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马镇中心学校“生本课堂”课改实验方案.doc_第1页
歇马镇中心学校“生本课堂”课改实验方案.doc_第2页
歇马镇中心学校“生本课堂”课改实验方案.doc_第3页
歇马镇中心学校“生本课堂”课改实验方案.doc_第4页
歇马镇中心学校“生本课堂”课改实验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歇马镇中心学校“先学后教,师生合作,训练拓展”课堂模式研究实验方案 为全面深化新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教和学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建立课堂教学改革试点校(班)的通知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先学后教,师生合作,训练拓展”课堂模式研究实验方案。一、指导思想: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益是基础教育优质发展的保障。本方案以“生本课堂”理念为指导,遵循“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师生合作、拓展延伸”的教学原则,探索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调整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转变教师教学行为、优化学生学习行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组织领导成立歇马镇中心学校“先学后教,师生合作,训练拓展”生本课堂模式领导小组。组 长:刘文权副组长:余正发 张德胜 罗明奎成 员: 郑 宇 王方宝 龚辉勇 严守奎 王盛银 谢德平 吴吉珍 李华善三、总体目标(一)通过研究,建构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有特色、高效益、多样化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增效减负提质。(二)通过试验班的研究,培养一批有思想、有专业研究能力、有研究成果的名教师。(三)通过试验班研究,探索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和途径,以点带面,逐步建立优秀研究成果应用与推广。(四)试验班的课改工作以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学为主,其它学科及时跟进。四、实施原则(一)试点先行原则(二)循序渐进原则五、主要阶段和任务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3月7月)确立研究课题,制定课题研究实验方案;成立领导小组,保障研究有序开展;确定实验班(七(3)、八(1)、八(4)班),组织实验班部分老师到实验中学、马良镇中心学校等先行实验的学校考察学习;在实验班教师中进行宣传启动,同时进行相关的学习,学习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山东杜郞口“三三六”或“10+35”教学模式和山东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模式;召开课改启动会,组织教师学习学校的课改实验方案,提出课改要求。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2年9月2013年7月)以实验班为依托,根据实验方案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性探索,研究主要是实验班语文、数学、英语三大学科先行,其它学科和其它班级跟进。建构“先学后教,师生合作,训练拓展”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要素、流程及其教学原则或要求,使之具有校本特色。第三阶段:推广阶段(2013年9月2014年7月)将实验班、实验教师的成功做法在全校推广。一是开展“先学后教,师生合作,训练拓展”课堂教学模式模式研修;二是要求全体教师践行“先学后教,师生合作,训练拓展”课堂教学模式。三是营造浓厚的“先学后教,师生合作,训练拓展”课堂教学模式的氛围。第四阶段:总结完善阶段。(2014年1月2014年7月)一是撰写研究报告;二是搜集实验材料;三是开展课题结题准备工作;四是申报结题。六、具体实施方法(一)课堂模式:构建“先学后教,师生合作,训练拓展”模式,试行“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智慧引领训练拓展”的四步课堂结构,打造“以生为本,鲜活高效”课堂。“先学后教”是指教师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互动展示的基础之上的,教师根据学生学的情况再确定,教什么,怎么教。“师生合作,训练拓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学习目标、预习提纲(即问题)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拓展训练。“以生为本”是指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鲜活高效”是教学方式灵活,教学内容灵活,教学手段灵活,学生学习方法灵活、学习方式灵活,课堂是开放的,动态生成的,追求高效。即课堂上的教和学扎实推进,达到“效果”最佳化,“效益”最大化,“效率”最高化。(二)操作流程:“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智慧引领训练拓展”。自主学习主要包括学生独立预习和合作讨论两个方面的内涵。学生在教师课前设计的导学案指导下,以课本为主要学习材料,以课时目标为中心的自主学习。预习时学生的学习围绕导学案预设的学习目标、重点、学法指导和教师的指导开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掌握导学案预设内的基础知识;通过朗读、板书、语言交流、默写等方式再现基础知识;通过联系、渗透基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掌握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基本问题的技能,使学生的预习能够通过两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关,并为展示与反馈打好基础。