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安全关系研究.docx_第1页
当前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安全关系研究.docx_第2页
当前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安全关系研究.docx_第3页
当前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安全关系研究.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前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安全关系研究摘要: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国际金融危机已使全球经济遭受冲击,我国实体经济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出口疲软、外资撤离、房地产低迷等方面。尽管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直接影响不大,但实体经济的下滑引起的银行体系信贷违约、国际资本抽逃、金融资产波动等风险已成为我国金融安全的重大隐患。为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应稳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强金融体系风险监管及国际资本流动监控,实现实体经济平稳发展。 关键词:实体经济;金融安全;财政政策 2007年,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已演变成影响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美国、欧盟、日本等国经济出现多年来的首次负增长,我国的出口、就业、生产经营等实体经济也受到极大影响。实体经济作为金融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制约着金融稳定,面对危机造成国内实体经济的衰退,金融体系遭遇前所未有的压力,实体经济的下滑开始威胁我国金融安全。因此,全面认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正确分析实体经济下滑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冲击效应,制定及时有效的安全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冲击 (一)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的出口规模急剧下降 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美、欧、日等国都是我国出口最多的国家和地区,因此,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最直接的冲击无疑是出口加工企业,尤其是那些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据海关统计,2008年前11个月我国对外贸易增速达20.9,其中,出口增长19.3,2008年11月我国外贸进出口形势急转直下,进、出口双双逆转为下降,月度进出口总值出现自2001年10月以来的首次负增长。2008年11月我国进出口总额1898.9亿美元,增速由上月的增长17.5逆转为下降9。其中,出口增速由上月增长19.1逆转为下降2.2;2008年12月我国出口下降2.8。今年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为1 41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9。其中,出口下降17.5,进口下降43.1。出口增幅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对美出口增幅下降引起的。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远未结束,并已向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扩散,我国对欧洲的出口累计同比增长已连续5个月下滑,2008年初该数据为33.4,预计2009年的出口增长将进一步回落到15左右。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面临内外需疲软、生产减产甚至停产等问题;市场景气度明显下降,企业资金回笼困难。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发布的报告显示,2008年上半年共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在出口大户纺织业中,倒闭的中小企业更是超过1万家,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超过2 000万工人被解聘。 (二)国际金融危机导致资本抽逃,国内利用外资规模缩小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8中国经济景气月报数据显示,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的外商直接投资部分和全部利用外资部分都出现明显的增速下滑。据商务部统计,2008年前10个月,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810.9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06。同期,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22736家,同比下降26.24。另外,制造业吸引外商投资规模降幅明显,2008年前三季度全国外商投资制造业新设企业同比下降43.2,实际利用外资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17个百分点。可见,发达经济体经济放缓及信贷紧缩致使在华投资的外商企业从加工贸易型企业撤出。 (三)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房地产业利润减少,资金面临断流风险 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下滑使我国房地产业面临成交量持续下滑、购房者信心减弱、空房率持续增加与毛利率下降等问题,从而导致开发商遭遇现金流不足、竞相降价销售的困扰,银行业中的房地产不良贷款风险加大。目前,我国各地房价下跌现象越来越普遍,房地产投资进一步萎缩。为应付潜在的流动性危机,一些外资房地产投资商开始抛售所持有的房地产进行套现,并准备随时撤出我国市场,这无疑加大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行业风险。 二、实体经济下滑危及金融安全 根据金融周期理论,金融风险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密切相关。当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实际生产部门生产能力迅速增加,金融机构倾向于将信贷活动集中于快速发展的领域,容易导致金融风险积聚。而经济开始陷入衰退时,企业销售下降,清偿能力降低,银行的坏账率增加,导致银行收缩信贷,引起通货紧缩。此时,债务人为偿还债务被迫低价抛售资产,资产价格下降使整个社会货币流通速度降低,物价水平下降,加重经济萎缩。因此,实体经济的下滑会增加金融体系的风险,若不及时防范,必将对金融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一)出口企业的倒闭威胁我国微观金融安全 企业行为构成威胁金融安全的微观基础。