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最后复习指导.doc_第1页
病理最后复习指导.doc_第2页
病理最后复习指导.doc_第3页
病理最后复习指导.doc_第4页
病理最后复习指导.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理最后复习指导(一)切片:典型、简单的特别识记画过的几张 大体:多看课件中的典型(二)必看小点: 1.炎症的局部表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2.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上的赘生物为 白色血栓 3.脑A栓塞可能的原因 左心室的脱落物 4.会造成梗死的原因 A栓塞(三)大题 1.血栓形成、类型、局部及对机体的影响 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液凝固性增加 白色血栓:心瓣膜处多见,血栓头部,血小板+少量纤维蛋白类型 混合血栓:血小板梁状凝集堆,中间,血小板梁+纤维蛋白网+红细胞 红色血栓:尾部,纤维蛋白网+红细胞结局:软化、溶解、吸收;机化、再通;钙化;脱落对机体影响:阻塞血管,栓塞、心瓣膜变形,广泛出血2.肉芽组织构成及作用、结局 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和各种炎细胞组成,呈鲜红色,颗粒状,柔软形似鲜嫩的肉芽。(实性条索及扩张的毛细血管对着创面垂直生长)作用:抗感染保护创面;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结局:肉芽组织成熟为纤维结缔组织并且逐渐转化为老化阶段的瘢痕组织3.良、恶性肿瘤的区别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分化程度分化好,异型性小,与原有组织的形态相似分化不好,异型性大,与原有组织的形态差别大核分裂无或稀少,不见病理核分裂多见,可见病理核分裂生长速度缓慢较快生长方式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浸润性或外生性生长继发改变很少发生坏死、出血常发生出血、坏死、溃疡等转 移不转移常有转移复 发手术切除后很少复发手术切除等治疗后较多复发对机体影响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作用。如发生在重要器官也可引起严重后果较大,除压迫、阻塞外,还可以破坏原发处和转移处的组织,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甚至造成恶病质注:还应注意癌与肉瘤的区别(课本P98,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为09预防三专业考题大题之一)4.粥样硬化 AS:血脂过多沉积于A内膜并形成坏死粥糜样物质,A 硬化性疾病 病因:脂质代谢障碍(内皮损伤) 特点:坏死粥糜样物 好发部位:大中A,弹力肌型A粥 表层:纤维帽,大量胶原玻璃样变,基质,SMC样 深部:大量无定形坏死物,胆固醇结晶,钙化硬 底周:肉芽组织,少许F细胞,淋巴细胞斑 中膜:SMC萎缩变薄,弹力纤维破坏主A粥样硬化中腹主A病变最为严重CHD临床表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冠状A性猝死5.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以细小A硬化为基本病变的全身性疾病功能紊乱期:血压,头晕,头痛 细A硬化:主要病变特征:玻璃样变,累及肾、视网膜良性高血压 动脉病变期 肌型小A硬化:增生为主左心室肥大 大A硬化:A粥样硬化并发. 心脏:左心室代偿肥大 内脏病变期 肾脏:肾小管萎缩,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原发性颗粒固肾 脑:高血压脑病、脑软化、闹出血 视网膜:细A硬化 6.风湿病 是一种与A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最常侵犯心脏、关节、血管各处,以心脏病最为严重 基本病理变化: 变质渗出期:早期,结缔组织基质的黏液变和胶原纤维的纤维素样坏死 增生或肉芽肿期:胶原纤维之间水肿,巨噬细胞增生,吞噬纤维素样坏死物后形成风湿细胞或阿少夫细胞,聚集为阿少夫小体 瘢痕期和愈合期:纤维化心脏病变:风湿性心内膜炎 二尖瓣最常受累:疣状赘生物(纤维素性、黏液性变性、坏死),附壁血栓(白)风湿性心肌炎 主要累及心肌间质结缔组织:心肌小A旁间质结缔组织发生黏液变性和纤维素样坏死,继而形成风湿小体风湿性心外膜炎 心外膜脏层,浆液性,纤维素样性炎症绒毛心7.胃溃疡镜下病变及并发症第一层:少量炎症渗出物覆盖第二层:坏死组织第三层:新鲜肉芽组织第四层:由肉芽组织移行的新旧瘢痕组织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狭窄、癌变(少见)8.