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几项具体工作的认识.doc_第1页
对高职院校几项具体工作的认识.doc_第2页
对高职院校几项具体工作的认识.doc_第3页
对高职院校几项具体工作的认识.doc_第4页
对高职院校几项具体工作的认识.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高职院校几项具体工作的认识柴福洪(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黄冈 438002)摘 要 高职院校由于起步晚、时间短、基础低,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矛盾,没有统一的解决方案与规范,尤其是一些带有理论性与学术性问题,也没有一个权威性定论,给高职教育的管理者与教师们带来许多困惑。本文作者通过近10年的实践总结与思考,整理出高职院校四个方面具体工作的理论原则与规范性观点,供高职教育工作者与教师批判、反驳与讨论。关键词院系设置 专业交叉专业建设 实践教学 从1999年起,中国大地上开始大批设置高职院校,到2009年底,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1215所,占全国高校的70%;招生数达313.4万人,与本科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在校生964.8万人,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1。目前,全国90以上的地市至少有一所高职院校。由于起步晚、时间短、基础低、条件差、(承担的高教普及)任务重,许多常规工作还没有形成习惯与规范,标准缺失,往往许多具体工作问题,困扰着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和教师们。通过近10年的高职教育实践总结、研究与思考,下面就几个实际教育管理与教学工作中的问题,谈谈个人的认识与体会。 一、院系设置问题中国的高职院校,目前都是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按高等教育的传统习惯,专科层次的高校,教学机构一般只设系、不设院,一个系几个专业,在系下面按专业设教研室。其标准是按学科体系为标准划分教学管理层级。然而,近几年有许多综合性(专业设置涉及的行业多)优秀高职院校在其“学院”的下面,设置教学二级学院,日常口头称呼中,为了避免混淆“院”的层级,把学校层级的学院称为“行政院”、“总院”、“大院”,把二级学院称为“教学院”、“分院”、“小院”。高职院校的教学层级是设“院”,还是设“系”,查遍了教育部的规范性文件,没有性质上的规范,只有一个学生数量上的规定。到底高职院校的教学机构,是设院、还是设系?还需要我们自己找理论根据、自圆其说。第一,高职院校的教学机构设置,再不能以学科体系的分类标准来设置,要以行业分类标准来设置,职业教育是与社会行业、职业相互对应,这是一条原则。按学科体系办职业教育,那叫张冠李戴、是“牛头不对马嘴”。因为,普本是“知识文化教育”,高职是“技术文化教育”2。第二,高职院校教学机构依据行业分类标准分类,与学科分类系统一样,只是分类依据不同。即高职教育机构内分类,按行业分类系统进行分类、划分教学管理层级。目前,中国还没有一个关于行业分类的系统标准可供借鉴。第三,行业,一般是指按生产同类产品、或具有相同工艺过程、或提供同类劳动服务等标准划分出的经济活动类别。它是工作种类的上位概括,也是高职教育专业的分类基础。从高职教育角度看,行业的本质是职业的类别,它是职业的小概括集合、中概括集合与大概括集合。如交通行业,就是交通下面所有职业的大概括,陆路运输业就是中概括,汽车行业则是小概括。又如种植(行)业,就是农业大概括之下的中概括,粮食种植就是小概括。第四,中文的行业是分层的,有大、中、小等行业层次的区别。大行业概念,是同类中行业的概括性名称、中行业是同类小行业概括性称谓、小行业是本行业下的各种职业与岗位的概括性称呼。一般来说,中、小行业才是同类产品、或具有相同工艺过程、或提供同类劳动服务等标准划分出的行业。行业的细分与具体化就是职业。第五,高职的专业,就是“教育职业”,非指教育职业本身,而是指专业人才培养的最小行业分类。高职的专业就是社会职业或职业群,一个职业群有时就可能是一个小的行业名称。所以,高职的专业有职业群、岗位群、技术群,在专业建设中有专业群之说3。高职院校教学机构是设二级学院还是设系,其理论根据,纵向看,就是按高职院校教学机构设置与专业设置之间的“差距”来确定。