展示交流主要是指让学生在预习、讨论的基础上以有效方式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交流自己的看法,提出问题等。展示时,教师以教案或导学案为指导,把预先设计好的展示任务分配到各预习小组,由小组长分配学习任务。学生通过板书、讲解、复述、推理、辩论、朗读、背诵、表演、对话、演示等形式展示预习成果。小组长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小组成员的作用,根据组员学习情况,有梯度的分配展示任务,选择代表进行展示(每节课轮流),提出本小组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相同的不重复提出。对本组成员的参与情况进行监督和记录。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要对小组展示情况进行公证评价,并搞好记录。智慧引领即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展示交流的基础上由学生或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进行点拨、讲解、归纳、梳理、小结等。也就是教师针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迅速进行组织整理并结合已准备好的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提出的疑点和相关的新发现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分析、讲解,此间尽可能地让学生回答,教师尽量避免不涉及教材内容的陈述,充分利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因互动而精彩。训练拓展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设计有针对性、有坡度、有一定高度的训练题进行达标测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达到了解学情之目的。(三)学生分组。班主任、任课教师和班长、学习委员、课代表一起,对全班学生按性别、成绩、能力等因素进行均衡组合,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宜为68人),并由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任组长。学生组长可以根据不同的时段、学科的个性差异进行学生自荐或者轮职的办法进行,组长实行动态管理,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换。学生组成方面,A:优秀学生,B:普通学生,C:学困生,然后编排座位时采用AA,BB,CC对面坐。(四)教师备课。1、学期初,备课组长制定学期教学进度,分解备课任务并落实到每位老师(主备人)。2、备课组老师利用学期初的预备周和备课组活动时间进行集体备课,备课进度以超前一周为宜。3、每位老师在备学生、备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每节新授课的预习提纲(或预习课教学设计)。同时,备好新授课教学设计,特别要把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考虑周全,要多设计几种方案。4、备课组活动前,由主备人提前将超前两周的预习提纲(或预习课教学设计)及新授课教学设计一并印发给本备课组老师认真审阅,以便备课组活动时,主备人陈述备课思路、过程及方法后,本备课组老师能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充实优化主备人的教学设计,形成备课组集体授课的共用教学设计。5、编制导学案:导学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高效课堂的路线图。编制者要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下大功夫,精心研究课标要求和知识能力要求,重点突出,难易适中,设计ABC分层,切实能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探究,拒绝简单化、习题化,设计的探究问题要有深度和挑战性。编制有程序,提前一周确定编制人,一组编制一节课的导学案,提前一周开始编制,中间研究两次,研究、修改好,最后定稿印发给每位老师。导学案要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使用说明、自学指导(预习提纲)、相应练习、当堂检测、学习反思等(不同课型、不同内容的导学案应有所侧重);训练学案要分层设计,有适当迁移拓展、归纳小结。每个导学案要有编制人、审核人、包科领导签字、日期、编号、使用指导。每个导学案提前一天发给学生,便于为学生预习准备,有指导,有要求,有收有批,有评有纠。(五)教学要求。1、课堂上教师要做到“目中有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要把“教室”变“学室”,把“教材”变“学材”、把“教案”变“学案”,把“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通过预习,合作、对话、展示交流、训练等,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真正得到解放,体验快乐,收获成长。 2、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教中有智”。(1)教师讲解、点拨等要选准时机,恰到好处。即在学生学习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时进行,以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果,让学生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收获。(2)教师的讲解、点拨等要做到言简意赅,精准到位,有很强的条理性、逻辑性、针对性,达到“宁给仙桃一口,不给烂桃一框”的境界。(3)课堂上教师要创造性的运用教材和其它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生活化、问题化、活动化、情趣化。