大叶性肺炎的分期及各期主要病变特点(必考)病理改变大体改变镜下改变其他临床病理联系充血水肿期肺叶肿胀,暗红色肺泡间隔内毛细血管弥漫性扩张充血,内有大量浆液性渗出液(红细胞、中性粒、巨噬细胞)毒血症导致寒战、高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X线片状分布模糊阴影红色肝样变期肺叶充血,暗红色,质地变实,切面灰红似肝脏外观肺泡间隔内毛细血管仍扩张出血,内大量纤维蛋白渗出及红细胞,纤维素丝连接成网,穿肺泡间孔与其相邻肺泡内的纤维素网相连通气功能障碍出现缺氧、发绀,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崩解致使痰液呈铁锈色,波及胸膜时,引起纤维素性胸膜炎灰色肝样变期肺叶肿大,充血消退,红色渐变为灰色,质实如肝纤维素渗出增多,纤维素丝经肺泡孔相连增多,少量红细胞缺氧状况改善,粘液脓痰溶解消散期肺细胞结构及功能恢复正常、质地较软肺腔内中性粒细胞坏死,纤维素溶解临床症状逐渐消失并发症:肺肉质变、胸膜肥厚和粘连、肺脓肿及脓胸、败血症或脓毒败血症、感染性休克(09预防三专业考题大题之一)9.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类型(1)基本病理变化肝细胞变性坏死 水肿 肝细胞变性 嗜酸性样变 嗜酸性坏死 肝细胞坏死 液化性坏死:点状坏死;碎片状坏死;桥接坏死;大片坏死炎细胞浸润肝细胞再生 间质反应性增生和小胆管增生(2) 临床病理类型普通型病毒肝炎:肿大,质软,面光滑;广泛变性,水肿为主,肝细胞质疏松淡染和气球样变,肝窦变窄,有淤胆;肝区疼痛,SGPT(谷丙转氨酶),黄疸可转为慢性,但多数治愈慢性普通肝炎轻度:点状坏死,界板无损中度:肝细胞变性坏死明显,小叶结构大部分保存重度:碎片状坏死与大范围桥接坏死,纤维间隔分小叶重型病毒性肝炎急性重型肝炎(暴发型):肉眼:肝体积明显缩小,被膜皱缩,质地柔软 切面呈黄/红褐急性黄色/红色肝萎缩镜下:肝细胞坏死广泛而严重,肝细胞索解离,肝细胞溶解,出现弥漫性大片坏死,炎细胞浸润临床:黄疸,出血,肝衰肾衰亚急性重型肝炎:肉眼:缩小,质地软硬不一,大小不一结节镜下:肝细胞大片坏死,有结节状肝细胞再生10.门脉性肝硬化的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肉眼:早期重量加重,晚期体积明显缩小,硬度增加,切面及表面呈弥漫全肝的小结节 镜下: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被假小叶取代,再生肝细胞排列紊乱,体积大,核大深染,双核偶见;包绕假小叶的纤维间隔宽窄比较一致 临床病理: 慢性淤血性脾肿大 出血倾向门脉高压症 腹水 肝功能障碍 胆色素代谢障碍 胃肠淤血、水肿 对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 侧支循环形成 肝性脑病11.坏死的分类及各自病变 凝固性坏死:坏死区呈灰黄、干燥;镜下:细胞结构消失,组织轮廓保存(早期) 结核病干酪样坏死液化性坏死:无定形颗粒状,不见组织轮廓(脓肿,脑软化,溶解性坏死)纤维素样坏死:细丝状,颗粒状,小条块状无结构物质(免疫性损伤)坏疽:干性A阻V通,水分散失较多 湿性凝+液化性坏死混合 组织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 气性属湿性,A阻V阻12.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红肾、蚤咬肾) 病变特点: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伴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 分类:链球菌感染后性肾小球肾炎 非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病因:病原微生物感染(A族B型溶血性链球菌)病理变化: 肉眼:双侧肾脏轻到中度水肿,被膜紧张,表面充血,散在粟粒状大小出血点,故“大红肾”“ 蚤咬肾” 镜下:病变弥漫分布,肾小球体积增大,而管球细胞数增多,主要为肿胀的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并有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毛细血管腔狭窄、数量减少,内有血栓,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变性,肾小管管腔内可见蛋白、红细胞、颗粒等管型 免疫荧光:肾小球基膜和系膜区有IgG和补体C3沉积电子显微镜:有电子致密沉积物临床病理联系:起病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儿童预后好成人差,可发展成慢性肾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病变特点:肾小球壁层上皮细胞增生,新月体形成分类:型抗肾小球基膜肾炎型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型免疫反应缺乏性肾炎 病理变化: 肉眼:双侧肾脏体积增大,色苍白,皮质表面可有点状出血,切面皮质增厚 镜下:肾小球球囊内有新月体形成,主要由增生的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和渗出的单核细胞组成;肾小管上皮细胞玻璃样变,萎缩甚至消失,间质水肿,炎细胞浸润,后期纤维化电子显微镜:见电子致密物沉积和增生的基底膜钉状突起。