也就是教学机构名称行业名称与专业之间行业层级差距认定。如以“汽车”行业为教学机构名称,汽车行业下面的职业与汽车这一概念之间没有距离,无需继续分下去,所以,教学机构就应该设“系”。即汽车系下面,就可以直接设置“汽车维修服务”等专业。如果教学机构名称是“交通”这个大行业名,那么,就应该设(二级学)“院”,因为汽车等行业是交通行业的中行业,而专业一般是小行业或小行业下的职业,所以,要有院、系、专业三层分类,才比较科学。教学机构是设院、还是设系,横向看,以同一大类专业之间的行业跨度来确定,若同一大类专业之间的行业跨度涉及两个以上的中行业,专业之间要通过两次分类才能划分清楚的话,就必须设“院”,如果同一类专业都属于一个中行业,甚至在一个小行业之内,就不必设院,设系即可。从纵、横两个角度,都能检测出高职院校内分类、分层的结构是否合理、科学。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机构设置,把原来的系改成院,表面上是教学机构名称变动,其背后有着高职教育内分类原理在起作用。许多人认为是为了好听、赶时髦、为升格做准备,是错误的揣测。当然,也不排除少数高职院校,盲目地“改系为院”的现象存在。但只要按上述行业分类、分层的理论做,讲的通、分类正确,就不能无端地指责。但需要说明的是,设院,必然拉长管理链条,增加了一个管理层级,与“扁平化管理”理论相悖,这是它的缺点。同时,针对高校存在行政化现象(有的高职院校在行政化的同时,伴随着庸俗化现象),通过设院,教学二级学院全部承担起行政工作,系级教学机构只承担教学、教研、科研工作任务,反而有利于弱化行政化、庸俗化对高职院校教科研的冲击,这是它的优点。在基层教育机构对高校行政化、庸俗化无能为力的情况下,不能不说是次优选择。二、专业交叉问题在许多高职院校里,专业归类、专业调整、院系设置、专业开发过程中,往往出现专业交叉现象,教学院系之间,往往争论不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莫衷一是。据调查,以学科体系为标准分类的本科高校也存在这个问题。据传,“制冷与空调”专业,在美国被分在机电系,在日本落户在能源系。看来,全世界都有这个问题,按学科理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分类就可能发生变化,这是学科体系本身存在问题学科交叉是客观存在的,正是因为学科交叉才产生大量新的学科、边缘学科。专业交叉,是高校一种普遍现象。目前,在高职院校里,专业交叉问题,十分严重,尤其是开发新专业、专业归并过程中,因为没有明确是学科分类体系还是行业分类体系,更凸显专业交叉带来的矛盾和问题,表面看是学术问题,往往在实际工作中,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和矛盾,使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十分头痛,是一件很辣手的事情。作者经过几年来的实践与思考,认为高职院校如果按行业分类体系,专业交叉问题,在理论上、实践上,基本能把它说清楚。因为行业分类体系与社会实践是一体的,比较容易分清。例如:设有“建筑系”(高职不能用“土木”这一学科名,也不用带有学科色彩的“工程”字样,如一定要有“工程”两字,必加上“技术”后缀)的高职院校,交通系办“路桥港建筑专业”,就必然与建筑系出现专业交叉问题。但在行业分类体系下,二者没有矛盾,建筑系与交通系的建筑专业之间,是通用与特殊的关系,普通与专业的关系。同理,机电系或自动控制系的“电子应用专业”,其他的系,一样可以办涉及电子技术的专业,如信息电子技术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船舶电子技术专业、飞机电子技术专业等等。又如:同一高职院校,有管理系和商务系,管理系设有秘书专业,可商务系也想办秘书专业,这在行业分类体系里,是可以的,只要专业方向把它分开就行。管理系的秘书专业主要是为行政管理服务的行政文秘,商务系的秘书方向是商务文秘,管理系办行政秘书专业,商务系办商务秘书专业。或者管理系先有秘书专业,商务系再不设新专业,就共享一个专业,设两个方向,两个系分别建设。甚至商务秘书还可以进一步分类,把商务秘书分成对外贸易的商务秘书和企业“跟单员”方向的商务秘书。如果,管理与商务两个系的秘书专业都办得比较好、有特色,人才市场需求旺盛,毕业生紧俏,还可以把秘书专业单列出来,组成一个秘书专业群,办一个特色鲜明的秘书系。这就是高职院校专业调整结构的运作模式。三、专业建设问题一所高职院校的发展、竞争实力,其核心是专业建设。