并且要巧设问题,创设意趣化的情境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极大限度地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4)课堂上教师要会全身心投入,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要有感召力,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使课堂成为“生命飞扬的广场,挑战问题的赛场,生成智慧的牧场,心灵共鸣的磁场”。让学生体验到“众星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3、课堂教学要牢固树立“三种意识”。(1)生命意识。教育的底线是生命。作为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应该成为关注生命、培育生命、放飞生命的原野。教师要牢固树立生命意识,要尊重、关心、关爱、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要走下“神坛”,融入学生,学会“倾听”,及时“鼓励”学生。(2)生活意识。现代课堂呼唤生活的回归,强调课堂应该从科学世界回到感性的、具体的、现实的、流动的生活世界中来。学生走进课堂教学不是走进一个外在于他们实际生活的概念世界,而是要与充沛、旺盛而又丰富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这一生动的天地里,领略诱人境界和无限风光。教学要从现实生活出发,扎根于学生的生活。并且要将课堂生活化,让课堂充满生活的鲜活与多彩,自由与轻松,没有压抑,没有刻板。使学生在学习中拥有“精鹜入极,神游四方”的思想流淌。(3)生成意识。动态生成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它强调课堂应该成为一种动态的有生长性的“生长系统”。教育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应该成为教学内容持续生长与转化,不断构建与创生的过程。教师要把目光锁定在即时运作,要关注现实生成和直接生成,而不是把课堂当作执行教案的过程,应该充分做到“以学定教,因材施教”。4、课堂要强化“五个关注”。(1)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即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来评价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大胆参与学习、展示、交流等。(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即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亲历性。教师不包办,不越位。(3)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把学生分成小组,逐步培养所有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品质,提升他们的合作能力,让合作学习更加有效。(4)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即教师要认同学生的差异性,尊重每个学生,实施分层教学,让学生“起步走”,而不是“齐步走”。让所有学生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最优化的发展。(5)关注课堂的生成状态。即要求教师树立动态的教学目标,不让“死”的教案支配“活”的学生。要树立正确的资源观,要把学生看成是重要的课堂资源,包括学生的错误。教师还要树立正确的开放的教学观,教学中要为学生的生成留“空白”。让学生在体验、对话、互动中不断撞击并生成新的“生长点”,收获“不曾预约的精彩”。5、课堂要处理好“五大关系”(1)正确处理教学起点与终点的关系。教学要做到“高起点,软着陆”。让学生“跳起来摘到桃子”。(2)正确处理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上不越位,也不缺位。要大胆放手,放弃“霸权”,但也不能当旁观者,不能实施“放羊式”教学。要能很好的驾驭和调控课堂。(3)正确处理教学预设和教学生成的关系。教学既不能“统领过死”,但也不能“信马由缰”。(4)正确处理轻松形式和丰厚收获的关系。课堂上要做到轻松形式与丰厚收获的有机结合。教学即有温度和亮度,又要达到应有的深度和高度。(5)正确处理教学民主和课堂秩序的关系。课堂应在民主与规范,自由与秩序中求得平衡。使学生“自由”而不“放纵”,“约束”而不“刻板”,真正达到“民主”与“秩序”有机结合。6、课堂要实现“六大转移”(1)教学重心由“物”向“人” 转移。(2)课堂主体由“师”向“生” 转移。(3)教师职能由“传导式”向“引领式” 转移。(4)学生学习由“被动式”向“主动构建” 转移。(5)课堂教学由“准备式”向“生成式” 转移。(6)课堂的“确定性”向“不确定性” 转移。总之,我们要构建一个“灵动、务实、开放、实效”的课堂。七、学生的学习行为(一)学会制定计划 学生不但要制订计划,还要学会按照计划学习,只要是制订了,就一定要完成。完成一项计划,就在计划本上用对号标出。学生在每日计划的基础上,要制订每周的计划和学期计划。各个学科教师要求学生力求制订的计划具有持久性要求学生必须坚持下去,直到形成习惯;具有有效性计划的内容必须有利于学生知识和素质水平的提高;具有可操作性计划忌大忌空,要切实可行,适合学生个性。各个小组长及学科教师要不断对学生计划制订及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二)课前预习学习新课之前,学生要专门拿出时间充分预习,要求不动笔墨不读书,要带着老师布置的任务去预习。 学生在预习中只找出问题还不够,还要养成探究领悟的习惯。预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大胆动手解决,可以通过自我研究、查阅资料、同学讨论等种种方式来解除困惑。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形成了学习的良性循环,使学习变得主动,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三)专心上课可以说,课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