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诗歌教学的价值研究.doc_第1页
新课程理念下诗歌教学的价值研究.doc_第2页
新课程理念下诗歌教学的价值研究.doc_第3页
新课程理念下诗歌教学的价值研究.doc_第4页
新课程理念下诗歌教学的价值研究.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程理念下诗歌教学的价值研究 沈建强内容提要:新课程理念是一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先进教育思想,诗歌以其精美的语言、深远的意境、韵律般的节奏在文学教育中发挥着极大的价值。中国作为诗的国度,加强诗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文化品味以及各方面能力,形成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乃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新课标 诗歌教学 价值新课程理念指导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养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中学语文课要加强人文教育,增加语文课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精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诗歌是最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优秀的诗歌,往往具有深邃的意境,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炼含蓄、生动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如果能用于教学,将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受升学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学呈现出明显的功利性,和考试有关的内容理所当然的作为了教学重点,与考试关系不大的或者是无关的语文内容渐渐被疏远,考试纲要上对诗歌的要求只是简单的了解和识记,而在作文中出卷老师往往会注明,除诗歌外体裁不限,有的考生大着胆子写了诗歌,虽然内容挺不错却还是只得到了很低的分数。于是诗歌教学课堂上,老师蜻蜓点水,对诗歌意境的赏析也是浅尝辄止,学生只要会背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课余读书活动,也是很少选择或者不选择诗歌作品;作文训练更是难以寻觅到诗歌的踪迹。久而久之,学生们的想象力、诗意般的语言能力等都会停滞不前,甚至还会退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给予正确的引导,会对学生的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一、积累名言警句,开发语言能力语言是诗歌的载体,艾青说:“诗是艺术的语言最高的语言,最纯粹的语言。”其用语不落俗套的清新,描述不加修饰的平淡,词藻、文采、情思上的绚丽,意在言外的含蓄,言简意赅的简洁,正体现了诗歌作为语言艺术的特点。诗歌教学,培养学生感悟能力。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的课程理念是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基本途径是重视阅读,重视积累,重视优秀古诗文的诵读。诗歌语言常常出奇制新。诗歌教学,带领学生去感悟诗歌语言的精妙之美,感受诗歌语言的推敲之美。例如,一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通过诗歌教学,让学生去触摸语言,去玩味语言。一个“剪”和“理”,就足以让学生引发无限的思考。麻丝可以剪和理,离愁也可以剪和理吗?诗人为什么不说“忘不了”、不说“想着烦”呢?如此这番的思考之后,学生对语言自然有了自己的认识。推而广之,学生会用这样审视的眼光看待他周围的语言现象,对语言感悟力的提高是毋庸质疑的。诗歌教学,丰富学生的语汇积累。经典的诗句,引起的不仅是心灵的共鸣,也成为学生经久不忘的语言素材。思念亲人时我们常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劝慰自己;送别朋友时我们常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安慰友人;遇到挫折时我们常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来鼓励自己。盛赞少年有为,我们可以借用“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夸奖老人自强不息、拼搏进取,又可以借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感谢母爱伟大,我们又会马上想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所以,有言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诗歌教育,正是在诗意的感悟中,让学生永远铭记住了那隽永的语言,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诗歌教学,影响学生的用语风格。诗歌语言,是文学作品中语言是最为精练的,好的诗歌都是经过锤炼的艺术语言,是运用语言的典范,也是学生学习语言最好的材料。不同的诗人,不同的诗歌作品,语言风格、语言艺术也各不相同。或优美婉丽,或放纵恣肆,或雍容典雅,或朴素自然。周从在自己的诗中,表现出很强的语言创造力。她笔下的春天是“躲在小树上荡秋千”的春天,她笔下的春雨是善解人意的春雨,所以它“四处张望落下的地方”,还可以“落在美梦中”“让美梦成真”; 她笔下的雾可以“铺在地上让夜睡觉”;她笔下的知识是“一走就是几十里好远的知识呀”。如此生动的语言,是童心的自然萌发,是诗性的语言模式,它体现了最本真的语文学习。二、培养审美能力,提高鉴赏水平文学教育是一种美育,文学教育应当给人以丰富的心灵体验,通过文学的陶冶,铸成审美的心灵。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为历代读者喜闻乐见,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也非常适宜。