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洛南县洛南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陕西省洛南县洛南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陕西省洛南县洛南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陕西省洛南县洛南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陕西省洛南县洛南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洛南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二政治试题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8年7月,“一带一路与文化外交”论坛在西安市举办。来自世界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绕文化外交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作用以及“媒体外交与中国国家形象”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这说明文化外交通过文化交流消除国家利益分歧文化外交通过文化合作带动政治、经济合作文化是国家竟争力和形象的彰显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基础A B C D22017年,“达康书记的GDP我来守护”厉害了word哥全都是套路”等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网络流行语。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个热点和一种生活方式。对此认识正确的是网络流行语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网络语言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物质现象A B C D3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个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如今早已演变成中国的情人节。随着2018年“七夕情人节”的到来,各商家纷纷抢抓节日商机推出各种特色商品、活动招揽原客,由此催生的“浪漫经济”异常红火。这表明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文化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文化是经济繁荣和发展的基础A B C D4近几年来,在推进治国理政的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就文化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深刻阐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主要是基于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并促进经济、政治不断发展优秀文化能够丰高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发展A B C D52017年5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纲要提出要做优做强做大一批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文化整体实力和竟争力明显增强,“十三五”末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材料说明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的力量可转化为物质力量C文化创意増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D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6针灸萌发于新石器时代,当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时,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是砭石,继而用各种树枝作为施负工具,逐渐发展到针灸。下列观点正确的是针灸属于意识形态的文化针灸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文化针灸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针灸是一种“纯”精神活动A B C D7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想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A B C D8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时代楷模”张超和张楠的先进事迹后,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以他们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材料表明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文化能决定社会全面发展进步A B C D19书法的最高境界是散和淡。散是散怀抱,淡是自然自如,这是以涵养和学问作为基础的。字写得好,一定是技巧与气质、风度、学识多方面的结合。书法艺术作品中“散”到什么程度、“淡”到什么程度,体现了个人修养和境界到达的程度。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通过书法作品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修养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 B C D10“腊八节”是腊月重大的节日,古代称为“腊日”。自先秦起,就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传统,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成为中国的传统节日。说明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已成为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能让人们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A B C D11“你是更喜欢确定性吗?”某研究机构在研究跨文化沟通时,调查发现东亚人大多属于“风险规避型”,即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与焦虑程度很高,把“安全”与“归属感”的需求置于第一位;欧美人更多属于“风险偏好型”,更喜好冒险,对“成功”与“成就感”的需求更高。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文化具有差异性,不同文化具有各自的个性特征文化差异会影响彼此的沟通,应促进交流消除差异不同的文化基因会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欧美的“风险偏好型”文化优于东亚的“风险规避型”文化A B C D122017年3月1日至5月31日,“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大英展”从大英博物馆800多万件藏品中精选出100件(组)展品,从奥杜威峡谷出土的石质砍砸器,到当代人工制品,纵横200万年,横跨五大洲,向世界观众讲述人类文明的历程,让观众更加真切的感知文明间的互补、互助。由此可以看出A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B要尊重和认同其他民族文化C科技进步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D我国欢迎各国文化在中国传播13“随礼”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逢节假日可谓是“喜事连连”这随礼的数额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不少市民感慨礼金随不起,戏称喜事请東为“红色罚款单。下列关于“随礼”的认识正确的是A随礼作为民族习俗要积极响应和勇于传承B随礼作为传统文化要大胆改革和敢于地弃C随礼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情感表达D随礼如能顺应社会生活变迁将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142018年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在国外的试知度大幅提升,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圏国家的一种新现象。“春节”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这说明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A B C D15文明交通是文明城市的重要表征。为提高市民文明交通素质,改善通行秩序,减少交通事故,某市深入开展“文明交通大家行”活动,倡议全民参与,共创文明交通环境。该市的做法是基于文明礼仪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对人的综合素质产生深远影响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主体,是文明风尚的践行者人们接受健康文化的影响,往往是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个体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只能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形成A B C D16小说哈利波特英文原版中惊现中式英语 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见),Dama(大妈)、 Tuhao(土豪)等一些新词也在海外媒体或口头交际中成为热点,让人感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正在不断突破经济领域。