论,认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一句话说出了课文的内容;课文开头第一、二句话简明准确的说出了全文的内容;课文中关于中路军、本路军、东路军三个层次的内容说出课文的内容。) 教师顺势讲析:新闻要有标题、要有导语、要有主体。用一个语句单独介绍新闻的内容叫标题:用一段话在开头介绍新闻的内容叫导语;用几段话具体地介绍新闻的内容叫主体。另外,课文开关括号部分叫电头。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电头、导语、主体。) (教师组织讨论:标题中的“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行不行?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不行。教师顺势讲析新闻的特点之一新闻必须具有真实性。) (教师组织讨论:这则新闻写完了不发表,等待渡江役胜利之后再发表,不就可以改为“胜利渡江了吗?同学位 认为不可以,因为这样的好消息必须及时告诉给全国人民。教师顺势讲析新闻的特点之二:新闻必须具有及时性。) 2、找出这则新闻的六要素?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事件发生的原因: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 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 中路军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 西路军 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3、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结合词句举例说明) 三、再读课文,质疑探究: 1、导语从哪几方面总领全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人数之多(兵力) “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 (战线)之长 “冲破敌阵” 攻势之利 “横渡长江” 地点和事件结果(战况) 2、主体部分写了什么?各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各路军的作战情况。 *具体叙述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情形,并分析了我军克敌制胜的原因。 时间 队伍 地点 渡过兵力 战况 20日夜21日夜 中路军 安庆芜湖 30万 首战告捷(略) 21日下午5时起22日22时 西路军 九江芜湖 2/3 所向无敌(详) 21日下午5时起22日22时 东路军 南京江阴 大部 战绩辉煌(详 ) 3、三路军的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中路军和西路军都从时间说起,层次分明而又紧相衔接。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4、找出本文的议论句,看看它属新闻结构的哪个部分,有什么表达效果? “此种情况都很泄气”属“背景”部分。分析了敌溃我胜的原因,指出国民党违背历史潮流,有力证明我军发起渡江战役是正义的战争,使文章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突出了文章中心。 (1)议论句为什么把国民党反动派与广大官兵区分开? 把少数战犯同广大官兵相区别,以利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瓦解敌军。 (2)为什么用“南京拒绝和平”而不用“蒋介石政府拒绝和平”? 因为当时蒋介石已下野,李宗仁出任代总统。 四、品味词语 这篇课文既然是一篇新闻,那用词就会相对的简洁明了,不能有太多的描写,可是文章用词的简洁明了并没有影响文章的生动性,下面我们来看这篇新闻是怎们简明又不失生动的进行报道的:1、请看研讨与练习二 第一组:“越过”只写出了“经过”,“突破”表现了战斗所取得的进展;“到达”只表示一般的“到了”“抵达”之意,“渡至”则表现的是“从水路进军,来到了;“共”只表示一般的总结性的统计,“24小时内即已”强调了时间之短、进军之神速; 第二组:句(1)只是交代了时间。句(2)则充满了嘲讽,汤恩伯本是来“督战”的,结果不但无“战”可“督”,且全军覆灭,狼狈不堪。敌军的“不料”正显出我军的神勇。 2、还有哪些语句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用“整天激战”概述了战斗的艰巨,表现我军的英勇无畏;“歼灭及击溃”表现敌军已无力抵抗,“歼灭”指“全部被消灭”,“击溃”指“敌军已完全丧失战斗力”;“占领广大地区”,所指并非全部,但大势已成定局,“控制江阴要塞”,指关键的军事设施已在我掌握之中,语言具体详明,事实确凿可信,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主体一、阅读课文 1、在文中圈出新闻的六要素 2、找出本则新闻的导语和主体。 3、文章可分为哪几个部分?试概括出个层大意。 1) 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 2) 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的重要战略地位。 3) 回顾过去一年中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弃城南逃的变化。 4) 回顾过去一年来拿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5) 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二、思考: 本文题目为“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文章而是们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还概述了一年多来南线解放军的战绩? 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守敌为什么弃城南逃。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写一则消息,报道当前社会或校园中的发生的事件。 芦花荡教学目标: 1、学习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2、学习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 3、体验孙犁小说的风格。 教学重点: 1、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及典型意义。 2、学习富于特色的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教学难点: 对老英雄性格的核心的理解。 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一、作者与写作背景:孙犁,1913年4月6日出生,河北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主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在延安发表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新中国成立后,他写了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散文集津门小集,论文集文学短论等。