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兵--浅谈书法创作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doc_第1页
左兵--浅谈书法创作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doc_第2页
左兵--浅谈书法创作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doc_第3页
左兵--浅谈书法创作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书法创作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前言:今年,教育部发布文章要求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学习书法,并在学生中推广。社会上再次掀起了学习书法的热潮。书法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让它后继有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近日,在书法协会的活动中,许多人在进行创作时暴露出不少问题,尤其是在一些细节方面,比如:结体、布局、章法、款识、用印方面。这些问题虽然不大,但是严重影响我们对于书法的审美。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从传统中来,有所创新故然是好,但是遵循一定的规则这是不容质疑的。对以上问题做以下浅谈。一、 什么时候进行创作书法的学习一般分为临摹和创作两个阶段,有时这两个阶段没有明显的区别和界线。无论是书法家还是书法爱好者都必须进入到书法创作这个阶段中来,这也是学习书法的最大乐趣之一。古人云:“先入帖,再出帖。”此言不假。任何人在进行创作之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进行大量的临摹,尤其是古人的碑帖和作品。这是一个长期、痛苦的过程。当我们对一本碑帖或者作品达到相当熟练的时候,我们可以进入到集字的训练中去。用所学的碑帖中的字进行创作练习。这个阶段完成之后并不意味着书法学习就完成了,就学好书法了。我们还要上下求索学习同时代、同书体的作品和碑帖。给自己的创作加入新鲜的营养和血液,形成自己的风格。这就是我常说的写字好的人不一定成书法家,写字不好的反而有可能成书法家的原因所在。自古以来,几乎所有的书法家都经历“临摹-创作-临摹-创作”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没有认真、扎实、刻苦的临摹,创作只是一句空话,没有创作的追求,临摹同样也失去了意义。至于临摹的方法,前人的叙述备矣,不在重复了。然而有一点必须记住: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去读帖,有时间就去,大有所益。古人读帖很认真。曹操常常将梁鸿的书挂在军中的帐子中,有空就读。钟鹞更是“坐则画地,卧则画被”。欧阳殉路中见到索靖的碑帖,展转赏读三日才恋恋不舍的离开。总之,读帖对于我们提升艺术鉴赏能力,锻炼我们的视觉记忆能力很有帮助。许多书法家的实践证明,读帖胜于临摹。但是切记:“先入帖,再出帖。”做到“临摹创作-临摹-创作。”二、 书写工具的选择 书法创作离不开书写工具,我们熟悉的有文房四宝,那么我们该怎么去选择,有一定的讲究,书法家自然不必多说,对于一般书法爱好者来说我们应该知道。 首先,笔的选择,在几年来的书法创作中,以及采购笔的经验来说。我们一般认为还是湖南的笔好一些,但是随着近几年来,江西造笔事业的发展,江西的笔也有许多很不错。然而我们怎么挑选一支好笔,才是关键的地方。一般来说,就是一句话:尖要齐,肚要圆,笔竿要直,发开之后没有脱毛的现象,或者在书写后清洗也不脱毛。这样就可以基本算一支比较好的笔了。