学习诗词名篇,体味作品中反映的情感美、意境美、节奏美,在优美的诗歌作品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真情美:诗歌的本质是抒情的。陆机在他的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中也说:“诗者,吟咏性情也。”艺术中的情要真,真情才能铸真景,我们今天在阅读那些洋溢着真情的伟大诗篇时,无不感到这种真挚的情感给我们带来的审美愉悦和震憾人心的力量。“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人对于离别是很动感情的,送别是郑重其事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更是情真意切的典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四海之内有了知心朋友,就是远在天边,也还是像近邻一样亲近,息息相通。人远,但心近,表现了朋友间不拘形迹的真挚感情。这种与朋友的送别情怀远远超出了世俗之常情。“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不要在分别的时候,像青年男女般啼哭,让眼泪沾湿了佩巾。这也是诗人自已情怀的吐露,更显得情深意长。读过艾青的作品我们无不被他那篇对土地的赞歌所折服,“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真实朴素的两句诗,道出了诗人内心深处永恒的“土地”情结。句中交织着忧郁悲怆之情,但这种抒情基调是诗人敏感的心灵对民族苦难现实和人民悲苦生活的回应,是感情极度热切的反映,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染。意境美:“意境”即是指意与境、情与景、心与物的交溶与统一。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景物只有融入感情,才有生命;感情只有景物附丽,才有依托。景和情是诗歌的孪生兄弟,优秀诗歌在景和情关系的处理上,总是和谐默契、相得益彰的。正如朱光潜所说:“情景相生而且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称情,这便是诗的境界。”如王维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惟有“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着一个“直”字,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必须用一个“长”字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个“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圆”“直”二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达了诗人的深切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于广阔的自然景物的描绘中,达到了至高的艺术境界。又如陶渊明的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采菊东篱,本无意于旁迂他涉,只是在无意之间“悠然”看见了南山,联系下文“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万物自由自在。各得其所。物来动情,意与境会,便从眼前大自然的景色中体味出一种悠然自乐之趣,感情上得到了极大的欣慰与满足。在不经意中道出的“绝妙好辞”,可谓浑然天成,不工而工。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节奏美:诗歌的节奏美就是指在诵读时悦耳动听,富有抑扬顿挫、起伏跌宕的音乐感,黑格尔说:“至于诗则绝对要有音节或韵,因为章节和韵是诗的原始的唯一的愉悦感官的芬芳气息,甚至比所谓富于意象的富丽词藻还更为重要。”诗的节奏是适应舞蹈和吟唱需要而形成的,它是人的生理节奏和生活、自然节奏的统一,人的情感的起伏、波动和生活节奏的张驰决定了诗的节奏。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开篇入声陡促:“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与风狂雪猛画面配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继而音韵轻柔舒缓,随即出现“春暖花开”的美景;以下又转沉滞紧涩,出现军中苦寒情事;末四句渐入徐缓,画面上出现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迹,使人低回不已。全诗音情配合极佳,诗中或二句一转韵,或四句一转韵,转韵时场景必更新,形成跌宕生姿的节奏旋律。又如江河的星星变奏曲,全诗由两个基本对称的诗节组成,每一节十六行,各引出一组递进式的比喻,具有一气呵成的气势。第一节由“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谁不喜欢”开头的三次反问,各引出一组递进式的比喻,以一系列美好的意象,写出了诗人所向往的光明世界;第二节变为“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的否定式,在内容上由对光明的向往转向对现实的否定,随着意象的变换,诗中的情境也由温馨美好转为寒冷严酷,从而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这如同诗经中一唱三叹的诗的结构,音节和谐优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发挥想象力,调动形象思维想象力是文学艺术的翅膀,文字如果不是靠想象,只是白纸黑字没有意义,而诗歌的想象力尤为重要,因为诗中的世界不同于实际生活中的客观世界,他们总是经过诗人有意无意地改造,并投上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中的感情色彩,要理解诗人的感情,需要发挥想象力,才能进入诗中的世界。高尔基说:“只有作家描写的一切历历浮现在读者的眼前,使读者能够从个人经验,个人积累的印象和知识出发,“想象”出作品可提供的画面、形象、人物和性格,而且对这些有可补充的时候,作家的作品才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打动读者的心。”可见,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是何等重要。