孙犁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创作结集为白洋淀记纪事,是作者最富盛名和最能够代表其风格的一部作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为了保卫祖国,优秀的华夏儿女奋起抵抗,沉重的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本文描述的就是在我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对敌斗争的生活。 二、分析课文: (一)整体把握: 1、人物: 主要人物:老头子;次要人物:大菱、二菱。 2、环境:抗日战争中我军抗日根据地的芦花荡。 3、情节:通过写主人公夜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和第二天狠狠惩罚敌人、报仇雪恨的故事。 4、主旨:赞美了老艄公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英勇机智的革命精神。表现了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二)把握文章的结构: 主人公是一位担负着重要交通任务的老艄公,他活动的背景是芦花荡。根据文章内容安排,可以把文章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敌人发了愁”,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及人物介绍。(18段) 第二部分从“一天夜里”至结尾,具体讲述故事的过程。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从“一天夜里”至“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这是故事的开端护送。 第二层是从“远远有一片阴惨的黄色的光”到“有热闹哩”,这是故事的发展受伤。 第三层是从“第二天”至文章结尾,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复仇。 (三)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1、第一段主要反映了什么? 答:抗日战争时期敌人对我军根据地的严密封锁。表现出战争的残酷性。 2、分析下列语句的含义: (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呆望”能不能改成“远望”,为什么? 答:不可以,呆望表现了敌人拿游击队没有办法的怯懦心理。反衬了我军的神勇,同时也表达了对敌人藐视的态度。 (2)“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作者抓住“水鸟飞动和唱歌”有什么深沉的含义?“才”字有什么表现力? 答:这是自由的生灵,含蓄地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才”字含蓄地表现了战争的残酷,这美好的景物只有在夜晚才有。 (3)“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答表现了苇子顽强向上的生命力。烘托了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充满了意志和力量。 3、分析老头子形象: (1)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之下,我们的军队是否被困死了?从文章里找出相关的语句。 答:没有,“半夜以后,小船又飘了回来。”(“飘”字的运用有何巧妙之处,请你简单的加以分析。(飘这个字眼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小船的轻快,表现老头子在敌人严密的封锁下神出鬼没的特点。) (2)文章到此自然的引出了主人公:老头子,这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大家一起来加以分析: A、肖像描写: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一方面表现老人常年穿梭在芦花花荡里,辛苦劳作;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老人为革命工作后心情愉快,精神矍铄。) 为什么要交代老头子的年纪? 答:一方面更能够表现老头子的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在抗日根据地,从老到小个广大人民都被发动起来,投入伟大的抗日战争中。(60岁的年纪在今天应该是要安渡晚年,但他却像青年一样,充满活力,无所畏惧,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下,成为一名出色的交通员。)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 B、语言描写: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表现了老人过于自信的性格特点。 )(3)“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过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文章中的那些情节表现了他这一性格特点? 答:“过于”有非常的意思,老头子自信心和自尊心都非常强。另一方面,确实有过头的意思,大女孩子之所以受伤,跟他过于自信、不够谨慎是有关系的。小女孩子洗脸,大女孩子还警惕一些,老头子却说“不怕,洗一洗吧”,洗脸有响声。老头子以为小火轮上的探照灯照不见他们,事实上探照灯把两个女孩子的脸照得雪白。这些都是他过于自信以致有点麻痹的表现。“过于自信和自尊”,是老头子性格的核心,他的功与过,都由此生发。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也表现在他的过于自信自尊上。 (4)“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独自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答:可由歌声想像战士的情绪,想像战士和部队的方方面面。具体地说,有老英雄不断送来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养充足,战士们身强力壮,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时候,战士们放声歌唱起来。歌声是对敌人的沉重打击。 (四)分析文章的主体部分: 1、分析第一层:“护送” (1)这一层讲述老艄公护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老艄公说:“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两个孩子睡不着,小女孩趴在船边淘水玩,洗脸、洗头。这里埋下伏笔,舀动水的声音会不会引起敌人的注意呢? (环境描写:小女孩趴在船边戏水,使情节有张有弛,时见波澜) (2)大些的轻声吆喝她:“看你,这时洗脸干什么?什么时候啊,还这么爱干净!”大女孩为什么要吆喝制止小女孩洗脸? 答:现在正要通过敌人的封锁线,应该提高警惕,避免惊动敌人。 (3)你是如何认识大菱和二菱这两个女兵的? 答:年纪小,天真活泼,又相互关爱,而且还很勇敢。 (4)老头子对小孩子的态度:喜爱。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他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上。 2、分析第二层:“受伤” (1)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老头子过于自尊自信的性格? 答:“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 “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2)找出老头子的动作描写: 老头子叫了一声“趴下”,一抽身就跳进水里去,踏着水用两手推着小船前进。大女孩子把小女孩子抱在怀里,倒在船底上,用身子遮盖了她。 “谁?”