所以,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重中之重。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涉及高职院校的人、财、物、管方方面面的工作。但有四个问题需要明确。第一,模式问题。模式(Pattern),其实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就是模式。模式是一种指导思想在实践中的深入贯彻,固化、程序化、形式化,实践在良好理论的指导下,有助于完成任务,有助于做出一个优良的设计方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会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在2009年之前,全国高职院校都在推行德国的职业教育先进教学经验“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同时推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把我国的高职院校的老师们给难住了。其根本原因是,难就难在习惯了的“学科系统化”向“工作过程系统化”转轨,难就难在高职院校和中国社会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在中国推行这一教学模式,无异于给一个没见过计算机、小学毕业的农民一个全英文的苹果(iPon)手机一样,无法摆弄。“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的确是先进的职业教学模式,但先进的不等于就是好的,模式要是内生的、吃透精神的、使用的人已内化了的、与操作人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模式相适应的才有意义。适用的才是最好的,只要能让学生通过教学与实践,在短时间内学到真技能,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和模式,都是可以的。第二,专业思想。知识份子就是有思想的人。高校教师,首先要是一个有专业思想的人。一个没有专业思想的知识份子,不一定是一个合格的高职教师。所谓“有思想”,就是在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社会基本条件下,对本专业的理论、技能、实践与教学,有个人独到的认识与见解。尤其是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等重要教学岗位的教师,必须具备这一基本素质,而且其独到的见解,必须是在吸取了先进经验基础上的独立思考,且形成了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并为本团队教师认可、理解的前提下,生成的教学模式,才是有用、适用的。专业思想与教学模式,是专业建设中的关键要素,而不是我们通常所讲的专业实习、实验设备投资。高职院校弱质现象本质上,不全是硬件差,最重要的是软件差,是专业带头人差。加上高职院校的行政化与庸俗化,加剧了高职教育弱质化。第三,投资问题。公办高职院校投资不足,是普遍现象,尤其是教师待遇低与专业实习、实验设备、设施投资不足。一方面,高职学生生活、学习基本设施建设任务,在许多高职院校里,还没有完成,另一方面,专业实习、实验设备、设施投资缺口与需求更大。解决这一问题有两大途径。一是公办学校不可能更换自己“老板”的前提下,放手让二级教学单位自己找老板去。换句通用的话说就是:“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合作,有多种方式,把它落实到办学体制层面,就是把高职教育专业资源与企业资源结合起来,合作培养人才。组织管理形式可借用“董事会”的模式运作,但学校有一条原则要守住,就是公办教育是非盈利性公共机构,董事会不能以盈利为目标,要以培养人才为目标。在现有教育法律条件下,企业在与公办高职院校合作办学过程中,不得有直接经济利益。二是高职专业建设方案,要列举出专业技能项目,凸显出能做什么?并对专业技能分层、分类,分出轻、重、缓、急,对专业基本的技能项目、需要重复多次训练的技能项目,必须在校内训练。投资过大的技能项目,高、新、尖,复杂、系统、风险大的技能项目,才到企业实习训练。第四,教师问题。高职院校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实际上很难实现。