在市场经济活动中,银行作为间接融资的重要媒介,其经营活动可支持企业的生产经营,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作为货币市场上的借款者和资金运用者、资本市场上资金的主要筹集者和使用者,其经营绩效和风险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着银行、证券公司等的资产运营质量,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安全。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面临内外需疲软、停产、资金回笼困难等问题。此时,出口型中小企业的大规模倒闭,必然会加大给这些企业提供融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给金融体系造成巨大压力。 (二)实体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大金融安全风险 在经济周期性发展中,新技术或新兴产业部门的出现,会因生产不能满足需求结构的变化使实体经济因结构调整滞后而陷入低谷,并使金融资本的正常运转与流动出现障碍,增加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由于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正好发生在我国经济出现周期性调整的时期,其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冲击,将加快和加深我国经济周期性调整的速度和幅度,同时也加大了金融安全维护的难度。 (三)宏观经济环境的恶化加大国际资本抽逃风险 2007年,我国GDP增长率创下2000年来的新高,达11.9,但事实上,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的第三季度,我国GDP增速已开始出现下滑。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程度的加深,各大投行和机构都纷纷降低了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国际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撤离的风险将对我国金融体系提出更严峻的考验。加之受全球信贷紧缩的影响,一些在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也纷纷出现撤资现象,这进一步加大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威胁。 (四)治理实体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增加了 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为弥补“市场失灵”,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往往采取一系列的宏观政策对市场进行干预。然而,国家在采取一系列财政、货币政策“熨平”经济波动的过程中,由于多重目标的影响,治理实体经济的宏观政策往往成为影响一国金融安全的助推器。目前,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目的是拉动内需、重振实体经济。然而,4万亿财政资金的投入需要银行系统的信贷支持,如果这部分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会造成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尤其是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需求大、风险高,此时贷款投放的集中度过高,一旦这些项目出现经营风险,将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和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健运行。 (五)资产价格波动加速催生银行体系不良资产 随着我国房价的持续上涨,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规模不断扩大,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开始进入国际公认的风险暴露期,政策法律风险、银行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个人信贷风险等开始显现。住房贷款受房地产价格波动影响很大,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房地产行业的高位回落已使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加剧,住房按揭贷款的违约风险正在加速上升。一旦市场发生逆转,资产泡沫破裂,银行的抵押物大量缩水,住房贷款中蕴含的巨大风险很可能会以引发金融体系危机的形式加以释放。 三、维护我国金融体系安全的对策 (一)稳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降低对外依存度,切实保障金融安全 我国长期以来以出口拉动增长,对外依存度过高,降低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性。要从根本上摆脱我国经济过度依赖外需的局面,需要加快内部经济结构的调整,积极扩大内需,提高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改变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淘汰那些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率、低水平产业,提高经济效率;通过教育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与应用,加快资本密集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高实体经济的科技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制造业的“服务化”,带动内需增长,摆脱依赖外部资源和贸易环境的局面,切实推动实体经济的增长,进而保障我国金融安全。 (二)完善金融机构内控机制,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监管 切实加强对金融业的风险管理,坚持风险回避原则,不符合风险管理条件的贷款坚决不贷;建立科学的银行信贷政策评价方法,限制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完善风险提示制度,建立各类银行的情况通报和风险提示制度;与相关部门配合,联合启动大额促进基金的特别监管,积极关注资金流向的情况;进一步强化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预防并控制损失,增强银行自身的抗风险能力。监管部门应坚持审慎监管的原则,并且努力提高监管的有效性,来帮助和督促金融机构建立健全严格的风险管控机制,切实维护金融机构的安全。 (三)建立宏观政策协调机制,确立国家金融安全目标 要在鼓励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兼顾金融安全目标,以防金融风险的积聚和爆发。鉴于此,中央财政要协同有关金融部门加大对这4万亿投资中的重特大投资项目、重大资源环境保护项目、重特大民生工程项目等资金运动的全程跟踪与监控,管好用好这些资金,促进中央保增长、保发展、保民生这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实现的同时,维护我国金融安全。 (四)构建全方位监控体系,防范国际资本抽逃风险 全面梳理、评估现行外汇管理体制和政策,做好国际收支形势逆转的风险防范和应急预案;建立有关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尤其注意汇率、利率的变化趋势,及时预测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密切跟踪国际金融形势变化,完善国际收支统计监测预警机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