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沿海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清末民初废灶兴垦为中心.docx_第1页
苏北沿海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清末民初废灶兴垦为中心.docx_第2页
苏北沿海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清末民初废灶兴垦为中心.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北沿海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清末民初废灶兴垦为中心【内容提要】废灶兴垦是清末民初苏北沿海土地利用变化最为显著的特征。本文拟对其发展历程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更为全面地揭示其自西徂东、由南而北逐步推进的“时空”演变特征。;今天的苏南、苏北所含示的意义似乎远大于以江分界的自然区划的概念。若以范公堤(以下简称范堤)为界定位清末至民国时期苏北的沿海与内地似乎也可作此理解。原因在于,清末民初苏北沿海土地利用发生了较为剧烈的变化,经济地位抬升,主导经济产业出现了大的转折,实现了从“煮海为盐”到“废灶兴垦”的跨越,即由樵采、煎盐向成熟农田的过渡,开创了乡土经济“东部大开发”的新局面。年李积新撰文指出,苏北沿海举百万亩蔓草荒烟之地,一变而阡陌纵横,田庐相望,诚乃民国界之盛举此项事业,不可谓不伟且大矣。然国人知之而肯注意及此者,不数数见(注:李积新:苏北盐垦事业概况,见东方杂志第卷第号,上海商务印书馆,年。)。推至今日学界,同样对此关注不够。就笔者所目及,孙家山先生是较早将研究视角触及此问题的学者之一(注:孙家山:苏北盐垦史初稿,农业出版社,年。此外凌申江苏滩涂农垦发展史研究(见中国农史年第期)、于海根废灶兴垦与苏北的滩涂开发(见江苏史资料选辑年第期)、吴必虎时期苏北平原系统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年)、应岳林,巴兆祥江淮地区开发探源(江西出版社,年)、王慕韩江苏盐垦区土地利用问题之研究(成文出版有限公司(美国)中文资料中心,年)等对此也有所论及。)。其对盐垦区农业概况的初步探讨,为本文的展开奠定了基础。但从目前有关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学术前沿来看(注: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集成研究特别工作组:过去年中国变化综合研究,年文本。),上述问题的不少侧面还可以作进一步深入探讨。为此,本文依托年苏北滨海盐垦区农垦公司概况表(附后),拟以本区域废灶兴垦为中心,以期更为全面地揭示其时空演变特征。 一废灶并场东迁 土地利用受自然和人类活动双重因素驱动。区域地貌变迁,首先是构成苏北沿海土地利用过程由盐转垦发生转换的根本动力。苏北沿海自黄河夺淮入海尤其明中期以后岸线大幅度外推,在这片新生的土地上发生了许多变化,出现了两次利用高峰:煮海为盐、废灶兴垦。明清时期两淮盐商在此蓬勃发展,盐业成为本区域主导经济产业的根本原因即在于此。确切地说,归因于范堤以东大面积淤涨成陆,其为盐灶的大规模拓展提供了地理空间。 据记载,从秦汉至北宋的1300多年间,海岸线基本稳定在今通榆公路一线(注:通榆公路,南起南通,北起赣榆,全长200多公里,其路身大致沿范公堤段。)。自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黄河改道夺淮入海,海涂日扩,海岸线不断东移。就其外推速度,明中期以前,河口的延伸速率为54米年,其后至黄河北归前,河口延伸加快,为215米年;滨海平原的平均造陆速度也相应地由2.7平方公里年增加到10平方公里年(注:张忍顺:苏北黄河三角洲及滨海平原的成陆过程,见地报1984年第39卷第2期。)。结果,岸线“迄清中叶,遂在(盐城东)百里之外”(注:民国续修盐城县志卷1舆地。)。苏北沿海“盐垦区”主要地带,即东滨黄海,西界范堤,南起吕四,北至陈家港的新生土地面积就有1900万亩(注:孙家山:苏北盐垦史初稿第1页。),成为我国明清时期成陆面积最大、时间最快的地区。自然,本区域土地利用第一个高峰期即煮海为盐,当在明清时期。从盐场地域分布看,“两淮各场,南起通县吕四,北讫海属各场,延袤八百余里,幅员至广”(注:民国最近盐场录,曹天生点校。见近代史资料第101号,中国科学出版社,2001年。)。