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了一蹿,随着,那小船很厉害地仄歪了一下。老头子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他用手扒着船尾,跟着浮了几步,才又拼命地往前推了一把。 (动作描写,真实的表现了老头子内疚的心情。) (3)在大女孩受伤之后,作者是如何来刻画老头子的形象的? A、老头子无力地坐下来,船停在那里。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老头子叹了一口气,停了半天才说:“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 (写月落之后苇塘的飒飒风响,衬托了老艄公沮丧的心情,语言描写表现老人极度沮丧的心情。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老人的自尊的性格。) B、老头子直直地望着前面说: “我没脸见人。”(过于自尊的特点。) C、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他叫着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心理描写,形象的表现了老头子因为没有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 D、两个孩子全没有答言,老头子觉得受了轻视。他说: “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谁叫我丢人现眼,打牙跌嘴呢!可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E、老头子狠狠地说:“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愿意看,明天来看吧!二菱,明天你跟我来看吧,有热闹哩!”(过于自信的特点) (神态、语言描写。表现了老人对敌人充满了仇恨;也表现了老人自信、勇敢的特点。) 对于老头子的刻画,无论是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还是心理,都充分的体现了老头子自尊自信的这一核心性格特点。 (4)为什么要写“女孩的怀疑”? 答:反衬老头子的英雄行为之奇。 3、分析第三层:复仇 (1)几笔绘出“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空无人影,渲染出了战斗前平静中的紧张。 (2)老头子的船头为什么要放那一大捆的莲蓬? 答:为了引诱鬼子上当。 (3)“老头子把船称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鬼子们的脑袋,像敲顽固的老玉米一样。”这句话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比喻 形象生动地描写了老头子对敌人的无比的恨,他要叫敌人偿还血债。 (4)“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望”字表现了老头子什么样的心理?你能够写出老头子当时的心理活动吗? 答:怎么样,我没有夸海口吧,小鬼子伤了人,我一定要叫他们付出代价。 (5)第62段(倒数第2段)中景物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这一段景物描写,用了一系列形象、优美、富有感染力的词语。“鲜嫩”“紫色的丝绒”“迎风飘撒”,营造出一幅充满旺盛的生命力而又高贵典雅的画面。实际上寓示着以大菱、二菱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光明美好幸福的未来,这是老一辈革命家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因此这一段景物描写,也是对老头子英雄行为的赞美。(写老艄公眼中所见“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这一笔使老艄公镇定、乐观、充满自信的性格跃然纸上。) 小结景物描写的特点:在作者的笔下,环境是美的,人物是美的,严酷的战斗也是美的,字里行境自然地流露出对祖国、对人民的由衷的热爱,这正是作者独特风格之所在。 思考:在这个高潮部分,作者并没有交代老头子是如何事先设置埋伏的,如果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事先先加以交代,可以吗?效果如何 (本题开放性,只要能够言之成理即可) 在叙事的过程中只写其然,不写其所以然,让读者去回味出其所以然,使传奇的色彩更加的浓郁。 三、小结: 老头子:富有传奇色彩的老英雄形象。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他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上。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也表现在他的过于自信自尊上。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他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上。 人物塑造方法: 强烈反差进行渲染 用反衬来进行突出 只写其然,不写其所以然,让读者自行回味四、作业体味本文景物描写的技巧,仿写一段你家乡的景物蜡 烛教学目标1.把握记叙的要素,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2.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应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 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蜡烛”作为一种意象,通常可寄托哪些情感?(举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洞房花烛夜”)设问:本文用“蜡烛”寄托了哪种情感呢?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 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这些作品均获斯大林奖金。1949年10月访问中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9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描写从战争初期苏联红军在西部边境的溃败,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到1944年夏天解放白俄罗斯战役的胜利,具有广阔的历史画面和生动的战时生活的细节描写,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和性格变化比较少。三部曲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通讯是记叙文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通讯注意人和事的典型性,善于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通讯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以使人物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 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录音播放课文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把握文意。 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 削 迫击炮 拂晓颤巍巍 2.