严格地讲,一个研究生毕业的大学生毕业,在企业工作三五年,成为企业生产劳动技术岗位的业务骨干,再到高职院校任教三五年,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之后,才有可能成为事实上合格的“双师型教师”。不说这样的人才愿不愿意到高职院校来,国家也没有这方面的高薪政策支持,全国除京、沪、深和省会城市的高职院校外,其他地区的高职院校可能没有这样的吸引力,尤其是设在地、市等中小城市的高职院校基本上不可能。因此,大多数高职院校要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只有走两条路,一是靠自己培养,把在职教师,隔一两年轮流送到企业实践锻炼一段时间。二是实行“三组合”的教学领导体制。所谓“三组合”,就是高职院校的教学机构的领导者,转成结构型集体领导体制。其中,一个是学校提拔的、教师认可的本专业(群)相对优秀的教师,一个是通过社会招聘寻找到的熟练技术工人,一个是刚毕业取得博士学位的高学历教师,共同组成“教学三人领导小组”,共同完成专业建设、辅导专业教师的任务。在高职院校里,实际存在“武大郎开店”的现象,有些人不愿意新进教师比自己强,甚至发展后劲都不能比自己强,怕抢了自己的位置和饭碗,有时高职院校教师不是在选优,而实际上是在选劣。这有大量的事例可以证明它的存在,只是高职院校里大家都不愿意说出来的公开秘密。社会上招聘的优秀高职教师或熟练工人,往往短时间内不能与原有教师团结成一个强有力的教学团队;高学历毕业生,因教学经验不足,短时间内难以建立起权威、发挥带头人作用;而本校的相对优质教师,有威性、有人缘,但往往知识相对陈旧、思想固化、教学改革难有突破性进展。如果把这三类人才组合成一个有机的领导团队,有利于提高高职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专业建设),并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双师结构”队伍,不如打造“三师结构领导体制”实在,投入更低效果会更好。四、实践教学问题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里,与课堂教学同样重要,从用人单位来说,甚至比文化基础课还重要,实践教学通常要占总课时数40%以上。当然,不同专业的实践教学时数与形式不同。在少数高职院校里,由于办学条件所限,把实践教学全部集中、推向社会,把实践教学转变为“打工”,这是极端不负责的行为。1、实践教学是分类的。高职实践教学一般分三大类,一是实践教学有见识、见习性实践。见识、见习性实践是在学生还没有接触过专业知识之前,学生大脑还没有任何知识基础之上的印象、外在表象与行为模式的构建。这种实践教学必须是到企业生产现场进行,学生只是观众,无需动手,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是讲解员。二是技能项目实践教学。技能项目实践教学是针对具体某一单项技术与能力训练需要,学生在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下的实践训练。这时,教师是教练、导演,学生是运动员或演员。如果学校有条件,可在校内实践场所教学,没有条件的,可到技能对应、对口、耦合的企业真实劳动车间进行。三是综合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是指学生学完全部课程,到企业进行全面实习、检验、体会提高的过程。这种实践教学一般在最后一学期,以学生自主实践为主,也可以与就业结合在一起,以实践学习体验为主,以找工作为辅。三类实践教学中,第一类实践教学,必须以教学班级或年级同一专业组织进行。第二类实践教学,必须化班级为小组,分组进行。第三类实践教学,可以统一组织或分散进行。高职院校需要投资建设的实习实验设备设施,主要是指第二类实践教学,为了节约投资,应按技能项目建设,不同专业同一技能可以共享。规模按一个年级同一技能在校生人数设计。校内没有实践教学设备设施或不足的技能项目教学,必须寻找、落实替代方案。一般情况下,能在校实习的技能项目越多,说明教学条件越好,需要的投资越多。一所高职院校,不可能实现所有专业的全部技能项目都在校内实践、训练,尤其是高、新、尖端技能项目,寻找替代实践教学的情况大量存在。2、实践教学是专业培养方案事先规定的,每次实践教学必须有明确的教学任务。实践教学,不是随便给学生找个企业实习,就是实践教学,而是要按专业培养方案的规定,以每一个技能项目教、训、练为中心,分阶段、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