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doc_第1页
学科教育论文-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doc_第2页
学科教育论文-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doc_第3页
学科教育论文-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doc_第4页
学科教育论文-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教育论文-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生产方式落后等正日益阻碍着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从而引起人们的注意,牵动着所有地球人的神经。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类社会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地理所研究和探讨的对象是大地表面的现象和事物。它承担着向学生进行正确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发展观的教育,使学生步入社会后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和领头人。因而在地理教学中树立和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意识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之一。一、教师要充分理解和挖掘教材中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素材初中地理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内容,有的是在课文的正文中举段叙述,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73页:关于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有的在课间活动中让学生分组研讨,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0页的活动2:关于山区开发中的注意问题;有的在课外社会实践中要求学生调查,如人教版八年给级下册第90页:经济发展与我身边环境的变化。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对教材中蕴藏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素材要充分理解,深入发掘。这样才能找准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结合点和切入点:1、环境观和资源观教育内容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星球,它为我们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必需品:水、土地、空气、矿产、动物、植物离开它们中的任何一样,人类都将无法存续。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人们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环境的压力却明显加大。教材中大量的篇幅、图片显示着土地荒漠化、过度放牧、无计划开采、滥砍乱伐、水源污染等环境遭破坏的信息,为教师提供了详尽的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素材。2、人口观教育内容人口是社会发展的最宝贵的资源,但人口的数量与增长必须同社会经济水平和自然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的现有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对社会发展的制约,在教材中多次叙述。这就为教师提供了可圈可点的社会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素材。3、生产生活观教育内容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环境、气候存在明显差异。农业生产方式、工业生产类型不尽相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也相距悬殊。教材中展示的农业陡坡垦植、草地过度放牧、大水漫灌、工业高耗能高排放、生活浪费严重等内容,均是教师向学生进行经济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素材。二、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有效途径学校教育的系统性、计划性和全面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主阵地,但它并不是学生受教育的全部。现代社会所提倡的终身学习理念正深入人心。地理教学中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也不例外,多年的地理教学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向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应通过下列途径。1、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研究过中学地理教材的教师都知道,旧教材也好,新地理课程标准也罢,无不把可持续发展这一当代社会和地理学研究主题作为贯穿全教材的主题思想,并以大量的篇幅和图片描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教学,提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人口、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的紧密关系,认识到离开环境、资源、人口、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等谈可持续发展是毫无根据和意义的空谈,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笑谈,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生产生活观,在此基础上连点成线,逐步建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意识。如我在教学西双版纳的旅游与经济时与学生谈到以下问题:西双版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是凭借什么而发展起来的?(位置优势和动植物资源优势)因此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什么问题?(保护动植物资源)如果在产业发展中不注意保护环境、任意砍伐,其结果会怎样?(山变光、水土流失、动物迁徒或死亡,无景可观、游客锐减、旅游业成无米之炊)旅游业的衰退,会影响到当地人的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吗?(那是肯定的)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的减少会在当地产生什么后果?(生活水平降低、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通过上述的简短谈话,学生就逐渐建立了环境的保护与当地人民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2、在研讨活动中巩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勿慵置疑,新课程中的活动内容给课堂教学之余增加了生生互动的平台和话题,这将有利于解放学生的嘴、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首先应该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研讨交流;其次,鉴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视野,教师应根据学生研讨的内容主题,选择学生熟悉的本地具体事例进行展开。这样能保证学生有话可说,且指向性明确,才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我在教学多民族的大家庭一课,组织学生研讨活动民族分布特点,对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带来的好处时,我组织学生讨论的题目是“湘西州是以汉族、苗族、土家族为主的杂居地,但不同的村组都有一个主体民族,你认为这样的分布对三个民族分别有什么好处?”经过小组研讨后,进行全班交流,有同学说:我是土家族,原来家里只种粮食作物,看到邻居家在地里种甘蔗发了财,我家里也学着人家种甘蔗,只两三年时间家里就盖了楼房。一个苗族同学说:我们苗族有很多远古神话传说,但我们不会用文字记录,我怕有一天会在口口相传中传没了,现在我们学习了汉字,就可以用汉字记录下来代代相传。一个汉族同学说:苗族的草药非常历害,跟苗族人一起居住,我们也学会不少草药,应急时还真管用。可想而知,在研讨活动的过程中,有多少学生心领神会了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含义。3、在实践中增强和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既容易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强烈愿望;又针对了中学生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的特征,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地理知识;同时也能在实践中增强和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增强和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我校地处保靖、花垣两县城之间的209国道边,受花垣县富含锰、铅、锌等矿产的辐射,近10年来我校在乡镇沿公路、河流一线,矿业加工厂一字排开,曾几何时,给我校所在乡镇的经济带来一个历史的飞跃,附近乡村的农民也从中有所受益。但由于这些厂矿均处于矿业的粗加工状态,矿渣、尾沙、废水随意排放,给周围农村的环境带来灾难性的破坏,近年来环境效益也随之显现出其恶劣的一面,河中无鱼可捕、农户的田地无水可灌、连附近山地里的柑桔也逐年减产。看到这一状况,我组织带领学生到被污染的河流、沟渠、农田、果地进行实地查看,走访受灾农户和附近居民,请他们介绍环境污染前后的生产生活情况,让学生加深认识环境的污染、破坏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矿业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