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选两位同学复述课文。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教师提示学生复述时应抓住记叙的六要素。 明确:1944年9月19日,苏联红军在南斯拉夫保卫战中,与德国鬼子展开了激烈的争战,在红军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时,一位红军战士英勇牺牲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冒着德国人的炮火安葬红军战士。她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把烈士的遗体拖进弹坑,摆正遗体,并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双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坟堆,埋葬了烈士。为悼念烈士,她拿出珍藏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坟头上,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 四、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深层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学生齐读相关片断。 2.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要求学生 展开想像,推想文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教师提示:选择典型画面推想,如“老玛利育乞西看着那战死的兵,看了很久,她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可是附近一带,不用说人,连一个活东西都没有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她想告诉人们什么?“她想了半天”,心里是怎么想的? 再如“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老妇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做这一切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她坐在那里,静静地。”她想了些什么? 又如,拂晓前,红军战士来寻找契柯拉耶夫的尸体,老妇人又拿出一支蜡烛点燃在烈士的坟头。“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为什么鞠躬? 选三位同学交流,其余同学评价。 3.要求学生谈谈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学生自由讨论。 (2)选两位同学发言。 明确: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了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爱。 老妇人思想感情概括起来就是“敬爱”和“哀痛”。 4.探究思考。 提问: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来谈,教师归纳总结:首先作者着力描写了感人的因素。感人的因素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不顾个人生死;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异常吃力,烈士牺牲的精神是老妇人力量的源泉;三是对待烈士如亲人,表现出母子亲情;四是老妇人献出一生中的最爱,悼念红军战士。 其次,突出蜡烛,突出烛光,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像抒情诗,赞美烛光,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五、揣摩语句,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1.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 (把这句话改成“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好不好?为什么?) 2.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时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3.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4.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段文字如果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默读、品味,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1.改后效果不太好。原句的描述,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能听得见,十分感人。改后过于笼统,不够细致。 2.补充说明这支蜡烛的来历,表现了老妇人奉献给红军烈士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3.黑色,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黑色围巾,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4.不好。原句勾画了经战争破坏后的环境,勾画了烛光的背景,“炮火烧焦了的土地”“炸弯了的铁器”“烧死了的树木”,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原句再次点出这支蜡烛的非常来历,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原句不写老妇人和烈士的名字,而说“南斯拉夫母亲”和“一个苏联青年”,揭示这种感情的意义,是两国军民感情的集中表现,这种感情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师生共同品味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的含义。 明确:这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 六、课堂小结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头。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七、布置作业 用“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等五个词写一段话,要求自然合理。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题思想。 2、体会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题,体味雨果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品格。教学难点:学习文章讽刺的语言风格(反语),体会其作用。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简介背景:18561860,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焚掠圆明园,中国遭受空前劫难。 2圆明园:在北京海淀附近,清代名园之一。