目前,已有245个汉语借词在牛津英语词典中“安家落户”。这说明文化的影响力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强不同的文化在传播和交融中逐步趋同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需要认同其它民族文化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A B C D17数字时代,让过年多了一份穿越感,也有了更宽广的共享空间。打开老相册,在微信群回忆“小时候的年”,总能引起许多共鸣;回到老地方,在朋友阳晒出“各地年俗大全”,总能激发更多欢乐。互联网时代,为新年调制出别具一格的年味儿。这表明A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大众传媒代替传统媒介传递信C人们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享用文化 D传统年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18,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描指出,我们同住“地球村”,但地球不会因为成为地球村”而拥有完全一致的价值观。这说明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木特征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追性A B C D192017年11月4日第十六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在成都盛大开幕。西博会以“中国西部世界机遇”为主题,吸引了来自91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出席,全球9000余家知名企业参展,国家馆数量为历屈西博会之最。在本届西博会期间,四川清音、遂宁杂技、观音文化艺术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入展会现场。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既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包括自然遗产决定人类文明的演进A B C D202017年1月28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一春节。春节过后,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要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已被现代中国人抛在脑后。对这种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B传统文化已经失去了现实意义C传统文化也必须因时而变 D传统思想已经成为时代的桎梏212017年7月,重庆市公布首批“重庆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察”。此举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少数民族特色村保护与发展工作,不断提升特色村寨的品质,更好地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察保护与发展能扩大少数民族特色村察品牌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展现传统文化魅力有效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各国文化传播交流保持民族特色,使之成为展现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A B C D222017年7月,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歌剧鉴真东渡登陆日本,演出吸引了大批日本观众。现场观众表示,本次演出将进一步増进日本民众对“鉴真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希望以后在日本有更多机会欣赏优秀的中国文艺作品。该歌剧演出成功启示我们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进行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认识到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 B C D2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需要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保护利用与普及弘扬并重。建设文化强国要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的原因是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创新就会失去根基文化发展是改造传统文化与创造新文化过程的统只要在实践中不断变革,传统文化就能焕发生机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A B C D24回溯过往,从信笺到电话,再到邮件,如今微信更进一步打破了空间的限制。微信拜年、微信发压岁钱、微信吃团圆饭、微信祭奠亲人技术的便利从某种意义上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甚至带来新的消费增长。这说明科技发展水平决定着文化发展水平微信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科技进步推动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A B C D252017年7月9日,伴随着梁祝的经典旋律,国家大剧院艺术普及经典品牌周末音乐会”迎来第450场特別策划系列演出。梁祝根植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用西方乐器和音乐形式诠释了中华文化鮮明的风格和特点,是实现文化创新的艺术典范,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这说明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民族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在于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中华文化只有全面汲取世界文化,才能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A B C D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简答题(共4小题,计50分)26(12分)开学第一课是自2008年起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大型公益节目,于每年新学年开学之际推出。这一节目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而设计,用他们喜欢的方式,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治,有利于增强教育的针对性。2018年开学第一课以“创造向未来”为主题,通过“梦想、奋斗、探索、未来”四个篇章在“创造精神”指引下,探讨梦想的强起、探索的力量、奋斗的重要和未来的美好。通过观看开学第一课引领学生感悟创造精神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锻炼实践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在新时代的节点上,更好的向未来进发。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举办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有何重要意义?27(10分)2018年5月14日,全国妇联在京举办2018年度全国“最美家庭”揭晓专题节目,揭晓1000户全国“最关家庭”。通过导找最美家庭,发现身边感人的家庭故事,传播了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和优良家风。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开始流传的“礼义耻,国之四维”的古训,对传统家风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岳母刺字”等美德故事和朱子治家格言等传统典籍显示出,良好的家风在为人生确定基本方向和底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经济社会转型的今天,一些家庭存在着重利轻德、价值观扭曲的現象,一些家庭忘记了中华民族崇德尚礼、温良恭谦、善良宽厚的传统。家风作为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法则,构成了人们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成为一个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风政风、社风民风的根基,在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传统家风的传承也显现出了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有人认为:我国当代家风建设应沿袭传统家训和美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28(12分)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成为一场现象级的文化盛宴,像一道清流直入人心浸润心灵。以下是几位同学谈论的节目火爆原因:同学一 中国诗词,是中国人的精神礼赞。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近現代经典诗词这些耳熟能详、打动人心、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的篇章,不自覚地噢起渗透于每个人心中的诗歌情怀,油然地生长出民族自豪感。同学二 在诗词大会中,竟猜、“飞花令”等对抗性安排,增加了节目悬念;超大演播室、水舞台、大屏幕意境展示等全新舞美设计,增加了节目观赏性;手机摇一摇等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大大提升了节日的趣味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