对此,刘淼先生研究颇深(注:刘淼:明清沿海荡地开发研究,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恕不赘述。 缘何继之又要废灶?关键是灶址不适。海盐生产重在盐灶选址,选址最重要的条件是卤厚和草丰。既不能离海太近,不便摊淋,又不能离海太远,卤气不至。由于沿海荡地大多为新近几百年间涨出增滩而成,成陆的时间较迟,因而总体上说新生地貌景观以大片盐渍土区为主。但若以带状细分,由岸向海依次可划为草滩带、盐蒿滩带、沙泥混合滩带和粉沙细沙滩带。其所在位置,大都与一定时期的海岸线是相对应的,是微地貌变化在成陆过程中的客观反映,并表现出不同的土地自然适宜性,其中草滩带和盐蒿滩带是摊灰淋卤、筑亭煎盐的理想产地。 随着海滩淤高,海岸东迁,港汊堵塞,泥滩和粉沙细沙滩又逐渐演变成草滩带和盐蒿滩带,渐次成为盐灶东扩的理想产地。带状过渡如此推延。昔日盐产区曾留下大量建造用以避潮的墩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灶民为追逐潮水而频频东移。康熙十年(1671年)盐城知县陈继美巡视沿海墩台,有诗叹云“墩台星罗接大荒,凭高远眺海云翔”,而墩台间海盐作业景象则蔚为壮观:“烟火三百里,灶煎满天星”。可见,清初沿海墩台已相当密集(注:据张忍顺:江苏沿海古墩台考,见历史地理第3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然而,时过境迁,原有的草滩带和盐蒿滩带利用价值却日渐式微。因为草滩带和盐蒿滩带利用价值与距离岸线远近呈逆向关联。岸线愈远,旧时草滩带和盐蒿滩带对于沟通潮应、汲卤制盐就愈困难。清中期以降,岸线“遂在(盐城)百里之外”,可知范堤以东滩地已宽增至数十里乃至百余里。以致“沟河不通,无从得潮,潮水不至,无从得卤水利,实关盐政”(注:民国最近盐场录,曹天生点校。)。因此,“滨海新淤日涨,旧时亭场去海日远,潮汐不至,卤气渐淡,盐产遂绌”(注:实业部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五编畜牧盐垦,(上海)民光印刷公司,1933年。丛书“报告华中编全国实业调查报告第1种”,(香港)宗青图书公司,1980年。)。其结果,旧盐区只能“茂草日以盛,盐产日以薄”,亭灶大半荒废。可见,自然条件的制约是废灶的根本原因。 于是,旧有盐场伴随上述带状空间递变而相继废灶、并场、东迁。“旧时距海不远,今则海沙涨起数十里,变为沙垣,亭场去海既远,卤气不升,渐移向外”(注:光绪两淮盐法志卷16图说门通属图说。)。场产的盐务司署,纷纷东移、撤并,恰似一面移动的旗帜,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诸如:乾隆十一年(1746年),丁溪场盐课司署东移50里,至沈灶;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小海场盐课司署东移50里,至小海团;咸丰十一年(1861年),草堰场盐课司署东移50里,至西团。而昔日盐务颇盛的阜宁天赐场“自盐场裁并(庙湾),遂即荒落”(注:民国阜宁县新志卷14商业市集。)。因而,从两淮盐场数量的调整也能够体察出来:明嘉靖时期30个,清乾隆时期25个,民国元年仅留15个(注:乾隆两淮盐法志卷16场灶草荡;民国最近盐场录,曹天生点校。)。盐场裁并,很大程度是与岸线外推,旧有盐场因卤淡而无法进行海盐生产有关。 自然,淮南所属盐场裁并幅度最大,共裁去9个。“淮南因海势东迁,卤气渐淡,石港、刘庄等场产盐既少,金沙场且不出盐。若淮北三场,离海近,卤气尚厚”(注:清史稿卷123食货志。)。淮北盐业除离海较近自然条件优越外,制盐工艺和晒盐生产方式也比淮南煎盐优越,“比诸淮南各场费省至一与十五之差”(注: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五编农林畜牧盐垦。),两者悬殊十余倍,更加剧了淮南衰势。加之淮南盐业因道光盐务改制、运河转输贸易地位下降以及社会动乱等原因而衰势重重(注:光绪淮安府志卷1疆域。)。所以,相对而言,清末以来淮北盐业比之淮南尚能继续得到发展,裕通、庆日新、大有晋等新铺盐滩公司在淮北迭起,济南盐场则一度占居全国各大盐场销量之冠,达到两淮盐产的70%。淮南“至是产盐仅百万石,不及淮北五分之一”(注:张保丰:淮南垦殖的过去和未来,见新中华第3卷第24期,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两淮产盐重心向北倾斜。据新近公布的民初最近盐场录记载,淮南“今则销多产绌,至岁短二十万之巨,盖各场商穷、灶玩、草透、亭荒,或则海势之东趋,或则西水(亦名“客水”)之下溢,因陋就简,莫事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