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为环绕福海的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周约十余公里。园内凿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仿照国内外名胜四十景,有建筑物145处,艺术价值甚高,被誉为“万园之园”。 3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本文是1861年11月25日,圆明园被焚毁后一年后,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回信。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生第一遍朗读课文。 2指名学生找出文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并朗读。 3指名学生找出文中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并朗读。 4说说你读了课文后的整体感受。 (学生可能从以下两方面说感受:英法联军的罪行令人发指,使人愤恨;雨果对中国的巨大同情受人尊敬。) 5师生第二遍朗读课文,认真品味感情。 三、拓展: 课本前插图有两幅圆明园被毁前后的照片;历史书八年级上册中也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内容和相关图片,你看后有什么感想? (学生可能从几方面说:侵略者的暴行,对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毁灭;落后的清政府软弱挨打;新中国的迅速发展使国人扬眉吐气。) 四、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常识。 2有条件的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把握主题: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赞美和谴责的口气。 2指名概括文章的主题。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之举,立场非常明确,态度非常鲜明。他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愤怒谴责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他深切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 二、评价雨果: (中国是被掠夺国,我们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那是很自然的。如果我们换到雨果的位置上去,那么,我们就会想到,一个法国作家如是说,实在是非常也不起的。雨果是在强盗统治的国度时发表他的议论,公开抗议本国政府的强盗行径,他不顾个人得失,公理至上,是很有骨气的,因而也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普遍赞誉和崇敬。) 三、课堂练习: 1朗读、识记,积累以下词语: 琉璃珐琅晨曦瞥见箱箧荡然无存丰功伟绩 2指名学生用以下词语造句: 眼花缭乱丰功伟绩荡然无存 3思考、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文中使用了反语的修辞方法,使文章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找出一些例子来。 (赞誉、文明、野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漂亮。) (2)作者将圆明园与巴特农神庙进行比较,有什么作用? (3)雨果在文中对圆明园的大量赞美,有什么作用? (4)朗读、识记这句话:“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是何意思?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以给雨果写一封信的形式,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目标1、理清文本思路,把握全文的情感脉络; 2、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文中语言的深层含义;3、领会文章“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的主题,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从“六一”儿童节的来历导入:提问:有人知道“六一”儿童节的来历吗?1942年6月 ,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并焚毁了这个村庄。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从这两段资料里,我们知道了这个令当今儿童欢欣鼓舞的一个节日,居然是来源于二战期间,成千上万无辜儿童的被毒害这么一个悲惨的事实。在我了解了“六一”儿童节的来历之后,今后再遇到这一节日时,应该不能仅仅把它当作一个节日来看待,还应把它当做一个纪念日来对待,悼念那些在二战中死难的无辜儿童。在南斯拉夫,每年的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会来到一个叫做克拉库耶伐次的地方举行这么一个悼念活动悼念半个世纪前,被德国法西斯在一天之内残杀的300个孩子。这个悼念活动的场面如何?那半个世纪前的残酷历史是怎样的?我们将在文中找到答案。二、作者简介聂华苓,美国华裔女作家;代表作有台湾轶事等小说集,三十年后等散文集,百花文集等翻译集。三、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概括课文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2、文章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引文坟地见闻 呼唤和平,面向现实,记述各种纪念活动 回顾历史,反对战争。记录作家座谈会摘录遗言 “形散神不散”四、合作探究 1、寻读,析一析“历史”与“现实”(1)分别寻找文中写“历史”写“现实”的内容,并联系起来析其作用。第一部分中作者参加的南斯拉夫人民集会,悼念二战中被纳粹杀死的3000个孩子,眼中所看到的情景为现实。而莫马迪密为作者作的回顾和解释基本展现了几十年前的历史。作者以凄风、苦雨、静默的人群、白色的石雕、老人木然的眼神来烘托集会的沉重,让人感受到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是多么地悲惨,同时借莫马迪密之口引出那段令人发指的历史,二者的交错出现使那些悲惨、沉痛之感相互烘托,同时让人体味现实,反思历史,形成了立体交融的效果,如同影视镜头的来回切换,把历史与现实沟通、融合,深化了事件的作品和意义。(2)为什么说“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2、听读,析一析“沉重”与“美丽”一天之内,七千人惨遭法西斯强盗的屠杀,这个记忆是“沉重”的,但是面对法西斯的屠刀,南斯拉夫人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这又是“美丽”的。3、圈读,析一析“引文”与“正文”(1)文中引用迪桑卡的诗句有什么作用?这些诗句歌唱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他们还年幼,还在小学念书,他们的生命才起步,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梦想。他们正努力学习,向往将来“在阳光下奔跑”,创造人生的业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成长,丝毫没有意识到近在眼前的死亡威胁。