不必太过讲究。现在市场上这样的一支笔大概在几十到百元之间。当然有条件可以选择更好的笔,不过价格就高。好的书法家不必挑笔,但是有一支好的笔还是不错的,就象好的武士有一件好的兵器,如虎添翼。 选择笔还要注意,根据自己喜爱的创作书体去选,一般行草书多用笔尖较长的,真、隶书、篆书,多用笔尖较短的笔。前者用弹性较好的笔,便于字的牵连。后者多用相对笨拙的笔,便于表现字的厚重、苍劲。此外,小字用娇小的笔,大字用提斗。 其次,墨水的选择也比较关键,古人用的墨水是先磨在用,一般比我们现在的墨水还好,但是我们现在很少有人在用了。众所周知徽州的墨最好,不必多说。但是购买容易买假的,我们在选购的时候可以借助嗅觉,好的墨由于加入了松香,有一点清香。而劣质的墨则发臭。我们现在多用墨汁代替,方便。市场上好的墨汁有一得阁和曹素功,价格不高,质量也不错,还有重庆产的渝江墨汁,但是由于假的过多现在我们用的比较少,近来日本有一种樱花墨汁,质量上乘,不足之处在于价格过高。我们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用的时候,先闻一闻,倒出来后,看看水重不重,即墨汁的稠度。 再次,用纸也许留意。书法练习,我们可以自由选择任何纸张,都可以。我们创作就不可以乱用纸,一般还是宣纸。其中也是徽宣纸最好。种类、尺寸都好。有洒金宣纸、色宣纸、描金、花生宣纸、白宣纸等。尺寸有三尺、四尺、六尺、八尺、一丈二。形式上来说对联、瓦当、扇面、册页等。非常方便选择。其中,宣纸又分生、熟两种。书法创作我们一般多用生宣纸。另外有一种稍微厚的皮纸也是不错的选择。有的地方还发明了仿古宣纸、金箔纸等高档纸,我们可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自己喜欢的纸张去创作。对于仿古宣纸,我介绍一个方法,选好一张白色宣纸,浓茶染之,晾晒干即可。别有一番滋味,我们也可以学习古人在竹简上进行创作,有些书法家还在绢上创作,这点我不提倡。 关于砚台的选择不作过多的阐述,市场上产品很多,可以自己选择,当然是端砚最好。对于我们一般爱好者来说不必追求最好,使用是最好我们也可选取好的石头自制。 除以上所说之外,笔者认为,还有几种东西我们不可以少,是书法家必须有的东西。镇纸一对,用于镇纸,价格一般不高,但上不可以缺,否则影响书写,另外笔洗可以准备一个,有是墨水过于干枯,可加水,以便于流畅的书写。达到墨水与纸张的的和谐。更好的表现美感,同样一张好的毛毡也十分必要,即有益于书写,又有益于卫生。三、 书法创作中的布局、安排有了扎实、认真、刻苦的临摹,准备好书桌上的各种工具之后,便可以进行创作、进行书写了,但是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我们手中的纸怎么安排又是一个问题。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选择书写幅式创作一件书法作品,选定好内容,斟酌好每个字的写法之后,首先应定夺选择什么样的幅式内容。传统的幅式内容有很多,有对联、中堂、条幅、条屏、横幅、斗方、扇面。要根据内容、实际需要,选择幅式,裁定大小。如果参加展览就要选择幅面大的条幅、条屏,要是书房、客厅之用。则看空间的大小来决定,多用四尺对开的横幅、扇面、斗方。是否得当关系全局。我们分说如下:(1) 对联对联,又称“楹联”,是书法创作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其内容要求严谨,必须是对仗一致的诗句,文句。并且上下联之间字的大小,宽窄、粗细、字数都必须一致。四尺对开就可,也可以用现成的对联纸。其落款比较特别,单款在下联即可,比正文稍微低一些,双款在对联的上下侧,上款在上联右边,稍微地一些,下款在下联的左边,也稍微低一些。(2) 中堂 大副字画挂在厅堂中间故名中堂。其形制较为宽大比斗方长,比条幅宽,比列大致为2:1或者3:1,一般用四尺、六尺整张宣纸。有时也用较小的三尺宣纸。书写内容来说一般表现恢弘,气势苍茫的题材、形式端正的整篇内容。古人的名作中有学多,我们可以多去浏览、欣赏,学习其法。