免疫荧光:型线性荧光,型颗粒状荧光,型无明显免疫球蛋白沉积 临床病理联系:血尿,半红细胞管型,中度Pr尿,高血压水肿,新月体球囊阻塞少尿、无尿氮质血症,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肾单位功能丧失肾衰预后极差 肾病综合征及相关类型肾炎 临床表现:“三高一低”,大量蛋白尿,明显水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脂尿 膜性肾小球肾炎:成人3050岁之间 慢性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大白肾”)病变特征:上皮出现免疫球蛋白的电子致密沉积物,并引起弥漫性毛细血管壁增厚肉眼:双肾肿大,颜色苍白电镜:上皮细胞肿胀,足突消失,上皮下有大量电子致密沉积物,肾小球发生玻璃样变和硬化临床:GBM损伤严重,滤过膜通透性明显增加 微小病变型肾小球肾炎(儿童肾病综合征)病变特点:弥漫性上皮细胞足突消失,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但肾小球上皮细胞内有脂质沉积脂性肾病与淋巴细胞功能异常有关光镜下: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有脂滴,由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对脂Pro重吸收引起肉眼:肾脏肿胀,色苍白,切面肾皮质因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脂质沉积而出现黄白色条纹 慢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病变特点:大量肾小球发色很难过玻璃样变和硬化,故又称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病理变化:肉眼:两侧肾体积缩小,表面呈弥漫性细颗粒状,切面皮质变薄,皮髓质分界不清楚,肾盂周围脂肪增多镜下:嗜酸性玻璃样物质增多,细胞减少,严重处毛细血管闭塞,肾小球玻璃样变和硬化,肾炎引起高血压肾 ,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和内膜增厚,管腔狭窄,局部肾小管萎缩或消失,间质纤维化,常伴有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间质纤维化使局部肾小球相互靠拢病变轻的肾单位出现代偿性改变、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管扩张,可见各种管型蛋临床病 白尿,高血压,氮质血症,水肿理联系 晚期:多尿、夜尿、低比重尿,高血压,贫血,氮质血症和尿毒症,心外膜炎,胃肠炎,左心室壁肥厚 肾盂肾炎:感染引起的累积肾盂、肾间质和肾小管的炎性疾病,是肾脏常见病变A.急性肾盂肾炎:细菌感染引起的肾间质、肾盂和肾小管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病因: 1、血源性感染:细菌入血到肾,金葡菌多见,双肾受累。先累及肾小球及周围的肾间质肾盂。2、上行型感染:细菌上行到肾盂,引起肾盂和肾组织炎症,以大肠杆菌为主,常单侧肾受累。肾盂粘膜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肾间质内脓肿形成,肾小管内充满脓细胞和细菌,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形态学:肾肿大,表面充血、有黄白色大小不等脓肿,切面肾髓质内见黄色条纹,向皮质延伸;肾盂粘膜充血、出血,表面积脓;白细胞管型尿B.慢性肾盂肾炎:慢性间质性炎症、纤维化和瘢痕形成,肾盂、肾盏变形。多由急性转变而来分型:慢性阻塞性肾盂肾炎,慢性返流性肾盂肾炎(多见)瘢 痕 肾 瘢痕区:肾盂粘膜:增厚、坏死、鳞化、炎细胞浸润。肾间质:纤维大量增生、炎细胞(淋,浆,单)浸润;细小动脉:管腔狭窄,壁增厚。肾小管:萎缩、坏死,纤维化。部分扩张,胶样管型,似甲状腺滤泡。肾小球:萎缩、玻变或纤维化。部分肾单位代偿性肥大。临床表现:间歇性无症状菌尿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