歌唱孩子的可爱和希望,正是对纳粹强盗的控诉。(2)结尾引述死者的遗言有什么作用?死者遗言,是人性中最美丽的体现,让人据此想像被残杀者生前的情形,目的是通过再现被残杀者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动,反衬出法西斯的残酷,并向全人类提出警示: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屠杀了。(3)引文和正文有什么关系?“引文”是纯客观的记录,是正文得出观点、进行议论的依据。五、品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1、提问:第一层的第一句话“凄风。苦雨。天昏。地暗。”这里为什么一个词就是一句话,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明确】使阅读速度放慢,读两个字就停顿一下,想象一个画面,从而达到一个词就产生一个画面;让人感到无限悲哀的氛围,渲染气氛2、提问:第三层,分析对比西德与日本两位作家的发言,思考:面对当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作家和日本人的态度、表现有何不同? 【明确】 西德作家:真诚的忏悔,充满罪恶感 “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 意在告诉人们,至今还有 日本人:自私的狡辩,企图开脱罪责 人不愿正视历史,还在为 安格尔的反驳 侵略辩护,这潜伏着新的称其“日本人”,而非“作家”, 鄙弃危险。3、提问:第四层,为什么用这么一大块的篇幅摘抄遗言?【明确】“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鲁迅最后摘录的被残杀者留下的只言片纸,就是拾取人性中最为闪光的几个瞬间,控诉了泯灭人性的战争。 六、作业 你对那位日本作家的言论有什么看法?写一则感想或评论,200字左右。阿长与山海经教学目标1学习详略得当来使主题更鲜明,人物更突出的写法。 2学习如何才能让所写的人物真实、感人的写法。 3体会文中充满情感语言的深意。 教学重点:阿长的性格特征及作者的情感变化。教学难点: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体会“抑”中的“扬”。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个神秘莫测的美女蛇的故事吗?它给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讲这故事的人是谁呢?对,她就是长妈妈。长妈妈是作者儿时的保姆,长妈妈知道许多事情,懂得许多道理,可以说,她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对于鲁迅来说,她可是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可是在阿长与山海经里,鲁迅却将长妈妈称为“阿长”,这是为什么呢?作者究竟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来写长妈妈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课文,去感悟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切感情。本文选自朝花夕拾。 二、朝花夕拾简介: 鲁迅散文集。在莽原上发表示题为旧事重提,编辑出版时改用现名。共收入1926年创作的回忆性散文10篇。本散文集以一个侧面表现了鲁迅说处的时代的社会风貌。即阿长与藤野先生范爱农。藤野先生记师恩,范爱农记友情,阿长与则记作者儿时的保姆。 三、整体感知 (一)仔细听读课文,要求: 1找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 2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人物、思路、所写的事情。 (二)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自由讨论。 1文章写了阿长哪些事情?重点写哪些事情?依课文记叙顺序列出。 2如何划分段落? 3阿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全方位感知人物,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方面说。再总结归纳阿长的形象。 4依照文中时间的次序画出事件中表明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态度的词句,对比前后的感情有什么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 5作者对阿长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师生共同讨论归纳。 1明确:一共写了七件事。 常喜欢切切察察限制我的行动睡觉时挤得我无法翻身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讲长毛攻城时护城谋害我的隐鼠为我买山海经 其中给我买来山海经一事是重点。 2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12)介绍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及称呼的由来和她的外形特点。-第二部分:(318)作者介绍讨厌长妈妈的事例。 第三部分:(1929)长妈妈为我寻找并购买山海经,作者感激她。 第四部分:(3031)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 划分的依据是以”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依据。 3引导归纳,师生共同小结: 长妈妈有无知可笑、愚昧落后的缺点,但更有着纯朴、善良、仁慈的美德。文章自始至终一直在刻画他对孩子的关心爱护的品质:从他“不许我动”到吃福桔的祝福,以及“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道理和后来买山海经中都充分体现出来。所以他虽然饶舌、多事、有许多令人生烦的规矩和道理,但又爽朗、热心、乐于助人、关心爱护孩子。 4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师生共同明确: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变化的,从“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新的敬意。” 作者对他的“喜欢切切察察”“不许我走动”及“睡觉摆大字”是“实在不大佩服”,甚至“最讨厌”的。对他的繁琐的规矩和很多道理也觉得“非常麻烦”;而后对他讲的长毛故事产生“空前的敬意”,但很明显,这并不是真正崇敬和敬爱的心意,因为“这种敬意”,后来竟“淡薄起来”,甚至“完全消失”。最后他买来山海经时,作者产生了“新的敬意”,因为作者说: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这样才有作者后来的真挚的感激、怀念之情,所以最后作者发出一声深沉的祝福:“仁厚黑暗的地母呵,远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样欲褒先贬,使描写的人物形象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这就叫先抑后扬的写法。这种写法可以使文章有层次,形成跌宕。 5纵观全文,作者显示“不大佩服”,后来“发生新的敬意”,到最后发出深沉的祝福。作者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来刻画阿长这一封建社会的普通劳动妇女形象,刻画出了一个纯朴热情、善良仁慈、关心小孩的长妈妈形象,抒发了自己对长妈妈的同情、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