发挥想象,体验诗歌画面美。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尤其是那些描写景物的诗,更是把景色描写得美轮美奂。如崔颢的黄鹤楼,首联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空余”二字隐含着此楼枕山临江,峥嵘缥缈的形势;颔联在感叹“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抒情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远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二句作者游目骋怀,直接勾勒出黄鹤楼外江上明朗的日景;尾联徘徊低吟,间接呈现出黄鹤楼下江上朦胧的晚景。诗篇所展现的整幅画面上,交替出现的有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宏;相互映衬的则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天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鲜明,色彩缤纷。全诗在诗情之中充满了画意,富于绘画美。又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篇小令只有短短二十八个字,学生每读一句都会想象出一幅画面:枯萎的蔓藤、僵老的古树、无精打彩的乌鸦,呈现一幅败落凄厉的背景画;潺潺的流水、纤巧的小桥、温暖的茅屋,充满安谧与生机的图画;荒郊古道上一匹精疲力尽的瘦马冒着凛冽的西风在踯躅而行;日暮途穷,一个羁旅之人在悲哀地仰天叹喟。这种诗情画意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和再创造的余地。发挥想象,体验诗歌内涵美。要进入诗的主题,教师就必须善于给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如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在“苍苍竹林”中传来“杳杳钟声”, 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灵澈“荷笠带斜阳”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那位伫立目送的诗人是什么心情?诗人形象令人遐想不已。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想象,很快就知道了诗的一些内涵: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触动诗人的思绪,诗人依依不舍,结出别意,全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而且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和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又如郭沫若的静夜,诗人由月光流星联想到了天河,又由天河,想象鲛人在岸对月流珠。诗人首先想象着天河海雾模糊,再想象天河的岸边有鲛人,又想象鲛人在对月流珠。这需要发挥想象力,运用联想和想象,调动形象思维,才能体会诗人隐隐流露出对祖国、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体会该诗的清幽典雅,如一首小夜曲,流过人们的心田,给人美的享受。四、间接接触社会,完善健全人格中学阶段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阶段,学生的可塑性强,都是未雕之璞,我们的教育必须使之成玉,即成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诗歌中所表现的既是诗人对宇宙万物关怀的感情,也表现诗人独特的人格,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情感。这些人文情感因素影响着一代代人。小说家金庸说:“让孩子背诵古诗文不是要让他们学习很多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民族性格的熏陶。”现在的中学语文课本中就有大量的优秀诗歌作品,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利用这些作品对中学生进行情感人格培养。培养学生炽热的爱国情怀。著名学者杨叔子先生曾指出:“我们对青少年、大学生加强人文教育, 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要有中华魂,要有民族根,而中华诗歌的主旋律和最强音就是爱国主义。”在中学诗歌教学中有很多爱国的诗歌,这些诗歌充分展现了诗人炽热的爱国情怀。文天祥在临刑前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用自己的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范仲淹自幼立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理想,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爱国忧民的情感千百年来一直触动着我们的心灵;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诗人表达了一种献身的愿望:“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一片赤子深情。 培养学生不屈的意志品德。意志是学生自始至终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保证。学习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这就需要坚强的毅力去克服、去解决。诗歌语言,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有着积极的作用。 李白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现他的乐观,自信。尽管“欲渡黄河冰塞川,将行太行雪满山”,现实和理想之间有很大的差距,诗人仍然执著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屈原离骚之“路漫漫其修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