(3) 条幅条幅指直接挂的长方形字,形制和中堂一样,取纵势,一般用四尺、六尺对开。条幅是参加展览的、赠送友人最多的、最普遍的也是最简便的一种表达形式,书写内容范围较广,行气贯通。宜于发挥,便于创作,我们可以多加练习。(4) 条屏单幅的叫单条,条屏是条幅的组合,有四条平、六条屏、八条屏、十条屏,一般是偶数。书写的内容可以是一个内容,也可以是一个专题的多个内容。注意书写时前后一致,整体呼应,协调。常见的条屏书写可以是全用一种书体,也可以是多种书体,常见的是用四种不同书体创作的。但是难度大,要求书写者对各种书体至少都有涉猎。并非一日之工夫。(5) 横幅横幅也叫“横披”,即横向的长方形字画,是传统的书写形式之一,比较适宜书斋、家里厅堂的悬挂。章法上要思考到“横”的要求,注意行与行之间的协调。字数之间的统一协调。字数少的横披接近于匾,应该写的厚重、有力。横幅的创作对于书写者的技法要求也比较高。(6) 斗方 斗方因为形状象斗而得名,形制为方形或近于方形。这种形式较适合挂于书房、走廊及较幽雅的场所,其书写内容一般为诗歌的句子、格言等。其布局有一定的难度,书写什么内容,章法上有什么变化,要反复琢磨,避免呆板。创作的人比较少,我们可以参见齐白石的一些作品。(7) 扇面 扇面因形同折扇、团扇而得名,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艺术形式,历来为大家所喜爱。扇面形式多样,有圆形、梯形、菱形等。但主要以扇面为主。扇面在章法上有特点,字的中心位置须按照扇折行上半部分宽的部分来写,内容较长的可以按照长短行间隔的方式安排,但必须有环视之势,才显的协调。文房店有卖扇面纸,也可以自己做,稍微复杂一些。2、 经营书写位置在决定了幅式之后,就要对所书内容、提款、用印作整体的设计安排,初学者可先用笔画好格子,或者折好格子。书写时可采取有行有列,字行分明的排列方式,归整清楚,一目了然。书写真书、隶书、篆书,一般用长方形的格子,并且字距大于行距。其他书体用方行格子,草书则不必拘泥,随手为之,准备好后就可以书写了。3、 讲究提款、用印提款用印是字画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忽视。虽然在作品中是陪衬,但对作品起 调节作用,有相互关联,相互增益的作用。所以要求严谨,不能正文是正文,款字上款字,印章是印章,不相互呼应。 题款主要包括:(1)说明正文出处,比如诗歌的作者,名称。(2)受书人的名字称呼。如某某验证,惠存。(3)书写年月,一般写农历,特殊的时间。(4)书写者的姓名,书斋号。对于有特殊意义的作品还可以阐述创作的过程、心情。使别人对你的作品有更多的 了解。只写后两个为单款,有受书者的字为双款。真、 隶书、篆书的款一般用行书、草书写,静态书法和动态书法结合使作品更有活力。款字的 字号要小于正文,但不可以太悬殊,款字于正文的行距也要保持一致。 在题款后加盖印章,不仅会对整个书法作品祈祷锦上添花的作用,使用得当还期待调整重心,均衡章法的重要作用,必须慎重对待,印章的大小一般等于或者小于款字(宁小别大)。 钤盖的位置可看所留有的位置,位置小,用一个。位置大用两个,但是不用三个。次序为先 姓后名,先名字章后号印。最好一朱一白,上面的小,下面的大。 上轻下重,才符合审美要求。引首章是否用要根据作品的气势来。如果姓名章颜色重,要呼应可以用。有时作品太单调也可以用。 此外,印章在书法作品 中的作用很微妙,除了使用正确外,印章的风格和作品的风格协调,尽可能使内容、书风、印章达到完美统一。我们最好选择名家的为我做印,否则字好印差,不但起不到增色,反而影响我们的审美。特别是参加比赛、展览。有没有好的印章很关键,我们不要求太好但是坚决避免低俗。印泥的选择于是有讲究的,好的印泥,颜色没不跑色,差的则不是。笔者认为西岭的不错。我们不的不思考一下。4装裱 完成好一幅作品后还要精心装裱,古人自己可以完成,而我们今天大多数人已经办不到,我们可以借助于装裱店,好的装裱有增色的作用,这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